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大古镇.doc_第1页
四川十大古镇.doc_第2页
四川十大古镇.doc_第3页
四川十大古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最具特色的十大古镇上里古镇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一到上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还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礼仪的遗迹,是当时宣扬韩氏不失身不改驾,终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现在镇上还尚存3座石牌坊,即这座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还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上里的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且风格各异。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圆行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在镇口还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倒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上里有作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最有名气的是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外做官的韩廷藩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的官邸而建。整个建筑由七个四合天井组成,又称为七星抱月。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到上里古镇旅游,不可不去镇子以北8公里处的白马泉。白马泉是一处间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从一条石龙的口中喷出,日潮数次,在泉涌出的时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西坝古镇 去乐山西坝古镇走走,喝口盖碗茶,尝尝豆腐、米酒,听听老故事。这里还有热闹非凡的庙会,古戏台上的声声川剧,茶铺里的评书,偶尔还夹杂有清脆的笛子等民乐演奏踏上西坝古镇的青石板街道,那雕花的窗棂、半掩的幺门儿,恍惚间仿佛置身于远古的氛围, 让你有回到从前的错觉。 正宗的西坝豆腐有336种做法,常见的有36种。其绵软细嫩、入口化渣的特色就不用多说了,坐进街头小豆腐店,洗得发白的八仙桌、长条凳、青花瓷盘,老到的豆腐,让你回味无穷。 铁佛古镇铁佛古镇位于四川省资中县城西24公里处,因镇内有铁佛寺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成,老街依山势三层布局,形似镰刀,线状延伸,清建民宅均有封火墙,屋檐斗拱,挑枋雕刻各具特色。1788年,在资中和威远的交会处,一座小镇正在这里兴起,一座以铁佛而闻名的铁佛镇。两百多年过去了,铁佛镇深处的古老建筑依然矗立,但靠近交通要道的地方,已经看不到古镇的一丝痕迹了。 这里的人们说话走路都很悠闲,夕阳的余晖落在掉了皮的墙壁上,杂草和四处散落的烟叶把古镇装扮得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李庄古镇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而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誉为李庄“四绝”的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形成了李庄独特的古民居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1940年,李庄以一纸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迎来了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余家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迁驻李庄,包括世界级大师梁思成、林微因、傅斯年、李济、童作宾、梁思永、童第周等大批学子云集李庄,使李庄这个不足3000人的小镇新增人口达1.1万余人。6年间,李庄为学者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给战时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养分。李庄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李庄的最大特色就是抗站内迁文化。 柳江古镇柳江镇位于洪雅县,距成都百余公里,地处通往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途中,在瓦屋山层峦叠翠中,花溪河围绕着具有独特的川南古民居风格古镇吊脚楼,四周青山环抱,天气晴朗时,还可远眺峨嵋群峰。解放前,这里是几家大户人家的统辖之地,每户人家都有特别之处,当地人还给他们取了好记的名字,如谁家房子、谁家谷子等。几家大户构成了柳江镇的基础,这些单体的豪宅与秀美的山水几近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加上临水而建的街市,构成了一幅活脱脱的山水画卷。 福宝古镇福宝古镇又名佛宝镇,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傍水,五桥相通,三水相汇,镇周青山翠迭,河岸绿竹摇风。回龙街是全镇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排排吊脚木楼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房舍多为明清风格的木结构建筑,灰瓦、白墙、青石板的天井,间有回龙桥、三宫八庙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古镇悠悠,古树苍苍。沿着依山势而建的街道上坡下坡,目光所及,似乎除了凝固的历史,仿佛一切现代的物什统统屏闭于老街之外。更令人称奇的是岩居者。在福宝的山岩中,时有以岩穹为顶,人杉树为柱,以石壁为墙的岩居者,不过,现在居住在岩洞里的已几乎不再有年轻人,只有那些老人还舍不得离开这山这岩。 江口古镇 江口古镇是3000多年前的古彭族人的聚邑,西汉时定名为彭亡聚,今定名为江口镇,距彭山县城东北约5千米,位于武阳江、府河与岷江的交汇处。江口扼两江之喉,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郪江古镇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 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遍及全镇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境内有锦江与郪江交汇,山清水秀,与古朴典雅的古镇互相呼应,是观光、渡假、旅游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