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考前理解性名句默写学案 2016/1/5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_,_”的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2.荀子在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_,_。3.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句子是:“_,_。”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5.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6.荀子劝学阐述君子广泛地学习并每天省察自己,在行为上就会没有错误的名句是“_,_”。7.荀子劝学中“_,_”这两句说明君子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罢了。8.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_,_,_”。9.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10.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_,_,_”。1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了小的(句读之事)方面而丢了大的(道、业)方面的这类人是不明智的”这一观点的两句是“_,_”。12.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_ ,_ 。13.赤壁赋中,“_ ,_ 。”紧承“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借助意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14.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诫人们不能有丝毫的贪心,千万不能觊觎身外之物的两句是:_ ,_ 。 15.曹操感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_,_。”(用赤壁赋里面的句子回答) 16.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_,_。” 17.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写当时作者以及朋友用桂木和兰木做的桨划着船,在铺满月光的江面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 1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1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_,_”两个四字短语,写出了秦人对六国的金银珠宝不甚珍惜。 20.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 ,_ 。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1.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_ ,_ ”这两句诗中。 22.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 ,_ 。 23.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 ,_ 。” 2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 ,_ ”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之美。 25.白居易琵琶行中“_ ,_ ”两句巧妙地将琵琶女沦落的悲哀与自己失意的悲愤结合起来,意味深远,堪称全篇的诗眼。 26.白居易琵琶行中“_ ,_ ”两句用莺啭花底、泉流冰下来描摹音乐,非常传神。 2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 ,_ ”两句,作者洒酒祭月,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2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 ,_ 。” 29.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3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 ”的结局。 32.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 _,_ 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 ,_ 。” 34.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 ,_ 。35.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36.在论语中,曾参用“_,_”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37.杜甫登高中, “_ ,_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38.屈原的离骚中,“_ ,_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39.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与“思”的关系辩证论述的两句是:“_,_。”40.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 ,_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41.锦瑟中,诗人以锦瑟起兴,引发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 _。4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认真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 ,_ 。4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 _ ,_ _ 。”44.在离骚中,屈原表白自己为了追求美好品德,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的名句是“_ ,_ ”。45.庄子逍遥游中论证水浅就无法负载大船这个道理的两句话是“_,_”。46.杜甫在登高中用“_,_”两句表现了自己离家万里、处境艰难、年过半百、多病缠身的生活境况。47.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48.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4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一声慨叹之后,以否定句的形式提出了“_,_;_,_”的中心论点,又由感慨历史言及当下,提醒唐朝皇帝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50.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51.屈原在离骚中抒发自己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_ ,_ 。”52.苏轼赤壁赋中的“_ ,_ ”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侧面表现呜呜箫声的悲凉。5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在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之后,又从侧面利用周围环境和景物来烘托的两句是_,_”。54.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55.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学习,而时下一般人“_ ,_ ”。56.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琵琶行中的一句“_ ,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57.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 58.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 ,_ 。” 59.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的这两句诗源自庄子逍遥游里的句子:“_ ,水击三千里,_ ,去以六月息者也。”60.论语为政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 ,_ ,是知也”。 6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来看, 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6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_ ,_ 。” 63.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 ,_”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64. 李白蜀道难中_ ,_ 两句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出从秦入蜀的山路和栈道终于被打通了。6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 ,_ _。”66.白居易琵琶行诗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来奠定感情基调的两句是“_,_ ”。6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 ”句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68.李煜虞美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 ”。69.论语卫灵公中“_ ,_”两句,告诫人们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70.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呼吁“后人”要接受六国灭亡的教训。71.李白蜀道难中,写山路高险,连绵的群峰离天不足一尺远,一棵棵枯松从悬崖峭壁上倒挂下来的两句是“_ ,_ ”。72.李白蜀道难中“_ ,_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7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 ,_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74.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_ ,_ ”。7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 ,_ _”。76.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_ ?_ ”。77.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_ ?_”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78.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_ ,_ ”一句。79.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_ ,_ ”。80.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_,_ ”。81.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82.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_ ,_ ”。8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 ,_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84.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85.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_ ,_ ”。8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 ,_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87.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_,_ ”。8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_,_”。89.苏轼赤壁赋中“_ ,_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90.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_ ,_ ”。9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 ,_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9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 ,_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93.李白蜀道难中“_ ,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9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95.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比较法突出表现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 , ”。 96.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97. 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98.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99.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 ,_ 。”离骚理解性名句默写1.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 。2.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 , 。3.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 。4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5.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 , 。14.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5.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17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 。18.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1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2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21.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22.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23.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 。考前名句默写学案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或: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8.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9.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10.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1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4.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1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6.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17.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18.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19.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20.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22.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24.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5.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26.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27.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8.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9.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0.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4.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5.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6.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37.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8.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0.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4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4.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4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6.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0.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5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5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9.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6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6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67.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6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7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7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7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7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76.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77.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8.择其善者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综治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年度总结安全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示例课件
- 威海建信建筑安全培训课件
- 内蒙古公务员真题试卷2025
- 平鲁交通安全培训班课件
- 绩效管理实务 习题及答案 3绩效指标、权重与标准的设定
- 平面设计进阶系统课件
- Fexofenadine-CoA-Fexofenadine-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恒丰银行烟台分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外建筑史课件
- 2024年度商业保理合同:保理公司与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保理协议3篇
- 宣传网络安全文明上网
- 应急管理部14号令《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 修改前后对照表及解读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2022年内分泌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基本信息采集表(2022修订版)
-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模拟试卷1(共253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