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叮叮小文库宜昌石门洞探秘 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于19061909年拍摄的石门洞 资料图片石门洞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楠木溪村干溪,处鸡公岩(古称筐覆山)东麓。因洞有两石下垂如门,故名。俗称龙王洞,因石罅中有清泉流出,积水为潭,旁有小石洞,蜿蜒如游龙而得名。又名灵洞,传为祈雨灵验的地方。属石灰岩溶洞,洞口海拔250米,宽76米,高22米,深15米。最初称龙王庙,明洪武二年(1369年)曾于洞中建灵济殿、张仙殿、佑圣宫、漱玉亭和灵泉寺(佛道共用)。据清同治三年(1864年)东湖县志载:洞有两石,下垂如门,故名石门洞。石罅中清泉流出,潴而成潭,冬温夏凉,傍一小石洞,蜿蜒如游龙绕潭而昂其首,传说岁旱民求雨而辄应,所以又称龙王洞。该洞中原有寺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96年)。清乾隆年间,又经僧人募化重建,成宜昌名胜。及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重修(见邓传密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碑刻)。1961年后,洞中建筑先后遭毁,仅存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灵济殿三块并嵌如屏的碑刻、邓石如题“列岫丛青”刻碑与灵泉寺至佑圣宫的48步石阶。现存建筑为1995年后重修,复建有牌坊、土地庙、灵官殿碑廊、财神殿、阴阳泉、观音洞、风洞、张仙殿、龙王殿、凌霄宝殿、铁塔等。石门洞为宜昌古八景之一的“灵洞仙湫”所在地(清同治五年宜昌府志东湖八景载:东山图画、西陵形胜、雅台明月、灵洞仙湫、三游雨霁、五陇烟收、赤矶钓亭、黄牛棹歌)。(注:清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以原夷陵县境立东湖县。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据明雷思霈荆州方舆书载:“城西五十里有石门洞,众龙居之,雩雨辄应,上有张仙以土书数字,风雨不变也。”清同治五年宜昌府志亦载有“石门洞在五龙铺去城西四十里,洞中潭深莫测,水从石罅中出,冬温而夏凉。旁有石田、石龛、石床,可供游息。其石势蜿蜒如龙而昂首出于洞之巅。土人立庙祀之,岁旱,祷雨輙应。故一名龙王洞,又曰灵洞。绝壁间有黄字书月峡张仙到此,传是张三丰书。按“通志”仙释传载,宜都张守清,号月峡叟,退隐清微妙化岩,精修上道,一日乘白鹤冲举。或即此叟所题云。三丰者,传疑也。”据此可知,宜昌府志编纂者湖北监利螺山(今属洪湖)人王柏心(还编纂有东湖县志)据张仙祠洞壁上曾有土书“月峡张仙到此”推测“月峡张仙”或为武当道士张守清。张守清(1253一?)峡州宜都(今属湖北)人。名洞渊,号月峡叟。幼习儒业,长入吏员。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入武当山后先后拜鲁洞云、叶云莱、刘道明、张道安等人为师,尽得秘传。期间创建武当山南岩宫。至大三年(1310年)及皇庆年间(1312-1313年),多次奉诏入京。延祜元年(1314年)朝廷授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命其管领教门公事,一生弟子多达四千人。后退隐于清微妙化岩(今武当山清微宫后山)而终。但因张守清知名度远不如武当道士张三丰名头响亮,后人张冠李戴认为“张仙”就是张三丰。这从清宜昌总镇总兵罗缙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张三丰肖像绘镌于石,刊在张仙殿龛前正中可知(罗缙绅曾作石门洞龙潭祈雨记于石门洞外)。虽张仙石刻早已不知所踪(现石门洞岩壁崖误刻为“月侠张仙到此”),但这里却保存着自明代以来40多处石刻,如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以及同治年间(1862-1874)邓传密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碑刻。尤以“列岫丛青”最为著名。该碑高2.88米,宽0.98米。系清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在安徽家乡所书,后由其子邓传密来石门洞精刻于此并题跋之。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另石门洞财神殿上方还保存了一处抗战时期的手写标语:“要保存名胜古迹必须努力抗战”,落款是“(宜昌)县城区民教馆”。有意思的是,与其它道观择山巅而居不同,石门洞道观居于岩下,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沿青石阶而上,石门洞分三层:第一层为观音殿;第二层是卧云轩;第三层为禹王殿和张仙殿。其后是一个名为龙潭的灵泉,约14平方米。清泉从石罅流出,不盈不涸,冬温夏凉,因而有“灵洞仙湫”之誉。另石门洞左侧山麓保存有三座道士墓塔。墓塔呈南北向排列,间距为1.4米,塔六边形,三层,最高一座高1.9米,为仿楼阁式构建。墓塔柱面均有浅浮雕人物故事及手持法器和八卦图案等。据悉道士去世(称为“羽化”)后有坐缸和棺葬两种葬法,一般不建塔。距石门洞不远的文佛山景区值得一观。文佛山因山顶建有文佛寺而得名,海拔670.5米。因山状似一倒扣箩筐和鸡笼,因此又别称为筐覆山、鸡公岩。景区内有古牌坊、文佛寺、茶道馆、碑林岗、民俗村等景点。其中文佛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建于清康熙48年,先后建起了建毗庐殿,祖师殿,三圣殿,云宫殿,斋善堂等,并凿有1868级台阶而上。1942年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1966年成废墟。1995年后复建有山门、净业堂、三圣殿、毗庐殿、钟楼、地藏殿、藏经楼、龙王殿、鼓楼等。民俗村长约一千米,从陈家场延伸至王家场,号称“二里民族村”。前里为典型的清代建筑村落,后里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村落,亦称“明清部落村”。集居有来自汉、土、苗、彝、布、回、藏七个民族。知识链接点军区其它溶洞紫阳龙洞:位于点军街办紫阳村封龙山上。洞深44 米,宽30 米,高7 米,总面积1300平方米。从已发现的石刻证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洞口处建有龙王庙。此洞从右门可平行进入洞室,从左门穿过一狭窄通道可直达龙洞最低处。洞分前后二室,前室小而分为上下两层,形似门楼;后室开阔,中有龙楼,形似神台,故称龙台;上有龙井,亦称龙盆;下有龙床,龙床上有龙枕。洞内穴罅交错,清泉长流,钟乳石上悬下立,形态各异。石龙洞:位于桥边镇平善坝。又称神龛洞,洞底的钟乳石形成一条长龙,长六七十尺,头大而扁,体势蜿蜒。洞顶洞壁的钟乳又形成许多形态各异的小龙。1915年,远东杂志外籍记者欧尔温偕夫人在英国驻宜昌领事许勒德夫妇陪同下,乘船往石龙洞探险,看到众多石龙,以为是古龙化石,便拍照邮寄给中国、英国、日本等国,一时间石龙洞声名鹊起。1916年,袁世凯发布宜昌石龙申令,命“妥为保护”。同年4月东方杂志第十三卷第四号刊载神龛洞探石龙记一文,叙述欧人发现石龙的过程。仙女洞:位于艾家镇柳林村境内,洞深500 米,宽约20米。传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镇伏孽龙后,王母娘娘派遣仙女在此洞为兵将们献歌舞,因此得名仙女洞。神兵洞:位于艾家镇刘家村境内。原名刘家岩屋,因刘姓居此而得名。洞深100 米,宽26米以上,外有石墙,内有200平方米的石坪及石阶、石厅,洞内可容纳3000余人。洞前有天然水井,洞顶有小溪水从约30米的高空倾泻而下,瀑布形似弯月。已开发成景点。跑马洞:位于艾家镇柳林村境内。传为跑马练兵的场所而得名。又叫绵阳洞。洞深约800 米,宽约60 米,有2500平方米的平地,能容5000余人。此洞直穿山梁,后接黑石沟,洞后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7986-2025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
- GB/T 15062-2025变形高温合金无缝管
- 2025黑龙江牡丹江东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21人(2025年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聘16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春季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威海技师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春季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恒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安徽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IPD项目-TR1要素评审表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元、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完整资料)
- 拌合站拆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胰岛素的种类及应用(共26张PPT)
- 数学教师简历模板3篇
- GB/T 96.1-2002大垫圈A级
- 2022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完整版隧道项目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内科学》人卫第9版教材
- 赤峰元宝山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在建脱硫吸收塔“3.23”火灾事故报告
- 金坛区苏科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2课《别人眼中的我》课件(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