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ppt_第1页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ppt_第2页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ppt_第3页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ppt_第4页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1,.,一、教学目的在熟悉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学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及预防原则。二、教学要求1、熟悉本病(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了解本病的病理生理。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4、熟悉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熟悉本病的并发症。6、掌握治疗及预防原则。,2,xx,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目前已知人类有26个血型系统,有400多个血型抗原物质,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常见,Rh血型不合次之。病因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3,xx,【病因和病理生理】,胎儿抗原(由父亲遗传,母体不具有)胎盘入母体母体产生相应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与RBC的相应抗原结合溶血。,4,xx,【病因和病理生理】1、ABO血型,ABO血型抗原9号染色体三个等位基因:ABO基因型:AB、AA、AO、BB、BO、OO表现型:A、B、O、AB免疫反应第一次:迟发(2-3个月),产生IgM,不过胎盘,故不发病第二次:速发,极少量血可迅速产生大量IgG,过胎盘发病,5,xx,【病因和病理生理】1、ABO血型(续),母在妊娠前已接受过自然界中的血型物质刺激,产生过抗A、抗B抗体ABO溶血一般第一胎发病,发病率为4050%,6,xx,【病因和病理生理】2、Rh血型,Rh血型抗原第1对染色体上3对等位基因,6种抗原:C、c、D、d、E、e,抗原性强弱排列:DECced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所以人体内凡具有D抗原的称为Rh(+);与抗D(抗体)血清不起反应的称为Rh(-),7,xx,【病因和病理生理】2、Rh血型Rh血型只存在于人类RBC膜上,故只有接触人血才有可能产生免疫反应,如产妇以前未接触过阳性血,第一次怀孕产生第一次免疫反应,不发病。第二胎第二次免疫反应发病胎儿RBCD抗原(Rh阳性)母体(无D抗原Rh阴性)产生抗体胎儿体内溶血,8,xx,9,xx,10,xx,Ag,Ab,Ab-Ag,11,xx,12,xx,13,xx,14,xx,15,xx,【病因和病理生理】2、Rh血型,16,xx,【病因和病理生理】2、Rh血型,若第一胎发病,称为外祖母学说。即使母Rh(+)、子Rh(+),也可能会发生Rh溶血病。例如:,17,xx,【临床表现】,一、黄疸(间接胆红素出现早、上升快)在24h内出现,进行性加重,以5mg/dl/日或0.5mg/dl/h上升二、贫血轻:Hb14g/dl重:Hb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提前分娩,减少胎儿受累Rh孕妇产前血Rh抗体滴定不断提高、而胎儿肺还未成熟,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换出母抗体,减轻胎儿溶血,42,xx,【治疗】一、产前处理(续),胎儿水肿,胎儿Hb80g/L,肺未成熟者,宫内输血,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胎儿脐血管)或胎儿腹腔(由淋巴管吸收)孕妇在预产期前12w口服苯巴比妥90mg/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43,xx,44,xx,45,xx,46,xx,47,xx,【治疗】二、新生儿处理,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光疗:波长:427475nm的蓝光,双面照射,灯管与患儿的距离约2025cm【注意事项】两眼用黑色眼罩,会阴、肛门部用尿布包好,尽量暴露全身皮肤。时间72h。不显性失水增加,核黄素破坏加速,应适当补充。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48,xx,49,xx,50,xx,【治疗】二、新生儿处理1.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续),换血疗法【换血指症】出生时Hb120mol/L(20mg/100ml)。早产儿或上一胎溶血严重者,指症应放宽。【血样的选择】Rh血型不合:选择Rh系统与母亲相同,ABO系统与新生儿相同的血液。ABO血型不合:选用AB型血浆,O型红细胞混合血。【换血量】150180ml/kg(约为婴儿血容量的2倍).【换血方法】经脐静脉插入导管换置。,51,xx,52,xx,53,xx,【预防】,Rh阴性妇女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54,xx,【治疗】二、新生儿处理(续),药物治疗供给白蛋白:1g/kg,以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纠正酸中毒:应用5%NaHCO335ml/kg,有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5mg/kg/日,分2次口服,共45日。尼克刹米100mg/kg/日。其他治疗:及时纠正缺氧,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类药。,55,xx,思考题,问题一: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问题二:换血的指征、换血量及血型的选择?,56,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