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ICU临床药师孙浩,2,主要内容,1.万古霉素使用现状2.出现问题3.新指南2009版4.小结,3,MRSA在全球广泛流行,1.DiekemaDJ,etal.ClinInfectDis.2001;32:S114-32.,我国?,4,MRSA对万古霉素的MIC值爬坡,SteinkrausGetal.JAntimicrobChemother.2007;60:788-94,5,MRSA对万古霉素MIC越高,治疗感染失败率越高,(10/21),(12/17),(23/25),治疗失败率(%),0.5,1,2,MIC,g/mL,Moise-BroderPA,etal.ClinInfectDis.2004Jun15;38(12):1700-5。,6,万古霉素的目标AUC/MIC,当MIC增加时,AUC也应随之增加以达到目标范围,7,Sakoulasetal报道对于血行感染的治疗,如果MIC0.5mg/L,治疗成功率55.6%如果MIC(12mg/L),治疗成功率9.5%(P=0.03)2006年,CLSI降低MIC敏感折点From4to2mg/LforsusceptibleFrom8-16to4-8mg/LforintermediateFrom32to16mg/Lforresistant,8,盛京医院09年统计,近年来,年菌株分离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和2007年分别有一次较大的飞跃.,9,盛京医院09年统计,2009上半年阴性菌仍然占全部菌株分离率的2/3还多。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所占比率最高。,10,盛京医院09年统计,11,盛京医院09年统计,12,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用于革兰氏阳性菌严重感染,尤其是对其他抗菌耐药或疗效差的MRSA,MRSE,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13,14,15,16,万古霉素要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1.提升疗效好2.降低副作用(肾毒性),感染治疗成败与万古霉素血清浓度有关,17,万古霉素浓度开始检测了!,18,国内TDM实践经验,说明书:0.5g,q6h或1g,q12h峰浓度(静滴结束后12h):25-40ug/ml(中毒浓度60-80ug/ml)谷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0ug/ml(中毒浓度30ug/ml),19,国内TDM实践经验,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范围为峰浓度3040mgL-1,谷浓度510mgL-1峰浓度血标本在静脉滴注结束后3060min留取谷浓度血标本则在给药前留取。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0.5g,q8h,静脉滴注所有病例均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未达到血药峰、谷浓度的患者调整为1.0g,q12h;对高于血药峰、谷浓度的患者调整为0.5g,q12h;调整后3d再监测其血药浓度经过1次或数次调整,直至血药浓度达到安全、有效范围。340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5(27);649-51,20,21,新指南认为不足之处,1.万古霉素时间-浓度曲线有可能不满足多指数幂降低2.对于万古霉素峰浓度定义不明确3.万古霉素药带动力学属性没有在指南条件下评估4.缺乏对于血药浓度监测(认为浓度无关)。5.临床缺乏计算AUC方法。(推荐MIC作为AUC代替标记),Geraci推荐并非依据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22,ATS2005推荐,对于正常体重,肾功能的患者:15mg/kg,q12h进一步提出:要求谷浓度达到1520mg/L。(但是这是不可能的),23,24,25,1.药带动力学参数,26,为何万古霉素浓度不容易预测?,药物代谢4大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组织渗透性蛋白结合率肝代谢肾功能,27,28,2.药动学和药效学监测参数选择,试验:Cmax40,20,10,5,结论:nodifference同理,TMIC亦被否定最终,AUC/MIC400标准药动学和药效学监测参数的选择:TMIC?Cmax?AUC/MIC?,29,3给药剂量策略:,ABW(actualbodyweight):对于危重患者建议:先负荷剂量(按照体重),再根据浓度调整;持续输注Vs间断输注无差别!对于肥胖者给药剂量经验有限,但初始给药剂量应该按照ABW,之后按照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30,Exposuretotroughserumvancomycinconcentrationsof100ml/ml,正常体重80kg)若MIC0.5mg/L,AUC/MIC400若MIC=1mg/L,若仍需使AUC/MIC400,需要谷浓度至少15mg/L。同样,MohrandMurray得出同样的结论。补充MIC=2mg/L,AUC/MIC=0%。依据提高渗透性能力,对于复查感染推荐谷浓度1520mg/L。如果MIC400(III/B),33,哪种病人更推荐进行谷浓度监测:,1.大剂量(谷浓度欲达到1520mg/L)(III/B)2.肾损害高风险(联用氨基糖甙类药物)(III/B)3.不稳定肾功能(明显改善或恶化)(II/B)4.长程治疗(大于35天)(II/B),34,Evaluatetheuseoftargetedtroughconcentrationsof15-20mg/L.,102patientswithMRSApneumoniaOverallmortality31%(32patients)Result:nosignificantdifferences分析:(样本量,数据变异性,无法测量达到靶浓度时间,仅评估AUC)仍建议给予高浓度,35,监测频率,1.对于短程治疗(35天)和低强度治疗(要求谷浓度15mg/L)稳态前仅需监测1次。(II/B)2.对于长疗程(大于5天)稳态后至少监测1次谷浓度,之后根据临床情况适时监测。(II/B)注意:1520mg/L缺乏临床安全性支持。应该根据临床情况判断患者监测频次。推荐对于药动学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1次。对于药动学不稳定的患者应该适时监测。(III/B),36,给药剂量,负荷剂量(针对复杂感染):2530mg/kg快速达标(III/B)但是对于MIC2mg/L,不可能使用常规剂量达到AUC/MIC400。常规剂量1520mg/kg,q8hq12h(MIC10ml/min)和重度肾功能不全10ml/min延长至240h,52,小结,口服吸收差组织浓度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清除不明显。CRRT按公式计算。既非浓度依赖型,也非时间依赖性。AUC/MIC400。使用计量按照ABW计算。,53,CrucianiMetal.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1996;38:865-869.,一项对万古霉素(单剂量1g,静脉滴注1h)在30例肺叶切除患者体内肺组织浓度的研究结果,给药后时间(小时),平均浓度(g/L或mg/Kg),4g/mL,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远低于对金葡菌MIC90值,万古霉素肺组织浓度低,54,糖肽类的组织浓度低是其疗效差的一个重要原因,1.Graziani1988;2.Matzke1986;3.Albanese2000;4.Georges19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招聘编制外聘用人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定西郑州麦克莱恩心理医院后勤人员招聘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赤坎区选调赤坎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教研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昌平区统计局招聘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专班助统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中国混凝土修复和再填充砂浆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贵州贵阳市某国有银行花溪支行派遣制员工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千名人才进新区”集中引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中国环丙烷磺酰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公开招聘1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冀北博望电力产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中药饮片采购和验收和保管和调剂培训课件
- 诗经·卫风·淇奥课件
- 爱吃糖的大狮子
-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
- 家用药箱会整理(课件)人教版劳动六年级上册
-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 职称若干问题回答
- 英国文化入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
- 猎人海力布课本剧剧本
- GB/T 17748-2016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