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年产6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0万吨/年新型复合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i 目录 1 总 论 . 1 1.1 概述 . 1 1.2 项目概况 . 5 1.3 研究范围 . 6 1.4 研究结论 . 6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 2 市场预测 . 9 2.1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 9 3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11 3.1 建设方案及规模 . 11 3.2 包装、运输及储存 . 11 3.3 建设工程组成 . 11 4 工艺技术方案 . 14 4.1 工艺技术方案 . 14 4.2 工艺流程简述 . 14 4.3 工艺物料平衡 . 20 4.4 仪表及自控方案 . 21 4.5 主要设备一览表 . 24 5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 . 26 5.1 主要原材料的需求 . 26 5.2 燃料及动力的需求、来源 . 26 6 建厂条件 . 27 6.1 建设条件 . 27 6.2 厂址方案 . 29 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 30 7.1 总图运输 . 30 7.2 供电及电讯工程 . 34 7.3 给水排水 . 39 7.4 供热 . 42 7.5 土建工程 . 44 7.6 通风 . 48 7.7 储存设施 . 49 7.8 分析化验 . 49 8 节能措施 . 50 8.1 建设项目节能综述 . 50 8.2 节能措施 . 50 8.3 节水措施 . 51 8.4 能耗指标分析 . 51 9 环境影响评价 . 52 9.1厂址环境条件 . 52 9.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三废处理 . 52 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6 10.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 56 ii 10.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57 10.3 重大危险源辨识 . 57 10.4 其他辨识 . 58 10.5 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 . 58 10.5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66 10.6 安全措施方案 . 72 10.7 消防 . 74 11 项目实施管理、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76 11.1 项目实施管理 . 76 11.2 工程招投标 . 76 11.3 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 76 12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 78 12.1 建设工期 . 78 12.2 进度安排 . 78 13 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79 13.1 投资估算依据 . 79 13.2 投资估算 . 79 13.3 资金筹措 . 81 14 经济效益分析 . 82 14.1 基础数据 . 82 14.2 测算结果 . 82 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5 15.1 研究结论 . 85 15.2 建议 . 85 附图:1、厂址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XX XX 1 1 总 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1)项目名称:60万吨/年新型复合肥项目 (2)主办单位:XX (3)企业性质:有限公司 1.1.2 项目投资人概况 XX是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塔复合肥及其它新型复合肥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现代化复合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5年,现有总资产43.63亿元,占地面积3500亩,年生产能力46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基地。“XX”品牌价值高达27.2亿元。 2011年6月10日,XX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挂牌上市(股票简称:XX,股票代码:002588)。公司四种主导产品被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3年,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XX化肥公司先后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中国第一代最高含量54%复合肥、中国化肥行业第一家拥有农化飞机、中国化肥行业第一家在国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目前,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2000个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1.1.3.1 编制依据 (1)国家工信委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调整目录(2011年本); XX XX 2 (2)XX与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XX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要求; (5)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6)国家发改委关于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1.1.3.2 编制原则 (1)本报告编制严格按照以下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编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1990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71-1995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2008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1991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1992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GB3096-1982 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标准 GB1171911726-1989 卫生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A230-2010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XX XX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28-2002 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 GB50050-199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HG20503-199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198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2)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流方向,对厂区总平面布置进行功能合理分区,以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能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3)本可研编制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本着“优质、高效、灵活、节省”的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绿色清洁生产工艺及新设备,设备选型可靠,耐腐蚀性能优良。 (4)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的法规、规程和要求。 (5)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建设条件和经济效益。 1.1.4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近十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总施用量的增速,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施肥复合化率由22.14%提高至31.43%。但与世界平均复合化率50%、发达国家复合化率80%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复合高效是化肥行业发展方向,化肥复合化率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化肥XX XX 4 工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科学施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复合化率仍将长期保持上升趋势。我国颁布实施的化肥工业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等相关政策文件先后明确,要大力支持、鼓励高浓度复合肥和专用肥生产,推动均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今后几年,高浓度复合肥料数量占化肥总量的比例经逐年增高。因此,高浓度复合肥料的市场缺口很大。 目前国内复合肥料的生产存在着规模小、能耗高、污染多、投资大等问题,常用的团粒法等生产工艺也存在产品颗粒外观、养分均匀性、颗粒强度等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内尿素产品生产能力的日趋扩大,单一养分尿素直接施肥己不能适应科学施肥的要求,化肥利用率也无法提高,并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故而将尿素用于二次加工生产高浓度复合肥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 发展高浓度复合肥料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符合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复合肥行业受到进口低价肥料的严重冲击,按照入世贸易协定,我国国内化肥工业的保护期为5年,国外单质化肥(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等)较国内产品价格稍低。受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生产氮、磷、钾复合肥料的厂家较少,且价格较国内稍高。同时,中国农民已普遍认识到作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比单纯施用单质化肥增产效果显著,科学施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寻求一种利用单质化肥为原料,生产能耗低、产量大、无污染,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工艺条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氮磷钾复合肥生产技术,成为化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领跑者、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有省级技术中心,长期以来与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并聘请多位国家知名学者专家参与肥料研发。2008年,相继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玉米研究中心(山东)、国家小麦研究XX XX 5 中心缔结战略合作联盟,使国家三大农作物科研权威机构胜利会师XX公司,实现了良种良肥的强强联合,创新了中国农业合作模式。2009年,XX化肥公司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实行产学研合作,共同打造新型复合肥研究基地,努力实现中国复合肥产品升级换代。公司现已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6个,有12个填补国内空白,高含量的54%复合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过和优于同等进口肥料。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塔式熔体造粒缓释肥、氨化法新型硫酸钾复合肥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XX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荣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高塔复合肥、氨化法新型硫酸钾复合肥、熔体造粒多元素高效缓释作物专用肥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环境保护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本项目的实施将推进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复合肥建设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推动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高效、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化肥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因此,XX60万吨/年新型复合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1.2 项目概况 1.2.1 拟建地点:江西丰城循环工业基地 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向和企业的销售情况,结合企业技术、工艺设备、资金情况,并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条件,本着稳妥、可靠、安全、环保的原则,确定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 1、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拟建1条20万吨/年生产线 2、高浓度作物专用生物复合肥:拟建2条10万吨/年生产线 3、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拟建1条10万吨/年生产线 4、缓控释作物专用复合肥:拟建1条10万吨/年生产线 XX XX 6 1.2.3 建设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所在地,水路、公路、铁路交通均较方便。 (2)XX公司已有新型复合肥项目生产基础,技术力量强,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公司已拥有较强的新技术研发能力,同时企业已建成稳定的产品销售网络,有利于本工程的建设和生产经营。 (3)厂址所在地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优惠政策。 (4)建设单位资金雄厚,能保存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5)本工程三废治理措施成熟可靠,三废可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小。 (6)建设单位拥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 1.3 研究范围 XX60万吨/年新型复合肥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装置、仓储设施以及配套的供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和厂内综合办公设施。 1.4 研究结论 (1)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料落实,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2)工艺技术比较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污染物排放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3)项目工程总投资为31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0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0.00万元。 投资回收期(静态) 3.471年(不含建设期),项目每年向当地和国家缴纳税金年税费总额12837.4万元,解决当地1000人就业。 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建议政府尽快审查批准实施。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 生产规模(商品量) 1 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 万t/a 20 2 高浓度作物专用生物复合肥 万t/a 20 XX XX 7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3 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 万t/a 10 4 缓控释作物专用复合肥 万t/a 10 二 年操作时 时/班/天 8/3/300 三 主要原材料、动力用量 1 尿素 万t/a 21.456 2 磷酸一铵 万t/a 15.934 3 磷酸二铵 万t/a 2.83 4 氯化钾 万t/a 14.17 5 浓硫酸 万t/a 3.4 6 液氨 万t/a 1.6 7 碳铵 万t/a 2 8 填充料 万t/a 1.91 9 包装袋(塑编50kg装) 万条 120 四 公用工程消耗 1 水: 万m3/a 31.74 2 电:装机容量 万Kwh/a 2406.17 3 煤(5000Kcal/Kg) 万t/a 2.0448 五 定员 人 1000 1 行政管理人员 人 30 2 车间管理人员 人 46 3 工艺操作人员 人 96 4 辅助操作人员 人 764 5 分析检测人员 人 32 6 维修保养人员 人 32 六 运输量 万t/a 126.5 其中:运入量 万t/a 63.3 运出量 万t/a 63.2 七 厂区用地面积 亩 320.2 八 工程建筑面积 m2 131796.26 九 综合能耗总量 标煤t/a 19478.3 十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1000.0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6000.0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000.00 十一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97200.00 十二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75430.40 十三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9860.00 XX XX 8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十四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1909.6 十五 年所得税 万元 2977.4 十六 净利润 万元 8932.2 十七 税费总额 万元 12837.4 十八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8.81 2 投资利税率 % 70.22 3 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 年 3.471 静态、税后 XX XX 9 2 市场预测 2.1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2.1.1 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 1、产品名称和规格: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 公称规格N-P205-K20=24-12-12 2、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执行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l50632009)和掺混肥料(BB肥)标准(GB21633-2008)。 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质量技术标准 项目 指标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总养分(N+P205+K20), 40.0 30.0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70 50 40 水分(H20), 2.0 2.5 5.0 粒度(1.004.75mm 或335560mm), 90 90 80 氯离子(Cl), 3.0 注:1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5。 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3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2.1.2 高浓度作物专用生物复合肥 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执行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l50632009)和掺混肥料(BB肥)标准(GB21633-2008) 该法生产的腐殖酸型有机缓释复合肥,采用经过硝化和氨化的具有高分子结构的腐殖酸成分,同时加入了活性有益菌,对于有效改善土壤微环境,防板结,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墒保肥,促进植株的根系发育,改善作物的品质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45% 、48% 、54%多个复合肥品种使用此技术生产。 XX XX 10 2.1.3 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 1、产品名称和规格: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 2、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执行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l50632009)和掺混肥料(BB肥)标准(GB21633-2008)。 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的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a/%, 40.0 30.0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b/%, 60 50 40 水分(H2O)的质量分数c/%, 2.0 2.5 5.0 粒度(1.00mm4.75mm或3.35mm5.60mm)d/%, 90 90 80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e/% 未标“含氯”的产品 , 3.0 标识“含氯(低氯)的产品”, 15.0 标识含氯(中氯)的产品, 30.0 注:1.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应小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1.5%。 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项目不做检验和判定。若为氮、钾二元肥料,“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项目不做检验和判定。 3.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 4.特殊形状或更大颗粒(粉状除外)产品的粒度可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5.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0%的产品,应在包装袋上标明“含氯(高氯)”,标识“含氯(高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可不做检验和判定。 2.1.4 缓控释作物专用复合肥 缓控释作物专用复合肥生产装置将缓控释母粒、大颗粒尿素、磷酸一铵颗粒、高塔造粒氮钾包硫肥等原料肥,根据农作物生长期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的内在机理,按照缓控释肥养分供应和农作物对养分需求基本同步的原理按一定比例放入混合槽中,生产出同步型缓控释超级专用肥。 45% 、48% 、40%多个复合肥品种使用此技术生产。 XX XX 11 3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1 建设方案及规模 根据市场预测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XX现有规划,拟定本工程的产品方案及规模为: 1、高塔熔体造粒硝基水溶复合肥:拟建1条20万吨/年生产线 2、高浓度作物专用生物复合肥:拟建2条10万吨/年生产线 3、喷浆造粒高浓度硫基复合肥:拟建1条10万吨/年生产线 4、缓控释作物专用复合肥:拟建1条10万吨/年生产线 3.2 包装、运输及储存 产品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GB12690- 1992的规定。 3.2.1 包装 肥料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固体化学肥料用的塑料编织袋应符合GB/T8946标准的规定。 3.2.2 运输 运输时防止猛烈撞击,防日晒、雨淋。 3.2.3 贮存 产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得与有毒物品混存。应该保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隔离火源,切勿日晒,搬运时要小心,勿损坏包装,同时要防止长期与皮肤直接接触及吸入口内。 3.3 建设工程组成 序号 子项号 项目名称 生产 类别 耐火 等级 建筑 层数 结构 形式 建筑 面积 占地 面积 备 注 1 101 S-NPK装置区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1688m2 1688m2 2 102 缓控释肥装置区 戊类 二级 三 框架 378m2 126m2 3 103 专用生物肥装置区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8712m2 8712m2 XX XX 12 序号 子项号 项目名称 生产 类别 耐火 等级 建筑 层数 结构 形式 建筑 面积 占地 面积 备 注 4 104 高塔线装置区 戊类 二级 五 框架 18000m2 3600m2 5 201 1#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5940m2 5940m2 6 202 2#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5676m2 5676m2 7 203 3#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19152m2 19152m2 8 204 4#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7440m2 7440m2 9 205 5#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6660m2 6660m2 10 206 6#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9360m2 9360m2 11 207 7#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砖混 7560m2 7560m2 12 208 8#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框架 4608m2 4608m2 13 209 9#库房 戊类 二级 一 砖混 4032m2 4032m2 14 210 酸罐区 丁类 砼、钢 737.8m2 737.8m2 15 211 氨站 乙类 砼、钢 440.36m2 440.36m2 16 212 配件库、袋子库 戊类 二级 二 框架 1728m2 1728m2 17 301 锅炉房 丁类 二级 一 砖混 1080m2 1080m2 18 302 煤棚 丙类 二级 一 框架 1350m2 1350m2 19 303 保障车间、机修室 丁类 二级 一 砖混 504m2 504m2 20 304 变配电间 丙类 二级 一 砖混 360m2 360m2 21 305 事故池 砼 1320m3 240m2 深5.5m 22 306 循环(消防)水池 砼 1350m3 450m2 深3.0m 23 307 污水池 砼 1125m3 375m2 深3.0m 24 308 脱硫池 砼 155.6m2 155.6m2 深1.0m 25 401 综合办公楼 二级 五 框架 4975m2 995m2 26 402 生产办公楼 二级 三 砖混 576m2 576m2 27 403 检斤室 二级 一 砖混 40.5m2 40.5m2 28 404 门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