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一、主要内容,计算。,(1)连加、连减。,(2)加减混合。,关于计算:,(1)明确运算顺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按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或者用两个竖式连写的形式进行计算。,()选择灵活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注意口算与笔算相结合,能口算的用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时可以口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本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有:,(1)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解答用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为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理解解答方法。,.,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已知两个数各是多少,求它们相差多少,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这在一下已经学习过),如:小军穿了个彩珠,芳芳穿了个彩珠。芳芳比小军多穿了几个彩珠?(或小军比芳芳少穿几个),求芳芳比小军多穿多少个,就是求比多几,就要从里面去掉。,.,()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小数,求较大的数是多少,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如:小英做了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朵,小华做了多少朵?,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要把和小英同样多的朵和多做的朵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大数,求较小的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如:小英做了朵花,小平比小英少做朵,小平做了多少朵?,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要从朵花里去掉朵,所以用减法计算。,.,在本单元练习里编排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其呈现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如“条件、条件、问题,条件、问题”。,如:上午摘了个西瓜,下午摘了个西瓜,一共摘了多少个?运走个,还剩多少个?,另一种如“条件、条件、条件,问题、问题”。,如:我们班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其中的31棵是男生栽的。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女生栽树多少棵?,.,显然,对学生而言,后一种呈现稍难理解一些。因为前一种呈现里,条件与问题已经搭配好了,只要利用条件和条件就能解答问题。后一种呈现里,学生要在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合适的条件来解答问题。,.,二、基础题,1计算。(1)看清运算符号(2)标注进位“”、“退位点”(3)检查横式答案,192726902528384233,.,2,第一行摆了()个圆片,第二行摆了()个圆片。,(1)第一行拿走()个圆片,就和第二行同样多。(2)第二行添上()个圆片,就和第一行同样多。(3)从第一行拿()个圆片放到第二行,两行的圆片就同样多。,.,3猫妈妈钓了条鱼,小猫再钓条鱼就和妈妈钓的鱼一样多。,(1)小猫钓了多少条鱼?,(2)两只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1两盒乒乓球都有颗,从第一盒拿出颗放入第二盒,第二盒比第一盒多()颗。,.,2,小文最多拍了多少下?小军最少拍了多少下?,.,3拍球比赛,东东得了第一名,那么东东第一次至少拍了多少下?,.,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主要内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图形变化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空间观念。,(1)折纸改变多边形的边数。(2)分图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3)拼图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折、剪、拼图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1.在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2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先画一画,再填一填。,()形,()形,()形,.,1在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2按要求在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3把下列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先画再填空。,(从一个顶点出发,有序分),()个三角形,()个三角形,()个三角形,4在下面的图形中,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一、主要内容,1乘法的含义。,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相同加数连加是乘法生长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连加,能计算连加算式的和。相同加数连加是一类数学现象求几个几的和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是()个()相加得()。,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216的乘法口诀。,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乘数在6以内的乘法。,3乘加和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知道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的事理,体会“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是合理的。(需要说明,这里教学的乘加和乘减算式,乘号都在加、减号前面,暂时不出现加、减号在乘号前面的算式。),.,4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如:有行桃树,每行棵,一共有多少棵?,求一共有多少棵,就是求个棵是多少,用。,.,在单元复习时,出现了一些情境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对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找到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买包饼干,我买块蛋糕,两人各用多少元?,.,学生能根据问题找到相对应的两个条件,理解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我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4棵,小文,小军,哪家栽的桃树多?多多少棵?,.,用加法算式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或,.,在正确答案的里画“”。,个比个多几?,多多多,.,看图写算式。,在里填合适的数。(算式写出得数),.,.(),括号里最大填()。(),括号里最大填()。,.,.列出算式。(圈关键词)个连加是多少?和相加是多少?个相加是多少?个相乘是多少?乘的积是多少?(怎么读,怎么写)乘的积是多少?(怎么读,怎么写),.,搭这样的物体,要多少个?,猴妈妈摘了一些桃,比个多,比个少。把它们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猴分得一样多,正好分完。猴妈妈摘了()个桃。,.,有一堆练习本,比本多,比本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本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可能有()本,分给()个小朋友。也可能有()本,分给()个小朋友。,.,我给2辆轿车装轮子,我给一辆轿车和一辆三轮车装轮子,小文,小军,他们各需要几个轮子?,组同学做纸花,每组人,每组做朵花。()做纸花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一、主要内容,认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分法一: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如:有个桃,每个小朋友分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分法二: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如:把个桃子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除法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或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62=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62读作:6除以2。,.,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想:三()十二,商是()。,应用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能联系除法的含义,解答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地思考。能不断积累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如:,(1)平均排成行,每行有多少盆?,平均排成行,求每行有多少盆,就是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用。,(2)每行放盆,可以排几行?,每行放盆,求可以排几行,就是求里面有几个,用。,.,.看图写算式。(求的问题,数据在等号后面),个,每个一堆,摆了堆。算式是:,个,摆了堆,平均每堆个。算式是:,.,看图写算式。,.,写出四道被除数是的除法算式。,、,把棵树苗栽在公园里,可以怎样栽?先填表,再填空。,每行栽的棵数多,栽的行数就()。多少栽的行数多,每行栽的棵数就()。多少,.,哪两人抬得次数少?女同学抬了几次?男同学呢?,6小明和小红都看一本页的书。(1)小明看了一些后,还剩页没有看完,已经看了多少页?(2)小红打算天看完这本书,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把颗糖分成份,每份一定是颗。(),二()同学做了朵花,送给小明和他的个同学,平均每人得到几朵?,在算式中,除数是(),被除数是(),商是()。,12个小朋友下象棋,可以分成几组?,.,(),5.有个,摆成右边的物体,可以摆多少个?,()把本书平均分给个组,每组分得几本?(),()平均每人分得几本?(),.,第五单元厘米和米,.,一、主要内容,线段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用直尺画线段。,认识厘米和米。,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表象;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米厘米。,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学生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本数学书摞起来大约厚()。(在括号里填“米”或“厘米”),画两条线段,使它们的总长是厘米。,在()里填米或厘米。,学校旗杆高()小明身高()(),步长(),在里填上“”、“”或“”。(写得数),米厘米厘米米,.,米厘米()米,尺子的长度是()。,厘米厘米厘米,.,对折问题。,拿根绳子折一折,数数平均分成几份?,把上面的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刚好米,这根全长米。一块黑板的长比这根绳子长一些,黑板的长是米多。一木条的长比这根绳子短一些,木条的长是米多。,.,一捆麻绳长米,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这捆麻绳比原来短了多少米?,朵朵家与学校相距米。早上,朵朵从家出发走了米时,发现忘带文具盒,然后回家去拿。上午朵朵一共走了多少米?,.,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一、主要内容,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简单的乘法和除法实际问题。,掌握简单的乘法实际问题和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加强对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根据同一幅情境图分别解决一个乘法问题和两个除法问题,从中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个比个多(),比个少()。,乘写作()。,买支钢笔的钱可以买支圆珠笔。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支钢笔,如果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如果每支圆珠笔元,每支钢笔多少元?,.,.,元,元,元,()买一件汗衫的钱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买把扇子,带元够不够?,()够()不够(),.,辆车够坐吗?,()够()不够(),小美和小祥同时看同一本书。看完这本书,谁用的天数多?在正确答案后面画“”,我平均每天看8页。,我平均每天看6页。,叮叮,当当,叮叮的天数多(),当当的天数多(),.,在里填上“”、“”、“”或“”。(写得数),小明有一本页的书,每天只看页,一个星期能看完吗?,(),能()不能(),.,一共有块饼干。,每盒装块,用个盒子,够装吗?,够()不够(),小明和他的个同学要做个灯笼。平均每人要做多少个?,.,()菊花送给幼儿园个班,平均每班多少盆?,(),()吊兰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第七单元观察物体,.,一、主要内容,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物体。,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