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庐山瀑布丹阳市皇塘中心校 李欣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首诗中的“紫、尺、疑”三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生”与“挂”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诵这首古诗。3、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二、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三、教具准备:PPT四.教学实录。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望庐山瀑布。拿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庐”。解题:瀑布,你知道瀑布吗?跟小河有什么不同?(相机了解瀑布的形成)生: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师:对,这样说就准确了。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水很急地流下来,这样的气势可以用上“一泻千里”这个词。2.我们齐读课题,读出瀑布的高大。3.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李白,根据课前的预习,谁能介绍一下李白。(指说:)出示李白介绍的幻灯片。二、合作交流,领悟诗意。1.过渡: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注意生字。2.师:我们一行一行的读。生:第一行。师:这一行的“紫”是个生字。读准字音。一起来读第一句。师:谁来读第二行。生读。师:读的很好,谁也来读一读。生:读。师:下两行谁来?生:师:读出了瀑布的气势,再来读一次。生:师:这里的尺和疑是生字。“尺”:远古时,以身体器官作为度量手段,从手掌到手腕为一“寸”,十寸为一尺。“疑”: 甲骨文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地张大嘴巴,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师:现在我们把四句连到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诗的停顿。生:(评价:字音字词读准了,我们来学一学这首诗)3.先看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说来说一说?见过香炉吗?香炉原指烧香的炉子(幻灯片出示香炉的图片)寺庙中经常可以见到,点燃香的时候,便云雾缭绕。诗中的香炉可不是这个意思,这里香炉指的是庐山上的香炉峰。(幻灯片出示庐山、香炉峰)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形状上尖下圆,经常有云雾笼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人们为它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庐山香炉峰。第二个字生,生是什么意思?“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对 ,香炉峰上的云雾被阳光染成紫色的了。这紫烟实际上是山上的什么?云雾5.我们来看第二句,其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妙。 “挂”字生:我觉得挂很好。瀑布是垂着的,像被挂在那里的河流。师:是啊,一个挂字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在我们眼前动起来了。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生:师:说的很准确,把掌声送给他。6.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来到香炉峰脚下: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远远望去,瀑布从峰顶的紫烟中飞流而下,像一条绸带挂在前面的山川上 。在阳光、紫烟、青山的映衬下,瀑布银光闪烁。美吗?7.谁来美美地读读前两句?(幻灯片出示这两句诗文)指名读,范读。8.听出来老师是怎样停顿的吗?谁能像老师这样读?多像神话中的仙境啊,谁还想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红日、青山、紫烟、瀑布,一幅多美的图画呀。让我们边读边在眼前出现这一美景。再看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三千尺”?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2.师:出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这就是李白的夸张与浪漫的体现。“三千尺”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多很高。说明白发很长,高楼很高,潭水很深,回家的时间很短。这里的三千尺说明瀑布很高、很大。3.这句诗有个词也是这样的用法, “九天”师: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大禹治水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中的“九”也是这样的用法。所以“九天”指的是天的最高处。4.自己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随机板书主题图。)生: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师: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师:你也说说。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生:“好像”!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都可以。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这不禁又使我们想到了李白在另外两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师:(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师:这奇特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可见这个瀑布是多么的磅礴雄伟啊。假如你就是那李白,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句?师: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瀑布很高很长之感。师:一起读读第二句诗。师:大家都成了很有激情的李白,读的非常有气势。5.师:喜欢这句话吗?齐读(评价:读的太好了,瀑布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五.感悟古诗。1.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真是雄伟壮丽,现在,看谁能把李白看到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短短的一首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难怪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展示了一幅如此壮美的画面。2.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赛读古诗)读诗小贴士:(读诗的一个很关键的方法,那就是缓缓地读,边读边想象,读快了就没有滋味了。)自己先练练,我们来比一比?3.学生试读,谁还想读?(读出三千尺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得更慢些,留出想象的空间)听听女同学读得美不美?(多美的景色呀!)听听男同学读得怎么样。(不愧为男子汉,真有气势!)六.熟读成诵: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想要问问大家。为什么课文中的插图,李白画的那么小。而瀑布画的那么长?生:师:是啊。同学们所想的就和李白一样。这首诗就表达了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诗人借此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4.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一起来留在脑海里。(配乐)六、课堂作业1.教学“紫”,说文解字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