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1 制冷剂的诞生 汽车之家 技术 上周我们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宝马i3的空调系统加注了新型的制冷剂R1234yf,而奔驰则在为拒绝使用新型制冷剂(经过试验,他们发现R1234yf制冷剂存在起火隐患)跟法国政府争得不可开交。如果你不了解这件事的缘由,可以点击又一场革命?宝马i3使用新型空调制冷剂。两个德系品牌为什么在R1234yf制冷剂的使用方面持有不同的态度我们暂先不论,可以肯定的是,汽车空调制冷剂即将迎来新一轮变革,这在历史上已经经历过3次了。 第一代:制冷剂诞生 关键词:能用即可 发明制冷系统的人曾经是位金匠人类的需求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源动力,制冷技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1834年,Jacob Perkins这个来自美国的发明家向外界展示了它所研制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技术,这算是开启了人类在制冷技术的大门,当时使用的制冷剂为乙醚。 使用什么样的制冷剂则仍处探索之中在这之后,围绕制冷剂的发明和变革始终没有停息过。当时那个年代所采用的制冷剂大多为比较容易获得的流体(液体和气体的总称),比如,乙醚、水/硫酸、酒精、氨/水等,而让我们关注的是,在那时就有人提出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方案,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二氧化碳的特性并没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所诞生的制冷剂种类均以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主。到了1885年,有个叫Pictet的人提出的见解与大多数人不同, 他的设想是将硫酸与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剂。 同年,有个叫卡尔本茨的德国工程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专利,当然,在那时,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能跑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论证,Carrier和Waterfill两个人将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理论基础于1924年进行了实践,在制冷剂的选择上,他们排除了一些有着明显缺陷的物质,比如,上面提到二氧化碳以及对金属有腐蚀的四氯化碳等,最终,二氯乙烷成为在第一台离心式压缩机中循环的制冷剂。2 发展至汽车领域 第二代:制冷剂正式投入使用 关键词:稳定性,汽车装配空调以“能用即可”为需求的第一个时代就这样走过了百年,而随着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制冷技术在1931年进入第二个时代,在接下来的的几十年里(1930年至1990年),新开发的制冷剂无论是在安全性还是在耐久性方面都超越了第一个时代里诞生的产品,因此,新旧交替势在必行。 制冷技术的运用20世纪初,制冷技术开始在大厦中投入使用,它开始成为调节大厦内部温度的主要手段,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梅兰大厦是第一个整体装配空调的高层建筑。第一辆装有空调的汽车则要等到1939年才出世,它出自美国的Packard汽车公司,Packard在当时是一个豪华汽车品牌。 制冷剂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投入使用在技术上,新型的制冷剂已经具备实际应用并广泛推广的条件,与此同时,人们在制冷方面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这促使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出现,毫无疑问,对于制冷剂制造业而言,它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年代。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新型制冷压缩机也被研制了出来并很快投入商业化生产,随即,制冷设备进入家庭。为了更进一步优化制冷设备性能,一系列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工作也一并展开,杜邦公司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角色,它们将这种含有氯元素的制冷剂命名为氟利昂。事实上,在接下来的30年里,有很多种氟利昂被研制出来,其中一种名为R12的制冷剂(二氯二氟甲烷)是我们所熟悉。如今,在一些年头较长的汽车上,我们还是能见到加注有R1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当时,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家用冰箱等低温储藏设备中,而在汽车空调领域使用的唯一制冷剂也是R12。 人们发现第二代制冷剂在环保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这样的发展持续了50年,1974年,Molina和Rowland发现,氟利昂泄漏到空气中后会释放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氯,人们也发现了在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这无疑会加剧温室效应的程度。有关氟利昂的一些负面声音开始涌现,进而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氟利昂的关注,这也促使制冷剂又一次变革的到来。3 为R12制冷剂寻找替代品 第三代:降低制冷剂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关键词:放弃含有氯元素的R12第三代制冷剂将侧重点放在环保方面,在确保制冷剂效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避免其对环境的危害。于是,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制冷剂的生产厂商开始投入到环保型制冷剂的研发之中。 环保型制冷剂是如何认定的所谓环保型制冷剂,它基本以两个数值作参考,一个是评估臭氧层损耗物质的ODP值,另一个是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它是以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为标准,比如,GWP150,那就意味着这个制冷剂给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150倍。上面说到的R12制冷剂的GWP则在10000以上。1985年3月通过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及1987年9月通过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和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它主要明确了卤代烃类制冷剂(氟利昂)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积极,最终确定没有氯元素的氢氟烃类制冷剂将作为第三代制冷剂的标准产品。 应用于汽车空调的新型制冷剂诞生 对于汽车空调系统来说,无毒且状态稳定的R134a作为R12制冷剂的替代品。R134a制冷剂的GWP值为1430左右,这已经比第二代制冷剂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减轻了许多。自从R12制冷剂在我国被取缔后的10余年里,R134a制冷剂都是汽车空调的唯一制冷剂。 R134a制冷剂的环保问题也被暴露出来虽然第三代制冷剂的出现成功地减少了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但在这期间,温室效应仍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以及两极冰川融化都在催促着人类要为这一切做出改变。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协议书中,氢氟烃类制冷剂被划分到会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范畴中,在这份协议书中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降低5.2%,那时,还没有人能断言未来的制冷剂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次变革即将到来。4 第四代制冷剂会是什么? 第四代:进一步降低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关键词:欧盟法规 奔驰拒绝使用新型R1234yf制冷剂 宝马i3加注R1234yf制冷剂在第四代制冷剂的探索阶段,发达国家仍是主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投入了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据欧盟汽车空调系统指令的规定,从2011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款车型都必须使用GWP低于150的制冷剂,而等到2017年,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汽车都要使用低GWP值的制冷剂。R134a制冷剂的GWP至为1430,显然,它无法满足欧盟的这一要求。一直致力于制冷剂研发与生产的杜邦公司依旧是整个行业的引导者,它们在2010年与霍尼韦尔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其主营业务便是研发生产新型制冷剂,依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将共同设计、建造并运营一家生产新型制冷剂的世界级工厂,该工厂生产的这种制冷剂可满足欧盟针对汽车空调系统使用低GWP值产品的法规要求,而在产品销售方面,两家公司则采用了各自为营的方式。对于这次合作,杜邦公司化学品与氟产品全球总裁Gary W. Spitzer 说:“这种新型制冷剂将使汽车行业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其成本大大低于其它替代产品。杜邦相信,我们与霍尼韦尔的合作是强强联手,将促使汽车业界更快地实现环境效益。近一个世纪来,杜邦为汽车产业提供了众多创新科技,而杜邦在推出R1234yf制冷剂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又一个极佳的范例。”2007年,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共同向汽车行业推出了R1234yf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的GWP值为4,它比欧盟法规要求的GWP值低97%。汽车制造商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这种制冷剂的安全性和制冷效果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最终,R1234yf被认定为在环保和市场需求方面最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制冷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试图研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制冷剂,二氧化碳在200年前的制冷剂发展初期就曾设想将其运用到制冷领域中,但因当时未能在制冷技术上有所突破,所以,二氧化碳制冷剂就此尘封。现如今,虽然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目前所使用的且已经十分成熟的空调系统结构则要随着制冷剂的革新进行全面调整,这显然不是大多数厂商想看到的结果。(生产使用R134a制冷剂的压缩机的生产线无法生产二氧化碳压缩机,届时,所有设备将会淘汰,对于企业而言,经济压力会很大)相比之下,让R1234yf制冷剂代替R134a制冷剂的呼声最高,而保留现有汽车空调系统结构是大多数厂家支持R1234yf制冷剂成为主流的第四代制冷剂的原因。宝马在上周推出的i3就加注了R1234yf制冷剂,表面上看,宝马在制冷剂的使用上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不过,奔驰的态度则与之刚好相反,他们拒绝使用这种新型制冷剂,给出的理由是当R1234yf制冷剂泄漏时就会存在很大的起火隐患,而现阶段,其它类型的制冷剂还处于验证阶段,所以,奔驰决定暂时不对制冷剂进行改变,但此时已超过了欧盟对于新款车型使用低GWP值制冷剂的期限,法国政府以此为由拒绝了三款奔驰汽车在当地的销售请求。在得知奔驰事件后,杜邦公司也站出来表态,它们愿意帮助奔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欧盟针对新型制冷剂的规定及执行方面,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为什么只针对奔驰的新款车型?难道其他厂商都使用了R1234yf制冷剂吗?它们不知道这种R1234yf制冷剂可能会起火吗?”汽车厂商对于政策的理解是最透彻的,欧盟规定了从2011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款车型都必须使用GWP低于150的制冷剂,2011年的时间节点仅对新款车型进行限制,所以,在2011年注册的汽车是可以使用R134a制冷剂的,而这所谓的新款车型还包括在2011年注册车型的衍生车型,即便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只要相互有传承关系,就不受欧盟法规的约束。举个典型的例子,有报道称,即将在2013年11月全球首发的保时捷Macan同样未使用新型制冷剂,厂商把它划定为奥迪Q5的衍生车,因此,可以继续使用R134a制冷剂至2017年。对于那些不存在衍生关系的新款车,为了进入欧洲市场,厂商不得不采取一些规避欧盟法规的办法(既要满足法规要求,又要保证制冷剂的安全性),例如先用加注有R1234yf制冷剂的车型进行注册,之后再统一将制冷剂更换为R134a。目前,欧盟对这种情况尚无明确定论。我国的在第四代制冷剂领域的发展现状不得不承认,我国在新型制冷剂的推进方面确实不如欧洲国家迅速,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既要使用和开发符合欧盟要求的制冷剂,也要考虑到自身情况,不能完全照搬欧洲标准,制冷剂的替换也关系到国家的资源和利益,如果能更充分的掌握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制造技术,那么,在未来就不必花费大量资金进口新型制冷剂,这对于一个汽车大国而言,十分重要。” 与国外的厂家一样,我国的汽车厂商和相关配套厂也更青睐在不改变现有空调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尝试使用新型制冷剂。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研发方向上,国内的汽车空调制造厂商也在一直关注着欧洲汽车厂商的动向,尽管二氧化碳制冷剂的需要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更新,但国内的一些空调配套厂也在积极准备着。编辑总结:制冷技术的历史比汽车长30年,而汽车诞生54年后空调系统才被装配到汽车上,随着人们对制冷技术需求的不断变化,制冷剂的特性也在不断优化,从最初的能用即可到寻求稳定性,再到之后因环保问题寻求替代品,现在,为了进一步降低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制冷剂将会发展至第四代。从现阶段来看,第四代制冷剂尚处于验证阶段,此前被认为最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管道安装验收技术规范汇编
- 2025云南玉溪市中心血站招聘第三批编制外工作人员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苏州市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18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幼儿园招聘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例及练习题
- 2025年湖南湘西龙山县事业单位招聘3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遂昌县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黑山羊养殖产业市场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选聘教师1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年度网络安全工作总结范例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材过关题库
- 商标侵权认定培训课件
- 新版膳食指南2025电子版
- 卒中救治中心建设汇报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公寓管家培训课件
- cnc加工刀具管理办法
- 岳麓区夜市管理办法电话
- 蒙中医药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书画艺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