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6/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gif)
![201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6/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2.gif)
![201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6/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3.gif)
![201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6/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4.gif)
![201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6/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1ee2d9b7-1875-46d2-a6cb-c86f9faf0c69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 别:三年级(1)(2)科 目: 数 学 任课教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 时 计 划第1周 第 课(第一章、第一单元)第 1节 第 1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测 量 认识长度单位 毫米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例1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 材 分析重 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难 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 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学 法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教 具 投影、尺子教学过程: 一、 听算: 79= 108= 105= 126= 25+30= 366= 56+44= 29-9=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作业布置: 第5页第1、2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2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分 米 的 认 识 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例2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过程与方法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 材 分析重 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难 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 法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学 法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 具投影、尺子教学过程: 听算: 56= 78= 55= 44= 95+5= 23+27= 305= 2515=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生: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3、填空: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分 米 的 认 识1分米=10厘米 作业布置: 第6页:第4、5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节 第 3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千 米 的 认 识 B:7页例3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 材 分析重 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难 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 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 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 具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听算: 66= 97= 88= 93= 16+4= 40+20= 5550= 255=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千 米 的 认 识 B:7页例3 1千米=1000米作业布置:第9页 第1、2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 节 第 4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千 米 的 认 识 第8页例四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 材 分析重 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难 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 法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学 法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 具教学过程: 听算: 126= 1514= 288= 1912= 36+14= 14+10= 24+4= 26+4= 65= 67= 63= 82= 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 ( )米 1米=( )厘米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3、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4、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板书设计:千 米 的 认 识 作业布置: 第9页 第3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节 第 5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第8页例5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教 材 分析重 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难 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 法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 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教 具投影教学过程: 听算 10050= 5025= 3020= 25+25= 155= 255= 305= 366=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第8页例5作业布置: 第10页: 第5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节 第 6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吨 的 认 识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例6、7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过程与方法学会换算质量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材 分析重 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难 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 法学会换算质量单位。学 法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具投影教学过程:听算:66+34= 55+30= 35+65= 6515=84= 147= 202= 303=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 的 认 识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例6、7(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作业布置:第13页:第2、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 7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生活中的数学 第13页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 材 分析重 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难 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 法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学 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 具投影教学过程:听算:366= 246= 357= 168=122= 133= 142= 153=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第13页作业布置: 第13页内容教学后记: 第8-9课时 第一单元练习班别:_ 姓名:_座号:_得分:_一、 口算(另卷,每题0.1分,共6分)二、 知识之窗(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3厘米=( )毫米 ( )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 6千米=( )米100毫米=( )厘米 ( )米=4千米 40毫米=( )厘米 10千米=( )米100毫米=( )分米 6千米300米=( )米2. 1吨=( )千克 ( )千克=5000克 4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 000克=( )千克3.填上合适的单位。一瓶酱油重1( ) 卡车载重8( ) 三年级学生重30( ) 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 ) 大头针长22(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 )正好是1千米。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 )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 )作单位。6.一张白纸约重3( ),一头大象约重2( ),一个西瓜约重4( )。7.人们测量较小的长度时常用( )作单位,测量下面线段的长度。长( )三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2分,共8分)一座桥长 15米数学书厚 125厘米小青的身高 5千米一幢楼房高 8毫米四、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1.一枝铅笔长18米。 (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 )6.一头猪重100千克。 (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 )五、我会画(每题2分,共6分)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 画一条长1分米2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7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六.计算(共28分)1计算。(每题2分,共20分)6吨200千克=( )千克 1米3分米=( )分米7千米5000米=( )米 8毫米 + 2毫米=( )厘米82厘米52厘米=( )分米 3厘米 + 2毫米=( )毫米1吨700千克=( )千克 6吨2000千克=( )千克5200千克3200千克=( )吨 200千克+1800千克=( )吨2在( )里填上“”、“”、“”。(每题1分,共8分)2吨( )960千克 1000克( )3千克45克( )3千克 2050克( )2049千克4千米( )4200米 100毫米( )1分米15吨( )15千克 5000千克( )5吨七、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2分,共10分)1.最轻的是( )。A7000克 B2吨 C2千克2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 )A米 B分米 C千米32袋水泥重100( )A千克 B克 C吨4我步行1小时能走5( )A千米 B分米 C厘米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八、生活多彩园(解决问题,1、2题各6分,3题8分,共20分)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2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3从体育场到邮局,怎样走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把路线画出来,再计算。)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第二单元)第1 节 第10课时 年 月日课 题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进位加法 B;16例1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 材 分析重 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难 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 法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学 法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 具投影、课件教学过程:一、听算: 求与的和。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二、学习新课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1、教学例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2、列竖式计算。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3、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练习做一做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B;16例1 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作业布置: 第17页: 第1、2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 11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B18 例2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 材 分析重 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难 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 法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学 法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 具投影、课件教学过程:1、听算:600+800= 900+100= 1000+100= 500+300=100+200= 300+600= 100+100= 200+500=2、列竖式计算59+77 85+68 59+89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3、估算599+800 900+10 1989+112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两栖类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师: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师: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多还是比少呢?为什么?(不到,不到,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2、笔算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三、巩固发展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做一做课本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B18 例2作业布置: 第19页 第1、2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节 第 12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练习课 B、19-21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教 材 分析重 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难 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 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学 法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 具投影教学过程:听算:120+100= 130+ 30= 150+50= 100+500= 30+70= 50+40= 60+40= 70+20=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五、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判断,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七、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八、共同分析页第题。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作业布置: 第20页:第5题 第7题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 13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2、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例1、2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 材 分析重 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难 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 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 法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 具投影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题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 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好不好?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4、判断对错:321628 7324 158293 ( ) 473 ( ) - 2538 ( ) 847 ( )238 145 4786675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例1作业布置:810-466= 445-277= 356+626= 865-578= 445+385=957-679= 531+975= 987-799= 342-274= 468-389=258+553= 445+369= 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14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24页例题3 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 材 分析重 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难 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 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 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 具课件PPT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1、听算:8017352863342617 54+32=4215431632196529 32+25=2、填空:78=80( ) 87=( )( ) 99=( )( )198=( )( ) 297=( )( )3、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1 748100+3 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三、新课教学; 出示例3: 500-185 (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 (2)教师指导学习方法 3、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三、课堂作业 1、电脑出示填空: 例:89看作(加90减1) 198看作( ) 97看作( ) 299看作( ) 299看作( ) 2、想一想、填一填 276( )=2762003 435( )=4353002 ( )267=2671003 534( )=5343002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3、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作业布置: 1000-333= 246+357= 270-144= 356+543= 820-278=285+369= 700-264= 378-197= 485+522= 474-179=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 节 第15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三位数减三位数练习课 (练习六2-6题) 课 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教 材 分析重 点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难 点连续退位减法的估算。教 法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学 法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 具课件PPT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听算:7058= 9719= 7048= 9018= 1868=9829= 4123= 7145= 1714= 3948=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那位同学能告诉我? 二、基本练习:我认为可以让个别学生说说计算过程,看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700-264= 378-197= 474-179=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 基本练习 计算 337-246= 411-189= 802-674= 600-472= (生独立完成,几生板演,全班交流) 2、综合练习 小平正在看一本书,这本书总共608页,他上周看了255页,这周又看了231页,请问小平还有多少页没看? (生独立完成,展示几生答案,全班交流) 2、 提高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39-367-233= 631-431+345= 700-342-258= 535-368+236=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汇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三、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 2025年咸阳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化学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江门小考科学试卷及答案
- 模拟月嫂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课程讲义题库及答案
- 走进东营中考试题及答案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试题
- 2025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波与粒子”综合测试卷
- 构图思路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乘坐飞机安全
- 机耕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课件
- 泵管架搭设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芦苇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标准
- 员工安全培训考试题(各地真题)
- 腹膜透析基本操作技术
- 项目二任务2:选用视觉传感器(课件)
- JB-T 8881-2020 滚动轴承 渗碳轴承钢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 2023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