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标准.docx_第1页
混凝土用砂标准.docx_第2页
混凝土用砂标准.docx_第3页
混凝土用砂标准.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GJ52-2006)标准介绍l 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量的四分之三,因此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来说相当重要,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l 1979年建设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砂石标准(JGJ52-79,JGJ53-79),以后水电、交通、港口等部门陆续在有关标准规范中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标准。l 1992年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了(JGJ52-92,JGJ53-92)标准。l 2006年总结了92标准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试验,广泛地吸取了国内外科研成果,并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将(JGJ52-79,JGJ53-79)合二为一,形成新标准JGJ52-2006。本标准对保证混凝土质量将起到到重要这作用。 l 砂石检验方法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国标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建筑用石GB/T14684-2001),二是行业标准(JGJ52-2006),两个都是现行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用行业标准对砂进行检验。如果砂用于其他目的。则可以按国标进行检验。总则l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混凝土用砂时的质量,制定本标准。l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l 1.0.3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1.04砂和石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定l 将原砂(JGJ52-92)和石( JGJ53-92 )合并;砂增加了人工砂和特细砂。l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要求和质量检验。对用于港口、水工、道路等工程的砂和石,除按照各行业相应标准执行外,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l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指的是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直接与水或潮湿土壤接触的混凝土,如:地下构筑物,建筑物桩基、地下室、处于高盐碱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盐碱化工污染范围的工程。引起混凝土中砂石碱活性反应应具备三个条件:活性骨料、水、高碱。骨料产生碱活性反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将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作为强制性条文。三、砂的质量要求l 3.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l 粗砂:f=3.73.1l 中砂:f=3.02.3l 细砂:f=2.21.6l 特细砂:f=1.50.7l 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颗粒级配指的是砂的各粒径组成情况,即“大小搭配情况”,而细度模数反映的是颗粒的粗细程度。l 3.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筛的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的边长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l 砂(除特细砂外)按公称直径630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且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3.1.2-2中的某一区内。l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1.2-2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和630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百分率不应超过5%.l 当天然颗粒级配不符合本标准的3.1.2-2条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方可使用 l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砂。当选择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区砂时,宜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l 泵送混凝土,宜选择中砂。l 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是两个概念,在标准中是两个指标,细度模数是计算出来的,颗粒级配是查表出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颗粒级配为区必定是粗砂,粒级配为区必定是中砂,粒级配为区必定是细沙,当出现颗粒级配区,细度模数为中砂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砂。l 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43.0,并有15-30%的颗粒通过315m的筛,有5-10%通过160m的筛。三、砂的质量l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l 表3.1.3砂中含泥量l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l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m颗粒的含量。l 经验证明,不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的影响。对低等级混凝土的影响比对高等级的混凝土小,尤其对低等级塑性贫混凝土,含一定的泥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含泥量可以酌情放宽,放宽量应视水泥等级和水泥用量而定,因此本次修改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含泥量的规定。l 3.1.4砂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1.4的规定l 表3.1.4砂中含泥块量l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l 泥块含量量 0.5 1.0 2.0 (按质量计)l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1.0%l 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变成小于630m的颗粒的含量。l 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渗、抗冻及收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包裹型泥尤为严重。l 增加了对C60及以上混凝土的泥块量限值。对C10及以下混凝土用砂,适量的非包裹型泥或胶泥,经加水搅拌粉碎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泥块含量的规定l 3.1.5人工砂或混合砂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1.5的规定。l 表3.1.5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l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l 石粉含量MB1.4(合格)5.0 7.0 10.0l MB1.4 (不合格)2.0 3.0 5.0 l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l 人工砂中的石粉绝大多数是母岩颗粒,与天然砂中的泥不同,它们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区别,石粉的含量高一方面使砂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用水量;另一方面又会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不能把石粉视为有害物质。l 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在0-30%时,对混凝土强度性能影响很小,对中、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无影响,C50混凝土强度降低也很小。l 3.1.6砂的坚固性应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符合表3.1.6的规定l 表3.1.6砂的坚固性指标l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及性能要求 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 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 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 下的混凝土用砂,对有抗疲劳、 8% 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 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 位变化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他条件的混凝土 10l 影响骨料坚固性的因素:岩石的结构和构造、骨料的孔隙率。l 混凝土使用条件对坚固性的影响:若使用坚固性不合格的骨料配制混凝土,除非骨料完全嵌入水泥浆中,否则因受冰冻影响,产生膨胀会引起周围砂浆的开裂,使混凝土耐久性受到影响。l 一般来说,我国的砂坚固性绝大多数能满足要求。如同一产源的砂,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的经验时,可以不做坚固性检验 l 3.1.7人工砂的总压碎指标应小于30%。l 人工砂的总压碎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对高等级的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但导致耐磨性下降,因此压碎指标应小于30%。l 3.1.8当砂中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其含量应符合表3.1.8的规定。l 表3.1.8砂中的有害物质l 项目质量指标云母含量(按质量计%) 2.0l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 1.0l 硫化物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1.0l 有机物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