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和原则(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况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特制定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是指绿色食品植物生长地和动物养殖地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特点1.根据农业生态的特点和绿色食品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充分依据现有国家环保标准,对控制项目进行优选;2.促进生产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3.配套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规定了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基本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绿色食品初级产品或加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使产地区域内的大气、土壤质量及水体(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等生态因子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6,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水产养殖场和加工厂。,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7,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为有效地贯彻和实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要求,配套编写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规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科学、正确地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为绿色食品认证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8,(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现状质量评价程序现状质量评价产地调查与评估选择评价参数环境监测确定环境标准确定评价方法划分质量等级评估结论、环境建设建议,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9,图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体系,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0,现状评价参数,11,图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2,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标准,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空气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13,(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具体为:大气评价因子要求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染源;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要除尘除硫装置。大气质量要求稳定,符合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空气环境质量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根据GB3095的6.1、6.2.7和GB9137的5.1和5.2规定执行。,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4,(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具体为:大气评价因子主要评价因子包括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氟化物。绿色食品产地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要求。,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5,表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含量的深度值mg/m3(标准状态),16,空气质量指标,17,(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水评价因子要求生产用水质量要有保证;产地应选择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水域、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生产用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水质环境质量标准。,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8,(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水评价因子其中: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渔业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3-88所列三类标准;加工用水评采用生活用水标准GB5749-2006。,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19,(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水评价因子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常规化学性质(pH值、溶解氧)、重金属及类重金属(汞Hg、镉Cd、铅Pb、砷As、铬Cr、氟化物F、氰化物CN)、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和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0,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1,(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渔业用水要求适用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渔业水质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根据GBll607的6.1规定执行。绿色食品产地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应符合下表指标的要求。,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2,表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3,畜禽养殖用水要求,表畜禽养殖用水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4,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量要求,表加工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要求单位:mg/L,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5,(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评价因子标准将土壤按耕作方式的不同分为旱田和水田两大类,每类又根据土壤pH值的高低分为三种情况,即pH75。绿色食品产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所列的限值。,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6,(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评价因子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且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评价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95)。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土壤肥力。,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7,(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评价因子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的标准差。主要评价因子包括重金属及类重金属(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8,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DDT在环境中的迁移与生物富集,29,土壤质量指标,单位:mg/kg,30,表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单位:mg/kg,具体参阅农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1,表绿色食品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指标单位:mg/kg,32,表绿色食品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指标(续)单位:mg/kg,33,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建立绿色食品产地,必须对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做出判断,但更重要的是进行采样分析。而判断产地环境质量的好坏,必须取得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即需要得到各种污染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时空分布数据,这样才能对环境质量做出确切的评价。,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4,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一)调查原则与方法1.调查目的和原则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特点,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5,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一)调查原则与方法2.调查方法(1)省(市)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进行初步考察,决定该地区是否适宜发展绿色食品。(2)根据省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下达的任务书,由监测单位执行对申报绿色食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业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现状调查,并决定布点采样方案。,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6,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一)调查原则与方法2.调查方法(3)综合现状调查采取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两种方法。首先通过收集法获取有关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如果监测对象能提供一年内有效的环境监测评价报告,经省(市)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确认,可以免去现场环境监测。,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7,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3.调查内容(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包括:生产基地的自然地理状况;所在区域的气候;气象状况;水文状况;土地资源;植被及生物资源;旱、涝、风灾、冰雹、低温、病虫草鼠害等自然灾害状况。,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8,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3.调查内容(2)社会经济概况包括: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工业布局;农田水利;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工农业产值;农村能源结构情况等。,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9,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3)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主要调查工业污染源及“三废”排放情况,重点:工矿、乡、镇、村办企业污染源分布及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土壤、大气质量现状;农业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地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0,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4.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初步分析调查结束后,根据调查、了解、掌握的资料情况,对申报产品及其原料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初步分析,出具调查分析报告,注明调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人(应签名)。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布点。,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1,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4.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初步分析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地基本情况;(2)产地灌溉用水环境质量分析;(3)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分析;(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5)综合分析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确定优化布点监测方案。,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2,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从监测的对象和结果的角度来看,凡是代表(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数据,凡是对人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的环境因素,凡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均为环境监测的内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土壤和水。,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3,(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1)布点原则布点应在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质监测点的布设应重点放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其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水源;布点数的多少以能控制整个监测区域为原则。,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4,(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1)布点原则如对于水资源丰富,水质相对稳定的同一水源(系),样点布设13个,若不同水源(系)则依次叠加;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质稳定性较差的水源,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采样点数;生产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或直接食用的产品(如生食蔬菜),采样点数适当增加;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粮油作物、禾本植物等,采样点数可适当减少,同一水源(系)的采样点数,一般设12个。,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5,(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2)布点方法灌溉水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对于常年宽度大于30m、水深大于5m的河流,应在所定监测断面上分左、中、右三处设置采样点,采样时应在水面0.30.5m处各采分样一个,分样混匀后作为一个水样测定;对于一般河流,一般可在确定的采样断面的中点处,在水面下0.30.5m处采一个水样即可。,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6,(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2)布点方法湖、库、塘、洼的布点方法:10hm2以下的小型水面,一般在水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取水断面,在水面下0.30.5m处采样即可;10hm2以上的大中型水面,可根据水面功能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片,按上述方法设置采样点。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在地下水取井处设置采样点,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7,(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采样时间与频率种植业用水: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灌溉用水的主要灌期采样一次。水产养殖业用水:在其生长期采样一次。畜禽养殖业:可与原料产地灌溉用水同步采集饮用水质一次。考虑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特殊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用水采样只须在生物生长期进行即可。矿泉水水样的采集应参照当地矿泉水鉴定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8,(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1)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空气监测中经常是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或同一时刻不同空间位置所测定的污染物的浓度不同,这种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称之为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由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不均,空气质量监测中要十分注意监测(采样)地点和时间的选择。,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9,(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2)监测点分布原则依据产地环境现状调查分析结论和产品工艺特点,确定是否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进行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生物生长期内的主导风向,重点监测可能对产地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的下风向。,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0,(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3)采样时间和频率由于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变化大,要求有较长采样时间和较高的采样频率。否则,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差,甚至不具代表性。但由于条件所限,采样时间和频率不可选得太长、太高。绿色食品产地大气监测原则主要安排在大气污染对产品生产质量影响较大的时期。,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1,(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4)点位设置空气监测点设置在沿主导风走向4590夹角内,各监测点间距一般不超过5km。监测点应选择在远离树木、城市建筑及公路、铁路的开阔地带。各监测点之间的设置条件相对一致,保证各监测点所获数据具有可比性。,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2,(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4)点位设置产地布局相对集中、面积较小、无工矿污染源的区域,布设13个采样点。产地布局较为分散、面积较大、无工矿污染源的区域,布设34个采样点。样点的设置数量还应根据空气质量稳定性以及污染物对原料生长的影响程度适当增减。,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3,(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5)免测空气的地域种植业: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的地域。渔业养殖区:只测养殖原料(饲料)生产区域的空气。畜禽养殖区:只测养殖原料(饲料)生产区域的空气。,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4,(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2.空气监测(5)免测空气的地域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兀化水等水源地。保护地栽培及食用菌生产区:只测保护地一温室大棚外空气。,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5,(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1)布点前调查针对土壤质量问题开展的监测工作,应当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因污染土壤的问题与污染物成分、污染源及其传播污染物的方式有关,在采集样品时需先做现场调查,搞清污染源的范围、面积,再做布点安排。在土壤质量监测调查中,首先应准备调查区的土壤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应准备工矿企业及污染源分布图。此外,还必须组织当地群众与主要部门有关人员一起观察土壤污染及分布情况。,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6,(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2)布点原则在环境因素分布较均匀的监测区,采用网格法布点;在环境因素分布较复杂的监测区,采用随机布点法;在可能受污染源影响的监测区,可采用放射型布点法。监测区域的样点数应根据监测目的、要求,土壤污染分布情况和面积大小,以及数理统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要求而定。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监测布点数以能控制整个监测区域为原则。,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7,(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3)布点方法在环境因素分布比较均匀的监测区域,采取网格法或梅花法布点。在环境因素分布比较复杂的监测区域,采取随机布点法布点。在可能受污染的监测区域,可采用放射法布点。,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8,(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4)样点数量监测区的采样点数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土壤的污染分布,面积大小及数理统计,土壤环境评价要求而定。大田种植区对集中连片的大田种植区,产地面积在2000hm2以内,布设35个采样点;面积在2000hm2以上,面积每增加1000hm2,增加一个采样点。如果大田种植区相对分散,则适当增加采样点数。,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59,(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4)样点数量设施种植业区I.保护地栽培:产地面积在300hm2以内,布设35个采样点;面积在300hm2以上,面积每增加300hm2,增加12个采样点。如果栽培品种较多,管理措施和水平差异较大,应适当增加采样点数。,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60,(二)产地环境质量监测3.土壤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制版师三级复习测试题(一)
- 工厂研发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年四级真题及答案
- 认知发展真题及答案
- 2025项目管理劳动合同
- 桥梁打造亮点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解表剂试题及答案
- 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模式2025年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报告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醒狮舞蹈考试题目及答案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专业培训课件
- 2025年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肉毒素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和范文
- 2024“五史”全文课件
- 2025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 中医科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 舌癌手术护理配合
- 《纪录片创作理论与实践》- 教学大纲(48学时)
-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泌尿系结石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