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杜甫的诗歌,对于他的诗风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直至熟练背诵。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课前准备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文言字词,查阅相关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2、教师:查阅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一、导入: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前出塞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二、学习望岳:1、整体把握:(1)交代背景,简介泰山,弄准字音(2)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2、课件示范朗读,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4、师生同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5、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2)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明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6、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明确: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7、朗读背诵这首诗三、学习春望1、整体把握:(1)交代背景,弄准字音(2)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2、播放课件示范朗读,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3、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1)这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明确: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4、拓展提高(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5、朗读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石壕吏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年青时期朝气蓬勃到中年目睹战乱的杜甫,诗歌中吟咏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读杜甫的石壕吏。二、介绍有关石壕吏的写作背景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三、整体感知:1、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2、多媒体课件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掌握节奏,领会情感。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四、精读品味:(1)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官吏的横蛮气势?(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3)诗中哪些句子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