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1页
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2页
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3页
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4页
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华北国防医药2003年4月第l5卷第2期MedJNatDefendingForcesinNorthChina,Apr.2003,V0J.!N0.?115?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陆毅江雪芬郭娇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关键词:情感障碍;护士;因素分析;策略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878(2003)02-0115-0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心理健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因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压力等原因造成的心理紧张比一般职业更为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本文重点对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新形势下的护理人才寻求一种维护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1产生护理工作压力源的原因分析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导致护理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有工作环境,工作量,病房管理,人际关系等.同时护士的专业,年龄,文化程度,工作负担过重,收入偏低,缺乏自信和社会的尊重,也是重要的压力源.1.1环境因素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它带来的许多强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医护人员,如急症抢救,生死离别,各种疾病及许多有毒的致病因子(细菌,病毒,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环境,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都是护士不得不应对的环境因素,同时护士还须面对病人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变化.调查发现,急诊科,ICU病房,精神病科应激因素最多,与其工作量大,夜班负担重,人际冲突多,工作风险大,意外事件多,人身安全感不佳等有关.美国科罗拉多州护理协会1997年调查发现,586名护士中有32%承认遭受过暴力攻击.1.2护士职业特点影响日常超负荷的工作量,频繁的倒班,持续的紧张的情绪刺激以及经常面对身心失衡,求医心切的病人及家属的某些冲动性言行等,是护士的职业特点,而作为名护理人员没有选择余地,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接受这一切,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1.3管理与人际关系问题归属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批评和不被接纳会降低归属感,从而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当管理者及医生的高期望值与自身的行为和期望值之间存在差异时,管理者的批评和医生的不满意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降低其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1.4日益细化的责任造成的心理压力随着提供优质服务和整体护理带来的责任细化,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纠纷案越来越多,要求和迫使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恪尽职守,精心细致,所以护士在身心十分疲惫的状态下,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惟恐出现护理差错与事故,久之,易出现心理障碍.1.5角色转换间的冲突护士在职业及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是30岁以后的女性,同时承担多种角色,极易发生角色冲突,尤其是夜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对其家庭生活,社交活动都有不良影响,这也是许多护士离开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1.6高期望的社会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医师职业比护士重要,但又感到在患病后离不开护士.产生这种反差的原因除历史偏见外,还与护士自身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护理工作繁杂辛苦,技术性强,责任心重,风险性大,而护士的劳动报酬偏低,晋升高级职称困难,加之人员严重缺编,减少了在职教育的机会.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护士为患者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和精力,而许多患者与家属在享受这一实惠服务的同时,仍认为护士不过是医嘱的执行者,护理工作并没有太多的脑力劳动成分.从而对护士产生了心理压力.1.7护士的性格类型与人格特质护士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其对压力的感受,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的压力较大,黄丽婷等叫通过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发现,神经类型不稳定和A型行为的护士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抑郁及敌对等情绪.1.8自身素质与心理卫生知识缺乏的影响由于多数护士未曾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及训练,工作中一旦受到挫折,则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理疲劳.陈劲和肖祖芬等对t35名年轻护士进行的SCL-90调查发现,青年护士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项因子方面都明显高于一般人群.2管理对策2.1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ll6?华北国防医药2003年4月第15卷第2MedJNatDefendingForcesinNorthChina,Apr.2003,Vo1.15,No.22.1.1做好超前心理准备.超前心理准备是预防不良心理反应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医疗护理机构的大量引进,给我国医疗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高对专业环境,各种变化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病人需求.以稳定的心态看问题,这是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2.1.2努力培养职业情感.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自我价值得不到确认.因此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展现自我的形象,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技术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赖,从病人的康复甚至一丝微笑和感谢中找到自我的价值.2.1.3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可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宣传,在护士中普及心理学,人文科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自我认识个人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己的优秀心理品质,学会必要的自我调适技术与方法.并对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有初步的了解和鉴别能力,以便救助自己,帮助他人,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2.1.4合理宣泄消极情绪.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当你无比快乐时,你的智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当你忧伤,抑郁,惊恐或迷惘时,思索能力会每况愈下.由此可见,保持快乐的情绪,对我们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时,可找机会向亲友,同事等比较亲近的人倾述,以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或下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忘掉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必要时也可休息或旅游,潜心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消除情绪低落,使身心得到充分放松的最佳方法川.2.1.5培养健康人格.首先要自觉纠正对护理职业的狭义理解,敢于面对现实,勇敢接受挑战.同时注意培养健康人格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丰富个人的生活内容,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有效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2.1.6乐观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心理学家认为,激发人的动力有两个因素,一是期望值,二是期望概率.每位护士对晋升职称的期望值很高,如为其提供继续深造机会,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工作学习的动力就大.由于职称晋升,住房,待遇等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导致部分护理人员烦恼苦闷,情绪低落,长期下去,则会影畸身心健康,对此应客观看待现实,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下一次成功的机会,”.2.1.7甄选心理健康的人员从事护理工作.首先从改进护理职业人员选拔的程序和方法人手.让精神与心理专科医生参加,通过职业测评和心理卫生检查,挑选年轻,身心健康,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应激能力强,对护理事业有浓厚兴趣的多血质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必要时也可通过心理测试工具进行筛选,杜绝心理障碍的易感素质人员从业.2.2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2.2.1提供调控护士职业心态的良好氛围.职业心态是影响护士健康的决定因素,所以在设计新病房时,应充分考虑安全保护措施,除设立闭路监测系统,方便观察病人外,还须合理布局,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设具有高文化品味,感觉轻松,温馨,既能满足病人需求,又可对护士职业心理产生积极影响.2.2.2建立职业化模拟训练场所.如语言训练,行为矫正,仪表姿态美化等,创建可供护士开展健身,健美运动的操练场地,为其个性发展提供积极建议,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定期进行减压训练(如闭目养神,做深呼吸,音乐治疗等),掌握必要的心理放松技巧和方法,以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做好承受工作压力的准备.2.2.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舞会,演讲,技术比赛,外出旅游等,让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感情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相互间心理紧张,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积极向上,解决工作上苦恼和问题的共同协作的环境.2.3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专家认为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为了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管理者可采取以下方法.2.3.1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分配机制.医院管理者应把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与医疗同一水平高度,在职称晋升,外出深造,福利待遇,住房分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重视护士劳动价值.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与睡眠.应用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增加其职业自豪感.2.3.2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帮助护士掌握应对技巧,通过心理专家定期培训,使其有效转移注意力,发放不良情绪,正确认识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注意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加强业务培训,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提高应付行为能力及应付方式认知的改变”.2.3.3提供有利于青年护士成长的环境.青年护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的支持,帮助和正确引导.华北国防医药2003年4月第15卷第2期MedJNatDefendingForcesinhina,!:!:!:根据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心理需要,从实习护士到专家护士发展的四个心理阶段(期盼,生存关注,环境关注,患者关注),有针对性地满足其合理需求,提供有利于护士健康成长的环境.2.3.4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救护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和门诊治疗服务体系,使护理人员的一般心理困扰与问题能得到及时缓解;心理疾病能得到及时诊治;发生严重心理危机者能得到及时干预.2.3.5增加特殊岗位人员配置.对工作量大,环境差,风险大的科室给予人力,物力等倾斜政策,必要时采取轮转制度缓解压力,同时管理部门在考虑给特殊岗位(ICU,CCU,急诊科,手术室等)配备专业人员时,应把具有较强应激能力作为首要条件之一.2.3.6合理调整班次.在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后勤支持系统不十分完善情况下,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人员分布情况,打破常规,实行多种模式排班,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2.3.7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护理管理也须以人为本,重视关心下属的满意程度.在思想上经常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家庭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有的放矢的调节负性情绪.在工作中注意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强化专科技能培训,努力营造学习本学科高新技术的氛围,积极配合专科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生活中尽可能给予关心照顾.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lJ.参考文献1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1416.2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o2.?117?3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8182.4吴晓玲,张冀蒙.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2(6):16.5杨鸿芳.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河北护理杂志,2002,7(1):3O一31.6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7黄敬爱,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64.8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9余风英,罗艳华.868名护理人员职业心态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9-231.1O黄丽婷,刘晓虹.我国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现状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3536.11陈劲,丁学易,朱晓平.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相关因素的探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74375.12肖祖芬,丁俊英,袁小平.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1,16(3):177.13李荣琴,张金秋.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2,8(1):54.14梁建红.医院长期援外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节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55556.15张敬悬,翁正,邹青英,等.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2):59-62.16杨洪训.军人心理健康与调适J.华北国防医药,2002,14(1):59-61.17郭建军.健康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393.18凌力.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08-411.(收稿时间2003-01-05)?“jF-典”快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非典”病原体据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4月16日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海曼说,自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O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招集各路专家潜心研究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病根”.来自这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16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