高盛鸿轩象山谭申报文本.doc_第1页
高盛鸿轩象山谭申报文本.doc_第2页
高盛鸿轩象山谭申报文本.doc_第3页
高盛鸿轩象山谭申报文本.doc_第4页
高盛鸿轩象山谭申报文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鸿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项目 申请报告江西鸿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项目申请报告上饶宝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3第一节 项目名称3第二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3第二章 项目概况5第一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第二节 建设地址6第三节 项目背景7第四节 编制依据7第五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8第六节 市场分析10第七节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12第八节 劳动安全卫生41第九节 消 防41第十节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43第十一节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45第十二节 工程招标方案46第十三节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第三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51第一节 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51第二节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2第三节 行业准入分析52第四章 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54第一节 资源开发54第二节 资源利用54第五章 节能方案分析58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8第二节 能耗状况59第三节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59第六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安置分析62第一节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62第二节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63第三节 征地拆迁安置63第七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4第一节 设计依据64第二节 环境和生态现状64第三节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5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6第五节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69第六节 水土保持69第七节 特殊环境影响71第八章 经济影响分析73第一节 经济效益73第二节 行业影响分析75第三节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76第四节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76第九章 社会影响分析78第一节 社会效益78第二节 生态效益78第三节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80第四节 社会适应性分析82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第一节 项目名称江西鸿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项目第二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项目申报单位:江西鸿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项目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赖进发3、项目负责人:赖进发4、项目申报单位概况:江西鸿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住所位于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北路1851号,注册资金600万元,法定代表人赖进发。公司由江西投资商赖进发、施松祥、刘亮等人创办,他们都是公司股东。公司股东赖进发先生,1975年出生,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在南昌成立了一家大规模的宝洪体育用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赖先生具有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但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先后成立了婺源县三十里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婺源县鸿发高铁建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婺源县三十里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他为法定代表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的需要,赖进发先生决定将企业进一步扩大,凭借充裕的经济实力,作为主要股东,先后在婺源县开设了江西炭语堂竹木科技有限公司、婺源县神农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婺源县月亮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赖进发先生在婺源县知名度高,实力强劲。刘亮先生,1984年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之后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先和赖进发先生共同成立了婺源县鸿发高铁建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领导,积累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经过认真考察,认为诗春村象山潭投资环境良好,是个很有前途的项目,决定参股建设,争取把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项目建好。第二章 项目概况第一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范围土地面积亩10000其中征用土地120亩,租用土地9880亩。其中一期亩2551二期亩74492功能区建设用地面积亩960其中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区亩100生态农业体验观光园亩110生态农业垂钓休闲区亩210生态农业山地运动区亩280动植物保育区亩260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5004总构筑面积平方米15005建设工期年7其中一期年3二期年46建设投资万元12000其中一期万元6491二期万元55097流动资金万元100第二节 建设地址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婺源县清华镇诗春村外南源不远处的象山潭水库。东至大降水流向水库,南至大降至西何冬生屋前屋后山嘴止,西至大降水流向水库,北至水库大坝外山嘴。清华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北部,星江河上游,鄣公山南麓。东连浙源乡、沱川乡两乡,南邻思口镇,西接赋春镇,北靠大鄣山乡。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6000多人。距县城21公里,交通便利,王赋线、清灵线、清岭线三条公路横贯其中,形成了婺源北部的交通枢纽。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镇”的称号,是江西省2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诗春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北部,距县城40公里,距清华镇14公里。诗春村历史悠久,南宋高宗壬戌年,新十世祖建康知府施仲敏从江西省浮梁榔木田迁入婺源大安里下小坑,建村,距今918年。诗春村宋朝年间称大安里下小坑,后称施村,元朝至顺年间御封“文武世家”而改名为诗春,1968年改名为大岭村,1985年改回诗春村。在古代,被称为婺源四大名村之一,这四大名村为今日之诗春,沱川,大畈,坑头。 诗春95%以上为施姓,现人口900余人。在民国后期有招婿入赘的外姓,历史上有千烟之称,即典盛时期住户达千户之多。 诗春村人口居住集中,环境优美,明清代古建筑,村东一条小溪由北向南沿村而流,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水清见底。整个村庄为燕窝形,四周环山,村后有一条石板路又称中岭,直通古坦乡。诗春村前有一条石板路东通清华,西通甲路。第三节 项目背景婺源县清华镇诗春村象山潭水库周边基地资源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体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资源为辅,自然与人文、休闲与运动相得益彰。资源单体分布广泛,但在一定范围内又相对集中。优良的山区生态环境和气候资源、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对开展乡村生态休闲度假观光,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从系统的整体观出发,要注意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以利于资源效益的最大发挥。迅猛发展的崇尚自然潮流,急需开发生态农业休闲 类产品,而婺源县城郊诗春村南面的象山潭水库一带具有良好的原始森林的植被,良好的自然水资源,丰富的农业、林业种植产品,整个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加上几百年的徽派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沉淀都为场地本身添上了浓重的色彩。因此象山潭区域范围可以说是进行生态农业观光的十分难得的宝地。第四节 编制依据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二、法规(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4、森林防火条例三、规章(部门规章与地方性规章)依据1、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地管理暂行办法四、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2、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五、相关规划及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婺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7、婺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第五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农业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这就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指出了方向。项目建设通过集约使用土地,实施高效种养模式,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新路,完全符合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二、项目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实践证明,单一型、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就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三、项目建设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学”,特别关注食物对人健康、营养、安全和生态的要求,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农业千家万户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不可能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在这种形式下,集约农村土地,建设两型高效示范园,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迫在眉睫。四、项目建设是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项目建设通过生物链循环和产业链延长,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周边农民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共享产业化经营成果,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五、项目建设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要来越高,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趋势表明: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走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是世界各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第六节 市场分析一、市场展望创新果木花卉品种,发展果木花卉生产是国家生态农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水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2015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2500亿美元。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观光园,将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果木花卉农副产品生产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就水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水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果木花卉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其市场前景广阔。水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出现过食用污染水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现实要求既要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木花卉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急速的无节制使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二、客源目标定位 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未来市场发展定位应是:以乡村度假、休闲、观光为主题,积极与黄山、景德镇和上饶对接,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立足以南昌、上饶、景德镇、九江为主的省内市场,积极开拓长江三角、珠三角、福建省和武汉市的市场。三、市场开拓目标客源地市场划分要依据目标区域的距离、交通条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的异同、居民的习惯等综合因素来确定,不仅要考虑到现状市场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要预计到目标区域的客源开拓增长潜力。根据婺源县乡村农业观光产品特色和对市场的研究分析,把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目标客源地市场进行如下的划分:1、基础市场 以南昌、上饶、景德镇、九江市为主的省内市场。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人口众多,居民出游率较高。目前有高速公路到上饶,有火车直达景德镇,交通较为方便,是省内的重要市场。上饶、景德镇、九江三市距离婺源较近,随着江西省高速公路网的进一步改善和该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将是重要的近距离市场。2、一级目标市场 以长江三角为主体的江浙沪市场和武汉市场。以长江三角为主体的江浙沪是中国经济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客源产出地之一。长三角和武汉与婺源的交通较为便利,其主要城市皆有高速公路直达婺源或者上饶,这个区域将是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未来客源市场的主体。3、二级目标市场(1)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闽南和安徽市场;国内其他地区区域性大中城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韩国市场。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闽南均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现代化、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集中,出游率高。安徽与江西省毗邻,距离较近,且历史上婺源属于安徽的徽州府,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随着京福高铁建成,度假区的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城市里面董事长、经理、城市白领、外国游客等群体,故而国内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重要的潜力市场。港澳台市场是内地休闲观光目的地的重要市场。日本、韩国现在是我国国外旅游市场中排名第一、第二的客源国,这些地方是象山潭生态农业观光园海外客源市场的主体。(2)上述区域外的国内外地区。第七节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一、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项目规划范围土地面积10000亩(含林地9149亩,农地45亩,水域50亩,难用地750亩)其中征用土地120亩,租用土地9880亩。a、一期 建设区域范围土地面积2551亩,含山林2450亩,水田45亩,水库56亩。b、二期 建设区域范围土地面积7449亩,含山林6699亩,难用地750亩。功能区建设用地面积960亩。a、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区100亩。b、生态农业体验观光区110亩。c、生态农业垂钓休闲区210亩。d、生态农业山地运动区280亩。e、动植物保育区260亩。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构筑面积1500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给排水,电气,交通道路,停车场,景观小品,绿化,排灌系统等。2、建设内容(1)一期建设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区建设区域用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构筑面积1500m2。a、主入口景观牌坊b、农产品展销馆,用于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展销基地和场地,建筑面积800m2。c、古韵鱼庄(生态农庄):由旅游接待中心、餐饮中心和公共卫生间组成,是全园的功能核心服务区、游客集散中转中心,一层与二层建筑,建筑面积1200m2.d、农耕广场e、生态停车场,构筑面积1500m2。生态农业体验观光区建设区域用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000 m2。a、丛林小木屋,35栋,每栋建筑面积分别为55 m2、110 m2、共3000 m2。b、花卉观赏园c、野茶园d、林果采摘园e、观景平台生态农业垂钓休闲区建设区域用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1500 m2。a、垂钓平台b、垂钓小木屋c、水上茶亭d、九曲桥e、百花健康园f、生态氧吧馆,建筑面积1500m2g、野营地 h、露天烤场 i、露天攀爬生态农业山地运动区建设区域用地面积280亩。a、山地摩托体验b、真人CSc、枫树林d、阳光草坪e、摄影基地动植物保育区建设区域用地面积260亩。a、家禽放养b、鱼类养殖c、莲藕种植d、麦角种植e、天鹅放养f、农家土特产(2)二期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区以当地农村文化作为依托,收集当地乡土性的,比较有特色的,比较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农器具、农耕文化的生产工具,进行整理,集中统一展示。如:石磨、水车、织机、水碓、风车等。农家生活体验区由当地农民自建农家客栈、神农百草园,农活体验活动场所等。特色村落保护区对规划区内保留下的完整或不太完整的特色徽派建筑进行整治和综合利用。二、建设方案 1、现状资源(1)、水域风光 象山潭水库如碧玉般散布于山脚下,使整个基地秀色大增但溪、潭、风光总体略显不足,农业、林业及副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将需要进一步营造。(2)、生物景观 象山潭周边山区林草丰茂、花果繁多、鸟兽群集。松竹四季长青、藤蔓攀爬缠绕;春夏山花烂漫、秋冬满坡斑斓。自然生物景观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基地本身的野茶园和浪漫的枫树林,前者春色昂然,后者秋色壮观,颇有江南塞上的韵味;农林生物景观方面颇有特色的是成片种植的稻、麦、油菜、高山蔬菜等,四季花果不断。(3)、气候与气象景观 象山潭区域位于婺源县西北部山区,由于林荫效应、滨水效应的综合影响,夏季78月份仍十分凉爽,基本上是“白天不用扇子,夜晚不离被子”,实乃避暑消夏、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4)、农业建筑与设施景观 这是本区的又一类代表性优势资源。周边区域的山脚下零星坐落着多个徽派古村落,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且古建筑保存状况良好。古朴典雅的民居、窄窄的小巷、青石铺就的街道、清澈的小河、依山傍水的村落、妆扮朴实的村民与周围层层叠叠、如锦似绣的梯田,一起构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5)、特色农业林业商品 无公害山货是本区的主要特产,要发展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形成产品特色。以发展优质茶叶为主,林粮并举,加强发展各类畜禽、水产、蔬菜、水果等。园林苗圃、高产笋竹、高产油茶、林产品精深加工、速生丰产针阔混交林、野生动物驯养产业等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菜品饮食还需要进一步发掘。2、项目定位 综合考虑象山潭周边场地现有资源的分布特点,保持整个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的功能的完整性,以丰富的山地资源和富有特色的山野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发展生态林果及生态农业为主,定位为休闲、康体、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具有乡村生活情调特色的山地生态农业观光园。3、项目目标 充分尊重场地自身条件,因地制宜,运用造景手法,营造特色鲜明,功能与景观统一,集“绿色林果生产、农耕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富有乡村生活情调的山地生态农业观光园。4、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使生态农业观光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把环境保护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高度,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国策和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尊重自然,胜于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场地本身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引导良好的休闲农业景观发展格局。(2)延续地方文脉原则 秉承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品质,结合婺源的人文资源,充分发扬和挖掘地方乡土农村历史文化内涵及地方风格,塑造具有农村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3)以人为本原则 积极创造环境优美,适用舒适,道路便捷,具有宜人尺度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空间,满足游客积极体验传统农业休闲观光运动的各项需求。(4)可操作性原则 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强调农业土地的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和深度开发,做到远近期的结合,并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出科学可行的策划指导意见。5、设计构思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化的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村、森林自然资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而保护和发扬这一片“富有乡村生活情调”的绿色净土是项目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而这样的生活也是现代人群从心底里所向往的是一种生活意识。因此,设计从如何更好的保护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现代人群的生活需求出发,通过景观的各种手法来营造集“绿色林果生产、农耕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富有乡村生活情调的生态农业观光园。6、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1)、总体布局以象山潭水库作为依托的景观核心展开,以山地景观为主,结合功能分区,力求功能与艺术有机统一,形成“一心、一环、一带、八区”景观格局。一心:以象山潭水库作为本次设计的水体景观的核心,向四周辐射、渗透。一环:象山潭周边零星散落着的徽派古村落,以自然的村道作为联系各个村落的纽带,形成了围绕象山潭水库的明珠项链。一带:作为生态观光园区的近期设施的重点,从主入口沿水库南岸的绿色景观带。八区:以生态农业作为基础,衍生出观光园区的八大功能分区。(2)、功能分区1)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区:位于基地的东北区域,背靠诗春村,建设以乡村餐饮为特色的服务中心和农产品展销基地,将作为全园的功能核心服务区和集散中转中心。主要景观节点有:主入口景观牌坊、生态停车场、古韵鱼庄、农产品展销馆、集散广场等,建设区域土地面积约100亩。2)生态农业体验观光区:位于基地水库的东南部区域,结合现状的原始生态的次生林和野茶园,设置休闲、度假、体验、观光项目。发展种植油菜花,带动油菜花产业,并结合农林、牧、副、渔,发展林业育苗、果树栽培发展种植油菜花,带动油菜花产业,并结合农、林、牧、副、渔,发展林业育苗、果树栽培,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景观节点设置有:度假小木屋、野茶园、林果采摘园、观景平台等,建设区域土地面积约 110亩。3)生态农业垂钓休闲区:位于基地水库的南部区域,结合场地邻近水库的亲水空间,设置垂钓平台、水上茶亭、九曲桥、垂钓小木屋等项目,结合水面岸边的自然坡地设置野营地、露天烧烤、露天攀爬、百花康健园等健身休闲项目。建设区域土地面积约210亩。4)生态农业山地运动区:位于基地水库的西南部区域,结合场地本身的山地形态和水域风光的特色,设置山地摩托、真人CS、枫树林、阳光草坪、摄影基地等山地休闲、观赏项目。建设区域土地面积约280亩。5)动植物保育区:结合场地本身的良好的水资源,进行莲藕、菱角等种植,进行各种淡水鱼类等水产养殖、天鹅等禽类的放养,充分利用水域周边的水田进行有机蔬菜培育等农副产品、土产品的种植等。建设区域土地面积约260亩。6)农耕文化展示区:收集当地的一些乡土性的,比较有特色的、比较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农器具,统一、集中到某一处进行展示,另外,还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性。7)农家生活体验区:结合当地农民热情、好客的纯朴特点,由当地农民自发建设起农家客栈、神农百草园、农活体验等活动场所。8)特色村落保护区:结合现代农业观光模式对场地中保留下来的一些完整或者不太完整的特色徵派建筑进行整治和综合利用。7、主要单体设计(1)建筑设计1)、设计原则要能充分反映林地生态,又能亮丽展现生态美景。充分运用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的设计内容手法,创造独特的新的人文景观。建构筑物要紧贴主题,既有现代化科技,又有古代文明,标示回归自然、绿色健康大目标。区内的管理、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与整体格调统一,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2)、建筑风格本项目建筑工程新建主要以绿色生态建筑为主,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并融入现代元素,采用木竹石草为主要表面装饰材料。对原有的居民旧房修建,基本保持原有徽派建筑风格为主:以青瓦、白墙、马头墙顶布置外立面;入口门饰石条框,上沿置小型门架楼。建筑色彩按黑、白、灰三种基本色调处理;屋面小青瓦、墙面白涂料,青石板铺地、生态木制作构件。3)、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C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2005年版) 4)、各单体设计入口大门规划设计 设置于园区入口处,朴素的木构架景观牌坊构成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入口形象。大门前设置集散广场,大门后设置了生态停车场,作为游人等待和中转的场所。 入口大门方案一:本方案从田园乡村的场地特色出发,选用乡村风味较浓厚的自然块石、茅草作为主要材料,通过高低错落的墙垣形式来构筑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入口大门形象,给人一种乡村自然的亲切感。 入口大门方案二:本方案从当地的徽派建筑出发,引用了徽派建筑中的一些粉墙,木构架等常用的元素,通过现代的手法,来构筑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入口形象大门,给园区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气息,留给游人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农产品展销馆:位于园区入口处附近,以乡村田园风情的建筑风格为主,结合当地徽派建筑的一些元素进行设计,作为园区当中用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展销的场地,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古韵鱼庄:位于象山潭水库的东北面,在改建原有水库堤坝的基础上,设置建设了以乡村餐饮为特色的服务中心,作为全园的功能核心服务区和集散中转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古韵鱼庄具有入口接待中心功能,建筑为一组徽派中带有野趣的仿古式建筑,旅游接待中心、餐饮中心和公共卫生间组成,平面布局采用“Z”型布置,使各建筑都能大面积的采光和观景,平面功能布局增加了外走廊的功能,使人、建筑、自然环境更加融合。在材料运用上采用就近可再生的生态材料如:木头、卵石等,达到原来场地的有机结合。在建筑风格的选用上,运用徽派建筑的一些元素和乡村风情元素相结合,营造自然生态、带有乡土风味的休闲场所。丛林小木屋:利用原始的山地地形和原始植被的遮挡,根据山地地形灵活布置游客休闲、度假。35栋,55m2和100m2二种户型,建筑共面积3000平方米。 生态氧吧馆:以植物花卉作为重要元素,结合景观自然生态样式的铺装设置,结合园区次中心的休闲建筑的设置,营造康体、健身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可设置:桑拿、温泉、森林氧吧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2)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200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桩基安全为二级、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烈度小于六度。3)基本荷载非上人屋面:0.5KN/;上人屋面:2.0 KN/;住宅楼面:卧室、门厅、楼梯,2.0 KN/;挑出阳台:2.5 KN/;厨房、卫生间:2.5 KN/;基本风压:0.35 KN/;基本雪压:0.55 KN/;4)主要建筑构造和装修外墙面:外墙面采用竹木、砖为主要材料。门窗:采用实木仿古门窗。楼地面:底层采用青灰方砖,楼层采用实木地板。内墙面:卫生间地坪做防滑地砖,内墙为砂浆粉刷白涂料。屋面:土瓦、防腐木、竹、茅草。5)、材料:混凝土:采用C30及C25。钢筋:采用新、级钢。砂浆:M7.5及M5。8、体验、观光、休闲活动设计本项目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各个区域安排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农业体验观光与休闲项目。1)、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区的活动项目有主入口景观牌坊、生态停车场、古韵鱼庄 (餐饮)、农产品展销馆、农耕广场。2)、生态农业体验观光区的活动项目有:度假小木屋、野茶园观光、生态果园观光采摘、原始植被观赏,高山野菜采摘等。3)、生态农业垂钓休闲区的活动项目有:垂钓平台、水上茶亭、九曲桥、水上栈道等项目,结合水面岸边的自然坡地设置野营地、露天烧烤、露天攀爬、百花康健园等健身休闲项目。4)、动植物保育区的活动项目有:鱼类养殖、天鹅的放养、有机蔬菜等农副产品、土产品的种植培育。5)、农耕文化展示区的活动项目有:收集当地的一些乡土性的,比较有特色的、比较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农器具,统一、集中到某一处进行展示。6)、农家生活体验区:由当地农民自发建设起农家客栈、神农百草园、农活体验等活动场所。7)、特色村落保护区:结合现代农业观光模式对场地中保留下来的一些完整或者不太完整的特色徽派建筑进行整治和综合利用。9、现代农产品开发建设1)、近期建设 依托象山潭水库展开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初步建设,在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基础上,注重农业休闲观光的项目设置。如当地优质茶叶的加工,油菜花的种植,并结合农、林、牧、副、渔,发展林业育苗、果树栽培,有机蔬菜的培育,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利用丰富自然资源发展生猪、家禽为主的畜牧业,结合当地优质的水资源,进行各种淡水鱼类水产的养殖,天鹅等禽类的放养,土产品的培育种植等。发展目标:提升现有的象山潭农业观光园的规模和设施的水准,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游,营造婺源县的水陆观光休闲大型基地。2)、远期建设 依托周边当地特色的徽派村镇,对原有保留和遗留下来的古民居进行特色村落的保护和整治,增加农家生活的体验、农耕文化深入了解等活动项目、还进行对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的养殖和保护。发展目标: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三、工程方案(一)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1、在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2、适应已选定的建设场址、便于施工。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安全可靠。4、工程造价低,经济合理。(二)生产技术与流程1、种植业(1)果树生产技术与流程为:育果树苗稼接整地移栽施肥除草修建抗旱排涝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运。(2)蔬菜生产技术与流程为:整地、搭建大棚育苗(移栽)施肥除草浇灌及排渍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2、养殖业家禽养殖生产技术流程:新建鸡舍选购优良品种雏鸡防疫防病不同生产时期选用不同方式喂养。(三)生态农林业工程1、茶叶种植茶叶种植根据婺源当地的土质条件,肥料条件,管理水平进行。茶园地选择在ph4.5-6.5之间微酸性土壤。新种茶园开垦深度为50cm以上,将树根、石块等置于行边作坝,茶园场地内低外高,主要防止水土流失。在规划种植行时,安排好园区主、支干道互通,坡地茶园主干道要求为s型,不能直上直下,园区内沟渠相通,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能蓄能排,有条件的地方应建成移动式喷、漏灌系统。种植:品种选择品种应选择粗壮的茶苗。种植时间:晚秋8月中下旬-10月底前或早春2-3月份移栽。 种植数量:每亩用苗3300-3500株。种植行距:130到150cm 种植株距:30cm30cm(每株种两棵,两棵大小均匀)。种植前做好场地,场地中开沟,沟底放入有机肥和山地的表面肥土,然后种植茶苗。种植前:取苗的前天晚上要在苗床上浇足水份,第2天拔苗,最好带土,拔好的苗要防止太阳灼伤及时装入塑胶袋内。 种好后:用双脚踩紧,然后浇下适量的水,最后围上松土,最好选择下雨前种植。对种植好的茶苗及时进行修整,一般离地面20公分左右进行修剪。种植后管理:水的管理,种植后如遇连续晴天,应每隔3-5天浇透水一次。防冻管理,移栽茶苗因抗冻性较差,冬季防冻是关键,一是铺草,二是浇水,三是拥土,最好是铺上杂草之类防冻。2、毛竹种植毛竹区内同时设置绿色养殖园,养殖家禽主要为土鸡,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激素,保证产品的绿色、生态、无公害。土鸡每年放养两批),并在适当位置搭建鸡舍。(1)精细整地:在造林前提早一个月整好地并打穴回填表土,1个月后植苗。栽植穴规格一般都为50cm40cm30cm,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内要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给苗木创造一个土壤疏松、墒情好、温度适宜、透气性良好的条件,以促其成活。(2)严格把关种苗质量:优质竹苗是提高其成活率的保证,出圃苗必须是植株健壮、分蘖能力强、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苗木。否则苗木上山后,其抗性差、根系不易吸收水分和养分,继而造成苗木死亡。(3)栽植技术毛竹栽植技术要求为“一填二提三浅四踩实”,即:填是用疏松肥沃的细土填充穴底;提是用手将苗木稍稍提起,使根系舒展;浅是浅栽,覆土不超过原根基着土处23 cm;踩实是栽苗时分两次将土压紧踏实,尽量栽紧,并做到栽后在苗基盖上一层杂草,以保湿保温,确保竹苗成活。通过调查,毛竹实生苗栽植过深,易造成鞭根透气性差而窒息死亡,即使成活也是一种假现象,过不了伏天;栽植过浅,地上部分蒸腾量大,新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造成供水不足,使苗木失去供需平衡而死亡。苗木栽植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压紧踏实,是提高毛竹成活率的关键。3、水果种植本项目种植水果包括:杨梅、樱桃、香榧、石榴、梨、柑橘、枇杷等。(1)木本水果种植苗木选择根据土壤、气候、管理水平及当地市场行情,选择丰产性好、产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并做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建园定植园地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5.56.5微酸性砂壤或砂砾壤土,进行挖大穴定植;每亩定植密度平均4050株。施肥追肥基肥提倡冬肥秋施,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一般每亩施厩肥2000kg或每亩施果树专用肥150kg;追肥的次数、时间、用量等根据品种、树龄、栽培管理方式、生长发育时期以及外界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一般以芽前肥、壮果肥和采后肥为主。整形修剪A、树形与树体结构:树形为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体结构,成年树高度维持在2.53米左右,干高3040厘米,有3个主枝,各占120方位角,每一主枝配12个副主枝,开张角度75左右。 B、树形培养:定植当年于5060厘米处定干,剪口下整形带内需有3个以上健壮芽。定植后生长的第一年,选留长势较强,方位角较好的新梢,培养为主枝,其余新梢可疏除或扭枝作辅养枝。定植后第二年在距主干5060厘米处选侧生强枝,开张角度好,培养副主枝,同时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培养大小结果枝组。C、修剪:休眠期(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修剪采取短截与疏删相结合,以及长放、回缩、圈枝等措施。结果枝修剪:长果枝,约剪去枝长的三分之一;中果枝除疏剪密生枝外,一般不短截;短果枝宜每隔10厘米左右保留1个枝。留枝量根据立地条件、管理水平、树龄、树势和产量要求而定。生长期修剪主要有:花后复剪、除萌抹芽、疏枝、扭枝、摘心、拉枝、剪梢、挪枝等技术措施。果实管理着果率高的必须进行疏果,控制留果量。疏果宜分2次进行,一般短果枝留1只果,中果枝留2只果,长果枝留35只果。定果后及时喷药。果实采收期根据品种特性而定,以采收8成熟果为宜。病虫害防治防治病害首先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结合冬季修剪及时清除病枝、病叶;立冬前后进行树干涂白;早春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在生长期要防治褐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缩叶病等病害。危害桃树的害虫有蚜虫、梨小食心虫、小绿叶蝉、桃蛀螟、剌蛾、军配虫、桑白蚧等,根据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防治。(2)藤本水果栽植圃地选择:选择土壤PH6.08.0,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每亩定植密度平地400株。施肥:施有机肥为主,越冬前每亩施35004500公斤有机肥,混加过磷酸钙50公斤,采用沟施。生长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采用点穴施或沟施。生长季节一般在上午或傍晚用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过磷酸钙浸出液0.51.0,硼砂0.2等进行叶面喷雾。水分管理:萌芽期,幼果膨大期采用浇灌、喷灌方法补充水分。田间涝时沟渠排水。整形修剪:种植后第一年,选留强壮新梢扶植生长培养主干,其余新梢和副梢留12叶摘心,以辅养主干增粗,在离架面3050厘米处选留一副梢培养第二主干,主梢继续延伸,培养成第一主枝。第二、三年保持主枝生长优势,使主枝直线延伸,离主干2米左右选留第一副主枝。结果母技剪留长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每亩结果母枝留量控制10001500根,均匀分布在架面上。棚架架设:架式采用高、宽、垂“T”型。垂直水泥杆距地面1.21.5米处拉第一道镀锌钢丝,向上每隔3035厘米分设两根横梁,第一横梁长60厘米,第二横梁长90100厘米。两横梁两端各拉一道镀锌钢丝形成高、宽、垂“T”字型棚架。树体主干高120150厘米,培养2个主蔓成为两臂互成相反方向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在主蔓上每隔1525厘米留一结果母技,所抽生的新梢分两边经过第二道、第三道镀锌钢丝后向外任其下垂,形成双层宽篱壁式,篱壁两侧各形成结果面。病虫害防治:此类水果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黑痘病、透翅蛾。防治措施:一是冬季彻底清园,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烂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树势。二是萌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喷洒植株及地面;花期前后至采果前15天,每隔7天左右交替喷用78科博5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或50施保功1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炭痘病。三是新梢展叶2片、4片及67片叶各喷一次50霉能灵800倍液或80大生600倍液防治黑痘病。四是在早春萌芽后结合防病选用2.5敌杀死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12次。(3)草本水果种植1)、选园整地园地选择:多选用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土壤ph在5.56.5为宜的地块。整地:此类水果一般为须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厘米深的土层内,深耕土壤30厘米左右,整地质量要高,无土块、细碎石,要求沉实平整,以免栽植后浇水引起秧苗下陷,影响成活,结合翻土放入基肥,一般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50公斤三元复合肥(或普钙+氯化钾各50公斤)。2)、适时移栽适时移栽:根据不同品种选择最佳移植期,栽植晚虽成活率仍高,但缩短了生育期,越冬前不能形成壮苗,影响产量。整地规格:以1.2米开墒,墒面1米,沟宽30厘米,每墒4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草莓的株数应掌握在1.21.6万株左右,采用以上的种植方式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便于中耕管理。起苗:天旱时,要在起苗前23天浇水,等地皮干后再起苗,起苗后要去掉土块和老叶、病虫叶。摘叶时留段叶柄保护茎,保留新叶23片,剔除病虫弱小苗,并用51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根26小时,促进新根萌发。栽植方式a、品种配置:自花授粉能结果的,但因异花授粉增产效果明显,因此要注意品种配置,除种好主栽品种外,还要配置23个授粉品种。b、栽植密度:当前生产上栽植有两种方式,即平畦栽植和高畦栽植。平畦栽植:一般以1.2米开墒,墒面1米,沟宽30厘米,每墒4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草莓的株数应掌握在1.21.4万株左右;高畦栽植:垄或行距4050厘米,株距1720厘米,亩栽1万1.1万株。c、栽植要求:为确保秧苗成活,宜选阴天或傍晚栽植,栽苗时使全行花序朝向同一方向,并使秧苗稍向花序朝向的方向倾斜,以便以后垫果和采收。栽植深度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根浅、不耐干旱的,栽后应立即灌水,对淤心苗要及时冲洗。中耕管理a、肥:栽后十余天和盖膜前(栽后一个半月左右),分别用清粪水+尿素0.3%浇施一次,浇后用清水冲洗,摘果期的追肥看草莓的长势每次每亩用复合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浇水。b、水:该类水果在整个生长季节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要求不同,栽后每天小水勤浇直至成活后保持土壤微湿。沟灌果实易遭泥水污染,喷灌或滴灌可提高商品果率和节水。c、除草盖膜:栽植后一个半月左右,可进行盖膜,盖膜前用除草剂防治地沟内杂草,人工拔除墒面杂草,然后盖膜。d、植株管理:疏花疏果:先开放的低级次花结果好,因此应将高级次的无效花在花蕾分离时适时疏除,使每株保留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果35个,并适当摘除老、残、病叶,将其带出园外。垫果:最好用地膜覆盖代替垫果,也可用切碎的稻草、麦秸铺于植株周围。疏除支茎:支茎会消耗母株营养,应将不需要的匍匐茎及时摘除。、采收a、适时采收,即八、九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晚,果实变软、腐烂,采收过旱,果实含糖量低,口味淡,品质差。b、采收时间:采收尽量选在气温低的早晚进行。采收要在早晨太阳升起、露水干后或傍晚前天气凉爽时进行。c、采摘方法:采果时要连同果柄一起摘下,用大母指指甲和食指指甲把果柄切断,立即放到容器内,不能用手握住果实硬拉。、病害防治a、灰霉病症状:开花坐果时,与湿土接触的果面先发病,然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果实变白或着色时,发病果实初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暗褐色,导致组织软腐,香气和风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果面腐烂处覆盖一层灰霉,并传染健果。防治方法:、防止多湿、高氮、过密和徒长,保持通风良好;、地膜覆盖,避免果实与土壤接触;、及时摘除感病果和花序;、花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