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实验小学 赵娜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 编者意图: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承受着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父母之爱滋养我们成长。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二、教学目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在品读文本中,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3、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父亲的动作、神态、外貌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三、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很能催人泪下的文章。但是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脱离生活的经历,对文本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对此,学生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四、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教学时注重:1、以读代讲法。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体会,读中悟情。”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本,读中品情悟情。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1、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2、入情入境感悟父子情深 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五、教学思路:通过一个中心词,两个板块、一条主线,使教学脉络更为清晰首先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入学习,以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后从父亲的了不起与儿子的了不起两个板块来体会感受,清晰明了;始终以一条主线,即父亲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杭州接坠楼女孩“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例)2揭示课题。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一篇报道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概括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学生在预习中已经解决,这也是对预习的一个检测。)三、再读课文,直指终点1、再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了不起)(意图:语文课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或句子,这样课堂能顺水推舟一样很好开展。另外,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能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意图: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文本的突破口。)3、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意图: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引向自发的学习、主动地探究,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4、学生初步交流各自的看法。(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没有深入细致的阅读,但是学生一定对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也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整体感知。四、抓住重点,合作研究读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帮助学生解疑,我利用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为什么感动?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它。2、用“ ”划出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用“”划出儿子了不起的句子。细细品读,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3、班级交流。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1)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引导学生读中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指名读,评议,齐读。引导学生转换时间单位来体会36小时是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父亲只在做一件事,不断地(板书)挖。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读出时间的漫长。如果是你这么长时间疯狂地挖,你会感到怎样?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继续启发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让学生想象父亲遇到的困难,理解挖掘的艰难。用“不论总”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让学生把父亲的形象读出来。为了让父亲了不起的高大形象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又通过创设情境,(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0多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更顾不上睡觉,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帮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满脸血迹,还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让学生用心去读书,感受伟大的父爱,此时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我随即追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连续不断地进行挖掘?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父亲是这样承诺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回扣中心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师: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父亲在废墟里找了36小时,而儿子也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对于儿子来说,这是怎样的36小时呀?1、小练笔:请展开想象: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感悟废墟里的艰险、儿子的坚强,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2、由学生的回答,品读两个重点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不! 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指名读,评议,齐读。(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为了进一步凸显文章主线,创设情境:在废墟下,不停劝说和鼓励同学时,阿曼达想到是这句话 “”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等待父亲来解救的38 小时里,阿曼达充满信心和希望的还是那句话 “”3、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么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次回扣中心句。(意图:课文中描写父子“了不起”的句子就是那些有关父子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学生从中能感受到父亲那深沉的爱,也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信赖。从而理解“父子为什么了不起?”解决了难点。)五、升华情感,加深体验1、(出示课件)在父亲永不放弃的努力下,(接读)这位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2、究竟是什么让这对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信任;父子深沉而伟大的爱)板书:爱3、夸夸这对父与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把你的感动、你的心情,你想对父亲和儿子说的话,静静的想一想通过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4、为了使文章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情感基调达到高潮,以一首现代诗作为感情的烘托。(意图:学生回答一般都是围绕“信任”“爱”这些字眼,这就表明,学生知道文文中要彰显的是父子亲情,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文章内容理解的一个考察,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考察,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夸这对父与子,这表明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理解了。)六、作业设计1、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边阅读边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产士国考试题及答案
- 雨水收集系统材料质量检测报告
- 废弃建筑塔吊处理方案设计
-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分析报告
- 无事故安全记录企业荣誉证书模板
-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培训
- 生物实验安全操作标准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概念
- 姑苏区品牌活动策划方案
- 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班会活动策划
-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东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语言文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师范大学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强信念 转作风 提能力 促发展 学习心得体会
- 朋友的古诗句
- 稳派教育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征信数据纠正服务合同
- 制造业生产管理:Excel2024版高效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