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_第1页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_第2页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_第3页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_第4页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程。,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无宗无祖拜神社,阿扁阿贼台独疯。一统和平华夏愿,九州铁马郑成功。,(1)团结统一,反台独,(2)爱好和平,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各兄弟民族持久的亲合力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巨大的感召力。,“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英国哲学家罗素,李肇星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开幕式上的致词,我希望各方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在会谈中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充分协商。在巩固过去会谈的成果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将继续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集中体现为艰苦奋斗精神。,如抗洪精神、抗冰救灾、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精神,神州七号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你知道有哪些反映自强不息的俗语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迁身受腐刑之苦而著有史记,他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自强不息的典故,残疾人,残运会,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特征:,B、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C、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总结:,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知识升华,同学们你们准备把这种民族精神如何落实到你们的学习生活中去?,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E自强不息。,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特征:,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也有共同要求,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知识归纳,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练一练:,1.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A.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B.中国人的意志力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D,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