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动物的行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判断:公鸡打鸣乌贼释放墨汁一窝兔有白色和灰色虎潜伏草丛中变色龙变色虾煮熟了变红色,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都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各种动作和信息传递。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十分有利。,仔细观察下列图片,阅读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p71),想一想,这些行为属于哪种类型?有什么特点?,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争斗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等发生争斗,又叫攻击行为,判断:,防御行为,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繁殖行为,动物的占巢、求偶、孵卵、哺育等一系列与繁殖有关的行为,社群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提出问题:蚂蚁觅食与事物的气味和颜色有关吗?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小故事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一想: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4、从行为的形成原因,动物的行为可以分成哪两类?,先天性行为,又叫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又叫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刚出生的小袋鼠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它可以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从育儿袋中吃奶。,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蚯蚓走迷宫实验,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小鸟喂鱼,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表现出的动物行为也越复杂?通过学习行为能够使动物更好的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动物行为的特点:无论哪一种动物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作用重要。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内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认识、保护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治有害动物。,拓展,动物还有哪些行为?,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1、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2、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动动脑筋,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1.(2011)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小鸟喂鱼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B.C.D.,B,2.(2011临沂-2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3.(2010湘潭学业考)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C.惊弓之鸟D.老马识途,B,4.(2010威海学业考)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C.飞蛾扑向光源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C,一、选择题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由身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先天性行为概念的理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则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达标检测:,2.某动物园里的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虎崽。狗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由环境因素决定A.B.C.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理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园里的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虎崽是先天性行为。,3.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蜜蜂采蜜B.公鸡报晓C.母鸡孵卵D.小狗“算数”【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学习行为的识别。蜜蜂采蜜、公鸡报晓、母鸡孵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小狗“算数”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4.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大山雀B.蚯蚓C.黑猩猩D.山羊【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动物学习能力的理解。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形成学习行为的时间越短,经历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蚯蚓最低等,学习能力最差。大山雀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山羊的学习能力比大山雀强,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能力最强。,5.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对动物的作用是()A.有利于找到食物B.有利于逃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SRD 63347-1:2025 EN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Manag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smart cities - Part 1: High level analysis
- 新解读《GB-T 30637-2014食用葛根粉》
- 重庆扶贫政策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1 section A
- 暑假培优练:静电场中的能量(学生版)-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新解读《GB-T 6323-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 DB5333-T 37-2024 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
- 《物理学概论》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物理2B》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十章 个案研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课件
- 《文明如厕》课件
- (中职)《电子商务基础》第1套试卷试题及答案
- GB∕T 3098.25-202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和镍合金紧固件选用指南
- 硬笔书法第一课新版ppt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 练习(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有答案)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