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视频1-6,量化研究方法介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韦小满,提纲,一、问题的提出,(一)确定课题,研究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及自我管理策略研究,我们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问题行为一直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儿童问题行为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是5%15%,80年代高达10%20%。国内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以来,所调查出的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80年代的调查数据在10%左右,90年代则上升到13%左右。初中生问题行为检出率普遍高于学龄儿童平均水平,多数在15%以上。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的迅速变革,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90年代中期以来,在“高中、高校扩招”的压力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与同龄的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失败体验更多,学习困难更大,其问题行为的表现更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高显和高发区域,在很多地方中职学生以其高发的问题行为成为“差生”的代名词。问题行为的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个体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并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困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还很欠缺,以中国期刊网为例,截至2004年7月,检索和问题行为有关的93篇文章,涉及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只有5篇。因此对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干预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将有助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研究2: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学校干预研究,在日常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班里的公物被人损坏了,全班都会说“没看见”;老师表扬某某同学在某方面做的好,教室里会传来不屑一顾的唏嘘声;小组值日,活儿没干完,有的组员就会心安理得地落座;参加公益劳动,老师再怎么强调它的意义,也总有一些学生不带工具。有研究者在某小学选取50名学生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看新闻遇到伤心或感人的事件时,51%的中段小学生、34%的高段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40%-5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心理专家把上述种种行为和表现概括为“亲社会行为”的丧失。目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青少年社会化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他们的思维能力进入新的水平阶段,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也变得越发复杂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尤其是积极寻找干预的策略,对促进其心理和道德品质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理论意义,研究1:,以职业学校学生的问题行为为对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系统分析中职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类型,为更好地研究中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拟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测量工具,编制信度和效度较好的中职学生问题行为量表,为研究中职学生的问题行为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导,以自我管理的形式,对问题行为进行教育和干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充实班级管理理论提供新思路。,研究2:,本研究试图以班级管理工作的途径并借助一系列以班级为单位的干预措施,探索培养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学校教育方法,以服务于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实践,同时期望为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探索一个新的突破口。,(三)实践意义,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需要。,是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研究1:,培养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研究2:,二、文献综述,(一)概念界定,问题行为的定义,问题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认的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以及在情绪或社会适应方面不成熟的行为。,研究1:,2.问题行为的分类,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亲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社会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个体自愿提供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益并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个体自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受损。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属性:(1)动机的自愿性;(2)结果的利他性;(3)社会赞许性;(4)情境的社交性。,研究2:,2.亲社会行为的结构,表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二)相关理论概述,主体论,内外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研究1:,(三)相关研究概述,关于问题行为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结构类型家庭情感气氛、亲子关系、父母素质学校因素: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研究1:,关于问题行为形成的个体内部因素生理因素:视、听、说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心理因素:情绪、性格、不当的自我概念和归因方式学习因素:学习困难、学业失败,认知因素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道德推理能力,研究2:,情绪因素的影响移情心境,个性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四)研究方法概述,常用量表有以下几种:Rutter儿童行为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问卷,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研究1:,亲社会行为的学校干预实验:设置良好的环境,组织集体性游戏活动,与课程或活动相结合的移情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行为强化训练和榜样示范,研究2:,三、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被调查对象。首先按照办学力量和地域的差异,选取了烟台地区五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普通职校2所;地处城市的中职学校2所,地处乡镇的有3所;其次按照年级、班级状况、专业和性别的不同,选取了五所学校中的18个班级,其中一年级7个班级、二年级7个班级、三年级4个班级,选取好中差班级各六个,共涵盖经济管理、计算机、国际贸易等12个专业。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690份,回收问卷690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668份,有效率达96.8%;其中男生330人,女生338人。,研究1:,烟台农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生来自山东各地的城市和乡镇,也有少部分省外学生,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位,生源多样,因此学生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校针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自2003级学生入学起开始实行分层教学,新生通过文化测试后被分为快慢班。本研究选择的实验班为园林专业慢班,男生12人,女生22人,共34人;对照班为计算机专业快班,男生18人,女生15人,共33人。,为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本研究在选取被试时考虑了两点,一是只选取初中校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二是三所学校在位置分布上有所差别,以体现被试生源上的代表性。最终,从山西长治市市中心、城区及郊区三个地方选取了三所初中校,然后从三所学校的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作为被试。表有效被试的构成情况,研究2:,实验研究从某中等城市的某个初中校初二年级四个自然教学班中,选取了两个班,确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总人数66人,男生27人,女生39人,平均年龄13.0岁,标准差0.74;对照班总人数65人,男生30人,女生35人。平均年龄12.9岁,标准差0.59。,(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以对问题行为涵义的探讨为理论基础,以开放式访谈收集的资料为现实依据,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班主任、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教育心理学专家进行调查访谈和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到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认为中职学生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学习问题行为、交往问题行为、生活问题行为、情绪问题行为,其中前三个是外显的问题行为,最后一个属于内隐的问题行为。在此基础上编制题目。,研究1:,表中职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及题目量,中职学生问题行为量表,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特点,特邀请你参加这次调查。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题目,并将你最近半年来的实际做法与题目所说的做法相对照,然后选择一个最符合你的答案,在题后的相应数字上划圈。问卷的题目是为了科学研究而设计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不需要填写你的姓名,回答的结果也不会作为对每个同学评价的依据,你的回答将得到我们严格的保密。所以请你凭第一印象实事求是地回答,注意不要漏题!衷心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样题:0=从来没有1=a.有时出现,不是每周一次b.表现轻微2=a.至少每周一次b.表现严重或经常出现如:我不能按时完成作业。012如果你多数情况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那么就属于明显或经常有此表现。因此你就在数字2上划圈。成为:我不能按时完成作业。01,1、上课时忍不住要和周围同学说话、传纸条、睡觉或胡思乱想。0122、如果没有老师监督,就无法克制自己认真上好晚自习。0123、上课迟到或早退。0124、不向老师请假就缺课。0125、未经老师允许就私自离开学校。0126、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0127、抄袭、偷看同学的作业或试卷。0128、喜欢上网玩游戏或聊天,一玩起来就不想停止。0129、和同学说话爱带脏字。01210、辱骂或动手打那些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同学。01211、即使违反校规校纪,也会为朋友打抱不平。01212、和一群同学集体排斥某个人。01213、向同学索要自己喜欢的东西。01214、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吵闹或不理睬父母。01215、激烈地反驳或抵抗老师、家长的批评。01216、和要好的异性朋友过分亲昵。01217、吸烟。01218、喝酒。01219、偷偷拿过别人的东西。01220、为了免受惩罚经常撒谎。01221、骗取过同学、朋友的东西。01222、经常向其他同学或老师借钱。012,23、经常将自己的发型和服饰打扮得另类出众。01224、玩扑克或麻将时将钱做筹码。01225、看色情录像、书籍或网站。01226、乱扔乱丢垃圾杂物或随处胡乱写画。01227、逃避劳动。01228、逃避出早操等体育活动。01229、破坏过其他同学的东西或公共财物。01230、总担心自己受别人欺骗。01231、做事情总需要同学或家长的陪伴。01232、在人多的场合会局促不安。01233、在异性面前往往手足无措。01234、喜欢独来独往。01235、守口如瓶,有事不说出来。01236、惧怕新环境、陌生人或陌生的地方。01237、总担心把事情搞砸或者预感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01238、有强迫行为,即总是不自觉重复某种动作。(如总爱洗手)01239、难以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01240、难以从低沉的心情中解脱出来。01241、常怀疑有同学在背后说我坏话。01242、觉得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01243、故意伤害自己或企图自杀。01244、发生过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头疼、腹痛、胃疼、恶心、呕吐等)。012,项目分析的方法: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列由最高往下取27%的被试构成高分组由最低往上取27%的被试构成低分组对每道题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分进行t检验删除不显著的题目,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稳定性系数(皮尔逊相关)等值性系数(皮尔逊相关)分半信度系数(两半相关+校正)内部一致性系数(克伦巴赫系数)评分者信度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常用检验效度的方法:内容效度(程序检查+专家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皮尔逊相关)构想效度(综合方法),表问题行为量表的信度系数,本量表在开放式调查和参考众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与专家的多次讨论,确定量表内容。各题目经过和学生、教师的修改,符合调查对象的年龄水平,因此从编制的程序讲,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表问题行为量表各分量表间及与总量表间相关系数,研究2:,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指导语:本问卷中列举的情境也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请你在每题的下面选取你会采取的想法或做法,力求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杜绝假想。本测验结果不公开,整体统计后只用于教育研究,没有任何奖惩和评判色彩,请同学们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放心、如实作答,你的回答将帮助研究者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学生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谢谢同学们的配合!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第一部分:你的基本情况(务必填写)编号性别年龄班次第二部分:答题方法及问卷每题提供三种备选情况,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并在答题表相应字母代号下划“”。千万不要漏答或多选。请不要相互商量,也不要打听别人的答案。1.好朋友遇到挫折了,心情很不好,你会:A.我会主动安慰他(她)。B.他(她)要求我帮助的话我就帮助他(她)C.我不大会体会别人的心情。,2.“周周练”考试中,你们小组因为两位同学成绩不好而得不到“学习星”,你的态度可能是:A.对两位同学表示不满意,抱怨他们的不努力。B.无所谓,反正不关自己的事,拖后腿的又不是我。C.主动帮助两位同学共同进步。3.你买到了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几个同学提出想跟你借着看看,你会:A.大大方方地借给他们。B.他们必须也借给我一本我没有的参考书作为条件。C.找个借口拒绝。4.如果你在公共车上给别人让了座,但对方并没有对你说谢谢,你心里会想:A.下次我再也不给别人让座了。B.这是他个人素质的问题,与我无关。C.我给别人让座是因为我觉得应该,并不期待对方的回报。5.你班的某某同学对人总是很有礼貌,你觉得他(她)这样做是因为:A.有目的地讨好别人。B.有礼貌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这样做有利于形成良好同学关系。C.说不清。6.班里有一位同学性格比较孤僻,老师想帮助他(她)改变性格,建议同学们多和这位同学交往,你会:A.性格孤僻的人不好相处,我不愿意和这样的同学在一起玩。B.我会邀请他(她)一起玩。C.我甚至在老师发出倡议之前就已经注意到这位同学没有伙伴了,所以我经常主动接近他。,亲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和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分别于正式使用前在某校初二年级中抽一个班作了预测,得到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74和0.7812;分半信度系数r分别为0.8657和0.8114。,本量表的编制参照了国内学者寇彧关于“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结果,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八个维度,然后参照描述性定义,并结合了初中生在校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的实际特点编写题目,使得问卷能充分反映初中生在同伴交往和师生交往中可能发生的亲社会行为;另外,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还请相关的专家、一线教师和学生对问卷的条目进行了多次审查、修改,所以,理论上推测问卷具有内容效度。,表3亲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八个维度相关矩阵,(三)研究程序与方法,研究1:,第一阶段:查阅文献,编制量表。本阶段查阅了大量有关问题行为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料,检索了1997年至今的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版)、中国期刊网及人大复印资料(哲学社会版),阅读了有关书籍,收集了大量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资料,征求了教育管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并确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第二阶段:确定样本,正式施测。在得到烟台市教育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后,本研究选取了烟台地区五所中等职业学校的690名学生作为被试,由经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的研究人员亲自担任主试,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初测。第三阶段: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研究2:,调查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所有测试均由研究者本人担当主试。研究者说明指导语后由学生在答题表上作答。施测时间约为35至40分钟。有效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及MicrosoftExcel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了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三种方法。,实验研究:前侧:前测在实验开始前一周施行,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前测的内容包括实验对象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水平。,干预训练:第一阶段:营造亲社会的班级氛围。通过主题教育等形式创设一种“构建和谐班集体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对不良行为形成一种舆论约束。第二阶段:重塑亲社会的价值观。依据对实验对象亲社会价值取向测查的结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实验,通过价值澄清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学会选择亲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三阶段:提升亲社会行为水平。依据测查结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措施,通过心理活动课,借助角色扮演、移情训练、行为训练等方法,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亲社会技能,促进实验班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整体提高。,后侧:用前测时使用的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和亲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测评;用开放性价值取向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水平进行测评。,四、结果与分析,统计学,集中量:算数平均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差异量:全距、四分位距、标准差、方差,相关量:相关系数,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独立样本相关样本同一组被试匹配组被试,三个及以上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不显著显著(多重比较)主效应交互作用,由调查获得的点计数据(2检验)单因素的双因素的,相关分析两列变量为正态连续变量(皮尔逊相关)两列变量为等级变量(斯皮尔曼相关)三列及以上变量都是等级变量(肯德尔和谐系数)一列变量为正态连续变量,一列为二分变量(二列或点二列相关)两列变量都是二分变量(相关或四分相关),研究1:,接入林向英研究的结果与分析,研究2:,接入左宏梅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五、讨论与结论,研究1:,1.中职学生问题行为表征的综合性和差异性分析,本研究验证了Steinberg(1993)提出的问题行为综合征的概念,发现各类型问题行为确实在中职学生个体身上呈现交叉、重叠、并发的现象。本研究列举的四大类44中问题行为在中职学生群体中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最具有普遍性。,2.影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从外部因素分析,班级管理方式和同辈关系是影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外部关键性因素。从内部因素分析,自我教育能力是影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关键性因素。,3.关于问题行为教育干预研究的方法学讨论,以往对问题行为的测量、诊断和对干预结果的评价,多采用定量的方法,忽视了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定性研究和行动分析,因而往往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特征、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干预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注重为将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实施综合干预。,4.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问题行为的测量和调查问卷不够完善。2、研究的代表性还不够广泛。3、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4、指导方式还比较单一。,本研究的结论是:、中职学生问题行为具有高发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课堂题行为是中职学生最普遍的问题行为;、中职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状况、学校管理方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密切关系;、问题管理方式、同辈关系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影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问题行为教育干预研究中要重视研究手段的综合性和研究对象的自主性。,研究2:,1.干预的效果,干预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价值取向从均数上看与控制班几乎持平,先前显著的差异消失,表现为利他取向者大大增加,而难以判断者和移情取向者则相对减少,这说明干预实验显著改变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得学生在面临同样的情境时,能更多地考虑行为是否对他人有益。干预实验后,实验班与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航维修安全试题及答案
- 生药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名词解释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飞机维修笔试题及答案
- 高楼外墙漆施工合同(3篇)
- plc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居住小区外墙清洗与保养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建设工程包清工合同标准
- 国际贸易代理合同规范范本
- 存量房买卖与租赁政策咨询合同
- 指甲材料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采购合同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巴彦淖尔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PETS公共英语二级大纲词汇
- 消控室制度上墙
- 蜗轮参数化设计(creo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