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周六试卷_第1页
理科周六试卷_第2页
理科周六试卷_第3页
理科周六试卷_第4页
理科周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周高二理科生物试卷 班级: 姓名: 15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发酵阶段,参与反应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反应在酵母菌细胞的_中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_,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闭,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若产物中生成了酒精,可使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呈现_色;若要测定发酵罐中的酵母菌密度,可以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为了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需要先对样液进行_处理。(2)醋酸发酵阶段,为了增加醋酸杆菌的密度,需要对发酵液定期翻动,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3)为了测定醋酸杆菌活菌的数量,可以采用_法,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24、166、465、185和192,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108个。1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研究者用含1.0%CMC无菌水作为饮用水,连续饲喂实验小鼠12周,测定小鼠体重,结果如图1、图2所示。(1)图1所示实验中的对照处理是_。图1结果显示,食用CMC能够_。综合图1、图2结果,通过比较_,说明CMC的这种作用依赖于小鼠消化道内的各种微生物。(2)有人提出:小鼠摄入的CMC改变了其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比例。为检验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搜集_(填图中分组编号)小鼠粪便制成悬浮液涂布于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上。 接种后置于_(填“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_以初步鉴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类群。统计比较_,以确定推测是否成立。21类胡萝卜素中的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色泽鲜艳、对人体有益的天然色素类食品添加剂,且类胡萝卜素可从微生物体中获取。下图为筛选获得高产红酵母菌菌种的过程,下表为筛选培养过程中获得的部分数据(表中细胞生物量是指培养期间单位体积内所含的生物个体总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红酵母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类胡萝卜素产量菌种培养基成分细胞生物量(g/L)类胡萝卜素含量(mg/g)类胡萝卜素产量(mg/L)葡萄糖2.426.0162.4甘蔗汁9.21.917.5泥炭提取物4.81.2616.03(1)酵母菌不具有的结构有_(填“拟核”“芽体”“叶绿体”或“细胞壁”)。(2)图中过程的目的是_。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法,通过接种环将初筛菌液接种站固体培养基上,后连续划线培养,接种时需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3)表中显示的培养基成分是为红酵母菌生长提供的_,图中过程的目的是_。(4)根据上表信息,你认为进一步提高高产红酵母菌类胡萝卜素产量的有效措施是_。7、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3)泡菜的制作利用了自然界中现成的菌种,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还需要在实验室培养特定的微生物,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相关问题KH2PO4Na2HPO4MgSO47H2OFeCl3X维生素琼脂14 g21 g02 g01 g1 g微量15 g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其中成分X为目的菌提供 。制备该培养基的一般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如图A、B是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C、D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某同学接种培养后获得图C所示效果,则其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选填“A”“B”);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观察 。15细胞质基质通入无菌空气灰绿稀释氧气、营养物质、pH稀释平板计数(或稀释涂布平板)1.8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酿醋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为情境考查果酒与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的相关知识,理清知识脉络,然后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1)在酒精发酵阶段,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入无菌空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促进其大量繁殖,然后密闭,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检验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和重铬酸钾反应,显示灰绿色。使用血球计数板对发酵罐中的酵母菌密度进行计数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需要先对样液进行稀释处理。 (2)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在醋酸发酵阶段,对发酵液定期翻动可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是氧气、营养物质、pH等。 (3)由题意“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ml”可知: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所采用的接种醋酸杆菌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或稀释涂布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所以应选择菌落数为166、185和192的平板计数,据此可推知: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166185192)30.11051.81108个。18饲喂不含CMC的无菌水使小鼠体重增加A、B组体重差值与C、D组体重差值A、B无氧菌落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比较A、B组体重差值与C、D组体重差值,可以看出在普通环境中差值较大,在无菌环境中几乎无差值,这说明CMC的这种作用依赖于小鼠消化道内的各种微生物。(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饮用水中是否含有CMC,实验组饲喂含有CMC的无菌水,则对照处理是饲喂不含CMC的无菌水,图1结果显示,食用CMC能够使小鼠体重增加。综合图1、图2结果,通过比较A、B组体重差值与C、D组体重差值,可以看出在普通环境中差值较大,在无菌环境中几乎无差值,这说明CMC的这种作用依赖于小鼠消化道内的各种微生物。(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鼠摄入的CMC是否改变了其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比例,因此应该搜集生存在普通环境中的A、B小鼠粪便制成悬浮液涂布于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上。人体消化道中缺氧,因此接种后应该置于无氧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菌落以初步鉴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类群。统计比较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以确定推测是否成立。21拟核、叶绿体人工诱变(提高红酵母菌的突变率)平板划线灼烧接种环并冷却碳源筛选出最适宜的用于培养高产红酵母菌的培养基优化培养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基及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1)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拟核是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酵母菌都没有,但是在出芽生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芽体,并且具有细胞器(2)过程的目的是人工诱变(提高红酵母的突变率)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对接种环灭菌处理,即先进行的操作是灼烧接种环并冷却(3)表中葡萄糖、甘蔗汁以及泥炭提取物等均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碳源,图甲过程目的是筛选出培养获得的高产红酵母的最适宜培养基(4)根据以上图表信息,为进一步提高高产红酵母类7(1)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不同泡制天数泡菜滤液样品管 相同(2)乳酸菌(3)固体 碳源和氮源 倒平板B 稀释涂布平板法 是否有菌落产生【解析】(1)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