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6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对于离散系统的z变换理论,如前所述,它仅限于采样值的分析。对于离散系统的性能分析的讨论也只限于在采样点的值。然而,当采样周期T选择较大时,采样间隔中隐藏着振荡,可能反映不出来,这造成实际连续信号和采样值变化规律不一致,会得出一些不准确的分析结果。因此,必须注意采样周期T是否小于系统的最大时间常数这一问题。只有满足这一点,才会使离散理论分析结果贴近连续信号的变化规律。,2,6.1.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在z变换定义中已经确定了z和s变量之间关系如下z=eTs其中s是复变量,可写成s=+j,所以z也是复变量z=eTs=eTejT写成极坐标形式为z=zej=eTejTs的实部只影响z的模,s的虚部只影响z的相角。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为s平面映射z平面右半平面z单位园外=虚轴z=单位园周左半平面z单位园内,3,s/2,1,4,8.6.2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离散系统的瞬态响应,可以直接由时间响应结果获得,因为采样时刻的值在时间响应中均为已知的,这一点比连续系统直观而且方便。另外,也可以不求时间解,直接在z区域中,通过分析零极点的位置关系而获得,这对系统的设计是方便的。1、离散系统的时间响应及性能指标求法由时域解求性能指标的步骤:(1)由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求出输出量的z变换函数,(2)用长除法将上式展成幂级数,通过z反变换求得c*(t)。,5,例8-25单位反馈采样系统如图所示,当T=1s,试求单位阶跃响应c*(t)及动态性能指标。,解:根据已知的G(s)求开环脉冲传递函数,(3)由c*(t)给出的各采样时刻的值,直接得出p%、tr、tp、ts等性能指标。,6,再求闭环脉冲传递函数,C(z)=0.632z1+1.097z2+1.207z3+1.014z4+0.96z5+0.968z6+0.99z7+,c*(t)=0.632(tT)+1.097(t2T)+1.207(t3T)+1.014(t4T)+0.96(t5T)+0.968(t6T)+0.99(t7T)+,7,t,1,c*(t)=0.632(tT)+1.097(t2T)+1.207(t3T)+1.014(t4T)+0.96(t5T)+0.968(t6T)+0.99(t7T)+,p%=20.7%tr=2(s)tp=3(s)ts=5(s),连续二阶系统:p%=16.3%,tr=2.42(s),tp=3.6(s),ts=5.3(s),8,解:求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例8-26在例8-45中,增加零阶保持器,采样系统如图示,T1(s),r(t)=1(t),试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9,再求闭环脉冲传递函数,C(z)=0.368z1+z2+1.4z3+1.4z4+1.147z5+0.895z6+0.802z7+0.868z8+,c*(t)=0.368(tT)+(t2T)+1.4(t3T)+1.4(t4T)+1.147(t5T)+0.895(t6T)+0.802(t7T)+0.868(t8T)+0.993(t9T)+,10,1,c*(t)=0.368(tT)+(t2T)+1.4(t3T)+1.4(t4T)+1.147(t5T)+0.895(t6T)+0.802(t7T)+0.868(t8T)+0.993(t9T)+,p%=40%tr=2(s)tp=4(s)ts=12(s),11,系统极点为单极点,2.闭环极点与动态响应的关系与连续系统类似,离散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了闭环零极点的分布,而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在z平面上单位园内的分布,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讨论闭环极点与瞬态响应之间的关系。设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2,(1)正实轴上闭环极点当0pr1时,极点位于单位园外正实轴上,响应crprk为单调发散,且pr值越大,发散越快。,当pr=1时,极点位于单位园上的正实轴上,响应crprk=cr为一常数,是一串等幅脉冲序列;,(2)负实轴上闭环极点当1pr0时,极点位于单位园上的负实轴上,响应crprk为正、负交替的收敛脉冲序列;当pr1时,闭环复数极点位于单位园外;对应的瞬态分量振荡发散;当pr1时,闭环复数极点位于单位园内,振荡衰减,且pr越小,即复极点越靠近原点,振荡收敛得越快。当pr=1时,闭环复极点位于单位园周上,对应的瞬态分量是等幅振荡的脉冲序列。以余弦规律振荡的瞬态分量,其振荡角频率与共轭复极点的幅角r有关,r越大,振荡频率越高。所以位于左半单位园内的复极点,瞬态分量的振荡频率要高于右半单位园内的情况,振荡周期包含采样周期T的个数k为,17,例8-27设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共轭复极点以及负实轴上的极点分布如图所示,其中p1,p2所具有的相角1,2=/4,p3,p4所具有的相角3,4=/2,p5,p6所具有的相角5,6=2/3,p7所具有的相角7=,试确定相应的各瞬态分量的振荡周期和振荡角频率。并画出瞬态分量变化图形。,解:对p1,p2所对应分量的振荡周期为,过渡过程每经过个采样周期形成一个循环。,18,对p3,p4所对应分量的振荡周期为,对p5,p6所对应分量的振荡周期为,19,20,综上分析,闭环脉冲传递函数极点在单位园内,对应的瞬态分量均为收敛的,故系统是稳定的。当闭环极点位于单位园上或单位园外,对应的瞬态分量均不收敛,产生持续等幅脉冲或发散脉冲,故系统不稳定。为了使离散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态过程,极点应尽量避免在左半园内,尤其不要靠近负实轴,以免产生较强烈的振荡。闭环极点最好分布在单位园的右半部,尤为理想的是分布在靠近原点的地方。这样系统反应迅速,过程进行较快。,21,8.6.3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采样参数T等均有关。根据第三章所述,线性系统稳定的主要条件是系统的极点均在s平面左半部,s平面的虚轴就是稳定区域的边界。对于线性离散系统,其拉氏变换式中含有ekTs项,因此分析采样系统在s平面上的极点分布,就不像连续系统那么简单。,1、z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根据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及闭环极点与动态响应的关系,容易算出离散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的全部根的模都小于。或者说,全部特征根都位于z平面以原点为园心的单位园内。,22,例8-28设离散系统如图所示,其中T0.07(秒),试分析该系统的稳定性。,解:由已知的G(s)可求出开环脉冲传递函数,闭环特征方程为z2+3.5z+0.5=0z1=0.15z2=3.73因为z21,所以该系统是不稳定的。,23,、代数判据连续系统中的代数判据(劳斯判据),是根据特征方程的系数关系判断其根是否在s左半平面,从而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劳斯判据:特征方程是代数方程稳定的边界是虚轴,稳定的区域是复平面的左半平面在离散系统中,在z平面或在s半平面都不能直接引用劳斯判据。根据复变函数双线性变换公式,引用下列变换:,或,24,或,或,令z=x+jyw=u+jv,25,当u时,对应w平面虚轴,则有x2+y2=1即z平面单位圆。当u时,w平面右半平面,对应z平面单位圆外。,w,+1,w+1,w1,1,26,例8-29若已求得采样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3z3+3z2+2z+1=0试用w平面的劳斯判据判别稳定性。,解:应用w变换,令,由于第一列元素全为正,所以系统稳定。,w3+7w2+7w+9=0劳斯表为,27,例8-30利用代数判据分析如图所示二阶离散系统放大系数k和采样周期T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解:根据已知的G(s)求开环脉冲传递函数,闭环特征方程为,28,得系统稳定的条件是:,劳斯表为,令,29,4.32,8.17,稳定区,不稳定区,随着采样周期的增大,系统稳定的临界k值减小。由此可见,k和T对系统稳定性都有影响。,30,8.6.4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稳态误差也是离散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用离散系统理论分析的稳态误差,仍然是指采样时刻的值。与连续系统相类似,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可以由z域终值定理得到,也可以通过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典型输入信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采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只要E(z)的极点全部严格位于z平面单位园内。,例8-31设离散系统如图所示,其中T=0.1(s),输入连续信号r(t)分别为1(t)和t,试求离散系统相应的稳态误差,31,解:开环脉冲传递函数,误差脉冲传递函数,32,、用静态误差系数求稳态误差,N=0,1,2时,分别称为0型、型、型系统。,33,(1)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位置误差系数,34,(2)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速度误差系数,35,(3)单位加速度输入时的稳态误差,加速度误差系数,36,8.7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为使系统性能达到满意的要求,在离散系统中也可以用串联、并联、局部反馈和复合校正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校正。由于离散系统中连续部分和离散部分并存,有连续信号也有断续信号,所以校正方式有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医院陪护管理办法
- 萧山景观草坪管理办法
- 专利转化资金管理办法
- 中小企业收入管理办法
- 网络云维护管理办法
- 个人授信业务管理办法
- 社区团支部管理办法
- 社会性监考管理办法
- 粉末原材料管理办法
- 仓储智能配送管理办法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马凡氏综合征课件
- 刘润年度演讲课件20241026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DB52T 1724-2023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与管理规范
- 《信息技术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DB11T 1794-20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
- 《 人体解剖学 》课程标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2022年修改)
- 应急信息报送规章制度
- 商务专员培训
- 格构柱、杯形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