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第三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一、农耕自然经济的起源: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起源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代表新石器文化的仰韵文化、龙山文化,已经从渔猎过渡到农耕生产,已经显示出农耕文明,表明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已在黄河中游地域开始形成;同时,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农业文明,如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遗存和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存,都表明这一点。,3,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儒家典籍中所津津乐道的远古“有道帝君”的作风,都是一些创始农业、辛勤耕耘的君子,如禹、后稷(姜嫄之子)、公刘、神农。周易系辞下: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4,古代诗歌的记载与反映:(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歌)(2)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餕至喜。”(3)老子“小邦寡民”的理想:“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二、农耕文明的重心南移:农耕文明虽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黄河中下游农业率先到达较高水平,此地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自然也就成了封建政权力量相互较量争雄、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地区)。,6,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农耕区域渐次向南扩展。而秦汉统一后,南北文化易于交流,汉晋以降,北方边患渐多,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由于迁徙及战死的因素而大量减少,生产力大受破坏,而江南战乱较少,相对于北方,它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的巨大潜力开始发挥出来。,7,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的特点:1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份并存:农耕自然经济并非一种单一型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它的体制下允许多元化的经济成份并存。这些成份互相对立同时又相互依存、补充。,8,(1)纵向:远古村社经济宋元明清的乡族经济;奴隶制经济残余残存于封建经济中;贵族分封制度一度中断,但至明代亦存。(2)横向: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9,关于商品经济的特点:(1)中国的农耕经济并非纯粹的自耕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其中也保留有商品经济一定的余地与比重。按理,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是对立的,我们不能清楚它在我国产生的确切时间,但可以肯定,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它就已经悄然出现,并且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10,在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商品交换与市场流通的记载,另据周易系辞云:神农创“市”,表明农业与商品经济同步产生。不过,与农业相比,商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据左传、国语记载,当时郑有,11,“逵市”、“羊肆”,晋有“绛市”,吴有“米市”。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到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12,西欧的“农村庄园”,1、7世纪之后,大批的农庄在欧洲建立起来。2、“庄园”以土地租税制建立的农业生产组织与社会单位。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租种者依附于土地所有者,受到领主的保护。3、欧洲农业技术得到了改进,比如轮流耕作、生产工具(重犁、磨机、风车)、集体联合耕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4、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对推动西欧的民主政治、限制封建王权与教会势力有着独特的贡献。,13,2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古代中国有一定海洋贸易的优势,而且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最终却发展成内敛型的特点。古代中国海洋贸易的目的与特点?(政治需要、夸示海外;与民众无关,上层统治者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明中叶以后私有贸易介入海洋贸易中。(郑成功),14,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是有:,15,一、经济体制。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早已出现,古已有之;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16,二、社会矛盾。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中国历代王朝有一种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治与乱)互易的周而复始的规律。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与同时期的经济兴衰周期大体同步,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破坏、停滞周而复始。农耕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根本上是以扩大劳动量的投入来实现,而人口增长率会高于物质资料的增长率,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会失调,战乱、灾荒等自然社会因素会自发调节其矛盾,使社会经济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而遭受周期性的破坏。,17,三、上层建筑的箝制与束缚:上层建筑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又严重地阻碍之。(一)经济剥削:赋税、徭役、兵役、重农抑商。(二)意识形态的保守、怀古阻碍之。(三)古代的政治布局的阻碍:(四)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又使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发展不起来,18,西欧“城市化浪潮”,1、西欧封建制度最具特色的应当是城市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2、出现了巴黎、罗马、伦敦、奥尔良、里昂等城市群体。3、城市化带来了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4、1314世纪,城市“自治市运动”兴起,城市居民要求人身的自由化与自治,对封建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威胁。(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主义)5、欧洲城市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现代工商业的兴起。这是资本主义与工业文明的动因。6、现代工商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取得商业利润为目的,不同于手工业生产。,19,第三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基本特点:有容乃大1、持续性文化的延续力。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居协议书怎么写
- 质量赔偿协议书范本
- 2025合同范本汽车买卖定金合同样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勘察设计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岩土专业基础)全真题库及答案(2025年)
- 工作协议书合同
- 房产证转让协议书怎么写
- 科技产品营销推广方案设计
- 托管班与家长的协议书
- 差旅费协议书
- 房屋租赁终止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 呼吸内科出科汇报
- JJF 2267-2025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校准规范
- 2024-2025学年安徽合肥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荣耀机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