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doc_第1页
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doc_第2页
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doc_第3页
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doc_第4页
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 55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专 业业: 环环境境工工程程 题题 目目:水水源源地地水水质质评评价价模模型型 研研 究究 作作 者者 姓姓 名名: 崔振华崔振华 学学 号号: 30704062383070406238 专专 业业 班班 级级: 环环境境工工程程 0 07 72 2 班班 导导师师及及职职称称 : 张张明明 导师所在单位:导师所在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2011 年 6 月 10 日 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1 届 生物化学工程 院 环 境 工 程 专业 学生姓名:崔振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文: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研究 英文:Water source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毕业论文任务要求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内容: (1)实现一种评价方法【可在投影寻踪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评价,熵值评价等方 法中选择一到两种】; (2)理解评价标准中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并将其无量纲化; (3)用附件论文中数据评价求解; (4)分析评价结果,制定相应对策和解决措施; (5)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III / 55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 准 日 期 接受任务书日期 完 成 日 期 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 摘摘 要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源地附近的工厂越来越多,农药灌溉量也是越来越 增加,对水源地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为使源头清水来,让人民群众喝上放 心水,一度成为先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水源地评价方法的研究开发也 是日新月异,进而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针对群众所需要探究的水源地水质问题 也成为一重大问题。 现今阶段我国和国外都在才用什么方法应对水源地水质的评价问题?当前 的各种评价方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从不同的评价方法中选择适合当前水 源地水质评价的方法?或者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各种水源地水质评价的方法是本 文研究的对象。在研究一系列当前的水质评价方法后才能得出较好的选择。评 价不是最终结果,给予评价是为了针对评价数据制定对应的水源地保护措施, 这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法-熵值法-水质指数评价法这种组合评价法的对一 水源地水质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对比,用数值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并对于不同 的水源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对应求解,指导水源地保护,有效遏制水源的恶化。 关键词关键词:水源地水质、评价模型、熵值法、灰色关联法、水质指数法 V / 55 Abstract With industrialization, the factory near the water more and more irrigation is more and more pesticides increased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water sources is also growing. To make the source of water and let the people drink safe water, once into an advanced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social concern. Water sourc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rapid, and then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s needed for people to explore the source water quality has also become a major problem. Stage of our country and abroad, cash-only method used in response to the evaluation of source water quality?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currently what kind of problems? How to choose a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for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method of source water quality? Or how to choose a variety of water sources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is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A series of current water quality in the study after evalu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choice. Evaluation is not the final result, given evaluation data for the evaluation is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tect water sources, this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evaluation. This evaluation by Grey - entropy - Water Quality Index Method evaluation of this combination of a water source to calculate the various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 compared to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for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ources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 solving, guid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effectively curb the deterioration of water sources. Key words: source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entropy method, th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water quality index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IV ABSTRACT.V 目目 录录.VI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VIII 引言引言.- 2 - 第第 1 章章绪绪 论论.- 3 - 1.1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 3 - 1.1.1研究背景.- 3 - 1.1.2研究意义.- 3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4 -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 - 1.4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技术路线.- 5 - 第第 2 章章指标及方法的应用指标及方法的应用.- 7 - 2.1 水源地水质指标水源地水质指标 .- 7 - 2.1.1罗斯(Ross)水质指数.- 8 - 2.1.2布朗(Brown)水质指数.- 9 - 2.1.3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表.- 10 - 2.2目前以上三种方法的单独应用目前以上三种方法的单独应用.- 11 - 2.2.1灰色关联评价法.- 11 - 2.2.2熵值法.- 13 - 2.2.3水质指数评价法.- 14 - 2.3选定组合方法进行水质评价选定组合方法进行水质评价.- 15 - 2.3.1灰色关联法和熵值法结合的前评价.- 17 - 2.3.2水质指数法发现问题.- 19 - 第第 3 章章问题、模型与求解问题、模型与求解.- 20 - 3.1德胜河近德胜河近 12 个月的水质监测情况个月的水质监测情况.- 20 - 3.2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 20 - 3.3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求解.- 20 - 3.3.1计算熵权(本文用 excel 计算) .- 21 - 3.3.2灰色关联法.- 22 - 3.3.3水质指数法.- 23 - 3.4德胜河未来水质污染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德胜河未来水质污染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24 - 3.4.1水质污染的重点月份和主要成分.- 24 - 3.4.2指导该水源地的保护.- 24 - 第第 4 章章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26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7 - - 3 - / 55 致谢致谢.- 29 - 附录附录 1:题录:题录.- 30 - 附录附录 2:外文文献翻译:外文文献翻译.- 33 - 表格表格清单清单 表 2-1 各评价参数权各评价参数权重重.16 表 2-2 水质指数各参数的评分尺度水质指数各参数的评分尺度.16 表 2-3 9 9 个参数的重要性评价及权重系数个参数的重要性评价及权重系数.16 表 2-4 地表水质评价标准(单位:地表水质评价标准(单位:MG/L,臭和色度除外),臭和色度除外).17 表 2-5 各级参数的分值及评价总分值各级参数的分值及评价总分值.17 表 2-6 评价总分值评价总分值.18 表 2-7 2008 年我国南方某市年我国南方某市 3 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统计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统计.23 表 2-8 20082008 年我国南方某市年我国南方某市 3 3 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改进的水质指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改进的水质指 数法)数法).23 表 2-9 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23 表 2-10 灰色系统评价法处灰色系统评价法处理理结果结果.25 表 3-1 巢湖市德胜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巢湖市德胜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单位:MG/L(PH 值除外)值除外)27 表 3-2 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29 - 5 - / 55 引言引言 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 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 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 目前,国内外的水质评价方法很多,一般常用方法有:直接用相关标准评价、 指数法和分级评价法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了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如 基于层次分析的水质评价方法、基于模糊理论的水质评价方法、基于灰色理论 的水质评价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方法等。然而大多数方法都存 在着各自的缺点,针对不同的水源地不能完全适用。制定和选择一套评价方法 适合大多数水源地的评价势在必行。 第第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严重超标的废水、废物和废气的排放越 来越多, 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我国饮用水来源主要以大的河流湖泊为主。 然而, 据水利部门统计, 全国七成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在我 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珠江等七大水系中, 已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 接近40%; 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做饮用水水源。目前, 据水利和卫生部 门的初步调查, 我国农村有3 亿多人饮水不安全, 有1.9 亿人饮用污染水, 水 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饮用水水源污染所带来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温家宝总 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 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由此可见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 度重视。 1.1.2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我国目前对水源地保护尚未高度重视,导致水源地的保护一直存在缺陷, 主要体现于下: ( 一一) 我国现在还没有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我国现在还没有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法规, 这是其主要缺陷这是其主要缺陷 之一之一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 是我国现今唯一一部最 为集中规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法规, 但由于制订年代较早, 法规级别较低, 内容过于粗糙, 只能对我国这方面的保护起到一种指导作用。可见我国现在并 没有专门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 相关法律法规也较为松散, 缺乏系统性和整 体性。 ( ( 二二) ) 我国对于两类污染处罚力度较小我国对于两类污染处罚力度较小 水污染防治法第 49 条的规定:“违反本法第 20 条第 4 款规定, 在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 项目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仅 仅规定了“停业或者关闭”, 如何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及违章建筑的处理方面 并无更加有力的规定。在水污染防治法第六章的其他条文中, 立法者将饮 用水水源污染所应承担的责任统一归到了水体污染责任中。众所周知, 饮用水 水源地对于民生的影响是直接而重大的。如果将这方面的责任归于一般的水体 污染中, 会弱化饮用水水源地的地位, 不利于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 更不利于 加强人们对于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意识。因此,很有必要将饮用水水源地这一水 体污染责任独立出来加以加重处罚措施的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 六十七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 - 7 - / 55 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 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 强行拆除、恢复原状,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样存在着处罚较轻, 没有体现出饮用 水水源地特殊性的问题。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十一、十二、十九条中明确禁 止了农业对于饮用水污染的几种类型, 但也只是大体上进行了规定。比如在对 于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大 剂量的化肥等并无明文规定。而且, 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 农 业对于他们生存的意义非同寻常。饮用水水源地的存在客观上对他们生活产生 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对饮用水源地的农民进行补偿, 从而促使其自觉自愿保 护饮用水, 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并未提及。这也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造成了一定 的难度。 水源地保护迫在眉睫,拥有一个有效的水质评价模型更是必要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我国现行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 第一次全国水质评价开始于1981年,而后水利部约每5年组织一次全国范围 的水质评价,评价河长约10万km。近几年作为中国水资源公报的部分内容 向公众发表。因第一次全国水质评价时尚无国家环境和资源水质标准可依,因 此根据各专项标准值综合拟定了一个分5级的评价标准。其评价方法有单项评价, 采用年度时空均值与标准值比较的指数法;分类和河流综合评价采用单项参数 的地图重叠法(最差的参数赋100%权)以及按河长加权的水质指数算术均值法。 而后的全国水质评价虽在评价项目选定、分类、污染等级划分等有所变动之外, 其思路和技术方法均沿袭了这一格局。 1983年后例行的水质评价更趋简单化,采用了全部评价项目的地图重叠法。 而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数的数学处理上,几乎用尽了全部 的数学手段,但在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方面仍进展不大。人们十分关心我国现行 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评价结果的表达上看,地图重叠法 将水质级别的空间分布表示的较为清楚、直观。如果单元河长划分的较为符合 实际的话,这种表达也有可取之处。国外有些国家如法国也用过此类表示方法 (尤其是地下水的区域分布图等) 。但这种评价方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 无论是单项评价还是分类评价都采用最差的项目赋百分之百权的单指标法,造 成了评价结果与实际的偏离。不同的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如BOD、氨 氮等一般污染项目通过水体流动可以自净,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耗氧。它 们与毒性物质对环境生态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差异。第二,单元河段 代表值选用年均值,后改中值也是有缺陷的。虽然中值克服了水质数据非正态 性分布的影响,但无论是用中值还是均值来判定其符合哪一类水都显得过于粗 糙,这种所谓达标与否只有50%的把握,置信度太低。第三,由于水质评价标准 是全国一刀切的,许多重要的天然水化学组份只能弃之不用,造成评价结果失 真。显然,像悬浮物、水温和pH等项目在不同水域的自然背景值相距甚远,无 法参与一刀切的评价,使水质评价作为度量环境生态变化的工具大打折扣。毒 性与硬度密切相关的重金属由于各水域硬度差异很大,用全国一刀切的标准评 价也造成结果不合理。第四,现在约定俗成地把类水作为水质污染与否的分 界线(符合、类的为达标,否则为污染河段)是一种虚假的达标统计。 实际上有些河段,如源头或自然保护区应按类管理,可是这种评价方法,该 河段如为、类也计为达标造成虚假结果。第五,现行的评价方法不能表征 同一水质类别内的水质优劣以及缺少度量水量变化对水质影响的变量,使得河 流水量变化的影响不能得到合理的反映。总之,目前沿用的水资源质量评价方 法有不少缺点,使我国的水资源质量评价与发达国家拉大了差距。 2 发达国家水质评价的思路和作法 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水资源质量评价是为了弄清如下问题: (1)有问题的水域在哪里,即水质的空间分布; (2)自然水质的变化如何,变化速率多大; (3)国家如果采取措施恢复变化了的水质应对哪些水域下手,即排出治理 的优先序。主要工作内容为: (1)对水域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监测。该监测包括水体的三种介质:水柱 (可溶态)、悬浮物和底质、水生生物。其监测项目应含括无机痕量组份,有机 有毒物质,放射性及其水文因素。 (2)评价项目中天然水化学组份和人为污染组份并重。因为水质自然性状 的变化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度量,其成因包括人们左右不了的因素,如火山爆发、 气候变化等,也有人为长期作用而难以度量的因素如土地利用,植被退化,这 些生态环境变化必然反映在水质上。如水温是区域生态(植被)水文(流量) 变化的晴雨表,pH是水体富营养化趋向的反映之一,悬浮物是区域士地利用和 土壤侵蚀的度量,粪大肠菌是温血动物和人类密度变化的量度指标。 (3)在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上,多用统计学方法。因为他们认为水质数据 的最大特点是随机性,所以数据应给出最小值以及10%、25%、50%、75%、90%各 不同百分度的值及最大值,再与其相应标准值比较,就能得出达标不达标以及 达标的置信度有多大。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一个组合水质评价模型,克服了国内目前使用的传统的全国一刀 切的做法,使水质评价真正落实到了具体水域。该方法既能反映自然生态之变 迁,又能反映人为排放的影响。其分类评价又具有积木式组合拆卸结构,可进 行不同侧面的对比。数字化的指数表征方式更直观,易理解,也能区分同一水 质级别内的优劣,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1.4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技术路线 现行的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 学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以上几种方法 都各有特点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代表一种污染 物对水质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水体的全貌;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对整体水质作 出的定量描述,这样的评价结果只能定性地说明污染程度是轻、严重还是非常 严重,不能确定其功能类别为几类;模糊数学法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极型得到的 评判极易出现失真、失效、跳跃等现象,存在水质类别判断不准或结果不可比 的问题,可操作性较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对于协同性较差的样本,评 价结果易出现均化现象。 由于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不断增多且不断变化,因而水环境是一个具有 广泛不确定性的系统。本人研究型应用确定的方法针对各种水源地进行系统分 析。首先是灰色关联法做到简单、定量可比;然后是熵值法客观性判定水质质 - 9 - / 55 量;两种方法集合作出水源地水质的定向指标结果;最后是水质指数评价法发 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整套的方法来确定水质水量,并指导水源地的保护 工作。 可以用下图 1 表示: 图图 1-11-1 研究路线研究路线 国内外研究文献查阅 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模型的讨论分析 选择并确定研究模型 举例计算证明模型 利用模型解决本论文需 要研究案例 查阅资料了解各项水 质指标与国家法令 数据结果,指导该水源 地的保护工作 结论与展望 第第 2 章章 指标及方法的应用指标及方法的应用 2.1 水源地水质指标水源地水质指标 分为三种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性指标、细菌学指标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颜色是由于带色有机物、金属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造成。 水色的存在使引用者不快甚至感到厌恶。衡量水中的色度用铂钴标准比色法, 规定相当于1mg铂在1L水中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国标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 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2.浑浊度 浑浊度本身并不直接代表水的性质,而是综合性地反映水的浑 浊程度,属于感官性质。浑浊度用白陶土标准比浊法测定,相当于1mg白陶土在 1L水中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作为一个浑浊度单位,用度表示。国标规定不超过3度, 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3.臭和味 国标规定饮用水不得有异臭、异味。测定水中臭气没有标准的 单位表示,一般常以水样在40度及60度时测者的感觉用文字定性描述并以臭气 强度表示。描述臭气强度分为6级。味在强度上也分为6级 4.肉眼可见物 国标规定水中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5pH值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是衡量水中酸碱度的一项 重要指标。 6.总硬度 含有钙与镁离子的水叫做具有硬度的水。水中钙离子与镁离子 含量的综合叫做水的总硬度。水的硬度有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两种,总硬 度是这两种硬度之和。国标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能大于450mg/L(以碳 酸钙计) 。 7.铁 铁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水中含铁量在 0.30.5mg/L时无任何异味,达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在0.5mg/L时色度可 大于30度。国标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含铁不应该超过0.3mg/L。 8.锰 锰也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水中含锰量如超过0.15mg/L时, 水就会产生金属涩味。毒性较小,国标规定不应超过0.1mg/L,是从感官和危害 角度提出的。 9.铜 水中含铜量达1.5mg/L时就会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1mg/L的水,可 以使衣服器皿及白瓷器染成绿色。但铜也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国标规 定主要从感官出发,不应超过1.0mg/L。 10.锌 当水中含锌量达10mg/L时,水是浑浊的,在5mg/L时水中有金属涩 味。国标规定不应超过1.0mg/L也是根据感官性状要求制定的。 11.挥发酚类 酚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水中含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 染,特别是炼焦和石油的工业废水,其中以苯酚为主要成分。国标规定:根据 感官要求,定为饮用水中挥发酚含量不应超过0.002mg/L。 1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其化学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消除,毒性极低。 国标规定为不应超过0.3mg/L。 13.硫酸盐 硫酸盐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但含量过高就会使水具有苦涩 味,且能使人腹痛、腹泻、甚至便血。国标规定不应超过250mg/L。 - 11 - / 55 14.氯化物 水中氯化物含量过高,使水产生令人厌恶的味道,长期饮用氯 化物含量过高的水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婴儿猝死,国标主要根据味觉考 虑规定为不应超过250mg/L。 15.溶解性总固体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 氯化物和硫酸盐等无机物。国标规定溶解性总固体不应超过1000mg/L。 二、毒理性指标二、毒理性指标 1.氟化物 氟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人体正常组成成分之一。国标综合 考虑饮用水氟含量对牙齿的轻度影响和氟的防蛀,以及对广大高氟区饮水进行 除氟或更换水源所付的经济代价,规定饮用水中氟含量不得超过 1mg/L。 2 氰化物 水中氰化物有剧毒,氰化物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浓度为 0.1mg/L。国标采用一定安全系数,规定饮用水中氰化物不得超过 0.05mg/L(以 游离态氰计) 。 3.砷 水中的砷化物有毒,国标规定不应超过 0.05mg/L 的安全标准。 4.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但硒的化合物有毒,在人体内有明显的 蓄积作用。 5.汞 汞是剧毒物质。汞化物分为有机汞与无机汞,无机汞中的氯化汞和硝 酸汞毒性较高,汞在人体内蓄积性高,残毒性久,浓缩性大。国标规定不得超 过 0.001mg/L。 6.镉 镉是有毒元素,实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会蓄积与体内造成慢性中毒。 国标规定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 0.01mg/L。 7.铬 铬的化合物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其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可引起皮肤、 粘膜、肝、胃、肾、口腔、血液部分的疾患,并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国标规定 为不得超过 0.05mg/L。 8.铅 铅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多可引起中毒。世界卫生组织 于 1972 年规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量为 3mg,当饮用水中铅含量为 0.1mg/L 时 可能引起儿童血铅浓度的增高,根据国内管网水含铅量一般均低于 0.05mg/L 的 实际情况,国标规定铅浓度不得超过 0.05mg/L。 9.银 银的主要毒性表现为皮肤、眼和粘膜着色,称为银质沉着症。由于银 一旦被吸收,就能长期保存在组织中。国标根据国外饮水中银的限量标准,规 定饮水中银的浓度不得超过 0.05mg/L。 10.硝酸盐 硝酸盐含量过高可引起婴儿得变形血红蛋白血症,还可能引发 癌症。国标定为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不得超过 20mg/L。 三、细菌学指标三、细菌学指标 1.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一毫升水样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度24小时 得培养所生长得各种细菌菌落总数。国标定为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2.大肠杆菌 水中所含大肠杆菌得数量,通常用大肠杆菌群来表示,其意 义为一升水中所含得大肠杆菌数。国标规定大肠杆菌3个/L,这在流行病学上是 安全的。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拟定了相似的水质标准,作为计算水质指标的依据, 然后计算各种用途的水质指标值。 2.1.1罗斯(罗斯(Ross)水质指数)水质指数 罗斯在总结以前的水质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比较简明的水质指数。 选择悬浮固体、BOD和氨氮为评价参数。并分别给予权重,见下表。 表 2-1 各评价参数权重各评价参数权重 参数 BOD 氨氮悬浮固体 DO 权重系数 3322 在计算水质指数时,先把各参数的测定值或相对污染值分成等级,然后按 等级进行计算。 其计算式为:WQI=分级值/权重值 规定WQI值用整数表示,这样就将水质指数分成从010的11个等级,数值越 大,水质越好,各级指数可以进行如下分级:WQI=10,天然纯净水;WQI=8,轻 度污染水;WQI=6,污染水;WQI=3,严重污染水;WQI=0,水质类似腐败的原污 水。 表 2-2 水质指数各参数的评分尺度水质指数各参数的评分尺度 悬浮固体BOD氨氮悬浮固体DO 浓度 (mg/L) 分级 浓度 (mg/L ) 分级 浓度 (mg/L) 分 级 浓度 (mg/L ) 分 级 浓度 (mg/L ) 分 级 01020023000.2309010510910 10201824270.20.5248090898 20401446240.51.0181051208686 408010610181.02.0126080464 8015061015122.05.061206142 1503002152565.010.0340604010 30002550310.0010402 254050 DO 饱和率 90% 64 41530 Mn COD 246 62050 挥发酚类 0.0010.0050.01 0.010.10.5 CN 0.010.050.1 0.10.52.0 Cu 0.0050.010.03 0.030.22.0 As 0.010.040.08 0.080.31.0 Hg 0.00010.00050.001 0.0010.010.05 Cd 0.0010.0050.01 0.010.050.1 6+ Cr0.010.020.05 0.050.21.0 Pb 0.010.050.1 0.10.31.0 石油类 0.050.30.5 0.55.020 氨氮 0.30.51.0 50000300000500000 表 2-5 各级参数的分值及评价总分值各级参数的分值及评价总分值 级别参数的分值评价总分值 第一级()10145150 第二级()9135144 第三级()8120134 轻污染()6110119 中污染()390109 重污染()11589 表 2-6 评价总分值评价总分值 级别评价总分值级别评价总分值 9194 6974 8490 5668 7583 955 2.2 目前以上三种方法的单独应用目前以上三种方法的单独应用 2.2.1灰色关联评价法灰色关联评价法 1.灰色关联法建模理论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系 统各因素数列的几何关系或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别各子因素序列与母因素间的 灰色关联程度,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度量母子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 是事物、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若两条几何关系或曲线比较平行,则认为 二者的关联程度大;反之,关联程度就小。 2.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 将水质标准作为参考数列,水质检测值作为比较数列。其中k ( ) i S k( ) j C k 表示评价因子,i表示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别,j表示各水源地的数量。则 可演化为水质分类标准矩阵,则可演化为水质样本矩阵。 ( ) i S k i m S j m C j m C (1)(2)() ( ),., iiii m S kSSS (1)(2)() ( ),., jjjj m C kCCC 3.无量纲化 采用吴文业、戈建民、黄奕龙介绍的无量纲化方法,即采用某一指标的实 测值与各级标准值的平均值相比的方法,此法既可以达到无量化的目的,而且 又反映了污染物的相对污染状况。水质分类标准矩阵无量纲化后记为, i m S i m B 水质样本矩阵无量纲化后记为。 j m C j m A 标准矩阵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i m S - 15 - / 55 (1) 1 ( ) (1,2,., ;1,2,.,) 1 ( ) i imn i i S k bin km S k n 样本矩阵 j m C 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1 ( ) (1,2,., ;1,2,.,) 1 ( ) j jmn i i C k ajn km S k n (2) 4.关联系数的计算 无量纲化后的比较数列 ( ) j A k 对参考数列 ( ) i B k 在 k 点的关联系数 ( ) i j k 反映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某点上的关联度),即其定义为: (3) min( )max( ) ( ) ( )max( ) ijij i j ijij kk k kk 式中:与的绝对值差;( ) ( ) iji kB k( ) j A k (4)( )( ) ijij B kA k 的最小值min( )( ) ijij kk 的最大值max( )( ) ijij kk 式中:-分辨系数。,其取值不同,分辨能力不同,分辨能力不同,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