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计 划(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8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目标: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教学措施: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教 学 进 度(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李晶、陶爽、赵扬扬、徐会萍周次时 间单元内 容节数备注12.172.21一1.古诗三首、2.燕子722.242.28一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733.23.6二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43.93.13二7.鹿角和鹿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753.163.20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763.233.27三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773.304.3三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三784.64.10四13.花钟、14.蜜蜂、15*小虾694.134.17四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7104.204.24 五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例文、习作:奇妙的想象7114.275.1六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20.肥皂泡、7125.45.8六21*我不能失信、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六6135.115.15七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7145.185.22七口语交际:劝告、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七7155.255.29八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7166.16.5八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6176.86.12八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7186.156.19字词复习7196.226.26诗词复习3206.297.3常识类学科考试 7217.67.10期末考试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8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二、学情分析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三、教学目标: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四、教学重难点: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5.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6.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7.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合作法 4.观察法 5.启发法 6.创设情境法第一单元分析1、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2、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平时的观察,结合上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学习主动性明显不强。3、 教学目标1.认识3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4.能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并摘抄。5.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4、 教学重难点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能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并摘抄。5、 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法;2. 讲授法。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2.学生自学。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识字“蒌蒿”、“崇”、“轼” 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 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背诵古诗。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五、课堂训练1.辩字组词:崇( ) 芦( ) 豚( ) 蒿( )崇( ) 庐( ) 逐( ) 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 诗,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描写了 时节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六、总结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七、布置作业:背诵绝句古诗并写出古诗意思板书设计:桃花 鸭子美丽的春江晚景画中 蒌蒿 芦芽画外 河豚(联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课件出示14)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hu chn tn l y 惠 崇 豚 芦 芽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芦”边音,“豚”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17:出示第1、2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师生交流,师归纳。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句(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课件出示19)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宗+山”是“崇”,“户+艹”是“芦”,“牙+艹”是“芽”。减一减:“穗”把“禾”减掉,就是“惠”。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六、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4个生字。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22)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mi x fn jin 梅 溪 泛 减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在齐诵本诗。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梅 溪 泛 减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布置作业:1.背诵三衢道中古诗并书写生字。2.学习之友1-6题七、板书设计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宋)曾几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教学反思:古诗三首空中课堂的教学,通过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反映,学生对这三首古诗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大部分学生对古诗意思理解,但也有个别学生对“三衢道中”这首诗中的“梅子黄时日日晴”不理解。课下我通过云校家平台,给学生进行讲解,孩子们理解并记住了。总之,学生们对第一课所学知识还需进一步巩固复习,使他们掌握的更扎实。2. 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3.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5.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教学重难点:1.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燕子)。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3.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伶俐 荡漾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翼尖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 杆 ”的读音:“散”在这里读“s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n”,组词为“分散”;“杆”在文中读“gn”,还有一个读音是“gn”,组词为“一杆枪”。5.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拂 聚 凑 集 纤 形 掠 偶 尔 沾 倦 痕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凑”,翘舌音“沾”,前鼻音“痕 倦 ”,后鼻音“形 ”。(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拂 聚 凑 纤 拢 沾 倦 痕 (2)熟字比较。如:彩一形 遇一偶 你一尔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聚”下面的部分不是“禾”。“倦”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是横折钩,竖弯钩,不是“巳”字。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伶俐:聪明、灵活。 闲散: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旷亮无比: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自然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3.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12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春天里小燕子的伶俐可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五、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各两个并组词2.学习之友1-3题六、板书设计:2 燕子外形、赶来、飞行、停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伶俐 荡漾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 翼尖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1看图学习第一段。(1)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2)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尾巴、翅膀。)(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2.看图学习第二段。(1)看图,口述燕子活动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述“烂漫无比的春天”?(默读并划出有关词语。讨论并板书:细雨、轻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3)比较句子:“下过几阵雨。风吹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对比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百花争艳的生趣。“如毛的细雨”,形容雨点很细小,这是春雨的特点。“轻风微微吹拂着”,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象抚摸着人一样。“千条万条的柔柳”,写出了柳丝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写出子柳丝的枝条是千万条;“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个比喻句以动写静,描绘出春天里树木茂盛,花草繁多,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生机勃勃的景象。)(4) 填空:那么( )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了许多生趣。(“伶俐可爱”“光彩夺目”等修饰语的运用,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板书:加入、平添、 生趣)(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看图学习第三段。(1)看图,说说燕子是怎样飞行的。(2)指名朗读课文,哪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斜、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突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的特点。(板书:斜、横掠、叽、沾、荡漾)比较句子:“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了那边。”“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把这两个个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课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飞行的特点之外,还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阳光、稻田、柳树。这样把燕子和春天紧密地联系起来写,进一步说明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5) 指导朗读这一段。4.看图学习第四段。(1)燕子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课文,其余看图。)(2)引导学生讨论“落、痕”等几个词的用法。(“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痕”字写出电线的远,若有若无。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停。)(3)指导朗读这一段。三、指导背诵,写作训练。(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3.请写一段话,抓住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注意使用恰当的修饰语。四、布置作业: 1.学习之友4-6题 2.小练笔: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五、板书设计2 燕子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静)赶来: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赶来加入平添生趣(动)飞行:斜横掠叽沾荡漾轻快(动)停歇:落痕停(静)教学反思: 空中课堂教学燕子这课,教师教学设计新颖,条理清晰,讲授认真。再加上学生对本课内容喜欢,因此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学习之友上作业学生完成正确率高,只是在书写本课生字时“倦”,有个别学生把中间两横写成三横,还需巩固指导。3.荷花教学目标: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4.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5.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板书:荷花) 2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3.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荷花图)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挨”在这里读“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一个是“i”,组词为“挨打”。另外读好卷舌音“花瓣儿”。3.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姿、随”,翘舌音“ 止、胀、势”,前鼻音“瓣”,后鼻音“蓬、仿”。(2) 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瓣 蹈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2)熟字比较。如:瓣一辨 裂一烈 拂一佛 正一止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瓣”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势”上宽下窄,上面是“执”。“佛”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折、橫、竖折折钩、撇、竖。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6:出示词语解释)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清香:清淡的香味。饱胀:饱满得发胀。破裂:出现裂缝。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板书: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5配乐齐读全文。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5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1个字,了解了荷花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五、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各两个并组词。2.学习之友1-3题六、板书设计 3荷花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仿佛 花骨朵儿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板书:一就) (2)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跑去,说明了什么呢?(对荷花的喜爱)(板书:赶紧 跑) 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2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2)有谁喜欢荷叶的句子,请读一读。“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板书:挤挤挨挨 碧绿 大圆盘)(3)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板书:冒)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课件展示1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课件出示13)解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14图片:荷花的三种姿态)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板书: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开的呢?(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将开的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5)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15)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看到这么千姿百态的荷花,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课件出示15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板书:翩翩起舞)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小结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与充电系统(微课版) 课件 任务1.1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 Federelin-Gonadorelin-6-D-Ph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南京市国企考试真题
- 合肥市蜀山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阿尔山事业单位真题
- 农发行梅州市五华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技术用户体验优化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在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报告
- 长阳清江画廊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E190飞机舱门开关
- 儿科学腹泻病
- CT介入学及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课件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文学鉴赏-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 midasCivil斜拉桥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