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ppt课件.ppt_第1页
植物神经ppt课件.ppt_第2页
植物神经ppt课件.ppt_第3页
植物神经ppt课件.ppt_第4页
植物神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1,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2,(一)交感神经部,1组成,低级中枢:,脊髓T1(C8)L3(L2)中间带外侧核,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节间支,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神经丛,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3,4,交感神经的分布,(1)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颈上、中、下神经节),1)经灰交通支返至第18颈神经,2)经动脉丛,伴动脉的分支,分布至头颈部腺体、立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3)咽支形成咽丛,4)心上、中、下神经形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及大血管,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交通支,动脉丛,咽丛,心上、中、下神经,5,(2)胸部交感干神经节,分支,经灰交通支,12对胸神经,胸腹壁,T15,分支,肺丛、心丛,T5(6)9,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节前纤维,腹腔丛,节后纤维,T1012,节前纤维,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节后纤维,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内脏大神经,6,(3)腰部交感干神经节:(共4对),分支,灰交通支,5对腰神经,分布至下肢血管、汗腺等,L12(3),腰内脏神经,节前纤维,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下肢,腰内脏神经,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丛,7,(4)盆部交感干神经节:,有23对骶交感干神经节和一个奇神经节,分支,灰交通支,(6对)骶尾神经,下肢、会阴,分支,加入盆丛,奇神经节,盆丛,8,交感神经分布总结T1-5中间带外侧核节前纤维椎旁节节后纤维头、颈、胸腔脏器与上肢的血管、汗腺、立毛肌。T5-9中间带外侧核节前纤维内脏大神经椎前节腹腔实T10-12中间带外侧核节前纤维内脏小神经质性脏器及结肠左区以上的消化管。L1-3中间带外侧核节前纤维椎旁节或椎前节结肠左区以下的消化管。,9,(二)副交感(神经)部,1.组成,(1)低级中枢,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骶部:,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2)周围部,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纤维,脑神经、盆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器官,10,2.颅部副交感神经,(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3)下泌涎核,舌咽神经,神经节,腮腺,(4)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神经节,颈胸脏器、腹腔的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11,3.骶部副交感神经,骶24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盆丛,神经节,结肠左曲以下肠管和盆腔脏器,盆内脏神经,盆丛,1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该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特点为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常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心血管、胃肠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且因长期不愈而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免疫功能下降,常可并发其他疾病。,13,病因,内因:主要有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外因:多长期有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因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当人们面临各种困难时,个人易患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问题等多重因素均可使人产生应激反应,超过神经内分泌改变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4,临床表现,其临床特点首先是身体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客观的相关辅助检查多为正常。仅以自觉症状为主;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复,常伴随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变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无效。多表现为:(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2)情绪异常表现为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多虑、多疑、易怒、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情绪症状。(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4)头部不适感多为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头晕麻木等。(5)内脏功能紊乱如呕吐、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等胃肠神经症;心悸、胸闷、气短、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男子遗精、阳痿等。(6)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两眼憋胀,干涩,视物模糊,面部、四肢憋胀不适,颈项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瘫软、乏力,手脚心及周身皮肤发热,但测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及其他异常感觉等症状。,15,植物神经功能检查,1.一般观察皮肤黏膜注意色泽、温度,有无水肿、溃疡等;毛发及指甲;出汗情况。2.括约肌功能检查、如排尿情况;,16,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植物神经反射1.眼心反射仰卧休息片刻,数1分钟脉搏,中指及食指对眼球逐渐施压约20-30S后再数。正常可减少6-8次/min,减少12次/min为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无反应则迷走神经麻痹;脉搏加快则交感神经亢进。2.卧立位试验卧位改为立位后脉搏增加10-12次/min则交感亢进;立位改为卧位脉搏减少10-12次/min,则副交感神经亢进。3.皮肤划痕试验钝头竹签加压于皮肤划一条线,数秒后先白后红,则为正常。白色条纹持续5min则交感亢进;红色条纹持续较久,且增宽水肿则副交感亢进或交感麻痹。4.竖毛反射冷刺激颈后或腋窝皮肤,或局部皮肤搔刮刺激,可引起竖毛反射,毛囊处隆起如鸡皮状。5.发汗试验常用碘淀粉法,汗液与淀粉碘反应,出汗处为蓝色,可提示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范围。,17,诊断,1、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衰弱症状、兴奋症状、情绪症状、心理症状。2、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动。休息后减轻,工作学习紧张则加重。3、如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往往是短暂的、轻微的,在整个病程中不占主导地位。4、排除其他疾病。应排除疲劳综合征、应激综合征、躯体疼痛、药物中毒、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18,治疗,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目前有西医、中医,或者以上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西医治疗一般使用谷维素和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该类患者多合并有抑郁、焦虑情绪,可给予抗焦虑、抑郁、镇静等药物辅助治疗。有报道发现,对于病史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西医的近期疗效较好,而远期疗效较差,主要体现在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采用辩证施治的方法,将神经功能紊乱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肾阴阳俱虚”进行论治,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另外,也有中医临床医师将针灸用于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并且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一般来说,经过-个月的生理心理调适及合理用药、综合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完全可以治愈的。,19,预防,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活不规律、情绪压抑、过度疲劳是患植物性神经紊乱的重要诱因,因此,对于作息不规律、工作繁忙、压力大、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