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PPT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PPT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PPT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PPT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2,第十三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3,-,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典型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4,-,5,-,病因,原发性(帕金森病):病因尚未阐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抗精神病药、脑炎、脑动脉硬化、CO、锰中毒、等所致。,6,-,产生的原因,目前认为,病变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因纹状体内多巴胺(DA)减少或缺乏所致,7,-,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纹状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尾核,胆碱能神经,壳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黑质病变,多巴胺合成,多巴胺能神经功能,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8,-,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拟多巴胺类药抗胆碱药其总体目标是恢复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状态。,9,-,一、拟多巴胺药,(一)多巴胺的前体药左旋多巴(L-DOPA)(二)左旋多巴的增效药卡比多巴(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四)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10,-,左旋多巴(Ldopa),体内过程口服后从小肠迅速吸收99%在外周DA,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多巴胺,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不足,多巴脱羧酶,进入脑,11,-,机制,本身无药理活性进入脑内转化为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提高中枢DA神经功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12,-,左旋多巴的作用特点:,(1)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2)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好。(3)作用慢、持久、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4)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无效。,13,-,用途,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对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无效,因这些药有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的作用。,14,-,2.治疗肝昏迷:食物中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肝中MAO,清除,肠菌,肝功能,血浓度,脑组织,羟化酶,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拟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神经传导障碍,肝昏迷,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改善神经传导,脑内转变,酪胺和苯乙胺,15,-,不良反应,因其在体内转变为多巴胺所致1胃肠道反应2心血管反应3不自主异常运动运动障碍多见于面部肌群行为异常“开-关现象”此时宜适当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4精神障碍,停药,16,-,【药物相互作用】,1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基,可增强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2抗精神病药能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又能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所以能对抗左旋多巴的作用。,17,-,卡比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与左旋多巴合用时,能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减少多巴胺在外周组织的生成,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18,-,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0:1(100mg:10mg)可使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减少75%复方苄丝肼(美多巴)左旋多巴:苄丝肼=41(100mg25mg),19,-,联合用药主要优点1、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增效)2、减少外周副作用3、减少左旋多巴用量(7080%),20,-,金刚烷胺,机制可能在于促使纹状体中残存的完整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能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的作用较弱的抗胆碱作用,21,-,作用,抗病毒抗帕金森病,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见效快而持效短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22,-,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后,常见下肢皮肤出现网状青斑,可能是由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所致每日剂量超过200ug,可致失眠、精神不安及运动失调等。偶致惊厥,故癫痫患者禁用,23,-,溴隐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其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激动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因此可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用于治疗溢乳症和肢端肥大症等,24,-,中枢抗胆碱药,苯海索又称安坦机制:中枢抗胆碱作用,25,-,用途:,1、轻症患者2、不能耐受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3、与左旋多巴合用4、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帕金森综合症),26,-,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27,-,发病机制不清楚,临床症状: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和行为障碍。解剖基础:海马组织结构的萎缩。功能基础:胆缄能神经兴奋传递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受体变性,神经元数目减少。,28,-,药物分类,1.胆碱酯酶抑制药:他克林等。2.脑代谢激活药:吡咯烷酮类。3.改善微循环药物:麦角类衍生物。4.钙拮抗药:尼莫地平等。5.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等。,29,-,胆碱酯酶抑制药,30,-,药理作用及机制,1.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2.抑制单胺类物质的再摄取,促进释放。,他克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