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线拳 (林世荣) 第一式 敬礼开拳 图解:面南自然而立。双手下垂,腰正头平,敛神静气。随后吊左脚(脚尖着地,脚跟离地),曲右膝,右手成拳,左手成掌(四指撑天),提至右胸前腋下,再一齐堆出,拱手顶礼(如图)。此为洪拳有名之拜谒桥手。要旨:出手时目向前视,口唇吸气闭紧。内力悠然贯于桥拳掌中。 实战:当我静立时,若敌一拳由中路打入,我可立出此拳掌,连消带打,再顺势扭手,成双挂拳打落。可参看工字伏虎拳之第九式。 注示:此敬礼开拳,中藏深义。其吊脚势表示鞠躬,左掌像月,右拳像日,合而为一“明”字。相传洪拳祖师以此暗喻反清复明之志。此势又名拜谒桥手,乃洪拳连消带打法门之一。 第二式 二虎潜踪 图解:承上式。扭手一收,在两手变拳时口喝一声“哈”,接着双拳立即向上打出(可参看工字伏虎拳第九式)。然后气呼至尽,合口,将拳藏腰收后,贴于命门穴;同时收回吊脚,胸部挺直,眼平头正,两脚直而不曲(如图)。 要旨:合口,以鼻呼吸,连作三次;注力于两臂。 实战:此势由拱手而变双挂拳打出,然后藏拳于腰后。义见第一式,此略。 此势旨在修炼内功,以鼻调息,蓄宗气于胸,并注之于胸。 注示:凡练洪拳者,切莫小视此式。须知此挺胸合口注力之法,乃洪拳内功产生之秘要。 久习此法大有益于肺部。 第三式 双剑切桥图解:承上式。将所藏两拳,从后沿胁提上至胸腋;随后拳心相对,松指放拳一夹成切掌,形如刀剑(如图);同时开口呼气,出“呵”一声。此名双剑切桥,指尖朝天而不向下。要旨:切掌指尖向上,掌心相对。发“呵”声时先抱纳一气,再行呼出。以声带劲,注力指掌。 实战:此势一法三用:一练夹力;二练沉肩;三练刀掌。实战中,夹掌可以夹人头部,沉肩可以稳身定桥,而以掌化刀,则可以寸劲打人。 此属洪拳近身短打之法。 注示:此双剑切桥,无形无势,似极简单无力,但洞悉洪拳者,皆知其含义不浅。盖洪家技击,讲究近身短打,贴马擒拿,其所有功夫,无不由短桥发力而成。此势正是练短力之法,习者切勿忽之。 第四式 老僧挑担 图解:承上式。两切掌向外一摊(掌心朝天),接着分三节握拳:第一节屈握四指;第二节指扣掌心;第三节拇指合于食指之上成拳(动作要快)。然后两手离肋往上一抽,成外顶之势,两拳相对于双肩之间(与腮部平行);同时口出“吃”一声。 要旨:两手握拳与顶抽拳要一气呵成。 实战:此势主练肩膊抽力之劲。“吃”一声,乃以声催力。 当我势如上式时,若敌前来抱我,我即抽手顶,以此法击其心胸。在近身短打中,此势颇具威力。 注示:此法尚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凡肩部诸症,如肩周炎、肩关节痛等,练此法百日,必收奇效。惜今人鲜如也。 第五式 惊鸿 敛翼 图解:承上式。将左右两拳由上向下切落,放拳变掌,口出“吃”一声。掌对腰中,腕贴盆骨,手向后,指尖朝外(如图)。 要旨:放拳切掌要有力。口出“吃”声 。 实战:此势为冚手,由此可变标串掌攻敌。 注示:南粤洪拳,有一门三家之说。一为南少林之洪拳,由福建少林寺觉因和尚及感法禅师传入,以铁桥三、颜耀庭、颜殿雄为代表;二乃洪门中所有拳术之通称;三指粤人洪熙官所创之拳术,亦叫洪拳。 铁线拳为觉因和尚所传,由铁桥三行之于世,乃南少林之“洪拳”,学者当体认之。第六式 左右寸桥 图解:承上式。将腰间两掌,各向左右标伸而出,同时口出“咝”一声(如图)。 要旨:臂直与肩平。实战:此势为左右齐攻之法。 注示:此法固可攻敌,但其深义,却在练铁桥手。欲使手桥似铁,全凭练此标指之劲。初练时空臂而发,继则以沙包缚臂,初仅三五斤,渐而加至百斤,最后双臂能承重五百斤以上,便告功成。 当年铁桥三便以此铁桥手而一举扬名。可知此法非同寻常也。 第七式 三度珠桥 图解:承上式。左右手一沉,两掌变一指撑天势,同时口发“咝”一声(如图)。此名珠桥手。然后奖左右珠桥手徐徐收至肩上耳下,再缓缓向左右推伸而出,连续三次。此名三展手。 要旨:沉桥发声,三展珠桥时要挺胸,力贯两臂。实战:当我势如上式时,若敌出手截我中臂,我即沉抽后,反夹其臂。此乃洪拳之拑夹手法。 注示:此势除作夹桥之用外,尚可练桥手之劲力。 第八式 大仙拱手 图解:承上式。在三展珠桥之后,将两手收回于肩,右手转握成拳,左手化掌,随之徐徐向前推出。口合不出声(如图)。然后再转扭两手成拳,抽后藏于腰脊处。 要旨:两手推出时,拳略后于掌,成日月手势。 实战:此势可用于推挡正面扑来之敌。 注示:此大仙拱手,形似拱手开礼,实有不同。一般拱手礼,义在练桥;此势则义在拳掌之发。 铁线拳七十势,势势虽不离技击,但究其根本,却在于拳掌劲力之收发运用。 广州洪拳前辈邱全先生曾说,洪拳乃南少林一派拳术之内功精髓。笔者认为,铁线拳则是洪拳内功之根本法门。出大仙拱手时,不可图快。一定要力贯指端而徐出,否则难有内功之效。 第九式 二字拑阳马 图解:承上式。两拳藏腰不动,左右两脚分开横移:先摆脚尖,后摆脚跟,再摆动脚尖,屈膝成马(如图)。此时两脚距离约一尺二寸。 此名二字拑阳马,洪拳习称为“脚开二步半”。 要指:双膝微曲,两脚展开,力贯于下势如拑夹,足趾紧着地面。口合不发声。 实战:此势落地生根,敌固难撼;而我出手攻敌,力量倍增。 注示:洪拳特重腰马。其练马之法,初练立势,次则练此二字拑阳马。久之马步坚稳,如铜浇铁铸。最后再练四平,直至落地生根。相传铁桥三马步落地,左右各以大汉六人用绳扯其双脚,岿然而不可动。 第十式 掩护丹田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动,转出背后两拳,成十字铰剪手:右臂在下,左臂在上,交加护住脐下丹田部位(如图)。 此名下金剪手。要旨:两手拳臂相交一截;同时合口,鼻发“唔”声,以气助力。实战:当我势成二字拑阳马时,若敌一拳入中击我下腹,我即出此剪手,截断其臂。 此势为洪拳绝手之一。 注示:此势出如利剪,十分厉害,乃洪拳著名之常用手法。练习此法,需日截一木手桩,至能断二寸圆杂木者,方告功成。而由此断铁弯铜,殊非难事。 第十一式 抽手护胸图解:承上式。先口发“呵”声,呼出浊气;然后将原来之金剪手向上一抽,至与喉部相齐(如图)。 要旨:金剪手上抽时,左臂力向外压,右臂力向内勾,注气发力。 实战:此势为护中手法。当我手护丹田时,若敌一拳袭我心胸,我即可以此式将其来拳撑开。然后或外剪挟断其臂,或顺势变挂拳击其头首。 注示:此势为洪拳有名之中金剪手,又名双闸手。洪拳金剪手,有上金剪、中金剪、下金剪三势。前势护腹,是下金剪;此势护胸,为中金剪;下势遮头,为上金剪。皆属洪拳之截桥手法。 此法专门断人手桥,以外剪为要。 第十二式 两手遮天 图解:承上式。先吸入一口气,然后发出“哟”一声,将力贯于肘节之间;紧接着两臂夹力往上一抽至额顶,双拳随之半开变掌(如图)。此势又名上金剪。 要旨:两臂抽至额顶,拳疾变掌。 实战:此势为护上手法。当我势成中剪手时,若敌一拳劈向我头,我即可以此格挡。 注示:此势虽有技击之用,但真义不在技击,乃在练肩肘之劲力。而肩肘一旦力厚,则无论何拳打击,都有雄势。 此外,修炼此式还能治肩颈综合症。 第十三式 秦琼献锏 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变,静心注力于左右两肘间;力足后,两往下一沉,傍至腋下,同时口出“嘻”声,双掌成爪,掌心朝天(如图)。 要旨:沉发劲,口出“嘻”声。挺腰使肩颈大贯筋能动之有力。 实战:当我两手遮天时,腰肋空虚;若敌一拳趁虚而入,我即沉一逼,以此势拦截。 注示:此势除能截手拦桥外,还能练肩膊之劲,以及旁触后撞之功。此乃洪拳有名之千斤坠肘法,不可小视。 第十四式 饿鹰扑食 图解:承上式。开脚转坐低桩成半四平大马,随即俯腰,两手分向左右,肩腋与膝相接,反掌朝天,如饿鹰展翅(如图)。要旨:低桩坐马,昂首视前,手开如翼,合口闭气。实战:此势为洪拳中之鹰形身法。唯求形僇,不论技击。旨在练低蹲腰马与反掌展臂之力,使腰马桥手均成极度之状,逼迫劲力增长。 注示:洪拳素重内功,有所谓逼生内功之法。诸如三展手、标指、反手坐势等,饿鹰扑食亦属此类。练铁线拳者,当知此拳以内方招式皆为此而立。 第十五式 迫 桥 图解:承上式。腰马一挺而上,全身振起,由低桩转为高桩,将四平马换回二字拑阳马,接着疾收展开之两臂,经胸前向左右逼开;两一沉傍腰,掌心向上,同时口发“”一声(如图)。此名迫桥,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 要旨:换马要稳。沉、托掌,喝一声“”,助力逼桥。实战:此势跃身而起,劲猛冲天。但义不在技击,而在迫桥。久练沉托掌,对敌时以此击人下颚,便可置其死地。故此迫桥实属洪拳绝命手之一。 注示:洪拳之论技击,不在乎打人什么部位,而专取内功,若内力充沛至拳如锤,掌如刀,指如钩,桥如铁,又何患坚而不摧。故凡练洪拳者,不知修习内功之要,是谓枉劳,必将徒具其表。 观近百年洪拳诸家中,若论内功修炼之法,当首推铁线拳。故铁线拳一向独门秘传,从不公开。直至林世荣先师将其弘扬普教,方渐为人知。 第十六式 定金桥 图解:承上式。静心注力于两手大拇指及手腕下,随后变四指撑天掌向前推出(惟拇指直向)。同时口出“呵”声,眼视前方(如图);然后将势定住。此名定金桥。 要旨:贯力于桥手指掌之中,推掌时头要平,腰不可太挺。 实战:此法用于推敌。通常在以迫桥格开来拳后发出。若敌较近我身,亦可以寻其空虚之处,用此掌推击之。 注示:此定金桥,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其旨仍以练桥力为主。习者要注意贯力于手臂之中,沉稳而出。若只求技击,不重内功,则技击终显浅薄。 第十七式 虎啸龙吟 图解:承上式。将原二字拑阳马向外略转,上身一坐,成插腰坐马势;同时飞肘抛,掌心向上,置于耳下;口出“”声(如图)。要旨:坐四平八分马,连续抛上下数次。每次皆发“”字音。 实战:此势为短打手法。当我定金桥时,若敌趁势向我抱扑而来,我即可一坐马,以此抛手击他。 注示:此势以坐势练马,以抛练顶力。坐马抛一稳,则击人之力倍增。 相传练习此法,乃取两沙包,坐马抛,左右击之。 第十八式 双寸桥 图解:承上式。左右两足内转,随后腰身一挺耸起,两掌向下,运至胸前腋底一拍,立即朝前标出,口出“”声(如图)。要旨:变四平马为二字拑阳马,掌指标直,腰身挺起。 实战:若我抛中敌,即可随发此势,沉掌一拍,立变标指插其喉颈要害。 注示:此双寸桥,又名双标串掌,乃洪拳十二桥手中之寸桥;其力在指端而出手如剑。然欲使十指如剑,则须练硬功。其练功方法,容候另述。 第十九式 制 桥 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动;将两掌由上向下一运,收至双耳旁,掌心斜朝下;随即分三节握拳,渐贯力入拳中,再徐徐向脐下斜出,同时口出“”一声(如图)。 要旨:握拳向脐斜出,劲力要足。 实战:此势为洪拳十二桥手之一。当我标指时,若敌乘我桥下空虚而入,我即双手向下一运,分拨开其拳掌,然后上抽斜下而出,以拳制之。注示:此制桥由上向下,斜冚而出。不论直拳、横拳还是抛拳,只要由中下路而入,皆可制之。但若遇挂槌由上而来,则须先避其锐,再以法制之。 第二十式 分金槌 图解:承上式。两拳变十字手收回胸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如图),然后鼻发“唔”声,身腰一挺,两拳分别向左右劈出。 要旨:头平目正,两拳劈开分拦要猛。 实战:当我以上式制敌时,敌若再出另一拳打我,我即先变金剪手拦截,然后两手分开一劈,用此分金槌打他。 注示:此式去势凶猛,以横槌打人中路,力发千钧,中者不死亦残,非同小可。由金剪手变分金劈拦,乃洪拳绝技之一。 第二十一式 二虎潜踪 图解:承上式。以内合二步半收马,三挪而双脚合拢;同时与之对应,将分金两拳分三次后收,最后人成立式,藏拳腰后(如图)。要旨:收拳时出“呵”音,呼出浊气。 实战:此势为洪拳之呼吸气法,以备下势之展开。 注示:洪拳讲究运气调息,以为内功基础。此时将浊气吐尽,则下势随时可开。 第二十二式 扇面子午 图解:承上式。左脚前开一步,右转身成右子午马势;同时双拳从背后抽至胸前交加一截,成中金剪十字手;随之合口闭气,鼻出“唔”一声(如图)。 要旨:马步手势连贯而成,马要稳,桥要硬。 实战:此势用于拦截右方来拳,为金剪手之变化。 注示:洪拳金剪手,除上、中、下三式外,尚有此右金剪及左金剪之变招。 第二十三式 开弓射雕 图解:承上式。口发“”一声长响,两拳随声一劈拉开,左右与肩平;身略倾斜,目视左拳,马成子午(如图)。 要旨:拳随声变,身略倾斜。 实战:此势由金剪手变化而来。金剪手是截,此势是劈挂,合而为洪拳中有名之截挂势。 凡金剪手之用,无非一般一挂。或由截变挂,或由挂变截;皆是硬桥硬打,十分有力。 注示:平常单练此散手招式,便足以防身。 第二十四式 外膀手 图解:承上式。左拳不变,右拳变一指掌(即单伸食指,余四指微曲);然后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右手一指掌随声悠然转向胸前,掌心向外(如图)。 此名外膀手。 要旨:右掌转至胸前后,目视左拳。 实战:此势旨在修炼内力,不作技击论。 注示:传统洪拳,以三大手为根,三大马为基。所谓三大手,即一桥二剪三膀手。 一桥指十二枝桥,即刚、柔、迫、直、分、定、寸、提、留、运、制、订十二手桥。 二剪指上、中、下、左、右五种十字金剪手。 三膀手即内膀手和外膀手。 而三大马即是子午马、四平八分马及二字拑阳马。 学者若如能悉知此桥、膀、剪、马,则洪拳神髓可尽得之。铁线拳 图谱详解二 第二十五式外膀手二 图解:承上式。将对膀之左拳移至胸前,再一沉静;随将原胸前之右掌往右展开,同时左拳向左方划出,合口发“唔”一声(图25)。 要旨:右掌左拳同时展开,目视左拳。 实战:此势亦主练桥手功夫,不言技击拆义。 其由前势之外膀合桥变为外膀展桥,名外膀手二。 注释:洪拳十二桥手中之刚桥,固无一定之势;但凡两手展开,沉劲逼力,桥手刚硬者,皆以名之。如此式即是。 (图25)(图26)第二十六式柔桥内膀 图解: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变,将外膀手之左拳右掌收回胸前,同时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以气带手回合。随后再转左弓右箭子午马,合口鼻发“唔、唔、唔”三声,同时将左拳右掌徐徐推出(图26)。 要旨:先收拳掌,再转马徐徐推出。 实战:此势由外膀手化内膀柔桥,主旨仍在修炼内功。 大凡柔桥,出手必缓,以逼生内力为要。此式一抽腕指,内功顿生。 内功厚则技击自强。 注释:洪家刚桥之出,宜雄猛沉稳;而柔桥之出,则宜缓慢,务必沉逼内力而发。 第二十七式内膀之二 图解:承上式。从柔桥内膀手中,转右势子午马,将原拳掌向内一反,两争往外飞出顶去,同时口发“嘀”一声(图27)。 要旨:拳掌内反接两争飞顶要猛。 实战:此势专练飞争侧击。实战中,若敌从我两侧来攻,我即可以此飞争撞地。 注释:洪拳以外膀手为长桥,以内膀手为短桥。合外内膀手之势,则远近并济。 长桥以拳掌打人,短桥则以争膊撞人。其势虽异,其劲同刚。 (图27)(图28)第二十八式订桥 图解:承上式。马转左弓右箭步,同时左拳向上一抽,右掌向下一按,口出“的”一声(图28);紧接着再口发“嗬”一声,原势不变。 此名订桥。 要旨:抽拳按掌,左弓右箭,“嗬”声吐气。 实战:此势练转马与上下变桥,其旨亦在练内功逼力。 注释:据前辈洪拳名家所言,此订桥又叫“钉桥”。谓抽拳一提,打人如入钉故。与凤眼拳之长手钉人不同。 第二十九式柔桥 图解:承上式。扭身向右转正面,成二字拑阳马,同时将原按下之右指掌抽上至胸。接着合口用鼻发出“唔”声,将左拳右掌徐徐向前推出如(图29)。 要旨:以声催力,徐出左拳右掌。 实战:此势旨在诱发拳掌内力,不以技击论。 注释:凡出此柔桥,先立稳二字拑阳马;再微微养息,存意于脐;然后合口转气于鼻,发出“唔”音。同时抽拳反腕,沉争落膀,逼力徐徐而出。 铁线拳主练内功,故如此手法,谱中多见。 (图29) (图30)第三十式遮头 图解:承上式。左脚前开并扭身右转,成右子午马势;同时左拳顺势抛出,右手变全掌,在转马时向上一抽,盖住头顶,口喝一声“”(图30)。 要旨:左拳抛出,右掌遮顶,“”一声,目视左拳。 实战:此势左攻右守,义在护头。但在此其旨仍在练拳、掌、争、膀、马之势与力。 注释:此势左抛拳,右遮顶,乃洪拳之上路膀手攻防法。 大凡初练此势,学者一般皆不能领悟“”二音之妙,而时有忽略。须知此二音最为紧要,为逼生内力之法。纵览铁线拳功法,无不以声助气,以气催气。可见声音之发,为洪拳大要。学者当谨记之。 第三十一式托掌 图解:承上式。扭身左转,成高桩四平八分马(又叫“立四平”);随之将左拳收至腰中盆骨,右掌抛争向上一托,口出“系”一声(图31)。 要旨:马成立四平,右掌托起在耳下肩膊之间。 实战:此式练高势单臂抛争托掌。用于实战,则可打近身之敌。 注释:洪拳抛争手有双抛争与单抛争之别;此势是单抛争,要留意于高马逼力,腰要插稳,两脚务求生根。 (图31)(图32)第三十二式定金桥 图解:承上式。左拳在腰不动;右掌从肩上收至腋下,变四指撑天势,随着口中发出“嗬”声长响,徐徐推出(图32)。 要旨:逼力于右掌四指;沉争落膀,“嗬”声长呼吐气。 实战:此势旨在在练撑天指之内功。 注释:相传此法为福建少林寺觉因和尚所创。修习日久,则内气外发,出掌如放电。人若触之,手脚立痹。 第三十三式侧身寸桥 图解:承上式。拉开右脚并转身左扭,成左弓右箭子午势;此时右脚尖微向内弯,左拳在腰不变。接着右掌向上一托,再一下沉成直桥手标出,同时口喝一声“吃”(图33)。 要旨:转身成左子午马;右臂侧身标出时,大喝一声“吃”,出声沉雄。 实战:此侧身寸桥之势,乃练单臂标指之功,专击敌之腰胁软骨。洪家称之为剑手或剑臂手。 注释:此寸桥剑臂,力随喝出,声势震人,劲力雄猛,充分体现出洪拳之固有特色。 以往练桥手,常以臂带铁环为法:两臂各带十至十六个铁环,一练则当当声响,十分有趣。今此法渐已失传,殊为可惜。 (图33)(图34)第三十四式制桥 图解:承上式。扭身转右拖左脚,成立势四平八分马;左拳在腰不变,右掌收回提至耳边,再徐徐下运至脐一揸成拳,同时口喝一声:“揸”(图34)。 此名单制桥。 要旨:收左脚转高四平马;右掌制手成拳。 实战:此势为下截手法,乃洪拳十二桥手之一。实战中敌若一拳打我中部,我即可以此势制之。 注释:在洪拳中,制桥分双制桥与单制桥两种。前第十九式是双制桥,此则为单制桥。凡下截手法,通称制桥。 第三十五式分金桥 图解:承上式。将左右两手抽上胸前,交加成中金剪手;接着合口发“唔”一声,双拳一逼向左右两旁斜劈而出(图35)。 要旨:先口出“唔”声,再逼力发拳分劈左右,然后“嗬”声吐气三次。高桩四平马不变。 实战:此势由制桥变十字手,从十字手变分金拳,旨在练拳势之变化,并不拘于具体拆招。 注释:铁线拳古谱将第二十二至第三十五式作为一段,分左右两边演练。即先从右扇面子午马练起,至第三十五式止;然后左右转换,从左扇面子午马练起,至第四十九式止。请看以下图示。 (图35)(图36) 第三十六式扇面子午(左势) 图解:承上式。右脚前开一步,左转身成左子午马,同时双拳从背后抽至胸前交加一截,成中金剪十字手;随之合口闭气,鼻发“唔”一声(图36)。 要旨:与第二十二式相同。 实战:此势用于拦截左方来拳,又名左金剪。 注释:从此式开始,为左势拳马之练习。 第三十式七开弓射雕(左势) 图解:承上式。口发“”一声长响,两拳随声一劈拉开,左右与肩平;身略倾斜,目视右拳,马成子午(图37)。 要旨:与第二十三式相同。 实战:参见第二十三式。 注释:略。 (图37)(图38)第三十八式外膀手(左势) 图解:承上式。右拳不变,左拳变一指掌;然后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左手一指掌随声悠然转向胸前,掌心向外(图38)。 要旨:左掌转至胸前后,目视右拳。 实战:参见第二十四式。 注释:略。 第三十九式外膀手二(左势) 图解:承上式。将对膀之右拳移至胸前,再一沉争;随将原胸前左掌往左展开,右拳同时向右划出,合口发“唔”一声(图39)。 要旨:左掌右拳同时展开,目视右拳。 实战:参见第二十五式。 注释:略。 (图39)(图40)第四十式柔桥内膀(左势) 图解:承上式。左子午马不变,将外膀手之左掌右拳收回胸前,同时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以气带手回合。随后再转右弓左箭子午马,合口鼻发“唔、唔、唔”三声,同时将左掌右拳徐徐推出(图40)。 要旨:参见第二十六式。 实战:与第二十六式同。 注释:略。 第四十一式内膀之二(左势) 图解:承上式。从柔桥内膀手中,转回左子午马势,随之拳常向内一反,两争往外飞顶出去,同时口发“嘀”一声(图41)。 要旨:参见第二十七式。 实战:与第二十七式同。 注释:略。 (图41)(图42)第四十二式订桥(左势) 图解:承上式。马转右弓左箭子午势,同时右拳向上一抽,左掌向下一按,口出“的”一声(图42);接着再口发“嗬”一声,原势不变。 要旨:参见第二十八式。 实战:与第二十八式同。 注释:略。 第四十三式柔桥(左势) 图解:承上式。扭身向左转正面,成二字拑阳马;同时将原按下之左指掌抽上至胸,合口鼻发“唔”一声,将右拳左掌徐徐向前推出(图43)。 要旨:以声催力,徐出右拳左掌。 实战:参见第二十九式。 注释:略。 (图43)(图44)第四十四式遮头(左势) 图解:承上式。右脚前开并扭身左转,成左子午马势;同时右拳顺势抛出,左手变全掌,在转马时向上一抽,盖住头顶;口喝一声“”(图44)。 要旨:右拳抛出,左掌遮头,“”一声,目视右拳。 实战:此势右攻左守,旨在护头;但在此为主练拳、掌、争、膀、马之势与力。注释:参见第三十式。 第四十五式托掌(左势) 图解:承上式。扭身右转,成高桩四平八分马;随之将右拳收至腰中盆骨,左掌抛争一托,口出“咝”一声(图45)。 要旨:马成立四平,左掌托起在耳下肩膊之间。 实战:参见第三十一式。 注释:略。 (图45)(图46)第四十六式定金桥(左势) 图解:承上式。右拳在腰不动;左掌从肩上收至腋下,变四指撑天势,随着口中发出“嗬”声长响,徐徐推出(图46)。 要旨:逼力于左掌四指,沉争落膀,“嗬”声长呼吐气。 实战:参见第三十二式。 注释:略。 第四十七式侧身寸桥(左势) 图解:承上式。拉开左脚并转身右扭,成右弓左箭子午势;此时左脚尖微向内弯,右拳在腰不变。接着左掌向上一托再下一沉,成直桥手标出,同时口喝一声“吃”(图47)。 要旨:转身成右子午马;左手标出时,大喝一声“吃”,出声沉雄。 实战:参见第三十三式。 注释:略。 (图47) (图48)第四十八式制桥(左势) 图解:承上式。扭身转左拖右脚,成立势四平八分马;右拳在腰不变,左掌随之收回提至耳边,再徐徐下运至脐前一揸成拳,同时口喝一声“揸”(图48)。 要旨:高四平马;左掌制手成拳。 实战:参见第三十四式。 注释:略。 第四十九式分金桥 图解:承上式。将左右两手抽上胸前,交加成金剪手;接着合口发“唔”一声,双拳一逼向左右两旁斜劈而出(图49)。 要旨:参见第三十五式。 实战:与第三十五式同。 注释:左势拳马练习至此式止。此段共十几式,为铁线拳之重点,故不嫌重复,分左右两势演练,旨在使习者扎下坚实之桥马功夫基础。 (图49)(图50)第五十式扇面十字手 图解:承上式。右脚踏上一步,左脚随之跟上,并扭身左转成左子午马势;然后鼻“唔”一声,双手抽上至颈前,成十字中金剪手(图50)。 要旨:鼻“唔”一声发力,抽手成金剪势。 实战:此势寓守于攻。当我成分金桥势时,中门大开,若敌趁虚一拳打入,我即可上马出此十字手,剪闸其腕臂。 注释:此逼马金剪十字手,乃洪拳大技;一旦中人,非伤即残。故用时不可不慎也。 第五十一式双遮手 图解:承上式。转身向后,变左面子午马为右面子午马,同时左右两拳一沉化掌,随即分别由左右环上头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并鼻发“唔”一声(图51)。 此名双遮手,双名天灵盖阴掌手。 要旨:阴掌遮头,力贯指端。 实战:此势旨在修炼阴掌之内功。 注释:此阴掌双遮手,专练架桥护顶,乃洪拳护身大手法之一。 (图51)(图52)第五十二式白虎献掌 图解:承上式。子午马不变,两手沿左右环运而下至胸胁间;然后口发一声“”,两掌同时往上一托,成虎爪势(图52)。 要旨:托掌要短促有力,并屈指成虎爪。 实战:此势为由上转下之托打掌法,又名兜托。用于兜击下颏。 注释:此白虎献掌,上托时要注神于十指虎爪。 洪拳之托掌,内藏爪势;实战中两掌一兜敌之下颏,立出虎爪划下,堪称犀利无比。 第五十三式猛虎爬沙 图解:承上式。子午马不变;两手虎爪随口中长啸一声“哗”,逼力徐徐抓下,再向后捞起(图53)。 要旨:“哗”声长出,虎爪徐下向后捞起。 实战:此势既可以爪抓人,又可变擒拿法。凡虎爪,皆有此用。 注释:虎爪一势,与豹爪、鹰爪、螳螂爪、狮爪、龙爪、鹤爪等其它爪势,形异而义同,均为铁钩铁指,以抓人面首为主。 但此势虎爪,不作猛抓之用,乃徐徐而出,其旨仍在练内力,以期达到爪如铁钩之境。 昔时虎爪练法,初以一石凿五孔,将五指插入孔中提起,反复多次。力达指端后,则练抓砂石之包;最后练抓竹筒,至一揸即爆,便告功成。 (图53)(图54)第五十四式定金桥 图解:承上式。两足移正,身左转,成立势四平八分马;接着将后捞虎爪变掌一抽提至耳下肩上,再一沉至腋下,徐徐向前推出(图54)。同时开口吐气,发出“嗬”声。 要旨:马转高四平,掌为四指撑天势。 实战:此势为推击手法。但在此仍以练掌指内功为主旨。 注释:洪拳定金桥,分单臂金桥与双臂金桥两种。单臂金桥为一拳藏腰,一掌推出,如第三十二势。此势则为双臂定金桥。 铁线拳 图谱详解三第五十五式虎啸龙吟 图解:承上式。将高四平马一坐转为低桩四平马;同时两肘飞出,双掌收于肩上,掌心朝天;然后连臂左右摇摆几次,并开口合齿,发“耶、耶、耶”三声(图55)。 要旨:口发“耶”声,手臂摇荡。 实战:此势旨在练贯内力于肘臂之间,不以技击开论。 注释:练此势时,在双臂摇摆几下之后,即可感到臂力猛增。相传洪家功夫,可从一斤力练出九斤力来;故练习洪拳者,向重内功,而技击则在其次。因洪拳之威力,全在于将内劲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图55)(图56) 第五十六式双寸桥 图解:承上式。从低桩四平马中,振身而起,成立势四平马;随将肩上两掌,沉下一拍,再向前一标,口喝一声“吃”(图56)。 要旨:标掌时口喝一声“吃”,以声催劲。 实战:此寸掌剑手,击人中路,势猛难挡。但在此则以强壮筋骨为主,仍取内功之义。 注释:寸桥乃洪拳十二桥手之一,有左右寸桥(第六式)、侧身寸桥(即单寸桥,见第三十三式)、与此双寸桥三势。习者当留意其与标串掌之区别。 第五十七式制桥 图解:承上式。四平八分马不动,将双寸掌反掌一沉再运至两耳下,随后三节握拳,徐徐将两拳向前斜压而出;同时闭口,以鼻将气呼尽,口出一声“喳”(图57)。 要旨:逼力于两手桥臂,口出“喳”声。 实战:此势又名责桥手,专制直拳。 注释:此势形与第十九式相同,而运气之法有别。前者口发“”声,而此势口出“喳”声;并要用鼻将气呼尽。习者当细辨之。(图57)(图58) 第五十八式分金拳 图解:承上式。四平八分马不变,先将双拳一变为十字交加金剪手(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置于胸前;然后养息片刻,再合口闭气,鼻出“唔”一声,迅速将两拳分别向左右劈去,目视前方(图58)。 要旨:蓄气贯力于两臂间。 实战:此分劈拳势,臂坚如锏,力猛势雄,可击两侧来敌。 注释:分金拳属洪拳硬桥硬打手法;其势足可以一当十。惟须内功到家,能 于发出前逼力使桥臂如铁。 第五十九式二虎潜踪 图解:承上式。四平八分马不变;开口吐气发“嗬”声三次,将原分金拳之两臂随声分三次后收(图59)。 要旨:二拳归后,手不帖腰。 实战:此势拳藏腰后,为蓄力换势之准备,攻防均可。 注释:凡二虎潜踪,皆藏拳腰后。然前第二十一式为两拳贴而藏,此势则拳归后不贴腰,其力在臂弯与双拳之中。 (图59)(图60)第六十式麒麟步 图解:承上式。左足前踏一步,与右足斜交,接着转身左扭,将两拳由后向前提起至齐口处,交臂成金剪手,同时鼻发“唔”声。然后右足踏上一步,交置于左足前,接着转身右扭,从左扇面变成右扇面;最后将身摆正,成十字手四平马势(图60)。 此势因左右脚各踏一步并扭身,故名麒麟步。 要旨:左右脚互交踏步要稳;十字手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实战:此势旨在练左右脚前跨逼马,不作技击论。 注释:麒麟步为洪拳有名步法,亦称十字手扇身走马法;即踏一步,转一势。练习时,可以不断地如法走转,久则马步落地生根。 第六十一式夹木槌 图解:承上式。左脚踏进一步,上身带十字手一扭,转成左弓右箭子午马;接着右拳顺势向下一压(拳心向上),左拳曲肘望下冚,口发“唔”一声(图61)。 此名夹木槌 要旨:两拳成夹击之势,口发“唔”声。 实战:此势为洪拳脱手连攻法之一。当我十字手被压时,邓可以此手解脱并还击。 注释:夹木槌乃洪拳著名五行拳之一,属木火土金水五拳中之木拳。另四拳为火箭槌、土撞槌(又叫土抛拳)、水浪槌和分金槌。(图61)(如图62) 第六十二式提壶敬酒 图解:承上式。转身由左子午马变右子午马。转马时带拳一扭,随即将右拳一抽,向内提至耳边;左拳则顺势一扭打落,并口喝一声“嗬”(如图62)。 要旨:右手提拳冲上;“嗬”声喝出,气沉力稳。 实战:此势左冚其拳,右撞其颚。 注释:此提壹敬酒,实名提桥,乃洪拳十二桥手之一;专以提手撞人,亦属其常用之绝命手法。 第六十三式横割手 图解: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动;将提起右拳变为鹰势虎爪(白虎爪),向下一划,再横斜割下;左拳顺势向上一冲,同时鼻“唔”一声,目视左拳(图63)。 要旨:右掌成白虎爪割下,鼻出“唔”声助力。 实战:此势为下截手法。当我成提壶势时,若敌一拳打我中腹,我即可一变白虎爪割其来拳,而出左拳一冲,打其面部。 注释:横割手属刚桥一类;以气逼力割下,刚硬无比。惟练习时动作要缓,手势要开,有拖带之力。实战中,此势可变牛角槌抄击敌首。(图63)(图64) 第六十四式内膀手 图解: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变,左手沉肘前臂竖起,曲拳向内;右手则成一指掌势。然后鼻出“唔、唔、唔”三声,右手指掌随声内收(图64)。 要旨:两臂渐向内收,注力其向。 实战:此势旨在练内膀肘势。其右肘名横肘,左肘名沉肘。 注释:肘法乃洪拳大技,共有六种;分别为横肘、直肘、沉肘、后肘、高肘和低肘。 内膀手一般往里收,而外膀手则向外展。 第六十五式内膀柔桥 图解:承上式。身向左转、变子午马为立势四平八分马;接着左拳右掌向左一运至腋下,同时闭口出“唔”一声,拳掌徐徐向前推出(图65)。 要旨:合口发声,以声带桥柔推而出。 实战:此势由内膀变柔桥,旨在修炼手桥内功。 注释:练此式时,须知要领。左拳应内曲抽入,以此引力于臂;手则成一指常撑起,注力于指端;然后两手柔缓推出,切不可急。 凡练十二桥手,须先将其名参透,练时方能不悖其义。如刚桥名刚,则其出必猛;而柔桥顾名思义,其势当徐缓柔出。(图65)(图66)第六十六式内膀柔桥 图解:承上式。从正四平八分马一转而为左子午马,同时将左拳右掌收回腋下,然后合口发“唔”一声,以气催力,拳掌柔缓向前推出(图66)。 要旨:马转子午势。余与上式相同。 实战:换马转势,义无差别。 注释:此势名子午马柔桥手,催力比上式略大。俗以为洪拳讲硬桥硬功,所用便是蛮力;殊不知洪拳之硬桥硬马,皆由内功而成。其劲力无不由内及外,以柔生刚。可见此柔桥手,功用甚大。第六十七式遮顶 图解:承上式。扭身右转成右子午马势;同时右手合指一运(掌心向下),上头遮顶,左手成拳向上顶出,口发“”一声(图67)。 要旨:偏身成右子午马,右遮头;口出“”一声时,逼气于胸。 实战:此势旨在练上势桥马。其提手蓄力,贯气入胸,则主练宗气。 拆义可参看第三十式。 注释:经云:有气有力,以气生力。此势提手蓄力,从下丹田引气入胸,名曰贯宗气。宗气一足,内功逼生。(图67)(图68) 第六十八式托掌 图解:承上式。左扭身变立正四平八分马;左手收拳藏腰,右掌环运而下复向前上方一兜,成托掌势;口喝一声“吃”(图68)。 要旨:身成正四平马;左拳收腰,右掌猛向上托,抛肘时喝声助力。 实战:此势旨在练托掌抛肘。实战中,用此势可同时击人胸颈。 注释:此托掌手,其实是直肘手法;又称抛肘、顶肘、撞肘。其义不在于掌而在于肘。 第六十九式虎啸龙吟 图解:承上式。正四平马与右手托掌势不变,将藏腰左手曲拳伸出,接着开口发三声“”音,右肩膊与托掌随声摇摆几次(图69)。 要旨:在“”声中摇动肩掌。 实战:此势旨在借肩摆之势,练肩膀之力;仍不从技击开论。 注释:据前辈洪拳名家何华先生言,洪拳六大肘法,其力猛与不猛,功夫全在此虎啸龙吟一势。若久练得法,可使人肩背肌肉雄厚,渐生千斤之力。(图69)(图70)第七十式寸桥 图解:承上式。左脚踏前一步,随即左扭身成左子午马;接着身略左斜,两脚尖微向内弯,收左拳至腰,然后口出“”一声,右手合成指掌往右侧直标而出(图70)。 要旨:左身子午马,两脚尖微向内弯;右指掌随“”声标出。 实战:此寸桥与第三十三式侧身寸桥相同,亦可插人如剑。但在此不从技击开论,而主蓄力于右手,以练标劲。 注释:洪拳寸桥手有单双之分。双寸桥从正面而出,单寸桥则侧身而出。 第七十一式制桥 图解:承上式。身向右转,收子午马成四平八分马;左拳在腰不动,右掌圈向一运,随分三节握拳,再提上肩膊,徐徐运力向下冚压,口出“”一声(图71)。 要旨:马变四平;右手变拳冚落,力要沉稳。“”一声助劲,应有势不可让之气概。 实战:此制桥旨在练冚压功夫,手法属横桥一类。实战中用以截消直拳。 注释:制桥之名,取自压制之义。不论敌是以火箭槌还是以水浪抛槌等直拳打来,我皆可以此截之、压之、逼之,遏止其进攻。(图71)(图72) 第七十二式分金槌 图解:承上式。立四平马不变,将左右两拳抽上胸中,成十字交加金剪手,然后逼力向内,合口闭齿,发出“唔”一声,双拳同时向左右挂劈而出(图72)。 要旨:先成金剪手,再双拳分开劈出。身形犹如金字。 实战:凡分金槌一势,皆从十字金剪手变化而来(所谓“分金”,即金剪分开劈出之义)。金剪为截,分金为劈,一守一攻,硬桥逼打,皆属洪拳中之强打手法。 注释:此势乃洪拳之中路劈挂手。据前辈洪拳名家邱全先生言,分金槌内实藏一金字肘,即双肘后撞之肘法;可在被人夹抱时使用。又言十字金剪手可变锁喉叉手,直可取人性命。 第七十三式十字手 图解:承上式。右脚先踏前一步,接着左脚再踏前一步,变马势为二字拑阳马;然后合口闭齿“唔”一声,立即将原分金槌之左右两拳一抽,成十字交加手,架在胸喉之前(图73)。 要旨:马变二字拑阳,手成十字金剪。 实战:当我势如上式时,若敌一拳朝我胸喉打来,我即可以此手拦截;再变叉手立锁其喉。 若敌击我头顶,则应以遮天手挡之。 注释:十字手变锁喉手之法,一出即系人命;故历代秘而不传,惧其滥用也。(图73)(图74) 第七十四式遮天 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动,十字双拳化掌向上一托;同时口吐浊气,开口发“嗬”一声(图74)。 要旨:两手逼力化掌遮头,掌心朝上;右腕内勾,左腕外压。 实战:此势用于截桥护顶。若敌一拳劈头而来(所谓“二郎开山”),我即可取此势遮挡,护住头部。 注释:此遮天一势,乃洪拳金三剪中之上金剪,专护头部。洪拳于攻防之中,十分注意护头;其法有单遮头(第三十式),双遮头与此十字手遮头,习者当熟悉之。 第七十五式飞鸿翼 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变,原遮天双掌在口出“吃”一声同时,从上分左右一割而下,落至盆骨上(图75)。 要旨:双掌割下后掌心向下,掌根贴骨,指成虎爪,形如鸟翼。 实战:当我遮头时,若敌来拳打我胸腋两侧“空门”,我即以此势割下护肋,连消带打。掌变虎爪,为此式制敌之要。 注释:此飞鸿翼,变化有二:一可变直臂向左右爪下;二可变垂胸爪下。前者须两肘挟腋微后而下;后者则两肘一顶,贴胸前落下。 (图75)(图76)第七十六式韦驮献杖 图解:承上式。二字拑阳马不变,将盆骨边双掌在口出“”一声之同时,沿胸向上一托,至肩膊前(图76)。 要旨:“”一声双掌托起如献杖,掌心朝天,形似槌桥。 实战:此势为护中手法。当我飞鸿翼时,若敌一拳中入,我出此势,即可逼开其拳。 但在此则以练运手逼桥之内为主。 注释:洪手于修炼上托下割、内运外运方面,可谓不厌其烦。此诚有深义在也。纵观中国拳术,万千招式,不外乎于一横一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管理职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 2025年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招聘面试题难点解析及应对方法
- 拉弯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大数据展现平台合作协议书
- 抢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家用厨房电器具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重组抗原诊断试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石英玻璃纤维套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菌素使用课件
- 高2024级2025年秋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 风力发电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仓库环保知识培训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及答案(2024-2025)
- 茶马古道文化研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南京工业大学甲醇制氢工艺设计(反应器)
- 医疗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公务员2020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