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的本质特征_第1页
犯罪人的本质特征_第2页
犯罪人的本质特征_第3页
犯罪人的本质特征_第4页
犯罪人的本质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犯罪人的本质属性,.,第一节犯罪与犯罪人概述,一、犯罪概述(一)犯罪的定义犯罪具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刑罚处罚性。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定义与刑法学中的犯罪定义一样,.,(二)犯罪类型,犯罪类型划分的目的管理决策改善矫治决策理论认识,.,1、犯罪类型的概念按一定标准或原则,对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作出的不同分类。犯罪人类型:男犯、女犯、初犯、累犯、未成年犯,成年犯等犯罪行为类型:杀人犯、强奸犯、盗窃犯、抢劫犯等,.,2、多元统一标准划分性别标准年龄标准动机标准:内容、复杂程度、意识性、过程特征犯罪经历标准:初、累、偶、惯犯罪行为方式标准:暴力、智能(计算机)主体数量标准:个体与群体心理状态标准:故意与过失实施形态标准:预谋犯罪、机会犯罪(临时起意)、冲动犯罪精神正常与否标准:常态与变态,.,二、犯罪人概述,犯罪人的定义犯罪人就是犯了罪的人,.,三、对犯罪和犯罪人概念的不同解读,关于犯罪:共通说:任何相关学科中的犯罪概念必须与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具有一致性差异说:以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为本质依据,同时使用专属于犯罪等学科的犯罪概念,两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关于犯罪人:差异说观点:犯罪学中的犯罪人不仅包括触犯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刑事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而且包括一定范围内严重违法或者越轨、应受法律和道德责罚的人;不仅包括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和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人,而且包括不具有上述特征但实施了违法犯罪或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变态人格者或者以及精神病人;不仅包括以过正当审判或者行政程序而受到一定处罚的“已决犯”,而且包括尚未受到追究的“未决犯”。,.,结论,行为上:存在实害违法性上:差异说范围更广应受惩罚性上差别,.,第二节认识犯罪人的多维度视角(自学),一、物质的人(一)人的物质属性人的可知性人是有机体人有物质的变化性,.,(二)人是自然中的物质,人的发展顺应于自然规律人既是主动的也是受动的(三)存在性是物质人的特征人们总是以自身特有的物质形态与环境和他人产生互动。,.,二、生物的人,(一)人的生物学属性(二)生物人的机能自我调节功能自我复制功能选择性反应,.,(三)人的生物学差别(四)适应性是生物人的特征生物的人是一个组织系统生物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人的生物学比较,.,第三节犯罪人的特征,犯罪人与非犯罪人是否存在差异?犯罪人是否具有该类群体独特的本质特征?,.,一、有关犯罪人特征的各种观点(一)犯罪人共有特征的研究1、刑法学研究的三种取向犯罪行为是自由选择行为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犯罪主要是刑法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的一种功能。,.,古典学派:古典犯罪学学派确立了犯罪学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即,理性原则,享乐原则,惩罚原则,人权原则以及程序适当原则。这一系列原则构成了古典学派的基本观点。古典学派人大多赞成霍布斯的人性恶的学说,认为人性自私。又赞成意志自由,认为任何人都有同样的意志自由,都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这样一种选择即可以是选择犯罪行为也可能选择非犯罪行为,所以犯罪人只需对其选择负责。,.,边沁的功利主义,其认为人之所以具有选择性是由人们的功利主义或享乐主义倾向决定的,人人都想趋利避害,犯罪也就只是一个利益大小的选择和衡量。,.,新古典学派:强调了人的意志不是绝对相同的,个人的意志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限制,使个人不能完全按照自由意志行动。,.,实证犯罪学派:实证犯罪学派从根本上否认了自由意志的存在。龙勃罗梭在分析了大量的人体解剖数据后,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他认为犯罪是由罪犯的个人基因决定的,而这些基因通过遗传获得,因而所谓的犯罪人是天生的。,.,根据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学理论,有18种生理特征,其中至少有5种是可以直接观察的生理特征,可表明是天生犯罪人。1。头盖骨的形状与犯罪人同一种族和同一居住地的普通人不一样。2。面部不对称。3。有较大的下颌和颧骨。4。眼睛奇特并有残障。5。耳朵的大小与正常人不一样。有的非常小,有的像黑猩猩一样直接向外伸张着。6。鼻子歪长着,鼻孔向上或扁平(多为盗贼)或像鹰鼻或鼻子顶部肿胀(多为杀人犯),或是鼻尖如峰,鼻孔肿胀。7。嘴唇肥厚、肿胀、突出。8。脸颊上有眼袋,像有些动物一样。9。上颚就像一个大的、居于中心的山脊,周围是一系列的洞穴并且有些像爬行动物身上长的瘤,颚还是裂开的。10。不正常的齿系。11。下颚退化或超长或像猿类的下颚一样短粗。12。皱折多并早现。13。头发不规则,具有异性发质的特点。14。胸腔有缺陷,如肋骨或多或少,或者多乳头。15。骨盆异性化。16。手臂过长。17。手指和脚趾的异数。18。头盖骨不对称,造成两脑半球不平衡。,.,是否存在天生犯罪人?,后来提出:天生犯罪人事实上只占罪犯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天生犯罪人具有生物学上的犯罪倾向,他们对所犯的错误都缺乏罪恶感和悔恨,对辨别是非有一种特异性的学习无能,极度自我中心,冲动,冷酷。,.,2、犯罪学的观点(1)异质说:犯罪人除了具有人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不同于非犯罪人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表现为他们通常有较强的反社会性。龙勃罗梭原也认为所有罪犯都有有天生的反社会性。后把罪犯分为:职业型犯罪人、司法型犯罪人、激情型犯罪人、倾向型犯罪人、精神病态犯罪人、歇斯底里犯罪人,.,(2)同质说重视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的同一性,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绝不存在犯罪性的个人,即不存在某个人必然要犯罪的个性特点”。,.,(3)质规定性说犯罪人区别于正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具有这种犯罪的精神状态。-“危险的内在的人格或精神状态是犯罪人的质的规定性”,.,(4)劣根性说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人原始的冲动复活,固有的劣根性(攻击、自私、纵欲、逆反、嫉妒等)的暴露,加上外在的各种因素导致了犯罪。,.,3、犯罪心理学观点,更多强调犯罪的心理因素及这些因素产生的背景。,.,(二)犯罪人人格特征的研究,1、犯罪人的人格与非犯罪人人格存在本质上的区别2、犯罪人的本质特征是其人格缺陷3、犯罪人的特征表现在人格特质方面MMI,EPQ,.,艾森克量表应用,国内研究表明:EPQ量表分中P量表分高于对照组,而E量表分低于对照组,N量表分和L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国外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是:P与官方少年犯罪和自我报告的少年犯罪都相关,也与不属于犯罪的未社会化行为相关。也有证据显示:在P量表分上高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犯罪人和持续犯罪人的特征。,.,(三)对犯罪人其他特征的研究,1、心理因素研究:犯罪人有犯罪心理2、生物因素天生犯罪人基因对犯罪的影响脑神经对犯罪的影响,.,体型与犯罪,德国犯罪学家恩斯特克雷斯奇曼尔(Kretschmer)深入犯罪预测领域进行研究。他指出身体体型、性格类型和犯罪可能性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在1955年,通过对4414起案例的初步研究,克雷斯奇曼尔提出犯罪人中间大致存在着4种身体体型:1。瘦弱型或虚弱:这些人个高并且很瘦。主要涉及数额较小的偷盗和诈骗。2。运动型:这些人肌肉很发达。主要涉及暴力型犯罪。3。矮胖型:这些人个矮并且肥胖。主要涉及诈骗,有时也会实施暴力犯罪。4。混合型:这些人是多种体型的混合。主要涉及有悖行为准则和道德的犯罪,也涉及暴力犯罪。,.,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从胚胎学角度把人分为三类: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内胚叶型相当于肥胖型;中胚叶型相当于筋骨型;外胚叶型相当于细长型。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0.80。,.,FBI的犯罪心理分析,我之所以认为凶手的体型瘦削,是因为我熟知德国俄尼斯?克莱切莫(ErnestKretchmer)博士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威廉谢尔顿(WilliamSheldon)博士所做的研究,两位博士都相信体型与精神状况密切相关,克莱切莫博士发现身材清瘦或身体衰弱的人更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的症状,而谢尔顿博士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二、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可观察特征,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deviantcareer)”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根据标签理论,可以把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区别开来.但除去法律身份的”外衣”,区分二者的差别就会因缺少判断标准而难以描述。如法律上有罪而道德上无罪动机具有利他行为的=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特征,但不是本质特征。,.,三、犯罪人的人格,陈绍彬观点:当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结构在其人格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支配力量时,这个犯罪主体就具有犯罪人格的特征.,.,犯罪主体的人格与犯罪人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犯罪主体的人格中有些因素或成分并不指向犯罪,它的外延较广。犯罪人格则是指向犯罪的那部分人格特征,这部分人格特征在犯罪主体的人格中占主导地位,其外延较小。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在其人格形成中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成为主导力量时,才算形成犯罪人格。一旦犯罪人格形成,犯罪的倾向性就大。犯罪人格的恶性发展,有可能成为一种变态的犯罪人格”。,.,张文,刘艳红观点,犯罪人格是指“犯罪人所特有的稳定而独特的反社会心理特征的总称,它是一种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犯罪人格本质的反社会性。第二,犯罪人格的多因性及犯罪性。第三,犯罪人格的内外统一性。犯罪人格是犯罪人所独有的反社会倾向的身心组织。这表明,犯罪人格首先是作为犯罪人的内在心理事实即反社会心理而存在的,它包括畸形的有害于社会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损利己的动机、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等。,.,第四,犯罪人格的恒久性。犯罪人格作为种本质上恶的、反社会的人格,其形成并非一朝夕,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基于此,此种人格旦形成,大多比较稳定而且持续较长时间.第五,犯罪人格的主体归属性。犯人格只能为犯罪人所独有,非犯罪人是不具备犯人格的,.,梅传强观点:,犯罪人格“是指直接导致犯罪行为生成的严重反社会且为刑事法律所否定的心特征的总和”。,.,李玫瑾观点,犯罪人格通常是指那些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早年就开始出现犯罪行为,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各种犯罪为生,并在犯罪生涯中逐渐形成犯罪的嗜好、习惯、观念、态度,出现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等,当这些心理活动内容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犯罪人格即已出现”。犯罪人格是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而产生的,.,犯罪人格的主要内容,第一,认识偏差这里的认识偏差,即社会认知差。表现在:(l)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和预见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与看待社会问题主流思想相左,与主流社会的价值、道德观念背道而驰。(2)对社会采取敌视态度,视法律为儿戏。(3)对社会采取轻视、蔑视态度,没有社会心等。,.,第二,需求偏差在犯罪人格构成要素中,需求偏差处于重要地位,它是犯罪心理的倾向性,是促使个体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需求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基本生理需要为主的私欲。但犯罪人格中的需求偏差,不是建立在符合社会主流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强烈的私欲基础上,是一种不合理的需求。二是以私欲为主的社会需求,.,第三,情感偏差第四,犯罪能力犯罪能力,指的是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自身条件,详言之,是指“影响犯罪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犯罪人格实践,出身贫寒的大学生刘意,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品学兼优。2002年,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即将圆满完成学业。他不但好学上进,而且乐于助人,在大学二年级时还主动承担起了为河西区一户下岗职工的孩子当家教的工作。2002年12月巧日,刘意复习考研期间,一次去小卖部买东西,见售货员放钱的挎包放在货柜上,趁其不备,将包放在自己的书包中,结果当场人赃俱获,包里有1600元现金和一部价值1200元的手机。南开区检察院经过调查得知,刘意一贯表现良好,案发后,老师和同学联名要求给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检察机关经过研究认为,刘意属于临时见财起意产生盗窃之意,并非蓄谋己久,且情节简单,认罪态度较好,另外,其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家庭、学校方面的态度看,都认为其一贯表现良好,最终决定对其盗窃罪不予起诉。,.,犯罪心理猜想1,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著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这个人是由于和朋友做热气球履行经过沙漠,由于燃料不够要求必须减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