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版付蔚编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chPPT课件_第1页
北大版付蔚编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chPPT课件_第2页
北大版付蔚编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chPPT课件_第3页
北大版付蔚编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chPPT课件_第4页
北大版付蔚编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ch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智能家居标准与规范,9.1行业标准总体概述9.2基础标准9.3通用规范9.4专用规范9.5智能家居标准未来的对策,.,2,9.1行业标准总体概述,目前,影响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普遍适用的执行标准。智能家居行业涉及范围较广,涵盖了通信、家居电气设计、装修设计、自动控制以及智能识别等领域。为保证行业发展及消费者的利益,智能家居产品在设计、生产、安装、使用等阶段均应完全符合国家关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射频、电磁兼容、电气安全、环境可靠性等标准的技术要求,同时,由于其涉及行业众多的特殊性,还应符合其他行业智能家居相关的标准、规范中的相应条款。针对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系统内部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相关的技术要求及验证测试规范等,国内尚无相关标准。智能家居标准体系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推进我国智能家居标准研究制定;可以体现不同标高、标准之间的联系;保障研发、生产、安装、服务等环节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为将来的标准研究提供重要的、完备的指导。,.,3,本章主要介绍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标准与规范缺乏或是不统一。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我国智能家居标准研究制定进程,本章研究了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体系的研究,可以为将来的标准研究提供重要、完备的指导。同时,标准体系可以体现不同标准之间的联系,保障研发、生产、安装、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本标准体系确立了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制定和待制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标准体系的范围是家庭内部的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信息共享和通信、数据、设备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家庭内外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应用服务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和应用管理描述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通用规范和专用规范3个组成部分,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图,.,4,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系统和服务种类繁多,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迅速,为了保持标准体系的可持续性、与技术发展的同步性,标准的研究制定将会根据新业务的需要不断完善扩充;同时,为了保证标准中数据、指标来源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配套的技术验证和检测平台建设也是必需的。,.,5,“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又名“e家佳(ITopHome)”,由春兰与清华同方、中国网通等7家公司共同创立,制订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IEC国际标准。行业标准:QB/T28362006网络家电通用要求20079550-T-469家庭控制子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20079551-T-469家庭控制子网通讯协议规范20079552-T-469家庭网关标准规范20079553-T-469家庭网络普通设备规范20079554-T-469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20079555-T-469家庭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20079556-T-469家庭网络移动控制终端设备规范20079557-T-469家庭主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20079558-T-469家庭主网通讯协议规范,.,6,IEC国际标准: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其中,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是中国在IECTC100家庭网络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在IEC的家庭网络领域有了第一个由我国主导的国际规范,该规范的出台对于鞭策物联网在数字家庭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闪联产业联盟(闪联标准工作组/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是孵化于中关村、立足于中关村,由联想、TCL、康佳、海信、创维、长虹、长城、中和威8家大企业联合发起成立,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它致力于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IntelligentGroupingandResourceSharing),即闪联(IGRS)标准的制定、推广和产业化。制定的相关标准:20079540-T-469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基于IPv6的通讯协议标准20079541-T-469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媒体中心设备标准20079542-T-469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数字媒体内容保护及可信发布框架(DMCP)标准20079543-T-469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20079544-T-469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通用控制测试验证规范等等,.,7,智能家居的家居及安防部分所应遵循的标准中的对应条款、基础标准主要包括: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104082000入侵探测器通用要求GB152092006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322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T217142008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152111994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8,智能家居作为信息技术设备所应遵循的相关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信部无2005423文件YD/T1215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YD/T14842011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试方法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拢度试验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等,.,9,9.2基础标准,智能家居基础标准包含术语、数据和设备编码、文本和图形符号、环境、安全、电磁兼容共性基础标准。考虑到国内在相关产业中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性标准,因此,本部分内容着重归纳已有标准,并根据新技术发展、智能家居系统特点和要求,对现有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参与标准修订工作;与制定新标准规范相结合。智能家居基础标准体系如下图所示。,智能家居基础标准体系图,.,10,智能家居基础标准:术语及缩略语:规定智能家居领域通信技术、数据描述、设备及功能、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缩略语及定义解释等。智能家居基础标准:文本图形标识符:规定智能家居领域各类设备、通信线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的文字、图形的统一标识方法,指导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智能家居基础标准:数据和设备编码:规定智能家居所涉及的设备及应用系统的数据定义、分类及编码。智能家居基础标准:设备描述方法规定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状态、控制命令、交互信息内容、功能、用户交互界面等设备管理控制信息的描述方法,以及设备的生产、制造、运输和安装等产品信息的描述内容和格式。,.,11,9.3通用规范,智能家居通用规范主要包括技术设备规范和工程设计实施规范两个方面的标准。技术设备规范主要是规定智能家居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基本技术要求,以及规定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种设备通信接口、软件接口、硬件接口及各种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工程设计实施方面的标准主要是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评估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技术指标。9.3.1产品标准技术设备规范主要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通信协议、信息及数据安全、产品技术要求等几个领域。它主要涉及智能家居体系框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通信协议、信息格式、设备描述语言、数据安全保护和加密、异构系统互操作、多系统信息交互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以及与产品设计、技术应用相关的软硬件设计规范、应用技术兼容性规范,如功能要求、数据及命令格式、设备物理端口设计规范,API接口设计规范等内容。产品规范还包括各类应用系统终端等制定整机的功能、性能技术要求及兼容性测试规范。,.,12,9.3.2工程实施标准工程实施规范包含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要求、布线等现场施工要求,系统验收内容和条件,以及系统建设评估办法等多个方面的标准。智能家居工程实施标准体系如下图所示。智能家居设计内容及要求: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设备和功能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对设计方案的内容组成和描述进行明确定义,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实施提供设计源头上的质量保证。智能家居综合布线规范:智能家居系统的线材、接口插座、硬件电气指标、连接和布线条件和方法进行技术规定,实现统一的,包含控制、数据、音视频信息在内的,有线和无线相融合的家庭综合布线统一规范。智能家居综合功能接口规范:智能家居系统需要与楼宇和社区系统相互连接,在安防、门禁、照明、电梯等多种楼宇和社区功能子系统需要与智能家庭系统和设备连接,这里对智能家居对外综合功能接口的软硬件特性进行规定,利于智能家居与社区的融合。,.,13,智能家居系统验收内容和条件:规定智能家居系统实施后进入验收前所需要达到的条件及具体验收内容。智能家居系统评估方法:根据验收的情况,从系统设备构成、实现功能、用户界面友好程度、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多个角度量化的评价指标,对智能家居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智能家居工程实施标准体系图,.,14,9.4专用规范,专用规范是智能家居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服务和应用系统标准,应用系统标准制定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应用业务的商业运作模式。依据目前国内的需求情况、产业技术条件,此项目标准集合主要包括应用服务框架、应用系统信息要求、综合服务平台接口、应用服务支撑系统接口、应用服务质量跟踪和评价方法等与基于智能家居的应用和服务相关的标准。考虑到智能家居技术更新快,应用服务业务种类和模式可能会不断变化,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作适应性调整。智能家居专用规范体系如下图所示。智能家居应用服务框架:规定数字社区智能化系统(终端、服务端)所承载或使用的应用服务的描述方法,信息交互方法,评价、交易和服务售后跟踪模式的方法。是为各种增值服务应用通过社区智能化系统这个统一的服务平台向家庭用户提供服务类型、内容、方式、价格等多个方面的基本描述方法,是增值服务的统一技术要求。智能家居应用系统信息要求:规定智能家居应用系统在智能家居终端设备与服务平台间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内容和含义,以保证基于智能家居的应用服务的实现。智能家居综合服务平台接口:规定了智能家居的服务平台与家居终端设备、其他楼宇和社区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间的信息交互格式、方法和通信协议。,.,15,智能家居应用服务支撑系统接口:规定某个特定的服务应用的信息格式,通信协议,权限管理,服务流程跟踪,用户界面显示等方面的内容。是为不同的增值服务应用的个性化服务提供的技术扩展,为社区智能化系统和家庭用户终端提供持续扩展的技术基础。由于服务的多样性和发展,这个部分的标准可能会不断增加和更新。智能家居应用服务质量跟踪和评价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基础上的各种应用服务通过智能家居终端与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以及服务商的专门针对性服务来实现,需要一个技术手段保证服务关键点的跟踪和量化的质量评价方法。,智能家居专用规范体系图,.,16,9.5智能家居标准未来的对策,物联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而人类的家居生活已经形成了几千年,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将继续生活在居所中,仅此一点即可见,一个离开了智能家居的物联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智能家居作为所有物联网应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应用,其应用市场的拓展难易程度关系到物联网发展的动力供给强度。鉴于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且为了能够在未来智能家居发展中占有主动话语权,需要政府搭建智能家居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推动智能家居标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