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驱动桥的维修,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中主要传动机构之一,运输车的驱动桥一般为后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驱动桥要承受着较大的载荷、扭矩与弯矩。车辆长期使用后,驱动桥壳将产生变形、断裂等损坏,影响各部零件的正确配合关系。壳内部零件表面还将受到冲击、交变载荷的作用,使齿轮、轴、轴承、花键齿等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与损坏,其结果将使驱动桥总成工作情况变坏、传动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正常的噪声、过热等故障。因此,在汽车维修中,应认真修复损伤零件和正确的装配、调整,以恢复驱动桥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一、驱动桥异响1.现象汽车在行驶中,驱动桥齿轮发出嗡嗡的噪声,随着车速的增加,声调不断提高,可以明显听到不正常的响声。2.原因驱动桥主传动锥齿轮副磨损,使得间隙过大。新车驱动桥齿轮噪声较轻,损坏加大。装配与调整原因:驱动桥大修后,虽经细心调整啮合印迹和齿侧间隙,仍会发生噪声,则可能是调整不当的因素。制造加工精度低:在制造过程中有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的变形,新车时就有噪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齿面粗糙度较差:主传动齿轮啮合齿面有刀纹和磕碰伤等也能引起噪声。润滑油量不足,齿轮啮合中混有干摩擦。3.排除方法驱动桥齿轮噪声比较严重时应拆卸驱动桥,拆检有无损伤。可以通过重新装配、重新调整齿轮啮合印迹或修磨齿面等方法来消除。但不是所有的齿轮噪声都能够消除掉,通过调整仍有噪声,应考虑成对更换齿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检查主动和从动锥齿轮轴承是否松旷或有损坏情况。轴承有一定的预紧力过大,预紧力过大会使摩擦阻力变大,过小会使间隙变大,两者都会使驱动桥发出噪声。所以预紧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应保证在正常值范围内。润滑油量必须正常。将驱动桥壳上的加油孔螺塞或油面检查口螺塞拧下,从加油孔加注合乎规格的齿轮油,看到从油面检查口出油时为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二、驱动桥过热1.现象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一般在50km左右)后,用手摸驱动桥桥壳或轴承盖处,感到烫手,难以忍受。2.原因驱动桥壳内齿轮油漏失,缺少润滑油致使驱动桥过热。调整时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过大,使主动齿轮轴承座附近过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轴承外圈松动滑转,引起减速器壳附近过热。差速器十字轴与行星齿轮烧结或卡滞,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卡滞,汽车转弯过多且有驱动桥或轮胎异响。3.排除方法驱动桥过热比较严重时应拆检驱动桥,并进行重新调整。加够驱动桥齿轮润滑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三、驱动桥漏油1.现象减速器壳与驱动桥壳连接处漏油。减速器外壳盖处漏油。减速器油封漏油。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处漏油。半轴突缘油封漏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2.原因装配缺陷,密封胶、垫密片损坏或有脏物,紧固螺栓拧紧不均匀。使用口久,螺栓松动,密封件损坏。驱动桥通气孔堵塞,致使桥壳内压力过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3.排除方法检查并重新装配各密封件。对于减速器壳与桥壳连接处漏油,应在密封纸垫两面涂一层密封胶,并将紧固螺栓螺纹部分涂密封胶,按规定扭矩交叉拧紧;对于减速器壳盖处漏油,检查调整垫片有无损坏及脏物;对于减速器油封漏油,应更换油封,垫密片涂胶,均匀拧紧轴承盖螺栓;对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处漏油,应检查调整垫片;对于半轴突缘漏油,应更换垫密片,涂密封胶。驱动桥壳中加润滑油量不能过多,太多太满容易导致漏油。检查驱动桥通气孔,保证通风良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驱动桥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四、驱动桥损坏1.现象驱动桥壳裂纹或断裂。驱动桥壳弯曲变形,汽车后轮内侧轮胎磨损异常。2.原因个别驱动桥壳铸造质量原因和汽车严重超载,使驱动桥壳发生裂纹甚至断裂损坏。汽车长期超载,使驱动桥壳弯曲变形。3.排除方法正常使用中,减少超载次数和时间。严重损坏更换驱动桥壳。,上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一、驱动桥的分解(一)东风EQ1141G驱动桥的分解1.从车上拆下驱动桥(1)拆卸车轮放尽桥壳中的润滑油(最好是热车放油)。将前轮的前后用楔木挡住,松动后桥外侧车轮螺母。注意:两侧车轮螺母旋向是不同的。用千斤顶将后桥支承起来,拆掉传动轴和外侧车轮。放下后桥,松开后桥内侧车轮螺母后再顶起后桥,拆掉车轮螺母和内侧车轮。,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2)拆卸半轴拧下半轴外端突缘与轮毅连接的螺栓,取下锥形套和垫圈,用装在突缘上供拆卸半轴用的两个螺栓顶出半轴。抽出半轴,要注意半轴与油封之间避免发生摩擦,否则会将半轴油封损坏。(3)分解轮毅(如图12-2-1)拆下调整螺母锁片,卸下调整螺母;用后桥轮毅拉力器拆下轮毅;从半轴套管端部拆下半轴油封,与内轴承内圈一起拆下油封座;拆下内外轴承外圈,拆除制动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4)分解桥壳分解传动轴与主减速器的连接;使用杠杆或千斤顶,拆下主减速器总成;拆除软管、钢管和电线速;拆除制动器总成;用千斤顶支起桥壳;拆下U形螺栓和上下垫板,落下千斤顶,拉出桥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2.分解驱动桥总成(1)分解主减速器总成在分解之前,测量和记录主、从动锥齿轮的齿侧间隙,然后开始分解。拆除锁片;在轴承盖和壳体上做上装配记号,如图12-2-2所示;松开轴承盖固定螺栓,拧出紧固螺栓拆下轴承盖和螺栓,用差速器扳手取出调整螺母;拆下差速器总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2)分解差速器总成拆下差速器壳拧下差速器总成上相应的螺母,取下相应螺栓,即可拆除从动锥齿轮,并分开左、右差速器壳,检查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十字轴及支承垫圈的磨损情况;拆下止推垫圈和半轴齿轮;测量和记录行星齿轮的齿侧间隙;拆除行星齿轮十字轴总成,再从十字轴上拆下止推垫片和行星齿轮;拿出半轴齿轮和止推垫片;必要时可从差速器壳上拆下轴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3)分解后桥主动锥齿轮总成先把油封座的紧固螺栓拆除,将油封座脱开并逆时针转过15,即可使油封座上的对称两孔对准轴承座上的两螺纹孔,拧紧螺栓,即可将轴承座同齿轮一起顶出。用铜棒打出减速器壳上的主动锥齿轮后轴承的外圈和滚子总成,若保持架松旷或损坏,滚子及内外圈有剥落、刻痕应予更换。拆除主动锥齿轮时,应保存好轴承座和壳体之间的调整隔套,以备装复时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清洗全部零件总成,检查齿轮及花键的配合情况,检查油封的磨损情况以及各轴承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应予以更换。由于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多为紧配合,所以在拆检时,应先查看内圈与轴颈是否有松动和异常磨损,如果情况较好的话,一般最好不要拆卸,以免损坏轴颈或轴承内圈。清洗部件,在零件的表面除掉旧的油脂之后,应涂上一层清洁的油脂以防止锈蚀或腐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二)解放CA1121驱动后桥的分解半轴的拆卸:半轴拆卸时,用两个螺栓,拧进半轴突缘上的螺孔内,即可将半轴顶出;拆下主动锥齿轮突缘与传动轴的连接螺栓;解除后制动软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拆下减速器壳与后桥壳连接的螺栓,将减速器总成从桥壳上拆下;减速器总成的解体:解体前,在差速器左右轴承盖上做出标记,以便于保证原始装配状态;差速器总成的解体:拆散总成前应注意在左右壳上沿圆周方向做出重新装配标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二、零件检验(1)检查主、从动锥齿轮齿侧间隙如图12-2-3所示。东风EQ1141维修标准为0.300.40mm;修理极限为0.60mm。注意:主从动锥齿轮更换时,必须成对更换。(2)检查半轴齿轮在无隙啮合时的背面间隙如图12-2-4所示。如果在分解之前测量的间隙超过修理极限,就要检查齿轮的接触印迹和止推垫片的磨损隋况。测量时使行星齿轮紧靠差速器壳。维修标准为0.200.80mm;修理极限为1.0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驱动桥的分解与零件检验,(3)检查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十字轴之间的配合间隙测量行星齿轮的内径和行星十字轴的轴颈外径,计算其配合间隙。维修标准为0.100.14mm;磨损极限为0.30mm。(4)检查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之间的配合间隙测量半轴齿轮花键毅的外径和差速器壳的内径,计算两者的配合间隙。维修标准为0.210.31mm;磨损极限为0.60mm。(5)测量后桥半轴弯曲东风EQ1141在半轴法兰表面小205mm直径处测量,维修标准为0.100.31mm;修理极限为0.50mm,如图12-2-5所示。,上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一、东风EQ1141汽车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为了保证装配质量注意要认真做好零件的清洗工作。对零件做好复检,查看有无修理缺陷及碰伤;保证装配位置正确,对不可互换和有位置、方向记号的零件,不得错位和错乱;做好装配中的润滑,保证装配质量。EQ1141驱动桥分解图如图12-3-1所示。,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1.减速器和差速器轴承预紧负荷的调整为提高齿轮的支承刚性,保持齿轮的正确啮合,减速器和差速器锥轴承必须具有预紧负荷。锥轴承的预紧负荷用旋转齿轮所需的力矩来检测。检测预紧力矩时轴承应经过润滑,齿轮沿两个方向反复旋转不少于五圈,使滚子处于内外圈滚道的正确位置。调整轴承的预紧负荷时必须适度,过紧会导致主动锥齿轮刚度过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1)主动锥齿轮总成装配与调整轴承内圈及滚子总成压到主动锥齿轮的轴颈上,压配前轴颈,上应涂少量润滑油,把主动锥齿轮(24)装入轴承座总成(7),选择两个适当厚度的调整垫圈装到齿轮轴上,再把另一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及滚子总成装到主动锥齿轮的轴颈上,以55kN的力压住主动锥齿轮前轴承的内圈时(或拧紧大螺母力矩400540Nm,旋转主动锥齿轮的力矩为24Nm,用弹簧秤的一端钩在突缘的螺孔上,切向拉动测量预紧力应为4575N。如果轴承预紧负荷不合适,可改变调整垫圈(3)的厚度来达到所需的轴承预紧负荷。调整好预紧力后,拆除固定螺母和突缘,将油封盖装上,最后按规定装复突缘、O形密封圈和垫圈,拧紧固定螺母并用开口销锁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2)差速器轴承预紧负荷调整在差速器轴承盖螺栓(42)拧至规定力矩,并且轴承经润滑后,调整差速器调整螺母(17)和(31),转动差速器总成,直至旋转差速器总成的启动力矩为10.812.4Nm(不包括主动锥轴承的预紧负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2.轮毂轴承的调整如图12-3-2中轮毂(8)和轮毂轴承装到半轴套管上,用专用扳手调整螺母(9),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500Nm,然后将制动鼓转动23圈,使轴承正确就位后,再以不小于500Nm的力矩紧固,然后将调整螺母倒转1/61/4圈,同时正反两个方向反复转动轮毂,使轮毂轴承的滚子与内外圈滚道正确接触,然后将弹簧秆拉在螺栓上测起动力,起动力应为3065N。装上锁紧垫圈,将止动螺栓插入锁紧垫圈与调整螺母最邻近的孔而锁紧,调整后,轮毂应能自由旋转而无明显摆动现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3.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和齿侧间隙的调整锥齿轮的正确啮合和齿侧间隙由主、从动锥齿轮的轴向位移来调整。主动锥齿轮的轴向位移,用改变装在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减速器壳端而之间调整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从动锥齿轮的轴向位移,在不改变差速器轴承预紧负荷的情况下,等量调整差速器轴承两端的调整螺母,即一边的调整螺母拧出多少;另一边的调整螺母必须相应的拧紧同一数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把已调整好的主动锥齿轮和轴承座总成装入减速器壳,然后装人差速器总成,用涂色法在轻微负荷状态下,检查锥齿轮的啮合情况。主、从动锥齿轮在正确啮合的情况下,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印痕应符合图12-3-3的要求。主、从动锥齿轮齿侧间隙应在0.300.40mm范围,在从动锥齿轮上沿圆周大致等距分布的三个轮齿上垂直于轮齿大端凸面的方向上检验。如果锥齿轮的啮合印痕和齿侧间隙不能符合上述要求,可按表12-3-1要求重新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注意调整时不能改变轴承的预紧力,主、从动锥齿轮必须配对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在轻微负荷下,齿面接触印迹在齿长方向正车时(前进)应略偏向小端,反车时(倒车)应略偏向大端,齿高方向位于中部或稍偏齿顶,在大轮上沿圆周大致等距分布的不少于四个齿上测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二、解放CA1121型汽车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解放CA1121有两种减速器:单级减速器为双曲线圆锥齿轮式减速器,减速比为5.43;另一种为由一对圆锥齿轮和一对圆柱齿轮组成的双级减速器,减速比为5.77。采用整体铸造桥壳,装用全浮式半轴。单级减速较双级减速略简单一些,结构类似于东风EQ1141。双级减速为传统式减速器,例如CA1121双级减速后桥结构。下面以双级减速后桥为例说明其装配与调整方法。解放CA1121后桥分解图如图12-3-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1.主动锥齿轮与轴承座的装配与调整先将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外圈锥面大端朝外压入外壳轴承座中,压到底,端面均匀接触、无间隙。将后轴承内圈总成压到主动锥齿轮上,涂驱动桥齿轮油,装入外壳轴承座;外壳轴承座前端装入调整垫片,将前端内圈总成压到主动锥齿轮轴上。装主动锥齿轮突缘垫圈、轴承盖、垫密片、油封和突缘;在突缘上装平垫圈和槽顶螺母,以200300Nm力矩拧紧。拧紧时慢慢转动主动锥齿轮,使轴承的滚子位于正确的位置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检测轴承预紧力。为了提高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工作啮合时的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刚度,使齿轮正确啮合,主动锥齿轮轴承必须有一定的预紧力。调整时先将轴承盖向外推向突缘,使其定位止口与轴承座脱离接触。检测预紧力矩时轴承已经过润滑,并反复转动5圈,轴承滚子已处于滚道中的正确位置,转动阻力均匀一致。可用弹簧秤测量主动锥齿轮轴承的预紧力矩为1.53.5Nm,相当于作用在突缘孔中心处的切向力为2558N。合格后可将轴承盖的装配面上涂密封胶,用螺栓固定,突缘螺母锁紧。调整轴承的预紧力时必须适度,垫片过厚,预紧力过小,主动锥齿轮支承刚度不够;预紧力过大,可能导致轴承损坏,应适当加厚垫片的厚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2.减速器总成的装配与调整主动锥齿轮总成装配与调整完成后,将从动锥齿轮及主动圆柱齿轮总成装入减速器壳中。将左右两侧差速器外壳盖的轴承外圈涂润滑油,将左右盖和调整垫片装于壳内。调整垫片的数量,要保证轴承有1.53.5Nm的预紧力矩。测量预紧力矩之前,左右盖的螺栓应以8090Nm的力矩交叉拧紧。在轴承润滑情况下反复转动从动锥齿轮5圈,转动阻力均匀一致。如轴承预紧力矩过小,应减少调整垫片的总厚度;轴承预紧力矩过大,应增加调整垫片厚度。将主动锥齿轮轴承座总成装配到减速器壳上,使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注意两个外壳上的油孔要互相畅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3.主传动锥齿轮副啮合印痕与齿侧间隙的调整主传动锥齿轮副啮合痕迹与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见表12-3-2。调整时在从动锥齿轮或主动锥齿轮的两面齿面上涂上一薄层用机油调和的红丹,用手转动主动锥齿轮突缘带动从动锥齿轮正反两个方向旋转,使齿面相互啮合着色。然后检查从动锥齿轮轮齿齿面上的着色印迹的位置。啮合印迹应位于齿长方向中部偏小头端和齿高方向的中部,距小端的距离为34mm,长度应为总长度的2/3。锥齿轮的齿侧间隙应为0.150.40mm,在从动锥齿轮的圆周上,取大体等距的三个齿轮检查齿轮啮合印迹和齿侧间隙,如图12-3-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当啮合印迹不符合上述要求时,按照“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的方法重新调整,直到符合要求再正式装配总成。移动主动锥齿轮,可用改变装在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和减速器壳端面之间的调整垫片厚度的方法来实现,附带地也改变了轴承的预紧力矩。沿从动锥齿轮轴向移动从动齿轮,可不改变减速器壳左右轴承盖中的调整垫片的总厚度,即不改变已调好的轴承预紧力矩,只要把适当厚度的垫片从一侧移到另一侧即可。调整完成后,按原来的扭力拧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4.从动圆柱齿轮和差速器总成的装配和调整先将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垫片、十字轴、行星齿轮及垫片的摩擦表面上涂齿轮油,同从动圆柱齿轮一起按原始位置与差速器左右壳装配,穿上紧固螺栓,以98180Nm力矩交叉拧紧,并用开口销将螺母锁住。在差速器内,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应能用手轻易均匀转动,不得有发紧、发卡现象,不得有明显的松动现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将装配好的带圆柱齿轮的差速器总成装进减速器壳中,装上有标记的差速器轴承盖和轴承外围,装上锁片和螺母;拧上调整环,调整旋入深度,使主动和从动圆柱齿轮对正,以170200Nm力矩拧紧螺母,并用锁片锁住。再从两侧以相同的力矩拧紧差速器轴承调整环,使轴承有一定的预紧力,用止动片将调整环锁住,并翻起锁片的两只角锁住螺母。垫密片加密封胶,将减速器总成装到桥壳上,对中,拧紧紧固螺栓。垫密片加密封胶,左右两端装人半轴,半轴突缘孔中的柱螺栓上装入锥套,拧上锁紧螺母,螺母的拧紧力矩不小于70Nm。,上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当驱动桥齿轮更换后,有条件的应在专门的试验台上进行走合试验。试验前驱动桥应加够齿轮油,试验时应检查减速器总成和轮毅轴承部位的温升情况,如有过热现象,应拆开检查并重新调整。一、驱动桥的磨合与试验驱动桥总成装配后,为改善各运动配合副工作面的质量应进行磨合。磨合时应进行正转、反转、无负荷和有负荷运转。有负荷运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驱动桥装在汽车上进行;另一种是将后桥装在试验台上进行。,下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在车上进行有负荷运转时,应将后桥顶起,将变速器挂人适应于传动轴转速为14001500r/min的挡位,并将一边车轮的制动间隙适当调小,使各齿轮与轴承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负荷,以比较有负荷和无负荷运转的情况。这种试验形式适用于规模不大的修理单位。在试验台上进行有负荷运转时,主动轴的转速应为14001500r/min,驱动桥总成试验是与磨合结合进行的。后桥磨合试验前,应按规定油量加注比正常使用砧度低的润滑油。试验时主动轴运转5min后应用手摸外壳各轴承处不应有过热的感觉(约60);并查听有无不正常的响声(允许有均匀的na轮啮合声)或高低变化的敲击声;观察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驱动桥磨合试验的总时间应根据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而定,但最短一般不少于1.5h,带负荷运转一般不超过15min。二、驱动桥的维护1.驱动桥总间隙的检查驱动桥经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引起内部各机件的磨损,使各部配合间隙增大。当主动齿轮转动时,必然要克服减速器、差速器齿轮及半轴齿轮与半轴的间隙后,方能使车轮转动。若总间隙超出规定的允许值,应对上述各配合部位重新紧定和调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总间隙的检查有多种,这里只介绍常见的一种,即:将主动齿轮轴固定(拉紧驻车制动),顶起车桥一边的后轮(如图12-4-1所示),用一指针指在车轮轮惘边缘,此时将车轮按一个方向转动极限位置做一记号,然后按相反的方向再转动极限位置做一记号,两记号之间的距离即驱动桥的总间隙。解放型载重车驱动桥的总间隙规定不得大于45mm。若超过此数值,可判定为主动轴松旷,主、被动齿轮啮合间隙变大,差速器齿轮及半轴齿轮与半轴配合松旷等,应分别进行检查调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2.主动圆锥齿轮轴轴承紧度的检查主动锥齿轮轴承,随着工作中的磨损,轴承的预紧力逐渐变小,直至出现间隙。为此,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应检查主动圆锥齿轮轴轴承的紧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检查方法如图12-4-2所示。把传动轴卸下,装一个百分表,使触针抵在主动轴端,然后用手推、拉结合盘,当轴向间隙超过0.10mm时,应进行调整。若没有百分表,可用手推、拉结合盘,如果有轴向间隙的感觉,则说明间隙已经超过了允许限度,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与装配时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驱动桥的试验与维护,3.主、从动锥齿轮啮台间隙的检查随着主、从动圆锥齿轮及轴承的磨损,啮合间隙将逐渐增大,将可出现异响。因此,当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也应进行检查,超过允许限度时,应进行调整。啮合间隙调整后,势必引起啮合印痕的变化,因此,调整时必须二者兼顾,应以啮合印痕为主。,上一页,返回,.,图12-2-1、后桥轮毂的拆卸,返回,.,图12-2-2、装配记号,返回,.,图12-2-3、齿侧间隙的检查,返回,.,图12-2-4、背面间隙检查,返回,.,图12-2-5、半轴弯曲检查,返回,.,图12-3-1、EQ1141驱动桥分解图,返回,1-前内轴承总成;2-轴承隔套;3-调整垫圈;4-前外轴承;5-O形密封圈;6-主动锥齿承前轴承;7-轴承座;8-弹簧垫圈;9-轴承垫;10-主动锥齿轮;11-O形密封圈;12-防尘罩;13-突缘;14-垫圈;15-六角槽形螺母;16-开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胶膏剂纳米复合技术-洞察及研究
- 故障预测维护-洞察及研究
- 干眼症与社交媒体使用关联-洞察及研究
- 突破点广告的决策转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膳食脂肪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洞察及研究
- 地产项目市场调研预案
- 仪表工业现代化管理规范
- 北京市农田土壤风蚀特征及其对大气降尘的定量影响研究
- 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模式:构建、应用与展望
- 动圈式直线压缩机关键问题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家庭影院扬声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保险反欺诈宣传课件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5年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等额本息还款明细表
- 2025年机组A级检修安健环管理方案
- 2025-2030中国高尔夫俱乐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联合办刊协议书
- 不同负重增强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和灵敏素质的影响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2025版)
- 村书记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库存优化模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