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_第1页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_第2页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_第3页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_第4页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以孙中山代表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和斗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条线索,三个问题,知识结构,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辛亥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主要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思考,.,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视频:辛丑条约,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它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掠夺铁路修筑权,“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摘自当年日本朝日新闻,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攫取采矿权,开平矿务局,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恶性膨胀,辛亥革命前,外国资本已垄断了中国生铁生产的100、内外河航运的844和铁路的931以及煤矿的763。,通商口岸上海,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一瞥,1904-1905年入侵西藏的英军,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漫画:民不聊生,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从1902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包括抗捐、抗税、抗租、罢工、反洋教、拒俄、拒法、抵制美国货以及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等各个阶级阶层广泛参与的反抗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五大臣出洋考察,荫昌、端方、戴鸿慈等与德国官员的合影,1905年9月,清政府命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慈禧太后七次召见出洋大臣,后决定仿行宪政。,立宪三利:“永固皇位”、“外患日轻”、“内乱可弥”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报告,.,立宪派的活动,1906年“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之后,各地出现了各种立宪组织、举行立宪活动,郑孝胥、张謇、汤化龙、谭延闿等人活跃其中。,.,各省谘议局的成立,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9年预备期)1909年各省成立谘议局。次年,立宪派组织请愿,要求速开国会。,南京江苏省咨议局,辛亥革命后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所在地,武昌湖北省咨议局,后为武昌起义鄂军政府所在地,.,1910年立宪派请愿代表合影,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13名大臣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皇族内阁,“皇族内阁”成立,这使立宪派大失所望,加剧了清统治内部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06年归国留学生考试之考官及学部官员合影(后左二为严复,后右二为詹天佑),1895-1911年新设资本超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额超过1.6亿元。,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宣传家、组织活动家,陈天华,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视频:孙中山,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手书的民族主义,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2)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简单排满,?,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害怕干涉、承认条约、换取支持革命对象:未涉及汉族军阀、官僚和地主,.,孙中山手书的民权主义,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孙中山手书的民生主义,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孙中山手绘三民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三民主义”评说,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论战的主要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视频:孙中山论中国病,.,论战结果:新民丛报停刊(1907.8)革命报刊约40种100余种,.,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史称“黄花岗起义”。,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失败原因:1.不能广泛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主要依靠会党);2.忽视根据地的建设;3.准备工作不周密。,历次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逐渐将工作中心转移到新军方面,.,2、保路风潮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保路运动中之成都血案,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利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成功。,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视频:武昌起义7分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杭州,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及其它的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视频:清廷退位(4分),.,封建帝制的覆灭,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致使一些地方的政权落到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手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华民国玉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从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来看: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2)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来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二、中华民国的建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届国会开幕,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背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目的:限制袁世凯,保障民主共和制度主要内容:主权在民(国家性质);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人民享有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权利。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孙中山,性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视频:孙中山与袁世凯,.,(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1.南京临时政府出现危机外交上,没有取得各列强国的承认;经济困窘,几乎寸步难行;革命党人内部意见不统一;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威胁要武力讨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2.孙中山的顽强抗争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南方同意让权的确切保证后,立即对清帝实行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3.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段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以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们合影,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在政治上:军阀官僚专制(1)建立军事官僚机构(2)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3)逼选总统,解散国会(4)修改临时约法,走向独裁(5)投靠帝国主义(签约、借款、二十一条)(6)复辟封建帝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总统大选,1912年10月6日,宣武门大选会场被三四千“公民团”团团包围,另有正式军队荷枪实弹,往来梭巡。在众议院会场,国民党、进步党及各小党派议员共到759人,需投票3次,检点人数、发票、投票、唱票,每次约需4小时,至少要两三天才行。洪帮首领张尧卿率领的这支“公民团”,本色是流氓。他们代表“民意”警告每位议员:不选出袁大总统,不准出场。进步党议员籍忠寅、田应璜、张汉、廖宗北、彭邦栋等一干瘾君子烟瘾发作,涕泪满面,哈欠连天,然“公民”无情,决不通融。烟徒们抓耳挠腮,捶胸顿足,扯发撕衣,出足洋相。后来,他们在会场里乱窜,到处寻找国民党议员,又是拱手,又是敬礼,苦苦哀求,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意愿,赶快选出大总统,好早早散会。进步党本部送来两担面包点心,说是拥护袁总统的议员们用的,送进去了;国民党本部也送来食物,送不进去,“公民”们破口大骂“饿死活该”,国民党议员惨遭挨饿。第3次计票时,天已经黑了,议员们不得不在袁世凯和黎元洪之间做出选择,袁终于得票过半。主席汤化龙大声宣告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第一届大总统。掌声稀稀拉拉国民党议员不鼓掌;进步党中老者、病者、饥饿者、发烟瘾者,疲极无力,也不愿意鼓掌。会场外,“公民团”听说选举完毕,领了报酬一哄而散。,.,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1)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还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2)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通令尊崇孔圣文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本人沉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轰轰革命几十年,志灭胡儿着祖鞭,不料袁猴筋斗出,共和成梦我归天。邹永成,.,1913年,“二次革命”,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1915.12-191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