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命题学校:滨河中学 命题老师:张伟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期 B期 CIII期 D期2在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3某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遭遇大的自然灾害C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D经济发展速度减慢4. 读下表内容,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B甲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D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5、6题。5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 B C D6图中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 鼓励生育 B 15 采取移民政策C60 计划生育 D. 30 鼓励人员出国7.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1.62.60.10.61.81.11.5注:*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A拉丁美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新出生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是北美的3倍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右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810题。8.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9.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10.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11.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错误叙述是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求B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C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12.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13.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14.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D. 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15.环境承载力估算方法最为广泛的是A依据淡水多少 B依据粮食生产进行 C依据工业生产进行 D依据土地面积进行从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转换开始,深圳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617题。16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17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是 A农业现代化 B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工业的发展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18.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C.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D. 城市规模大小与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19.以下关于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住宅区多分布在有污染工业区的下风向或河流的上游B.CBD是城市中地价最高、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商业核心区域C.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低级住宅区则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0.有关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C.个城市只有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21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B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多C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D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2.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23一般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交通用地2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B欧洲城市中,教堂往往在城市建筑中占优势地位 C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 D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西方园林强调直率25唐人街A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B是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C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D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26.下列各项城市事物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A城市道路B城市建筑C城市交通工具D餐具27.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A自然条件不同B政府政策不同C技术条件不同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2830题28.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29.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30.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运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早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随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3133题。31.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32.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33.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C.加快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34.在逆城市化阶段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迁移B.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卫星城迁移C.郊区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D.卫星城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35.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政治因素影响人口迁移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36.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C.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D.人口从美洲迁往欧洲37.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B、 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C、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一般越大D、 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所覆盖38直接影响城市地块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历史上所处地位的重要程度C购买者资金的丰厚程度 D城市各地块通达度的高低39有关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是自给自足式农业 B.种植旱作为主,不需灌溉C. 旱作谷物农业区不从事家畜饲养 D.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多是文明起源地40.关于澳大利亚现代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 B.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C.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忙闲两季 D.生产规模较大,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41. 读表1,完成下列要求。(10分)表1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年份出生率()死亡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752.300.7319523.701.7019801.820.6319573.401.0819852.100.6819623.701.0019902.100.6719653.790.9519951.710.6619703.340.7620011.340.641在图2中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4分)图2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_(选择填空)。(2分)A生产力水平仍低,造成人口死亡B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C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全和进步D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抗灾害能力较差3197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出生率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_(选择填空)。(2分)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B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C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发展的有力措施D全民投身发展经济的结果4我国在控制人口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口再生产模式目前已属于_(选择填空)。(2分)A高高低 B高低高C低低低 D高低高向三低过渡42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 _。(4分)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污染、_污染等。(2分)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等。(2分)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等生产。(2分)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卷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41. 读表1,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在图2中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4分)2. (2分)3. (2分)4. (2分) 42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1. ; ; ; 。(4分)2. , (2分)3. . , (2分)4. . , (2分)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CDBCBACDADCAC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DABBBBAABDCC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313233343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