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 _第1页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 _第2页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 _第3页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 _第4页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网络的调研报告急救是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志着一个地区医学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保健水平。急救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我市改善投资环境和创建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较大城市,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城市圈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规划区面积将扩大到138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16年将达260万,急救工作越来越重要。作为特大城市必须要有健全的城市急救网络,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高度灵敏的急救通讯调度指挥中心,确保在事故突发时快速反应,高效率、高质量地就近抢救各种急、危、重病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目前,我市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要。因此,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市的急救服务网络,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委组织部分卫生界的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先后到市卫生局、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0”救护站,以2/5及市区11所医院急诊小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赴_、_等地参观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情况委员们一致认为,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1、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建设起点高,具有示范作用。_、_急救网络是由一个中心、多个分站、多条绿色通道组成。分站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与医院急诊科共同组成区域救护中心和绿色通道。急救中心、分站、绿色通道密切配合,保证急诊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急救半径小于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2、政府投入与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相结合,少花钱、多办事。在基建方面,_市政府批准急救中心扩建征地5亩,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_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征地亩,新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在车辆配备方面,两市能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5万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配备高档进口救护车各30辆。车载设备有无线3/5通讯、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起搏除颤器、心电图机、心肺复苏器、气管插管、胸穿、供氧等。通讯设备方面,两市均装备了800兆集群通讯指挥系统,该系统实现“120”有线专线计算机联网数据化,并通过卫星完成监控、定位、大屏幕显示,形成以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急救车辆和医院急诊科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指挥调度系统。在市内设有3个发射基站,信号覆盖率达98以上。急救中心在对分散执行急救任务车辆实施不间断监控指挥的同时,又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各医院间信息传递的畅达。遇有大型事故,可实现通频同播,做到一呼百应。急救分站建设,两市在设立分站时,都采取依托医院急诊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投入并补充一定设备的办法实现。_市六个分站只增加2000万元设备投入,就盘活了上亿元资产。六个分站都形成了自己的抢救、监护、手术、辅助检查体系;只增加10万元通讯设备投入,就与13个医院急诊科保持24小时联系,协调指挥400名急诊工作人员参与急救工作。3、院外与院内分开管理,急救流程一体化。_市将急救中心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外急救,将各医院急诊科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内急救。虽然急救分站设在各医院,但院外4/5急救归属于急救中心管理,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就近抢救,并结合各医院的专科特点,合理运送伤病员。医院在接诊、辅助检查、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避免了相互扯皮的现象,也扼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的工作优势。4、政府政策倾斜,稳定急救队伍。因急救中心替政府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救援职能,不是纯医疗机构,所以,_、_两市把急救中心都核定为全额事业单位。_定编80人,_定编120人。医护人员中,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60。凡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晋升上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放宽条件。准予发放急诊补贴副高300元/月、中级200元/月、初级100元/月。这样,对稳定急救人员队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当前我市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市区只有一所救护站,承担全市的急救工作。多年来,市救护站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较好地担负起了院前急救、社会急救、伤病员转运以及重大灾害抢救等任务,为挽救急症患者的生命,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5/5市救护站1963年建站,为科级差额事业单位,现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一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