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管理学,PublicAdministration,.,1专业方向与行政管理学(文秘)(考研考公务员)2个人生活与行政管理学(现代社会的两大力量:政府与市场),1掌握一些政治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网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弁言,1、讲义与教材2、考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占总分的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7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徐双敏:行政管理学陈瑞莲: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二)参考书目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彭和平等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私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5、毛寿龙:西方政府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颜廷锐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7、苏祖勤:行政法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帕金森定律:“官场病”1957年,英国学者帕金森(C.NorthcoteParkinson)帕金森定律组织变态之研究ParkinsonsLaw,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原动因造成的。,*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鸡毛蒜皮的事情则花费很多时间,.,定律四: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定律五: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如H=10;则H+75=11:15,H+90=11:30,E/7,door,.,桌次、座次礼仪,桌次的排列礼仪:,.,座次的排列礼仪:,.,定律六:嫉妒症(分三个时期)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定律七:退休混乱(50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者总会设法阻止职位较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彼德原理:“不称职”1969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L.J.彼德ThePetersPrinciple,彼德原理:在层级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彼德原理推论:每个职位最终将由不能胜任的员工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多半由尚未到达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原因: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但晋升总是必然的,.,彼德差别定理:政府和私人机关的最大差别,忙着花钱与忙着挣钱;,胡尔定理:多数“贵人”提拔,可能产生乘数提拔效应;,艾利斯进步定理:一件麻烦事接替另一件麻烦事;,马克.土温禁果定理:亚当(Adam)不是为了苹果而要苹果,而是因为那是禁果他才要;,斯威夫特野心定理:野心(Ambition)驱使人做最为平凡的事情,所以,攀登的姿势和匍匐前进别无二致;,华盛顿办事定理:一人做事敷衍了事,二人合作做事互相推委,三人公事永无成事之日;,.,行政学理论体系结构图,行政管理学,行政环境,行政原理,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组织,政府间关系,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伦理,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行政管理流程,公共财政,行政监督,行政法治,.,第二章政府职能,第三章行政组织,第四章政府间关系,第五章行政领导,第六章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行政伦理,第八章行政决策,第九章公共财政,第十章行政执行,第十一章行政监督,第十二章行政法治,第十三章行政绩效管理,第一章绪论,第十四章行政改革与发展,.,第一章绪论,一、行政管理学的概述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一)行政的定义,一、行政管理学的概述,1.从政府分工及其组织结构的状况角度看(Legislation,Executive,Justice)孟德斯鸠的“三权分力”学说,行政指执行法律,但行政也存在立法权,立法和司法也存在行政权;,2.从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功能角度看(ManagerialandPoliticalapproach)古德诺(FJ.Goodnow)政治与行政: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为政治,后者为行政;但两者存在交叉;,3.从管理的角度看(Management)怀特(LeonardD.White)行政学导论,.,广义说,狭义说,是指现代社会一切组织的组织管理活动。西方有所谓“公共行政”与“私行政”的说法。“私行政”就是指与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相对应的私人企业管理活动,也有人称之为“企业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的活动。,(一)行政的定义,一、行政的概念,.,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的客体(或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它首先和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对整个社会实施的公共管理,同时它也包括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组织管理;,行政特点是一种执法活动,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的性质是一种国家行为,通过运用国家权力来完成;,上述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很显然,行政管理学中的“行政”是狭义的。,.,1、政府(Government):中央政府(CentralGovernment)和地方政府(LocalGovernment);,2、政府行政机关(DepartmentsinGovernment):(1)在效力上,行政机关在获得法律和政府授权条件下,其发布行政规定的效力等同于政府,(2)在程序上,行政机关发布行政规定一般需要经过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同类机关的批准或许可,3、行政首长(DirectorinGovernment):包括四类行政首长是指一种非人格化的特定职位上担任法定职务的人,不是作为社会存在的自然人,.,(1)、政府首脑西方:普选或间接,我国:政府首脑的产生,通过党内提名,并报请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通过,经人大或其常委会任命后生效;,(2)、政府首脑以下的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不得越权行事;特殊情况下,得到授权时他们可以代表政府;,(3)、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下的各类行政首长政务首长以下的各级常务首长;负责推动和执行各种既定政府决策;权力主要来自政府内部按照逐级授权;,(4)、政府普通公务员(人数最多)处理政府日常事务,具体执行和技术操作既定政府决策或首长决定;,.,1、经济性组织(EconomicOrganizations):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申请、登记、备案、审批制度,2、社会性组织(SocialOrganizations):教会、社区团体、群众团体等一切以非赢利为目的的组织;登记和检查制度,3、政治性组织(PoliticalOrganizations):政党和一切以政权或政治性权力为目的的组织;登记和检查制度,4、教科文组织(Edu,.,2、行政司法(AdministrationofJustice):负责一部分行政仲裁事务,行政法规适用;专业性、技术性事件;,3、制定行政管理法规(AdministrationofLaw):3类,1、行政立法(AdministrationofLegislation):法定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委任立法:立法机关委托政府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规;管辖立法:依据政府职权而订立的规章制度;,.,(1)、强制性行政管理法规(CompellingAdministrationofLaw):对法律或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事项加以规定;,(2)、执行性行政法规(ExecutiveAdministrationofLaw):为执行法律或上级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表现为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等;,(3)、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ComplementaryAdministrationofLaw):补充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4、行政决策(AdministrationDecision-making):区别于非行政决策,(1).法定的行政行为主体或法定授权者所特有;(2).约束力强,适用于决策所规定一切行为主体;(3).目标非赢利性,维护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为基本目的;(4).决策涉及变量多且综合效益在许多情况不易衡量等。,.,2007年7月30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拍摄到的已竣工的政府办公大楼。整座大楼由2部分组成,主楼约有89层,大楼整体设计和布局显得十分气派和豪华。,.,华盛顿州newport市市政厅,看起来寒酸吧!,.,(二)行政相关概念辨析,1、汉语:古汉语中的行政:通常指掌管国家政权。尚书“周公代成王行政七年,发布天子之令”政治与行政(大百科: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题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三权中的行政:立法(法律制定)、司法(法律适用)与行政(法律执行)日常生活中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2、英语:Administr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PublicManagement,.,(三)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Political):行政的阶级性,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来贯彻政治主张;,2.社会性(All-around):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的基本职能,3.执行性(Executive):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下级行政机关应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方针和决议;,4.系统性(Systematic):开放的子系统,同社会其他系统(法律、政治)进行人才物的交换;,.,附:行政的产生和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行政的萌芽人类自从开始群体生活,就有了社会管理职能。早在原始社会时代,就有了族、部落等社会组织,产生了宗教、社会的、军事的职能,但这是一种纯粹性的社会服务职能。氏族、部落首领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强制力,不过这种强制力不具有阶级压迫性质。这和现代意义上的行政职能有着本质的区别。,.,(二)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传统行政行政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的出现,最终形成了国家,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确保本阶级的特权地位,一方面承袭了原始社会的社会管理职能,并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行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情况下,又必须赋予自己前所未有的带有鲜明政治性、阶级性,反映本阶级意志,为本阶级服务的职能内容,现代意义的行政职能便由此产生。,.,这一时期行政的特点:第一,行政权没有独立。行政与其他国家管理合而为一。第二、奉行人治。“朕即国家”、“言出法随”。现代民主国家则讲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第三、权力不受制约。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的统治者国王或者君主不受监督。资本主义国家以来的行政机关受立法、司法的制衡,接受社会监督。第四、经验管理。包括:决策主要是凭经验;行政管理非专业化;行政管理不被认为是科学。公共行政研究导论的作者伦纳D怀特说,现代公共行政“与古代行政目标没有太大的变化。现代行政官员与古代抄写员的区别,在于现代行政官员所赖以工作的是神奇的物质设备和本专业的科学知识。”,.,(三)资本主义以来行政发展现代行政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行政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自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始:首先,它创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分的政权模式,使公共行政获得了独立地位;其次,资产阶级民主使国家行政摆脱了君主(皇帝或国王)私家行政的阴影,真正成其为公共行政。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行政权与其他各种国家权力混沌不分,均由君主统一行使,而且,国家权力的行使是以君主的名义进行的,国事与君主的家事不分。,.,2、现代行政的发展(一)早期:自由放任型模式1、时间:资本主义产生“罗斯福新政”以前2、特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看家狗”(二)当代:政府全面干预型模式苏祖勤在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的演变具有以下十大趋势:从消极行政走向积极行政;从有限责任走向无限责任;从一权走向三权;从弱权走向强权;从官治走向官民共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从管制走向建设与服务;从集权走向分权;从国内走向国际。,.,3、现代行政的特点与企业管理等非公共管理的区别(1)管理的主体不同。(2)管理的目的不同。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而私人企业的行政管理等以追求私人或小团体利益为目的,这种利益通常表现为经济效益。(3)管理的性质不同:公共性、规范性、稳定性。(4)管理的手段不同。企业与顾客及其它企业之间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私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合同方式进行交易。公共行政在手段上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不问当事人是否同意,这种手段属于行政主体的特权。,.,(四)行政管理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五)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目的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和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六)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有以下几个方面: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授权)、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有效性)、机关管理、公共财政(财务行政)、物财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治)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等范畴。,.,行政管理是什么,它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行政管理的实质和功能是什么,由谁管,怎么管,管什么,用什么工具管,管理的效果如何,未来的行政管理将向何处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使用的分析方法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行政管理学使用的大多数分析方法是众多社会科学共同使用的方法,例如,逻辑分析的方法,包括归纳和演绎等等,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方法等;其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行政管理学使用的分析方法常常是交叉、交替和混合使用的。,.,七、行政管理学的特点(一)综合性,即它的内容是交叉的、丰富的、广泛的。(二)实践性,即它是整体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三)系统性,即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四)技术性,即它是方法的、工具的、手段的。(五)发展性,即它是动态的、进步的、创新的。,.,八、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2、行政管理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学充实它的内涵。,相互关系上,.,(二)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1、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性质和内容是研究和规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2、行政管理学则研究推行和执行政务及如何使之有效的原理原则和技术方法,尤其注重在行政过程中的有效性。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都是以国家行政为中心观念的学科。,从现代学科的领域看,.,3、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都是以国家行政为中心观念的学科。前者有赖于后者不断充实其内容,后者则有赖于前者提供维护自身合法权威的规范,进而加强自身的性能。,相互关系上,.,(三)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1、企业管理学较之行政学后起,它主要研究如何管理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行政管理学借用或吸收了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学的概念、词汇和方法。2、企业管理学也从行政管理率先借鉴了某些思想、理论和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方法论上也是相通的。,.,(四)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1、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学科。从广义上说,一切社会生活都是它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的概念、方式和手段。2、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只有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法权地位和特有的方式、手段才能解决。所以,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相互关系上,.,八、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学科,.,1、西方(1)产生背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B、英国文官制度、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C、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产生的过程第一,初创时期施坦因(德国)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18651868年撰写七卷本行政学,但它实际上是行政法;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提出行政管理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领域和研究领域,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为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26年怀特(DWhite,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标志行政学形成。魏劳毕(18671960)和费富纳最终完善行政学体系。此外,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原理1916)、韦伯论官僚制、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企业管理和社会学著作对这一时期行政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代表人物与著作:霍桑实验与行为学派(梅奥)、西蒙的决策学派(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研究)、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彼得的彼得原理、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拉斯维尔的政策分析理论(1951)等。第三,创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NewPublicAdministration):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乔治.弗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服务行政理论:H.Frederickson:新公共管理学(1980年)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2.中国行政学发展三阶段:(1)引进和创立时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尚书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1876年梁启超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孙中山先生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思想,并且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1935年张金鉴出版的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1943年,成立了中国行政学会,出版行政学季刊。(2)挫折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1952年院系调整时,公共行政学作为伪科学被砍掉,但台湾及香港地区仍继续发展。,.,“人皆有不忍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