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毕业论文_第1页
扬大毕业论文_第2页
扬大毕业论文_第3页
扬大毕业论文_第4页
扬大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学生姓名殷玉梅院系名称扬州大学专业名称工商管理班 级2015级工商管理学 号152402030142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7年 2 月 26 日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2015级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殷玉梅 指导教师:内容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股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都非常关心。企业财务报表作为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准确性以及完整性极为重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属于企业的重大事项,然而也是实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日后事项得不到准确的处理,可能会误导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导致作出错误决策,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而对日后事项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包含时间、账务处理,以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将着重阐述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以及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日后事项 账务处理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目 录中文摘要I目录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思考4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概述41.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41.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涵盖期间41.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主要内容5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52.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52.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具体会计处理方法63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思考103.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103.2日后调整事项与前期差错更正的区分113.3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区分123.4有利事项与不利事项的区分124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几点建议124.1对日后事项进行具体规范134.2将日后调整事项与其他会计准则结合使用134.3提高会人员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134.4加强披露管理工作13参考文献14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思考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述1.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日后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日后事项又分为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调整事项指的是原本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已经存在的情况,在日后事项期间对已经存在的情况有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的事项。非调整事项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前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新发生的事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有区别,调整事项要作出相应的账务调整,并对相关财务报表项项目作出调整;非调整事项则不用调整账表,但是应该在报表中集中披露。1.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含的时间 从日后事项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时间是资产负债表日次日起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这一段时间。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资产负债表日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要正确掌握日后事项所包含的时间,就必须分清楚这两个时间点。资产负债表日一般为报告年度的12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董事会批准对报表进行披露的日期,并非是报表正式报出的日期。现举例来说明如何理解日后事项所包含的时间。例如某公司2015年度的财务报表经董事会批准公布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实际公告日期为2016年4月15日。那么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截至2016年4月10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就是该企业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时间,而不是2016年4月15 日(实际公告日)。对于调整事项,若该公司在2015年12月15日被其他公司起诉,该项诉讼案件在2016年4月9日经法院判决结案。诉讼事件发生在2015年 12月 15日,在资产负债表日(2015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发生,并且法院结案时间在2016年4月9日,属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发生了不利事项,即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必须进行账务处理并且对报表金额调整。若该诉讼案件的结案时间在2016年4月11日,这就不会对2015年度的账务有任何影响,因而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于非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并没有这种情况,如该公司在资产负债日(2015年 12 月 31)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2015年 4 月 10 日)之间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巨额损失,则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虽然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账务没有影响,但应该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不然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判断。1.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主要内容 对日后事项的判断除了从其涵盖的时间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项进行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企业发生的日后调整事项的主要内容 (1)诉讼案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结案时间是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法院的判决使得资产负债表日前存在的情况被证实。(2)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有确切证据显示某种资产发生了贬值。(3)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有新的证据,使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购入资产成本或售出资产收入被证实。(4)财务报表出现舞弊或差错,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被发现。2.企业发生的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主要内容 (1)诉讼或仲裁事件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2)资产价格、汇率等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重大变化。 (3)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原因使得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之日后产生巨大损失。(4)资产负债表日之后企业出现重大筹资活动。(5)资产负债表日之后企业利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之后企业出现巨大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之后进行企业合并以及处置子公司等活动。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2.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当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调整事项,根据权责发生制,应将其看作资产负债表期间的业务来处理,进行了账务处理必定会对报表数字有影响,所以对财务报表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年末都要对会计科目进行结转,日后事项发生的时间是在报告年度之后,相关的会计科目都已经结转,其中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余额为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1.编制会计调整分录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对涉及损益的事项进行核算,对损益项目调整以后,需要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科目中核算;与损益及利润分配无关的事项, 调整相应科目。2.调整税收如果调整事项涉及税收调整,若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缴清算之前,应该对报告年度的税收数额进行相应调整;若是发生在所得税汇缴清算后,则不调整报告年度的税收,而是作为本年度的应纳税额。 3.调整财务报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资产负债表年初数与年末数;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相应项目的本年发生数;以及本年度当期财务报表相应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通过以上调整后,如果涉及到财务报表附注相关内容, 还需要对财务报表附注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注意:凡日后调整事项中与现金收支相关的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都不能调整,涉及现金的项目都应当作本年度的事项处理。2.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下面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与程序。资料:A公司为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A公司2015年度所得税汇缴清算于2016年4月30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15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事项调整。A公司2015年年度财务报告于4月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A公司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1.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销售退回A公司在2015年10月1日向B公司售出商品一批,该批商品销售价格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销售成本180万元。2015年末该笔款项尚未收到。由于该批商品出现质量问题,B公司拒收该批商品,2016年1月11日A公司收到B公司退回的该批商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出的进货退出证明。就该调整事项,应该作出以下调整分录:调整销售收入以及销售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 贷:应收账款 2340000借:库存商品 18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00000调整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00(200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0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1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案例解析:此例中销售退回属于日后调整事项,应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的收入、 成本等。由于其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所以需要对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应缴纳所得税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2王礼红,新税法下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会计处理探究J,商业会计,2010(19): 22-23。此例A公司2015年度所得税汇缴清算时间是2016年4月30日,销售退回发生时间是2016年1月11日,在所得税汇缴清算之前,即应该调整2015年度的财务报表以及应缴纳的所得税。此例由于销售退回,应该调减2015年度的销售收入200万及销售成本180万,2015年度多缴所得税5万元,在所得税汇缴清算前应调减所得税5万元。2.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A公司与C公司签订了一项销售合同,A公司因未按时向C公司交货,导致C公司发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12月1日C公司对A公司提起诉讼,要求A公司赔偿450万,2015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A公司评估后对该起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300万。2016年1月28日法院判决A公司赔偿C公司400万,双方对判决无异议。判决当日A公司支付C公司400万元。就该调整事项,应该作出以下调整分录:2015年12月31日确认预计负债时的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 3000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3000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00002016年1月28日,判决支付赔偿后的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0借:预计负债 3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3000000借:其他应付款 40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0对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调整: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0(10000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7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案例解析:此例由于法院判决在2016年1月28日进行了判决,A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现实赔偿义务被证实,需进行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并且发生在2015年度所得税汇缴清算之前,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纳税调整。2015年A公司确认了预计负债300万元,相应的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在此调整事项发生后,应该冲销递延所得税资产。3.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减值A公司在2015年底被告知D公司因为周转困难,无法按时偿还债款,A公司按应收D公司账款的60%计提了坏账准备。2016年2月22日A公司得知D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估计应收D公司的账款100万元收回的可能性非常小,应该全部计提坏账准备。就该调整事项,应该作出以下调整分录:补提坏账准备: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0 贷:坏账准备 400000调整递延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3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案例解析:在日后事项期间内有新的或是进一步证据显示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应该补提坏账准备,因为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应该相应的调整递延所得税。此处需要补提坏账准备40万,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A公司在2016年3月1日发现漏记了一笔2015年办公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100万元,但该折旧在所得税申报时已扣除。对此折旧费用计提了25万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经分析,此调整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差错,作出以下会计处理:补提折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0调整递延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000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75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000案例分析:企业发生的日后调整事项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此讲作出了进一步解释: 该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报告期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企业发生这一事项后,应当将其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期间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3 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此例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前期漏记折旧费用,应按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处理,补提折旧100万,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并且结转损益科目,调整盈余公积数额。5.调整相关财务报表根据以上A公司所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财务报表调整如下: 表1 资产负债表 公司名称:A公司 201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资产期末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数应收账款-274(-234-40)应交税费-139(-34-5-25-75)存货+180其他应付款+400(100+300)减:累计折旧+100预计负债-300递延所得税资产-65(-75+10)递延所得税负债-25盈余公积-19.5(-1.5-7.5-3-7.5)未分配利润-175.5(-15+1.5-75+7.5-30+3-75+7.5)资产合计-259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259表2 利润表公司名称:A公司 2015年12月 计量单位:万元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销售收入-200-200减:销售成本-180-180减:管理费用+100+100减:资产减值损失+40+40减:营业外支出+100+100减:所得税-65(-5-25-25-10)-65(-5-25-25-10)净利润-195(-15-75-30-75)-195(-15-75-30-7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调减净利润195万元;调减盈余公积调减19.5万元;未分配利润调减175.5万元。3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思考 通过以上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可以发现在具体账务处理中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日后事项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区分理解,以便更加准确的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3.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准确区分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是对日后事项作出正确处理的第一步。区分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最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些事项出现的时间,若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就存在的,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对此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的事项,这属于调整事项。若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并不存在,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才出现的事项,这属于非调整事项。企业秉着谨慎性原则,当出现调整事项,就代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发生的一些交易或重大事项使得已经编制完成的资产负债表不再具有可靠性和完整性,其使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必须根据所发生的具体事项和取得的进一步证据,对已经编制好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重新确认。非调整事项并不会对财务报表上的金额与数字有影响,但这些重要事项直接影响着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因而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相关的披露。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对调整与非调整事项给出具体的判断方法,仅仅简单从概念上去进行区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调整事项的概念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应当作为调整事项1。”对于非调整事项,我国企业会计给出的概念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1。”这样人为的去判断两者的区别,导致对这二者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作为一名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且秉着谨慎性原则对日后事项是否属于调整事项作出准确区分,这极大的影响着企业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然而实务中因为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判断能力的不同,这会导致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出现差异,在实务中会导致各种问题。3.2日后调整事项与前期差错更正的区分要准确区分日后事项与前期差错的更正,则需要联系企业会计准则第 29 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有关规定,进行深入分析。两者的相同点:都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错报: 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核算错误、使用会计政策错误、会计人员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进行舞弊等都属于前期差错。企业日后调整事项包含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指出报告期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当企业发生这个事项后,应当将其作为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处理,调整报告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根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两者在时间范围及内容上有区别,首先日后事项中的发现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的时间范围是资产负债表日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而前期差错更正的时间范围就要广泛很多,可以是以前的任何一段时间。再比较两者的内容,日后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资产负债表日后到财务报表批准报出之前有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包括报表舞弊或差错、销售退回、未决诉讼以及其他影响损益的事项,范围相对比前期差错更正要广;而前期差错是因为账务处理中的差错导致的,是实质性的账务处理错误,两者在内容上有本质区别。3.3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区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M, 北京:经济科学出社,2006.6杨有红、张丽丽,关于完善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几点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01):82-867袁荣京,资产负债表日后重要前期差错的分析与处理M,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2): 92-93 .8陈婧延,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点思考J,萍乡学院学报,2015(4):25-279张健,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5(09):173-178.10陈琼,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探析J,商业经济,2011(01):104-105.11赵培娈,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J,财经纵横,2012(12):187.12刘凤宇,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的探讨J,财会管理2010(12):75-76.13边秀丽,试析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J,赤峰学院学报,2009(01):102-104.14罗金凤,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J,现代商业,2013(15):239.。首先,根据定义可以看出或有事项的证实时间与日后事项不同,或有事项是指在未来很可能发生,但是还没有提供进一步证据进行证实的事项。日后事项则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有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已经得到证实的情况。其次,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式也不相同,日后调整事项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并且调整相应的报表数字。而或有事项是在企业提供财务报表前就必需处理好相应的或有事项业务。最后,或有事项与日后调整事项所涉及的金额也会不一样。或有事项是预计和估算的金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导致或有事项金额的确定会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不同的会计人员所估算的金额会有很大的区别。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实际发生,已被证实的金额。以2.2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为例。2015年12月C公司起诉A公司,2015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A公司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为300万。或有事项确认的时间是法院判决之前,由于企业存在赔偿的现时义务,并且履行该义务将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超过50%,企业确定了预计负债300万元,预计负债的确认时间是法院尚未判决之前,金额也是估计数。2016年1月28日法院判决A公司赔偿C公司400万,双方服从判决。判决当日A公司支付C公司400万元。1月28日法院正式判决,尚未判决的事项已经被证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并且确认赔偿金额为400万元。3.4有利事项与不利事项的区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日后事项不论是有利事项还是不利事项都应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完整披露,这样保证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通常只会披露企业的有利事项,却隐瞒企业的不利事项,达到虚增利润,欺骗投资者的目的。因此对于企业所披露的有利事项,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应该着重对有利事项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掌握这些有利事项的实际证据,以此防止一些不法企业骗取投资、贷款等。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