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docx_第1页
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docx_第2页
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docx_第3页
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docx_第4页
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006 - 2874 (2000) 01 - 0037 - 06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陈立骏张儒岭金文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 ,淄博 :255086)摘 要 本文从筑炉材料的发展 ,燃料结构的变化 ,燃烧器及燃烧技术的研制 、开发 、应用 ,燃烧系统及窑炉结构的不断改进等方面 ,综述了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 。关键词 窑炉 ,燃料 ,燃烧技术 ,燃烧器中图分类号 : TQ174. 6文献标识码 :B以提高 ,窑炉产品热效率约在 47 % ,千克瓷能耗在 104 4.18kJ / kg 瓷以上 。近十年来 ,随着热工性能 (使用温度高 ,导热系数小 ,容重 轻 ,强度高等) 好的耐火保温材料研制 、开发 ,特别是燃料由煤 和重油变为使用轻柴油 、洁净的气体燃料 (冷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及燃烧完全 ,性能可靠的小流量高速烧嘴的开发与使用 ,使得窑炉结构和燃烧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进 。采用 小流量 、多喷嘴布置的燃烧系统 ,改变了传统隧道窑大流量 、 少喷嘴的结构 ,使隧道窑预热带与烧成带之间无严格意义上 的区分 。烧嘴由过去的 68 对 ,变为 3040 对 ,烧嘴间的温 度波动小 ,特别是预热带下部布置了烧嘴 ,解决了预热带上 、 下温差大的难题 ,使其温差缩小到 30 50 。众所周知 ,传统燃煤燃重油隧道窑预热带温差大的三大 主要原因是 :气体分层 、窑车蓄热及漏风 。首先 ,由于上述燃烧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气体分层 ;二是窑车采用高强度 、轻质低 蓄热耐火保温材料 ,减少了蓄热 ,提高了台面温度 ; 三是砌筑 水平提高 ,合理调节压力曲线 ,减少了漏风 ,因而对于造成预 热带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了质的改进 。由此隧道窑的热工性 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各项热工指标有了较大提高 。如长沙设 计院与福建陶瓷公司在 1993 年联合设计的小断面装配式系 列轻柴油隧道窑 ,千克瓷在 8260kJ / kg 瓷左右 ,仅是传统隧道窑的 20 30 % , 窑 炉 热 效 率 可 达 25 % , 具 有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又如湖南新化建新瓷厂 1996 年建造的 72 米年产 1200 万件白 炻器 ,以半水煤气为燃料的隧道窑 ,千克瓷能耗为 15000kJ / kg 瓷 ,为传统窑炉的 3540 % ,窑炉产品热效率为 18. 43 %。因 而 ,当前在我国日用陶瓷工业的大生产中 ,隧道窑热工性能有 了很大的改善 ,仍是主要窑型 。2. 2 辊道窑自从重庆兆峰瓷厂 90 年代初期引进德国以天燃气为燃 料 ,烧制日用细瓷的高温辊道窑以来 ,国内高温辊道窑从 901 前言十年来 ,日用陶瓷工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同样 ,十年来 ,陶瓷窑炉也有了根本性的进步 。众所周知 ,设计 、研制新 型窑炉是发展日用陶瓷工业的重要环节 。伴随着轻质耐火保 温材料的开发 (如轻质莫来石质 、轻质高铝质 、锆纤维 、高铝纤维等) ,新型燃烧器的研制及广泛使用 ( 如北京神雾公司开发的各种燃油 、燃气高速烧嘴 ,利用气泡雾化原理 ,解决了传统 油烧嘴在小流量下易堵塞的难题) 及制气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 为根本解决窑炉结构和燃烧系统的不合理性 ,改善热工性能 创造了条件 。因而在消化吸收引进窑炉基础上 ,经过国内多 年生产实践 ,十年来 ,我国陶瓷窑炉有了长足的发展 ,设计 、制 造出了热工性能好的现代化窑炉 隧道窑 、辊道窑 、梭式窑 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大大提高了窑炉的能源利用率 ,使千克瓷的能耗大幅度的降低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从筑炉材料 、燃料结构 ,燃烧器及燃烧技术等几个方 面进行分析 ,结合窑炉热效率 ,千克瓷能耗等指标 ,综述窑炉 的十年发展 。2 从现代隧道窑 、辊道窑 、梭式窑的热工性能 ,看陶瓷窑炉的十年发展2. 1 隧道窑隧道窑自 60 年代初在我国陶瓷行业投入使用以来 ,由于 其生产量大 ,而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当时主要以煤为燃 料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逐步发展到燃重油 。由于燃料种类 的限制 ,难以解决预热带的温差 (200 300 ) ,使窑内形成 了上 、下两种烧成曲线 ,制约着推车速度 ,烧成周期长 ,产量难收稿日期 :1999 - 12 - 05作者简介 :陈立骏 ,男 ,高级工程师中 国 陶瓷 工 业2000 年第 1 期38短 、占地面积少 、密封性能好 、温度均匀 、传热快等) ,因而是中小企业优先选择的窑型 。现代大容量陶瓷梭式窑 ,其热效率 、千克瓷能耗等指标及 产量已接近隧道窑 ,其使用灵活 ,投资少的特点优于隧道窑 , 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引起陶瓷行业决策者和窑炉设计工作者的 重视 。综上所述 ,近十年来 ,陶瓷窑炉的发展 、创新 ,为大 、中 、小 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三种窑型各有各自的特 点 ,在陶瓷生产中 ,势必形成三种窑型共存 ,各放异彩的局面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 。高温日用陶瓷辊道窑之所以迅速发展 ,一是有了设计 、制造辊道窑的材料 、设备 、技术等条件 ; 二 是辊道窑在热工性能方面表现出了极大优越性 ,如温度均匀 , 烧成周期短 ,能耗低 ,产量大等 。现代辊道窑的设计 、制造 ,除了新型材料和烧嘴开发 ,优 质燃料使用等条件外 ,最主要的是耐高温 ,承载能力大的辊棒的研制 、开发和使用 ,如 R - SIC 辊棒 ,为辊道窑多层产品的装 烧创造了条件 ,因而 90 年代后期 ,国内相继消化吸收引进辊 道窑的技术 ,研制出了国产化的辊道窑 ,如湖北中洲窑炉公司 为邯郸 、高淳 、淄博等地相继设计 、建造的辊道窑 ,使千克瓷能 耗大幅度降低 ,是传统隧道窑的 1/ 3 左右 ,窑炉产品热效率约 在 20 % 。因而 ,高温辊道窑具有强劲的发展前景 。2. 3 梭式窑十年来 ,现代梭式窑较老式的倒烟窑已经有了质的发展 。 自 70 年代中期 ,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设计 、建造的国 内第一座以轻柴油为燃料的日用陶瓷梭式窑已经向全国推 广 ,进入 80 年代后期 ,广东汕头 、潮州等地引进的以液化石油 气为燃料的梭式窑 ,由于其结构简单 ,灵活方便 ,工作环境好 等优点 ,在 90 年代初期 ,此种窑炉翻版后 ,雨后春笋般地发展 起来 。特别是在当今陶瓷品种 、画面装饰更新极快的市场经 济环境下 ,梭式窑的灵活性被众多厂家看好和推崇 ,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 ,由于梭式窑使用灵活的特点 ,特别是耐高温的轻 质材料的开发 、利用 ,全纤维 、大容量的梭式窑 ( 50m3 ) 已经设计 、制造并在生产中使用 。由于窑炉采用了低蓄热的筑炉材料 ,已经克服了能耗大 ,产量低的弱点 ,越来越显示出连续 式窑炉无可比拟的特点 ( 例如 : 操作灵活 、投资少 、建 造 周 期3 燃料优质化 ,促进陶瓷窑炉的发展由于在陶瓷窑炉中使用了洁净的液体和气体燃料 ,燃烧 系统设计趋于合理 ,断面温度趋于均匀 ;另外一方面产品实现 了无匣烧成 ,综合传热能力加快 ,烧成周期缩短 ,千克瓷能耗 下降 ,降低了产品的烧成成本 ,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说明近十年来日用陶瓷窑炉使用洁净燃料而产生的 经济效益 ,特在全国主要生产日用陶瓷的产区选择了一些典 型而有代表性的燃煤 、燃重油和燃煤气窑炉的有关数据和指 标进行比较 ,并列于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 ,燃气窑炉产品热效率比燃煤燃重油窑 炉提高了 2 - 3 倍 ,千克瓷能耗减少了 50 - 60 %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从烟气过剩系数 、烟气带走热量等指标来看 ,近十年 来 ,陶瓷窑炉的热工性能有了显著的改善 ,这是值得庆幸的 。 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是 , 使用 优 质 燃 料 , 其 费 用 要 比 燃煤 、燃重油 ,尤其是比燃煤高 ,如生产煤气要投入数百万元的 资金来建造煤气站 ,但由于窑炉热工性能改善 ,特别是温度均表 1 使用不同燃料的日用陶瓷隧道窑有关数据注 :1 - 10 为十年前建造的窑炉 ,11 - 12 为 1996 年建造的窑炉序号地区长度( 米)燃料产品种类烧成温度( )烟道过剩 系 数烟气带走 热量 ( %)千克瓷能耗( kJ / kg)窑炉产品热 效率 ( %)1河北唐山 1 #76. 00煤细瓷12605 . 0641 . 69298957. 412河北唐山 2 #76. 00煤细瓷12704 . 8438 . 71290727. 623浙江1 #70. 20煤普瓷13205 . 9246 . 70315217. 024浙江2 #72. 00煤普瓷13204 . 7542 . 67336186. 595浙江3 #63. 00煤普瓷13304 . 8943 . 56320616. 916山东淄博 1 #68. 70重油普瓷13104 . 0629 . 751941611 . 417山东淄博 2 #90. 10重油细瓷13204 . 5532 . 58280437. 908山东淄博 3 #97. 71重油普瓷13004 . 4330 . 262094010 . 589江西景德镇 1 #71. 00重油细瓷13304 . 0329 . 43343097. 3110江西景德镇 2 #81. 00重油细瓷13404 . 1130 . 16361906. 9311山东临沂90. 00煤气普瓷12803 . 5520 . 411257819 . 8912湖南新化72. 20煤气普瓷12803 . 6326 . 521516118 . 432000 年第 1 期中 国 陶 瓷 工 业39匀后 ,烧成周期短 ,产量大 ,能耗低 ,产品质量高 ,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燃料成本 ;同时余热可以充分利用 ,热综合利用率高 。 从长远来看 ,经济上是合算的 。燃料优质化是根本改善窑炉热工性能的关键条件 。为了 使陶瓷企业的决策者增加使用优质燃料的信心 ,下面 ,仅从使用不同燃料对窑炉热工性能的改善及使用各种燃料的经济性加以分析 。3. 1 使用不同燃料对窑炉热工性能影响(1) 煤以煤为燃料的日用陶瓷隧道窑 ,由于煤是以颗粒状态进 入燃烧室与空气接触进行燃烧 ,一方面千克燃料与空气接触 的表面受到极大限制 ,经计算 ,以煤的颗粒直径平 均 为 5mm 计 ,1 千克煤表面积约 1. 5m2 ,因而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 ;另一方面 ,与空气大都是在自然状态下混合燃烧 ,因而燃烧 速 度慢 ,燃烧温度低 ,传热速度慢 ,与制品的热交换能力差 ,同时 , 由于通风差 ,不完全燃烧量大 ,浪费了能源 。据统计 ,燃料不 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及灰渣中的可燃物一般占总能耗的 5- 10 % ,这也是能源利用率低 ,千克瓷能耗高的原因之一 。 燃煤窑炉的燃烧室集中布置在烧成带 ,容积大 ,数量少 ,由于燃料不连续供给 ,因而窑内温度随着加煤的燃烧过程波 动较大 。同时 , 由于负压操作 ,预热带温差难以调节 ,一般在250 300 ,造成了窑内上下两种温度曲线 ,限制了窑炉的进车速度 ,产量低 ,能耗高 ;另一方面 ,燃料颗粒大 ,不易燃烧 , 烧成带空气过剩系数 (氧化焰烧成时) 在 2. 0 以上 ,烟气量大 , 带走的显热多 ,约占总能耗的 35 - 40 %以上 。在还原气氛烧 成时 ,由于烧成工艺要求 ,燃料不完全燃烧 ,烟囱冒黑烟 ,除严 重污染环境外 ,能源损失也很大 。有人做了以下计算 ,一条窑 的烟气量是 20000m3 / h ,烟气中含有 0. 4 %的 CO ,烟气离窑温 度 250 时 ,那么这 0. 4 %的 CO 所带走的热量占总能耗的 7.4 % ,热损失是相当大的 ,由此可见 ,以煤做燃料的隧道窑 ,由于煤的特性对燃烧及燃烧系统的制约 ,使窑内温差大 ,温度不均匀 ,燃烧不完全 ,传热慢 ,热效率低 ,因而 ,以煤为燃料的隧 道窑应逐步淘汰 。(2) 重油自 70 年代以来 ,以重油为燃料的陶瓷隧道窑 ,其热工性 能优于燃煤隧道窑 ,这主要是重油经加温 ,降低了粘度 ,并经 高压空气或蒸汽雾化 ,使油滴粒度达到 20 - 50m 左右 ,增大 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改善和强化了燃烧 。经计算 ,1 千克重 油经雾化后 ,按油滴平均粒径 40 - 50m 计 ,表面积可达 130 -150m2 ,约是 1 千克煤的 100 倍 。但由于重油加热温度一般 100 ,粘度依旧较大 ,燃烧器的流量受到限制 ,不能太小 ,燃 烧室布置类似燃煤隧道窑结构 ,集中于烧成带 ,这种燃烧系统 难以从根本上克服窑内温差大的难题 ,尽管燃料变成连续供给 ,窑内温度波动变小 ,但千克瓷能耗依旧偏高 ,窑炉热效率仍然偏低 。(3) 气体燃料由于气体燃料是以分子状态存在 ,极易与空气均匀混合 , 较小的空气过剩系数 ,就可以达到充分燃烧 ,燃烧温度高 ,传 热快 ,烟气量小 ,同时易于设计小流量的烧嘴 ,增加烧成带长 度 ,从根本上解决了预热带温差大的难题 ,为提高产量 ,降低 能耗创造了条件 。使用气体燃料和小流量烧嘴的开发 ,导致了燃烧系统的重大改进 。一条 60 - 70m 长的隧道窑 ,燃煤 、燃重油一般设计6 - 10 对烧嘴 ,而燃气隧道窑可设置 50 - 80 个烧嘴 ,使得窑内 温度均匀 ,预热带温差在 30 - 50 ,烧成周期缩短 1/ 3 - 1/2 ,产量增加约一倍 , 烧成成 本 降 低 , 经 济 效 益 可 观 。另 一 方 面 ,可实现无匣烧成 ,单位容积装截量大 ,降低了千克瓷能耗 。3. 2 使用各种燃料的经济性分析经对部分生产日用瓷的厂家千克瓷能耗 、燃料的热值 、燃 料价格等部分数据统计计算 ,使用不同燃料烧制日用陶瓷的表 2 几种使用不同燃料陶瓷隧道窑的经济性由于产品品种及烧成温度不同 ,产品的单瓷能耗相差较大 。项目燃煤隧道窑燃重油隧道窑燃柴油隧道窑燃发生炉煤气隧道窑燃料价格 元/ kg (m3)0 . 250 . 291. 181 . 252 . 102 . 300 . 240 . 30燃料热值 4 . 18kJ / kg (m3)4000550095009800100001050014501550单位容积产品装载量 ( %)4045404560706070每 kg 瓷能耗 4 . 18kJ / kg 850010000600085003500400030004000窑炉产品热效率 ( %)6771015181619单位热量生产产品产量 ( kg/ 104kJ )0 . 240 . 280. 280 . 400 . 600 . 680 . 600 . 80单位热量价格 元/ 104kJ0 . 130 . 150. 300 . 310 . 500 . 520 . 400 . 46每 kg 瓷燃料费用 元/ kg 瓷0 . 450 . 530. 741 . 080 . 740 . 880 . 490 . 78烧成温度 12801320128013201280135012801420余热利用率 %3035405050606570中 国 陶瓷 工 业2000 年第 1 期40燃料费用见表 2 。从表 2 可以清楚看到 :以煤气和轻柴油作燃料 ,单位热量 生产产品产量是以煤和重油做燃料时的 2 倍 ,余热可充分利 用 ,热能综合利用率提高 1 倍 。道窑燃烧系统采用小流量多烧嘴的分布 ,根本性地解决了预热带温差大的弊端 。4. 2 高速调温烧嘴高速调温烧嘴的研制 、开发 、应用 ,为设计 、制造宽体梭式 窑创造了条件 ,这种烧嘴可保证梭式窑低温阶段窑内温度趋于均匀上升 。在低温阶段 ,可调节燃气与空气比 ,使烧嘴燃气量大 ,流速高 ,温度低 ,燃气充满整个窑室 ,温度均匀 ,快速升 温 ,克服了低压低速烧嘴在低温阶段上只能靠增大温差来提 高对流换热能力的缺点 。4. 3 先进的燃烧技术除了烧嘴本身结构有利于雾化和达到一定流量 、流速 ,改 善窑炉热工性能外 ,燃烧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先进的燃 烧技术在近十年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除了普遍采 用 助 燃 风 预 热 , 提 高 雾 化 性 能 等 措 施 外 , 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开发应 用 ,燃料燃烧已由静态燃烧变为动态燃烧 。利用这一先进技 术 ,对被控对象 (燃烧器) 实行脉冲或振荡等方式控制 ,可实现 常规时均匀连续供给燃料变为非均匀 (脉冲式或振荡式) 的供 给燃料 ,使得燃烧器的流量和窑内的温度场处于动态变化之 中 ,特别是对梭式窑 ,使窑内各点的温度间断地均匀上升 ,从 而消除温度上升时窑内冷点 ,使窑内各点的温度趋于 均 匀 。该技术由美国 SD 公司首先推出 ,并逐步在我国消化吸收 ,推广应用 。 以上介绍的几种燃烧器和燃烧技术为近十年来陶瓷窑炉的开发 、创新创造了条件 。随着新技术 、新设备 、新材料在陶4 新型燃烧器的开发 、应用 ,促进了窑炉的发展近十年来 ,新型燃烧器的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及燃烧技术的研究 ,为新型窑炉的发展 ,特别是大容量宽体窑炉的开发 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新型筑炉材料 ,高 速烧嘴开发 ,窑炉结构有了重大改进 ,出现了宽度达 4m 的隧道窑和宽度 7m 的梭式窑 。4. 1 高速等温烧嘴此种烧嘴的出口速度可达 100m/ s 以上 ,同时在沿火焰运 动的方向上的温差小 ,促进了窑内的气体循环流动 ,提高了对 流换热能力 ,使窑内温度均匀 ,气氛均匀 。特别是使用洁净的 燃料 ,无匣烧成 ,烧成周期大大缩短 。如国内神雾科技公司研 制开发的燃气燃油系列烧嘴 , 流速可达 120m/ s ,流量可小到1kg/ h ,沿火焰方向 5m 范围内温差小于 5 ,燃烧效率可达99. 5 % 。由于流速高 ,在窑内产生了很大的搅动作用 。在这 样高速下 ,一份燃气可带动窑内 5 份气体搅动 ,此种燃嘴用于 宽体窑炉 ,强化了传热 ,较好地解决了低压 、低速烧嘴无法使 宽体窑温度均匀的弱点 ,同时 ,流量可以设计的较小 ,因而隧表 3 几种新型材料与传统普通耐火材料部分性能比较表 4 三种车衬窑车热耗比较序 号项目名称标准车衬窑车轻质车衬窑车纤维车衬窑车1车衬重1200kg650kg250kg2减轻重量046 %80 %3车底温度110 75 65 4车带出热 (MJ )4. 18 700004 . 18 370004. 18 145005车带出热比较10052. 8620 . 71序 号材料名称导热系数 ( 比较)( W/ m/ ) ( %)容 重( kg/ m3)比热 (1300 ) ( kJ / kg. )蓄热量 ( 比较) (MJ / m3) ( %)1普通耐火砖1 . 24(1 . 00)21001. 18166. 48 (100 . 0)2轻质高铝砖0 . 64(0 . 52)10001. 1890 . 81 (54 . 55)3轻质粘土砖0 . 58(0 . 47)8001. 1872 . 65 (43 . 64)4硅酸铝纤维0 . 33(0 . 27)1301. 1819 . 12 (11 . 48)2000 年第 1 期中 国 陶 瓷 工 业41瓷窑炉上的应用 ,必将使陶瓷窑炉的热工性能有更大的提高 。需努力 。例如国外陶瓷工业已经普遍使用洁净的燃料 。日本用液化石油气 ,英国使用天燃气 ,德国使用轻柴油和煤气 。而 我国目前燃料结构仍以煤为主 ,只有 20 - 30 %的企业采用优 质燃料 。7. 2 窑具材料质量需提高我国现有窑具材料普遍质量差 ,使用寿命短 ,如果进口 ,其费用昂贵 ,企业难以承受 。国产氮化硅结合 SiC ,其热稳定 性 ,耐氧化性差 ,使用次数少 ,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制约了企业 的发展 。7. 3 余热利用近十年来 ,新建窑炉特别是隧道窑普遍对烟气和热风进 行了再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 60 - 70 % ,但也应看到 ,由于换热设备 (如排管式) 换热效率低 ,约为 20 - 25 % ,因而余热 回收潜力很大 ,应研究 、开发换热效率高 ,运行可靠的设备应用于陶瓷窑炉 。另一方面 ,梭式窑的余热回收率低 ,在有多座 梭式窑的企业应集中排烟 ,不断回收余热 ,用于预热助燃风或其他工序 。7. 4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当今文明生产中应重视的环节 ,不能以牺牲 大气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经济效益 。特别是燃煤企业 ,发展煤气技术 ,应提上议事日程 。使用煤气或轻柴油费用高一些 ,但带来的效果是 ,窑炉热工性能改善 ,产品能耗降低 ,产量提高 , 余热充分利用 ,热综合利用率高 ,工作环境好 ,不仅具有经济 效益 ,而且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7. 5 用能科学管理对用能设备进行计量 ,实行能耗定额是极其必要的 。当 前大多数企业对窑炉进行了计量 ,但完整性还不够 ,有的只是 部分 ,有的不定期校验 ,计量仪器准确性差 。5 筑炉材料开发 , 促进了窑炉热工性能改善近十年来 ,新开发的筑炉材料在使用温度 ,高温强度 ,绝热性能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从而减少了窑体散热 ,特别 是对不稳定传热部分 ,如隧道窑窑车 、梭式窑 ,使蓄热减少 ,温 度均匀 ,加速了升温 。对隧道窑而言 ,采用容重轻 、低蓄热材 料砌筑窑车 ,提高了台面温度 ,减少了窑内温差 ,加快了推车 速度 ,缩短了烧成周期 ,节约了能源 。表 3 和表 4 就几种窑车 选用不同耐火保温材料及其蓄热量进行了比较 。从表 3 可以看出 ,轻质砖的隔热能力是重质耐火砖的 2倍 ,蓄热量仅为一半 。耐火纤维材料的隔热是重质耐火砖的4 倍 ,蓄热量仅为 11. 48 % ,因而使用这些新型材料砌筑窑车 , 节能效果是显著的 。例如山东某厂 80m 隧道窑采用轻质砖 硅酸铝纤维替代原有的重质砖砌筑窑体 ,使窑体散热由原来 的 580 4. 18MJ / h ,降低到 170 4. 18MJ / h ,降低了 69. 9 % ,散 热由原 来 占 总 能 耗 的 20. 69 % , 降 低 到 9. 02 % , 节 能 率 达 到11. 67 % ,由此可见 ,筑炉材料的合理选用是极其重要的 。 由表 4 可知 ,硅酸铝纤维做车衬时窑车最轻 ,隔热最好 ,带走 热 量 少 , 为 标 准 窑 车 的 20. 71 % , 车 底 温 度 也 最 低 , 仅65 。上述比较说明 ,设计轻型低蓄窑车 ,在不承重和承重较低 的部位采用轻质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可降低材料蓄热量 ,减 少表面散热 ,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因而 ,新型筑炉材料的 开发 ,是促进陶瓷窑炉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6 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窑炉发展十年来 ,陶瓷窑炉的热工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管 理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自 1990 年以来 ,中国陶瓷工业协 会节能技术中心起草编写和组织编写了隧道窑 、辊道窑 、烤花 窑 、间歇式窑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窑炉等级评定等方面 的部级标准八部 ,约十五万字 ,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统一了全 国陶瓷行业对窑炉的管理标准 ,为考察 、评估窑炉热工性能及 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使窑炉的管理走向了标准化 、规范 化的轨道 。经过对窑炉的测定 ,可了解热能分布 ,通过改进不 合理的部分 ,使窑炉更加完善 ,这也是促进窑炉发展的一个不 可缺少的方面 。8 窑炉发展方向及对策十年来 ,陶瓷工业窑炉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先进窑炉 正在逐步推广 ,为了充分利用热能 ,减少热损失 。提高窑炉热 效率 ,应投入一部分人力 、财力研究低温烧成配方 ,降低烧成 温度和烧成能耗 ;研制高强度 ,使用寿命长的棚板材料 ,减少 钵瓷比 ,降低窑具材料消耗成本 ; 开发高效换热器 ,尽可能多 地回收烟气显热 ;采用微机控制 ,稳定窑炉热工制度 ,提高产 品烧成质量 ;采用各种先进燃烧技术 ,根据工艺要求 ,使空气 过剩系数控制在最佳值 ;新上厂家采用联合厂房 ,合理布置供 热系统 ,加强用能科学管理 。随着各种新材料 、新设备 、新技 术的不断应用 ,窑炉将会更加完善 ,热工性能将会达到一个新 水平 ,日用陶瓷工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7 存在问题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7. 1 制气技术要推广十年来 ,陶瓷工业及其窑炉有 了 长 足 的 发 展 , 但 也 应 看 到 ,这仅是部分先进瓷区中企业的状况 ,普遍意义上的发展还参 考 文 献1 唐山陶瓷公司工程师室. 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隧道窑热工技术考察报告. 河北陶瓷 ,1980中 国陶瓷 工 业2000 年第 1 期42陶瓷 ,1996 . (4)陈立骏. 陶瓷工业窑炉中燃烧器及燃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陶 瓷 ,1995 . (5)陈立骏 ,张儒岭. 现代间歇式陶瓷窑炉热工性能及发展前景. 中国 陶瓷 ,1994 . (2)23456山东博山陶瓷厂. 窑炉热平衡汇编 ,1981 . 11湖南省新化建新瓷厂. 72 . 2 米节能煤气隧道窑热平衡报告 ,1996山东临沂华锋瓷厂. 90 米煤气隧道窑热平衡报告 ,1996蒋欣之. 单位能耗在隧道窑热工中的运用. 河北陶瓷 ,1992 . (3)陈立骏 ,徐景维. 使用不同燃料的陶瓷隧道窑热工性能分析. 山东78THE D EVELOPMENT OF CERAMIC FURNACESIN THE PAST TEN Y EARSChen Lijun Zha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