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切诊,-,2,切诊,含义:医生用手对患者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查方法内容:包括脉诊和按诊,-,3,脉诊,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4,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诊脉部位历来就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状况的论述。,-,5,寸口诊法,“寸口”及“寸、关、尺”的概念: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6,寸关尺分候脏腑,现在临床上大致认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7,诊脉方法,1、体位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2、平臂无论正坐或仰卧位,前臂应自然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3、时间诊脉最理想的时间是清晨,实则不必为拘,随时可诊;切诊操作时间,每手不少于1分钟,以3分钟为宜。,-,8,布指,(1)交叉取脉:即医生以左手诊病人右手的脉,右手诊左手的脉。(2)中指定关:即先用中指在高骨内侧下方定关位,再以食指在关前定寸位,以无名指在关后定尺位。(3)指目触脉:三指微曲弓形,使指端齐平,触脉,疏密适当。,-,9,指力指法,轻手循之曰“举”(即用较轻的力触按至皮肤),称为“举法”,又称“浮取”、“轻取”。重手取之曰“按”(即用较重的力触按至筋骨),称为“按法”,又称“沉取”、“重取”。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即用不轻不重的触按至肌肉),称为“寻法”,又称“中取”。,-,10,脉象要素,脉象要素通常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四要素统括28脉。“位”是指脉搏位置的深浅;“数”是指脉跳的至数和节律;“形”是指脉道的粗细、长短以及脉管的硬度和脉搏往来的流利度;“势”是指脉搏力量的强弱,而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都与“势”密切相关。,-,11,平脉,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平脉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12,平脉特点,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有胃气:总的说来,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之脉的形态是柔和有力。有根: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13,平脉的生理变异,(1)四季气候:平脉相应四时气候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2)地理环境: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紧缩,故脉多表现沉实。(3)性别:性别不同,则体质有差异,脉象亦不同。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14,(4)年龄: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儿童脉象较软,老人脉多弦硬。(5)体格: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6)情志: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15,(7)劳逸:剧烈运动和远行之后,脉多急疾,人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8)饮食: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无力。此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16,常见病理脉象,病理脉象是指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也称病脉,这里主要介绍浮、沉、迟、缓、数、滑、涩、虚、实、细、洪、微、弱、弦、紧、结、代17种常见脉象,-,17,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其脉位表浅。临床意义:浮脉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主表证,亦主虚证。脉理: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18,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位于皮下筋骨。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脉理: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19,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脉理: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如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所以临证当脉症合参。,-,20,4.缓脉,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怠。其脉率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临床意义: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脉理:湿性粘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缓怠无力,弛纵不鼓。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神,是神气充沛的正常脉象。,-,21,5.数脉,脉象特征: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临床意义:数脉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脉理: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但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则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生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每分钟110次左右)和婴儿(每分钟120次左右)。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率也加快。,-,22,6.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临床意义: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脉理: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来往甚为流利,应指圆滑。生理性滑脉可见于妇女妊娠,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正常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亦为平脉。,-,23,7.涩脉,脉象特征: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临床意义:涩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淤,挟痰,挟食。脉理:李时珍称之为“病蚕食叶慢而艰。”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淤或食痰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24,8.洪脉(附大脉),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其脉位浮浅。临床意义:洪脉主气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脉理: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25,9.细脉(小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临床意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脉理: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无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人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26,10.虚脉,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临床意义:虚脉主虚证。脉理: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脉道空虚,故虚脉包括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27,11.微脉,脉象特征:脉形细小,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临床意义:微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脉理: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28,12.弱脉,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临床意义:弱脉主气血不足,阳虚。脉理: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气虚则脉搏乏力,则脉位深沉、软弱无力。弱脉主气血不足,阳虚气弱之病。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29,13.实脉,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临床意义:实脉主实证。脉理: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应指有力。,-,30,14.弦脉,脉象特征: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临床意义: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亦主虚劳,胃气衰败。脉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张仲景云:“疟脉自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脉失于濡养而失柔和之性,亦可见弦脉。,-,31,15.紧脉,脉象特征: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其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临床意义:紧脉主寒、痛、宿食。脉理:寒邪侵袭人体,阻碍阳气,寒邪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脉,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的缘故。,-,32,16.结脉,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临床意义: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脉理: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凡寒痰瘀血,气郁不疏,脉气阻滞,故见结脉。久病虚损,气血虚弱,脉气不继,多见结而无力。,-,33,17.代脉,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临床意义:代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脉理: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至于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也可见到代脉,这些都与脏气衰微,或一脏无气之代脉有所不同,不可概作病脉论。,-,34,(二)相兼脉与主病,单一脉:是单一特征脉,如浮、沉、迟、数。相兼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脉象相兼出现的脉。这些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如浮为表,数为热,合之即为表热;浮为表,迟为寒,合之即为表寒。又如浮数而无力为表虚热;沉迟而有力为里实寒。,-,35,相兼脉,浮紧脉主病:表寒证。浮缓脉主病:伤寒表虚证。浮数脉主病:表热证。浮滑脉主病:风痰,表证挟痰。沉迟脉主病:里寒证。弦数脉主病:肝热证。滑数脉主病:痰热,湿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与车辆智能导航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绿色物流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抽水蓄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趋势分析
- 电商直播中2025年主播与品牌合作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第四节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下册-北京版2024
- 宠物洗浴考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工作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家教小学英语题库及答案
- 台州新颖团建活动方案策划
- 南方单层建筑改造方案设计
-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与集体备课
- ESG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 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安全技术交底
- 危险化学品罐区日常安全检查表
- 《18良渚古玉》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x-四年级美术教案
- 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方案
- 2023年农商银行面试自我介绍四篇(汇总)
- 捷达VS7汽车说明书
- 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 讲文明讲卫生
-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