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资料_第1页
徐霞客游记资料_第2页
徐霞客游记资料_第3页
徐霞客游记资料_第4页
徐霞客游记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霞客,制作:胡志明,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简介,在中国明清时期,要想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只有一条路科举考试。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徐霞客为何要游历?,徐霞客为何不参加科举考试?,家庭原因,明朝唐伯虎舞弊案,不喜功名,不爱考试,徐经功亏一篑,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开始烧四书五经,还告诫他的子孙,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句屁话,还不如学点有用的好。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八十八年后,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出世,取名徐振之,此人不爱读书,只喜欢旅游,别号徐霞客。,父亲: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但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家庭原因父母影响,母亲: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岁,父亲去世。徐霞客生来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与父亲的“志行纯洁”比起来,母亲的“勤勉达观”对徐霞客的影响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徐母,就没有徐霞客的旅行和游记。徐母知道儿子有绝特之才而未能伸展,有五岳之志而未能实现,于是对儿子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象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她亲手为儿子制作远游冠,鼓励儿子到广阔的天地之间去增广见识,舒展胸怀,并要求儿子:“第游名胜,归袖图一一示我。”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感动,决心远游,徐霞客在旅行的过程中,还开始记笔记,每天的经历,他都详细记录下来,鉴于他本人除姓名外,还有个号,叫做霞客,所以后来,他的这本笔记,就被称为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历生活第一阶段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第二阶段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28岁至崇祯六年(1633年)48岁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第三阶段为崇祯九年(1636年)51岁至崇祯十二年(1639年)54岁,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游历过程,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他出发的时候,都是带着干粮,而且他很扛饿,据说能扛七八天,至于喝水,山里面,那都是矿泉水。途中也没有住宿的地方,树林里、悬崖上,打个地铺,也就睡了。他穿着俭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几乎是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只回一次家,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作为明代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从旅游的角度看,其对壮游山水的全身心投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的旅游文学经典巨著,是其所有成就中的高峰。随着徐霞客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旅行家的出现,旅游才正式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迅速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生活之中,并从士大夫济世人生的附庸生活中独立了出来,步入迅速发展的时代新轨道。因此,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评价,历史总评,人生意义,崇祯九年(1636),五十岁的徐宏祖决定,再次出游,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游,虽然他自己没有想到。正当他考虑出游方向的时候,一个和尚找到了他。这个和尚的法号,叫做静闻,家住南京,他十分虔诚,非常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手指,血写过一本法华经。鸡足山在云南。当时的云南鸡足山,算是蛮荒之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着去。静闻知道自己要一个人去,估计到半路就歇了,必须找一个同伴。徐宏祖的名气,在当时已经很大了,所以他专门找上门来,要跟他一起走。对徐宏祖而言,去哪里,倒是个无所谓的事,就答应了他,两个人一起出发了。他们的路线是这样的,先从南直隶出发,过湖广,到广西,进入四川,最后到达云贵。不用到达云贵,因为到湖广,就出事了。走到湖广湘江(今湖南),没法走了,两人坐船准备渡江。渡到一半,遇上了强盗。对徐宏祖而言,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他已经遇到好几次了,但静闻大师,应该是第一次。后来,徐宏祖赶跑了强盗,但静闻在这场风波中受了伤,加上他的体质较弱,刚撑到广西,就圆寂了。,徐霞客此前去过鸡足山,这次旅行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然而他说,我要继续前进,去鸡足山。当地人问:为什么要去。徐宏祖答:我答应了他,要带他去鸡足山。可是,他已经去世了。我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情,我要帮他做到。徐宏祖出发了,为了一个逝去者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虽然这个逝去者,他并不熟悉。旅程很艰苦,没有路费的徐宏祖背着静闻的骨灰,没有任何资助,他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干粮充饥,为了能够继续前行,他还当掉了自己所能当掉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个承诺。就这样,他按照原定路线,带着静闻,翻阅了广西十万大山,然后进入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渡过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山。迦叶寺里,他解开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静闻的骨灰。到了。我们到了。他郑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里,在这里,他兑现了承诺。,然后,他应该回家了。但他没有。从某个角度讲,这是上天对他的恩赐,因为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次旅途,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他离开鸡足山,又继续前行,行进半年,翻越了昆仑山,又行进半年,进入藏区,游历几个月后,踏上归途。回去没多久,就病了。喜欢锻炼的人,身体应该比较好,天天锻炼的人(比如运动员),就不一定好,旅游也是如此。估计是长年劳累,徐宏祖终究是病倒了,没能再次出行。崇祯十四年(1641),病重逝世,年五十四。其实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他为何要这样做。没有资助,没有承认(至少生前没有),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究竟为了什么?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是:“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成功对自己来说,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方式,去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准备进京赶考,当时的他已经名动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在前方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唐寅遇见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徐经。徐经,江阴人,是唐寅的同科举人。他不是什么认真读书的人,但是他家是有名的富家。他在赶考途中与唐寅偶遇,徐经对他十分崇拜,表示愿意报销唐寅的所有路上费用,只求能够与偶像同行,唐伯虎同意了,明朝唐伯虎舞弊案,在这一年的考试中,考官出了一道让人十分费解的题目,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其实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坏在唐伯虎的嘴上。唐伯虎考完之后参加宴会,估计是喝多了,又被人捧了两句,于是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当年的考生们对考试名次是十分关注的,由于进士录取率太低,即使是才华横溢,名满天下,也万万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更何况是考第一名?所以当酒宴上的唐寅还在眉飞色舞的时候,无数沉默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有人就去官府告了状。唐寅运气也很不好,这时候官府调查也查出了一些事:有考官卖考题的现象。于是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