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山西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古代史 一选择题(共计42小题,每题1.5分,共计63分)1.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召诰曰:“肆(尽,极)惟王其疾(急速)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王权失去神权色彩 B. 天命观被彻底否定 C. 敬德决定国家兴衰 D. 治国渐趋理性务实2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C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3.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 “国”与“家”相结合4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5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6. 读表1,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 单位:市斤/市亩朝代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全国粮食亩产87.8496.4894.9290.8483.28115.68156.24南方(稻区)64.3294.92136.32166.44231.24312.48表1(资料余也非 中闰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A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 D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7.记述出处未几,裕(刘裕)师围城超(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出亡,为裕军所执送建康市斩之晋书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宋书丁亥,刘裕悉众攻城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送超诣建康,斩之资治通鉴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南史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晋义熙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刘裕凭此战胜利收复广固 B. 慕容超战败后被斩于建康C. 刘裕与慕容超大战于建康 D. 慕容超轻敌导致广固失守8.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9.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 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秦6位两宋121位西汉47位明4位唐182位清0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C.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10.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管辖。东西二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分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政治及军事中心的价值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11.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 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 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C. 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 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12唐开元以后,原本有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了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13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 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14.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A. 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 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C. 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 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15.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其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 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 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16.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17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18.清朝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入关前到清初实行八旗制;清代前、中期实行以八旗驻防制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管理体制;晚清时期则普遍设立州县,最终建立行省体制。清朝东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映了A. 满汉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B. 专制皇权高度强化C. “大一统”思想不断发展 D. 地方治理困难重重19.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客观上推动了A. 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激发工匠生产积极性 D. 小农经济的巩固20.乾隆嘉定县志载,“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植花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这表明,当地A.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D. 男女分工集体协作21.有学者在研究16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A.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C.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22.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A. 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23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D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24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圣”,儒者“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主张A促进了儒学的平民化 B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C否定了儒学的伦理意义 D瓦解了传统社会等级秩序25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26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但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D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7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28阅读下表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A社会发展趋势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29.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 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C.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0.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A. 倡导公开公正 B. 重视物权保护 C. 关注人身安全 D. 强调诉讼程序31.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古代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这表明A. 智者的出现有必然性 B. 雅典的民主重视程序 C. 决策的科学在于制度 D. 政治的取舍决于辩论32.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金。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A.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入人心 D.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33.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则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进行严格保障。这说明A. 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C. 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D.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34.苏格拉底说:“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哲学,或停止劝告你们,对你们之中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指出真相,以我惯常的口吻说:最优秀的人啊,最强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雅典公民,你只关心钱财、名声和荣誉,却不注意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及你的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可见当时的雅典A. 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 B. 人文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C. 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 D. 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35.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36.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A.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37.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A. 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C. 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 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38.3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莫德斯丁给婚姻下的定义是:“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而民法大全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这表明民法大全A. 在婚姻中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B. 只重视维护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C. 提倡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平等 D. 恪守罗马早期法学家的婚姻定义39.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A. 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 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C. 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 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40所有陪审员必须宣誓“决不投票赞成废止私人债务,或赞成分配属于雅典人的土地或房屋”。每年当首席执政官就职时,由传令官颁布告示:“物主将永为其所有物的持有者与绝对主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严格履行契约制度C私有财产受到城邦保护 D法律注重保护平民利益41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A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 B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C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 D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42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A. 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 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2. 非选择题(3小题,共37分)4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齐桓公当政时期,在临淄的稷门设立学官,“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当时稷下曾先后存在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以及博学而无所归属的学者。在稷下有定期的学术集会,稷下学宫的讲学已经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显得更为正规。为了鼓励学者们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做学生。正由于此,致使天下学者竞相来齐。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与轴心时代材料二早在东林书院建立前,明朝政府已有三次禁毁书院之举。1604年,顾宪成等人创建了东林书院。东林书院讲学比较拥护程朱学说,反对引儒入禅、不务实用的王学末流。讽议朝政,反对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东林书院开创的独特新学风。顾宪成宣称:是非者,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无庸效市贾争言耳。随魏忠贤势力扩大,朝廷下令焚毁东林书院。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东林学派中认为:东林讲学者不过数人耳,其为讲院亦不过为一郡之内耳。乃言本国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阉者谓之东林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也。摘编自熊红试论东林书院与明末政治的密切关系(1)据材料一,归纳“稷下学宫”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2)据材料一、二,指出在创办方面东林书院与稷下学宫的不同之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东林学院的作用。(6分)44.(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宋朝出现的5本家训作品都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摘编自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材料二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指出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7分)4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朝唐朝两宋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帕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货物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绷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12分)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总第二次)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里纪检员培训课件
-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听评课记录
- 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听评课记录设计一新版新人教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长度单位》53-人教版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基础知识总复习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科学家的故事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听评课记录1
-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部编版听评课记录1
-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听评课记录:8.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含详解)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5)听评课记录【第01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第8课时2.4向量的数量积1听评课记录
- 动能与均线策略(TB版)
- 检修工安全培训
- 2024奇安信网神安全感知与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2019)
- 年产30万平方米节能型新材料门窗项目环评报告表
- 做账实操-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
- JJF(黔) 86-2024 液体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中建梁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 体育与健康课件
- 药品集采政策培训
- 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