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一课时)_第1页
15(第一课时)_第2页
15(第一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放在第二课时学完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听写,更合适。)2能借助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掌握音难字“卓”,形难字“虐、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望而生畏”“艰苦卓绝”“广袤无垠”“名贯古今”“深邃”“凝滞”等。3理清文章脉络,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大意。4学习课文15自然段,感知“我”惊见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感受和思索,感知柳树苍郁粗实的样子。【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贯,并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及带点字的意思。望而生畏 广袤无垠 艰苦卓绝 名贯古今 深邃 凝滞 3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作者是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4初读课文,你认识了一株怎样的柳树?试用“ 的一株柳”写一写,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尽量多找) 5.课文对青海高原的介绍让你想到哪些边塞诗,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各写一首。 , 。 , 。 , 。 , 。二、课堂研讨:(一)导入质疑。1展示贺知章的咏柳,齐读,说说柳树给你的印象。2板书课题,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简介作者。(反馈导学3)陈忠实:1942年6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1998年,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者简介在这里显得有些多余,仅仅是对作者的出生年月、籍贯、作品等的介绍,学生通过预习都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放在第二课时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再来揭示其与命运抗争,获得成就,更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陈忠实的老家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这是一个贫穷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户人家。百余华里的高耸陡峭的塬坡遮挡了电视信号,电视机在这里也只好当收音机用,只能听听新闻和音乐之类。小时候的他酷爱学习,但因家庭贫困不得不休学一年,他含着眼泪离开了校园;20岁时,由于种种的原因,高考落榜;在他21岁那年,恰逢文革,像他一样的文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曾一度地徘徊、失落,但为了心中的文学梦,他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毅然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陕西开始了创作,历时10年,终于完成了一部代表巨著白鹿原。3质疑。预设:(1)这株柳树长什么样?(2)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什么特别之处?(课堂上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学生抓住数量词质疑:为什么是一株?提得非常有价值,结合课文我们知道“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二)初读课文,预习反馈。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反馈导学2)望而生畏 伫立 寸草不生 锻铸 撑立不可思议 抑制 铺天盖地 虐杀 摧毁起死回生 吟诵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zhu艰苦卓绝 韧劲正音:卓析形:虐、韧(如果指导过后能有一个检测就更好了。)释义:艰苦卓绝、名贯古今(理解“卓”高明,“贯”穿,贯通)3.初读课文后,你知道这颗柳树长什么样了吗?(指名读第5小节)(反馈导学1)4.初读课文,你认识了一株怎样的柳树?(反馈导学4) 练说:这是一株 的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青海高原这株柳的?2.指名说,板书:(生存环境、外形、生长过程)3.分别是哪几小节写到的,试着给文章分段。(四)学习1、2小节。1指名读,想想写了什么?2相机理解“望而生畏”,“伫立”。畏:畏惧;佩服。3. 凸显“平常”“神奇”,读句子,你有疑惑吗?生质疑: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这株柳“极其平常”,第二自然段怎么又说“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 这样写矛盾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欲扬先抑,褒扬事物不从褒处落笔,而是先从贬处落笔。作者写高原柳的“神奇”,先写它的“平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齐读。你还有什么疑惑吗?生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五)感受外形“神奇”1这颗柳究竟神奇在哪?让我们走近了去细细地观察。自由轻声地读第5小节,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划下来,再想一想,用一两个词记下你的感受。(学会批注)2.指名说。(放手让学生说后,教师还要学会收拢,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升。)(1)高大粗壮:两合抱粗(演示)、百十余平方米(换算)师结:高大粗壮,令人称奇。(2)枝干坚硬:生铁铁锭:纺机或纺车上做的锭,质地粗糙,颜色暗淡,非常坚硬。与“水边”柳比较:“柔柳”,以“柔”著称。师结:枝干坚硬,令人称奇。(3)颜色独特:苍郁、深沉(暗绿)水边柳:嫩绿、草绿、鲜绿师结:颜色独特,令人称奇。(4)难怪课文说(导读:它巍巍然)撑立?(关注字形,手掌用力)感受到?(极其不易)(5)4小组分读。3.其实,它的神奇更在于它的生存环境。(1)指名读3、4小节。(2)欣赏画面,理解“广袤无垠”“深邃”“凝滞”。(3)柳树的生长环境如何?(恶劣)(高寒、缺水)(悲壮、苍凉)补充资料: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4)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5)配乐朗读。(边塞曲)(6)拓展: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想起了哪些边塞诗?(反馈导学5)4.我们不得不赞叹(齐读第2小节)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又体现在哪?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建议:35小节的教学调整一下顺序,先教学“生长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生长的不易,再来品读它的“外形”,才能真正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