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运动系统LocomotorSystem,-,2,运动系统包括3部分:骨:运动的杠杆。骨连结:运动的枢纽。肌肉:运动的动力。,-,3,运动系统的功能1.构成动物的体型。2.动物的使役能力。3.家畜的屠宰率及品质。4.骨的突起和肌肉作为定位的骨性或肌性标志。,-,4,2-1骨及骨连结一总论骨(bone)的功能动物体内的骨是一种活器官,坚硬而有弹性,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5,骨基质内含大量的钙盐和磷酸盐,是动物体内的钙磷库。造血功能(红骨髓)。支持与保护功能,如颅腔、胸腔等保护脑及心肺。,-,6,骨的类型(依骨的形态和机能不同分):1.长骨(longbone):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骨端(骺):两端膨大骨干(骨体):中部较细,-,7,骨干与骨端之间有骺软骨(可使骨变长);成年后骨化为骺线。骨干中的腔为骨髓腔(容纳骨髓)。,-,8,2.扁骨(flatbone):主要位于头部和躯干,起保护作用。如颅骨、肋等。,-,9,3.短骨(shortbone):位于长骨与长骨之间,起缓冲作用,如腕骨和跗骨。4.不规则骨(irregularbone):分布于脊柱,如椎骨。,-,10,骨的基本构造:1.骨膜(periosteum):分布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有血管和神经,呈粉红色。纤维层:浅层,具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成骨层:深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功能。,-,11,2.骨质:骨密质(compactbone):光滑致密,分布于骨表面和长骨的骨干;骨松质(spongybone):位于骨内部,疏松多孔,骨松质间隙内终生容纳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12,-,13,3.骨髓(bonemarrow)红骨髓:呈红色,位于骨松质内和幼畜长骨的骨髓腔内。幼畜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到成年时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14,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位于成年动物长骨的骨髓腔内,无造血机能。但遇到大失血时可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机能。,-,15,4.血管和神经:为骨附近的血管、神经的分支,经骨表面的滋养孔进出骨器官。,-,16,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无机质:占骨重的2/3,主要为CaCO3、Ca3(PO3)2、CaF2等。决定骨的坚固性,即硬度。有机质:占骨重的1/3,主要成分是骨胶原和粘多糖。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17,-,18,骨表面的形态突起:突:骨面上突然的高起粗隆:骨面上渐渐的高起结节:骨面上较小,并有一定范围的突出棘突:较高的突起嵴:薄而锐的隆起头:骨端部的球状突起髁:关节部横的圆柱状膨大,-,19,凹陷:窝:骨面较大的凹陷沟:骨面细长的凹陷压迹:骨面指状压痕切迹:骨边缘处的凹陷骨管:骨内面的管道裂:骨面/间的裂隙裂孔:较大的裂隙窦:内外骨板间充气的空腔。,-,20,-,21,-,22,骨的连结概念: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分类: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纤维连结:头骨之间的缝韧带软骨连结: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椎间盘。骨性结合:骨盆联合等随年龄的增长而骨化,转变为骨性结合,完全不能运动。,-,23,12,软骨连结,软骨连结,纤维连结,-,24,间接连结(滑膜连接/关节)骨与骨间不直接连结,有滑膜包围,可灵活运动。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和关节软骨关节囊:纤维层和滑膜层关节腔血管和神经,-,25,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唇:关节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关节盘: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韧带:纤维带(致密结缔组织)囊内韧带:关节侧面囊外韧带:关节囊两层之间,-,26,关节的类型依构成关节的骨块数目分:单关节复关节依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27,关节的运动:屈、伸运动:只有一个运动轴,如腕关节等内收、外展运动:沿纵轴,以正中矢状面为参照的运动旋转运动:旋内和旋外,-,28,二、躯干骨及其连结躯干骨:脊柱:由一系列椎骨借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内有椎管,可容纳和保护脊髓。肋:胸骨:,-,29,椎骨:按部位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椎骨的一般构造:椎体:短柱状,前端隆凸为椎头,后端凹陷为椎窝椎弓:位于椎体背侧弓形骨板,与椎体围成椎孔(管)突起:发自椎弓,有三种:棘突(1个)横突(1对)关节突(2对),-,30,各部椎骨的构造特征:颈椎:家畜均为7块,颈椎的椎头、椎窝明显,运动范围大,横突基部有横突孔,供椎动脉等通过。其中第1、2颈椎与第3-7颈椎形态不同。,-,31,第1颈椎:寰椎,环形,由背侧弓和腹侧弓构成。关节凹鞍状关节面,-,32,第2颈椎:枢椎,棘突纵长呈嵴状;椎体前端发达,成齿突。,-,33,第3-颈椎:椎体发达,椎头和椎窝都很明显。第7颈椎:椎窝两侧有对后肋凹,与第对肋成关节。,-,34,胸椎:牛、羊13个马18个猪14-15个棘突发达,前5-6个胸椎棘突最高,构成鬐甲部的骨质基础。,-,35,腰椎:牛、马6个羊、猪6-7个棘突高度与最后胸椎相似,横突发达,呈上下压扁状,椎头、椎窝不明显。,-,36,荐椎:牛、马5块,猪、羊4块,几块荐椎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荐骨,通过荐骨翼与髂骨翼成关节。,-,37,尾椎:数目不定,前几个尾椎有椎骨的一般构造。腹侧有腹棘,两腹棘之间为血管沟,供尾中动脉通过。,-,38,几种家畜的脊柱式牛:C7T13L6S5Cy1820羊:C7T13L67S4Cy324猪:C7T1415L67S4Cy2023马:C7T18L6S5Cy14-21,-,39,肋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牛的肋骨宽而扁,马的肋骨细而圆。肋骨:位于椎骨端肋小头:与椎体成关节肋结节:与胸椎横突成关节血管沟:肋骨后缘内侧,供肋间动、静脉、肋间神经通过。肋软骨,-,40,肋软骨:位于胸骨端,呈棒状。有的直接与胸骨相连(前面8对),有的肋软骨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弓状结构(肋弓),然后通过肋弓与胸骨相连。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41,肋的分类: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也称为胸骨肋,牛、马有8对,猪7对,其余均为假肋。假肋:通过肋弓与胸骨相连的肋为假肋/弓肋。浮肋:肋软骨末端游离的肋称为浮肋。,-,42,胸骨位于胸廓底部正中,从前向后依次为:胸骨柄:与第1对肋成关节胸骨体:与第2-8对肋成关节剑状软骨:牛的胸骨上下压扁,底部平。马的胸骨呈左右压扁状,腹侧有发达的胸骨嵴(供强大的胸肌附着)。,-,43,胸廓: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腹侧的胸骨构成的骨性支架,呈平卧(前小后大)的截顶圆锥状结构;胸前口:较小,内有食管、气管、大血管及神经通过,胸后口:较宽大,内缘有膈肌附着,由膈肌将胸腔、腹腔分开。,-,44,胸廓前部的肋:短而直,活动范围较小,适应于保护胸腔内的心、肺等重要器官,胸廓后部的肋:长而弯曲,活动范围较大,适应于形成呼吸运动的杠杆(使胸腔的横径变化)。,-,45,躯干骨的连结脊柱连接椎体间连接:相邻椎体的椎头与椎窝之间通过椎间盘直接相连(为一种软骨连结,终生不骨化)椎弓间的连接:关节突间形成关节脊柱总韧带,-,46,脊柱总韧带:棘上韧带:连于椎骨棘突的顶端,自枕骨向后伸延至荐骨。草食动物颈部的棘上韧带特别发达,称为项韧带,由弹性纤维组成,呈黄色,分为索状部和板状部,作用:连接和固定椎骨,协助颈部肌肉支持头部重量。背侧纵韧带:位于椎体的背侧。腹侧纵韧带:位于椎体的腹侧。,-,47,寰枕关节:为双轴关节(关节面呈椭圆形),可作小范围的屈伸和左右转动。寰枢关节:单轴关节,由寰椎后部的鞍状关节面与枢椎的齿突构成。,-,48,胸廓连结: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头与相邻两椎体的前肋凹和后肋凹构成。肋横关节:由肋结节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构成。肋胸关节:由真肋的肋软骨与胸骨构成的关节。,-,49,三、头骨及其连结位于脊柱前端,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借纤维和软骨直接连结,有些骨还形成沟、孔、管、裂等供血管、神经通过。分为:颅骨:枕骨、顶骨、顶间骨、额骨、颞骨、筛骨、蝶骨,围成颅腔,容纳脑,维持脑部温度的稳定等。面骨,-,50,-,51,面骨:枕骨:枕骨大孔、枕髁(与寰椎成关节)、枕寰间隙、枕嵴(为马头部的最高点)。顶间骨:顶骨:额骨:牛的较宽,向两侧发出角突,马无角突。角突内的空腔(角窦)与额窦相通,额窦通向鼻腔。,-,52,颞骨:颅腔侧壁,参与颧弓的构成,颞髁为关节面,与下颌骨形成颞下颌关节;内耳位于颞骨内。,筛骨:颅腔前壁,筛板分布有许多筛孔,供嗅神经通过,颅腔侧筛窝容纳脑的嗅球。蝶骨:颅腔底壁前半部分。,-,53,面骨: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切齿骨、腭骨、翼骨、犁骨、鼻甲骨(2对)、下颌骨、舌骨,猪还多一块吻骨。,-,54,上颌骨:面骨中较大的一块,下缘有上臼齿齿槽,两侧上颌骨的腭突伸向中部,形成硬腭的骨质基础(口腔的顶壁)。面结节(牛),面嵴(马),眶下孔。,-,55,切齿骨:牛、羊切齿骨上无切齿齿槽。颧骨:颞突腭骨:形成鼻后孔的侧壁和硬腭的后部。翼骨,-,56,犁骨:鼻腔底壁正中背侧是鼻中隔软骨,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个鼻腔。鼻甲骨(2对):较薄,上鼻甲骨:对,附着于鼻骨的内侧,下鼻甲骨:对,附于上颌骨内侧。,-,57,下颌骨:下颌体:下臼齿齿槽和下切齿齿槽,臼齿齿槽与切齿齿槽之间的间隙为齿槽间缘。下颌支:呈垂直位,上方有下颌髁与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髁前侧是伸向颞窝的冠状突。,-,58,舌骨:位于两下颌支间,与颞骨相连,支持舌根、咽及喉舌骨体:支持舌根舌骨支:与颞骨相连,-,59,头骨的连结:颞下颌关节:含关节盘其余均为直接连结(借纤维、软骨或骨直接相连)。,-,60,头骨的内部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的腔称为副鼻窦或鼻旁窦。容纳空气,内壁粘膜与鼻腔粘膜相延续,鼻粘膜的炎症蔓延,引起鼻旁窦炎。临床上较重要的副鼻窦有额窦、上颌窦。功能:减轻头骨的重量,保持颅腔的温度稳定等。,-,61,-,62,籽骨:一对近籽骨,一个远籽骨,四、前肢骨及其连结,-,63,肩胛骨(scapula):三角形扁骨,斜位于胸腔侧壁。外侧形成隆起的肩胛冈,牛有肩峰。上有肩胛软骨,呈半圆形,供菱形肌附着。下有肩臼与肱骨头成关节,-,64,肱骨(humerus):长骨,近端:球形的肱骨头;大、小结节骨干:螺旋状臂肌沟;三角肌粗隆,圆肌粗隆远端:滑车状关节面(与桡骨成关节),滑车状关节面后方为鹰嘴窝。,-,65,前臂骨(forearmbone):管状长骨桡骨:位于前方,较粗尺骨:位于后外侧,较细,近端突出为鹰嘴近端与肱骨成关节;远端与近列腕骨成关节,-,66,前脚骨:腕骨掌骨指骨籽骨,-,67,前肢骨的连结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臼形成,属多轴单关节,主要进行屈伸运动。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和前臂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只能屈和伸。,-,68,腕关节:由桡骨远端、近列和远列腕骨、掌骨近端构成。为单轴复关节,只能屈和伸。,-,69,指关节:系关节:又称球节,由掌骨远端、系骨近端和一对近籽骨组成,属单轴复关节。冠关节:由系骨远端和冠骨近端构成,有侧韧带紧连于关节囊,为单轴单关节。蹄关节:由冠骨与蹄骨及远籽骨构成,,-,70,五、后肢骨及其连结髋骨股骨膝盖骨小腿及后脚骨,-,71,髋骨:髂骨坐骨耻骨3块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髋臼,与股骨头成关节。,-,72,髂骨(ilium):位于前上方,髂骨体:三棱柱状髂骨翼:宽而扁,髂骨翼外侧角称为髋结节。背侧的坐骨大切迹,与荐结节阔韧带间构成坐骨大孔,坐骨神经自坐骨大孔出骨盆腔。,-,73,坐骨(ischium):后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后部。左、右坐骨的后缘连成坐骨弓,弓的两端突出为坐骨结节。两侧坐骨内侧缘由软骨结合在一起,称坐骨联合。耻骨(pubis):前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前半部。两侧耻骨内侧缘由软骨结合形成耻骨联合耻骨联合和坐骨联合统称为骨盆联合。,-,74,骨盆(pelvis):由两侧髋骨、背侧的荐骨和前4枚尾椎以及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共同围成的结构称为骨盆。雌性动物骨盆的底壁平而宽,雄性动物则较窄。,-,75,股骨(femur):为长骨,近端:内侧:球状的股骨头外侧:大转子远端:前部是滑车关节面,与膝盖骨成关节。后部为股骨内、外髁,与胫骨成关节。,-,76,髌骨(patella):呈顶端向下的楔形,后面为与股骨滑车形成关节的滑车关节面。,-,77,小腿骨(ossacruris):胫骨:位于前内侧,三棱柱状,近端有内、外侧髁,前方有胫骨嵴,供髌直韧带附着,远端有螺旋状滑车腓骨:细小,位于胫骨近端后外侧;牛、羊腓骨近端只剩腓骨头,远端退化成一小骨块,称踝骨(anklebone)。,-,78,跗骨tarsalbone近列跗骨:内侧:距骨外侧:跟骨,近端粗大,称跟结节。中央跗骨远列跗骨,-,79,跖骨:与前肢掌骨相似,但细长。趾骨:系骨、冠骨和蹄骨,与前肢的相似。籽骨:近籽骨2枚,远籽骨l枚。,-,80,后肢骨的连结荐髂关节:由荐骨翼和髂骨翼构成,运动范围小。髋关节(hipjoint):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多轴关节,运动形式多样化,关节囊宽松。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有一短而强的圆韧带。,-,81,膝关节(kneejoint):股膝关节(膑直韧带)股胫关节(半月板)膝关节属单轴复关节,可做伸屈动作。,-,82,跗关节:又称飞节,由小腿骨远端、跗骨和跖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趾关节:分为系关节、冠关节和蹄关节,其构造与前肢指关节相同。,-,83,一.概述运动系统所描述的肌肉特指骨骼肌(横纹肌)附着于骨骼上,是运动的动力部分。,2-2肌肉,-,84,(一)肌肉的构造每一块肌肉就是一个肌器官。由骨骼肌纤维、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组成。分能收缩的肌腹和不能收缩的肌腱。肌腹由许多肌纤维(肌细胞)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85,肌肉的结缔组织形成肌膜,构成肌器官的间质部分:整块肌肉外面包裹肌外膜;肌外膜深入肌肉内,包在肌束外面即肌束膜;每一条肌纤维外面包有肌膜,称肌内膜。,-,86,肌膜是肌肉的支持组织,血管和神经沿肌膜伸入肌肉内。,-,87,肌腱为肌腹两端的致密结缔组织,一端借肌内膜连于肌纤维,另一端附着于骨上。肌腱没有收缩能力,有很强的坚韧性和抗张力,故不易疲劳。,-,88,(二)肌肉的形态1纺锤形肌:分布于四肢。在肌肉内部,肌纤维束的排列多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使肌肉显著缩短,从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纺锤形肌的两端为肌腱,即俗称“蹄筋”。2多裂肌:主要分布于椎骨周围,由许多短肌束组成,收缩的幅度不大,但收缩力较大而持久,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89,3板状肌:肌肉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多呈薄板状,有的呈扇形,如背阔肌;有的起点呈锯齿状,如腹侧锯肌等。板状肌的肌腱形成腱膜。4环形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肌纤维环行,形成括约肌,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收缩时可关闭自然孔。,-,90,5.其它:一个肌尾,数个肌头(臂三头肌、股四头肌);由一中间腱分为两个肌腹(二腹肌);一段肌纤维,一段腱纤维交替排列(腹直肌),-,91,(三)肌肉起止点及配布肌肉一般是以其两端附着于骨,中间可能越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当其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引起骨移动的一端称止点。起止点可互相转变。,-,92,伸肌在关节伸面,通过关节角顶使关节角变大,伸展关节;屈肌在关节屈面,位于关节角内使关节角变小,屈曲关节;内收肌在关节内侧(牵引骨靠近正中矢状面);外展肌在关节外侧(牵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93,(四)肌肉的活动肌肉通过其肌腹的收缩改变长度,从而牵动骨产生运动;在一个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称主动肌;起协助作用的肌肉称协同肌;产生相反作用的称对抗肌;,-,94,(五)肌肉的命名依据肌肉的功能、形状、位置、结构、起止点及肌纤维方向等来命名。少数只据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命名,大多数肌肉是综合几个特点来命名。腹侧锯肌(位置、形状)股四头肌(位置、结构)腹外斜肌(位置、肌纤维方向),-,95,(六)肌肉的辅助器官1.筋膜:分浅、深筋膜。浅筋膜:在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全身肌肉的表面。有些部位的浅筋膜中有皮肌,营养良好的家畜浅筋膜内蓄积有脂肪(膘)。,-,96,深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浅筋膜下。包围在肌群表面并伸入肌间,附着于骨上,形成肌肉间隔;在前臂、小腿等部位深筋膜形成包围肌群的筋膜鞘;在关节附近形成环韧带;提供肌肉的附着面。主要起保护、固定肌肉位置的作用。并使肌肉(肌群)能单独收缩。,-,97,2粘液囊: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内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和皮肤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位于关节附近的粘液囊多与关节腔相通,称为滑膜囊。,-,98,腱鞘:在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处,由粘液囊卷折,包在腱的外面形成。以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99,3.滑车与籽骨滑车:骨上具有沟的滑车状突起,表面覆有软骨。腱与滑车间常垫有粘液囊。籽骨:位于关节角顶部的小骨,与相邻的骨成关节,腱通过时附着其上。,-,100,二、皮肌属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分布于皮肤内的薄板状肌,间接附着于骨骼上。收缩时,可使皮肤震颤,驱赶蚊蝇和抖掉皮肤上的灰尘水滴。,-,101,面皮肌分布于面部。薄,不完整,位于下颌间隙、腮腺和咬肌的表面。唇皮肌位于口角的分支;额皮肌(牛),-,102,颈皮肌分布于颈部。起于胸骨柄和颈正中缝,向颈的腹侧伸延。,-,103,肩臂皮肌(分布于臂部):覆盖于肩臂部,肌纤维方向垂直向下。,-,104,胸腹皮肌/躯干皮肌(分布于胸腹部):肌纤维方向水平,前缘接肩臂皮肌,后缘伸入膝褶。,-,105,-,106,肩带肌肩部肌臂部肌前臂及前脚部肌,三、前肢主要肌肉,-,107,(一)肩带肌连接前肢与躯干1.背侧肌群(1)斜方肌:三角形薄板状,在肩颈上部浅层,-,108,分为颈斜方肌:项韧带索状部肩胛冈胸斜方肌:前10个胸椎棘突肩胛冈可提举、摆动、固定肩胛骨。,-,109,(2)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颈菱形肌:项韧带索状部肩胛软骨内侧胸菱形肌:前10个胸椎棘突肩胛软骨内侧可向上提举肩胛骨。,-,110,(3)背阔肌:板状,在胸侧壁,纤维斜向前下方,起自腰背筋膜、肋间外肌和腹外斜肌的筋膜止于肱骨内侧结节。可屈肩关节;牵引躯干向前;协助吸气。,-,111,(4)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带状。形成颈静脉沟的上界。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于肱骨嵴。可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112,(5)肩胛横突肌:马无此肌。前部在臂头肌深面,后部在颈斜方肌与臂头肌之间。起于寰椎翼,止于肩峰部筋膜。可向前、向上提肩胛骨。,-,113,2.腹侧肌群(1)胸浅肌:位于前臂内侧与胸骨之间。降胸肌(前部):胸骨柄肱骨嵴横胸肌(后部):胸骨嵴前臂内侧筋膜可内收前肢和牵引躯干向前。,-,114,(2)胸深肌:在胸浅肌深层。起自胸骨、剑状软骨和腹黄膜,止于肱骨内外结节。可内收、摆动前肢;前肢踏地时牵引躯干向前。,-,115,(3)腹侧锯肌:在颈胸部外侧,为一宽大的扇形肌。下缘呈锯齿状。颈腹侧锯肌:起于颈椎横突胸腹侧锯肌:起于肋骨外侧面止于肩胛骨内侧上部锯肌面及肩胛软骨内侧。可举颈、提举和悬吊躯干,协助呼吸。,-,116,(二)肩部肌1外侧组(1)冈上肌:位于肩胛骨冈上窝内。起自冈上窝和肩胛软骨,止于肱骨内、外结节。可固定、伸展肩关节,,-,117,(2)冈下肌:位于肩胛骨冈下窝内。起于冈下窝和肩胛软骨,止于肱骨外侧结节。可固定、外展肩关节。,-,118,(3)三角肌:位于冈下肌的浅层,三角形。起于肩胛冈及冈下肌腱膜,止于肱骨外侧三角肌粗隆。可屈曲肩关节。,肩峰部,肩胛部,-,119,2内侧组(1)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内侧面,起于肩胛下窝,止于肱骨近端内侧结节。固定、内收肩关节。,-,120,(2)大圆肌:位于肩胛下肌后方。起于肩胛骨后角,止于肱骨内侧圆肌粗隆可屈曲肩关节。,-,121,(三)臂部肌1伸肌组(1)臂三头肌:在肩胛骨和肱骨后方的夹角内。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的起点不同(肩胛骨后缘、肱骨外侧面及内侧面),均止于肘突。主要作用为伸肘关节。,长头,外侧头,-,122,(2)前臂筋膜张肌:在臂三头肌后缘及内侧起于肩胛骨的后缘,止于肘突及前臂筋膜,作用为伸肘关节。,-,123,2屈肌组(1)臂二头肌:在肱骨前面,呈纺锤形(马)或圆柱状(牛)。起自盂上结节,越过肱二头肌沟,止于桡骨近端。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124,(2)臂肌:位于肱骨臂肌沟内。起自肱骨后上部,止于桡骨近端内侧。作用为屈肘关节。,-,125,(四)前臂及前脚部肌1背外侧肌群(1)腕桡侧伸肌:位于桡骨的背侧面。(2)腕斜伸肌:起自桡骨外侧下半部,斜伸延向腕关节内侧,伸和旋外腕关节。(3)指总伸肌:起于肱骨外侧上髁和尺骨外侧面,其腱向下伸延至掌骨远端分为两支,分别沿第3指和第4指背侧面下行,止于蹄骨。,-,126,(4)指外侧伸肌:在指总伸肌后方,有伸指和腕关节的作用。(5)指内侧伸肌:位于腕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有伸第3指作用。马无此肌。,-,127,2掌侧肌群(1)腕外侧屈肌:又称尺外侧肌,位于指外侧伸肌的后方。作用为屈腕、伸肘。(2)腕尺侧屈肌:位于前臂部内侧后部。有屈腕、伸肘作用。(3)腕桡侧屈肌:位于腕尺侧屈肌前方,桡骨之后。,-,128,(4)指浅屈肌:位于腕尺侧屈肌深面与指深屈肌之间,在系骨远端分为两支,分别止于系骨和冠骨的两侧。(5)指深屈肌:其肌腹在前臂掌侧面,以三头分别起自肱骨远端内侧、肘突和桡骨近端后面。三头的腱合成一个总腱,止于蹄骨的屈腱面。,-,129,髋部肌股部肌小腿、后脚部肌,六、后肢的主要肌肉,-,130,(一)髋部肌分布于臀部,肌肉丰厚,常在此进行肌肉注射。1臀浅肌:位于臀部浅层,有两个起点:髋结节和臀筋膜,止于股骨第3转子。可外展、屈曲髋关节。牛、羊无此肌。,-,131,2臀中肌:是臀部的主要肌肉。起于髂骨翼和荐结节阔韧带,止于股骨大转子。主要作用是伸髋关节,外展后肢。,-,132,3臀深肌:在臀中肌的深面,起于坐骨嵴,止于股骨大转子。可外展髋关节。,-,133,4.髂肌:起自髂骨腹侧面,止于小转子。因其与腰大肌的止部紧密结合一起,故常合称为髂腰肌。可屈髋关节及外旋后肢。,-,134,(二)股部肌分布于股骨周围,分为股前肌群股后肌群股内侧肌群,-,135,1股前肌群(1)阔筋膜张肌:在股前外侧皮下,起自髋结节,借阔筋膜止于膝盖骨和胫骨前缘。可紧张阔筋膜和屈髋关节。,牛后肢,-,136,(2)股四头肌:在股骨前面及两侧。分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自髂骨体,其余3个肌头起于股骨,4个肌头均止于膝盖骨。可伸膝关节,股直肌还能屈髋关节。,股直肌,股外侧肌,-,137,2股后肌群(1)股二头肌:位于股后外侧,有2个头,起于荐骨和坐骨结节,止于膝盖骨侧缘、胫骨嵴,另分出一腱支加入跟腱,止于跟结节。可伸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138,(2)半腱肌:在股二头肌后方,起于坐骨结节,转到内侧,止于胫骨嵴、小腿筋膜和跟结节。作用同股二头肌。,-,139,(3)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股骨远端内侧,可伸髋关节和内收后肢。,-,140,3股内侧肌群(1)股薄肌:呈四边形,薄而宽,可内收后肢。,-,141,(2)内收肌:呈三棱形,在耻骨肌后面。可内收后肢。,-,142,(三)小腿和后脚部肌为纺锤形肌,肌腹在小腿部,作用于跗关节和趾关节。分背外侧肌群和跖侧肌群。1小腿背外侧肌群(1)趾长伸肌:在小腿背外侧,起于股骨远端,在跗关节上方延续为肌,止于蹄骨伸腱突。(2)趾外侧伸肌:在小腿的外侧,起于胫骨近端外侧及腓骨,止于第4趾冠骨(牛、猪)。,-,143,(3)第3腓骨肌:马的无肌质,为一强腱。牛、猪的发达,呈纺锤形,在小腿背侧面的浅层,起自股骨远端,止于大跖骨近端和跗骨。(4)胫骨前肌:紧贴胫骨前,起自胫骨近端外侧,止于大跖骨近端和跗骨,屈跗关节。(5)腓骨长肌:在小腿背外侧部,起于胫骨外侧髁和腓骨,止于跖骨近端和跗骨。马无此肌。,-,144,2小腿跖侧肌(1)腓肠肌:在小腿后部,分内、外两头,起自股骨远端跖侧,止于跟结节,为跟腱的一部分。腓肠肌、趾浅屈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肌腱扭转而成一粗而坚硬的腱索,称为跟腱,其作用为伸跗关节。,-,145,(2)趾浅屈肌:夹于腓肠肌二头间,几乎全为腱。(3)趾深屈肌:肌腹在胫骨后面,三个肌头起于胫骨后面,止于蹄骨的屈腱面。(4)腘肌:在膝关节后面。以圆腱起于股骨远端,肌腹扩大为厚的三角形,止于胫骨近端,屈膝关节。,-,146,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壁肌腹壁肌,四、躯干的主要肌肉,-,147,(一)脊柱肌1.脊柱背侧肌群(1)背腰最长肌:属多裂肌,俗称“眼肌”,位于胸椎、腰椎两侧,自髂骨、荐骨向前伸延至颈部。可伸腰背、侧曲脊柱。,-,148,(2)髂肋肌:由斜向的肌束组成,在背最长肌的腹外侧。起于腰椎横突,后几个肋骨前缘,止于肋骨后缘。可向后牵引肋骨,协助呼气。与背腰最长肌间形成髂肋肌沟,沟内有针灸穴位。,-,149,(3)夹肌:在颈侧部,呈三角形。起于项韧带索状部,止于枕骨及前几个颈椎。可抬头颈或侧偏头颈。,-,150,(4)头半棘肌:在夹肌和项韧带板状部之间。起于胸椎横突和颈椎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等级考试都有哪几道题及答案
- 田径片段教学考试题及答案
- 装修企业如何管理办法
- 贷款新校区管理办法
- 苏泊尔融资管理办法
- 贷款产品限额管理办法
- 视频监控巡检管理办法
- 中办乡村振兴管理办法
- 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 专业用户投诉管理办法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表
- 管理学(第二版)邢以群PPT全套课件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C语言开发基础教程(Dev-C++)(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卡通开学季收心班会幼儿开学第一课小学一二三年级开学第一课PPT通用模板课件开学主题班会
- 玻璃熔化工艺公开课课件
- 核电质量保证介绍课件
- 机床数控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大型精密模具异性塑件模具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中国饮食文化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