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及黄河流域的概况,中国历史上的“四渎”: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由于河流的浩大神秘,更由于它们的泛滥无常所带来的灾害,先民对这四渎加以礼敬和祭祀。3.根据河道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水文情势,将其作了上、中、下游的划分(1)上游: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2)中游: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水文特征: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3)下游:从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水文特征: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成为“悬河”。,.,4.黄河景观(1)黄河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形成了两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2)壶口瀑布黄河上惟一的大瀑布(3)龙门(禹门古渡)“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山,在山西河津市。始建于唐代的蒲津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黄河大铁牛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历史时期的黄河河道,1.黄河自远古以来就为多泥沙的河流2.黄河下游频繁决溢和改道的原因(1)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2)黄河流域文明发源比较早,人类过渡开垦、放牧和樵采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土地侵蚀严重,到处沟壑纵横,一遇暴雨就泥沙俱下。(3)黄河流域降雨量集中在6-10月,且多为暴雨,下游宣泄不及,就泛滥成灾。(4)上中游河段的泥沙被带到下游,抬高河床,造成河水的决溢和改道。,.,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与治理,1.战国以前(公元前4世纪以前)这一时期,下游河道极不稳定,在河北平原中部到处泛滥、改徙,形成多股河道,故有“播为九河”之说。这一时期有传说中大禹对黄河的治理:禹凿龙门、禹疏九河,.,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1)战国中期,黄河下游两岸全面修筑了堤防,(2)河道固定以后,生齿日繁,人们开始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滩地上进行垦殖,使河床迫束,加上秦汉时期黄河中游地区开垦过渡,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积,开始出现“悬河”。(3)西汉一代河患比较严重公元前132年河水在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东南夺淮、泗入海。公元11年河水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3.东汉至唐末(公元110世纪)(1)黄河下游河道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东汉王景主持了对下游河道的全面整治王景根据王莽时决口后所冲成的大河溜势,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自长寿津(今濮阳西)由西汉大河别出,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区,在今山东利津县入海。东汉以后,汉族内迁,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替代了原来的栽培植物,水土流失相对减少,下游河道泥沙也相应减少。(3)谭其骧的研究谭其骧从历史上论证了黄河中游土地的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而不只是王景治河的结果。但亦有不同意见,认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战乱不断,人口减少,河床扩宽,决溢减少,同时史籍不完备,体例混乱,因此,植被恢复说不可信。(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是否长期安流的初步探讨),.,5.金、元至明嘉靖时(1128年16世纪中叶)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下,杜充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xun4)、滑一带的故道,汇泗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内以东南入淮为常。这一时期河道变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决口地点继续西移,达到黄河下游河道的上端。(2)河道干流逐渐南摆,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趺为主次,变迁无定。明朝以后,黄河经常夺涡、颍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干流改走颍河入淮,明中叶以后,为了保护运河,不使黄河北决,形成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6.明嘉靖至清咸丰四年(16世纪中叶1854年)(1)多支分流使水流缓慢,导致泥沙积淀,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2)万历年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黄河下游被固定为单股河道。(3)单股河道的固定有利于修筑堤防和漕运,但由于水沙不能旁泄,下游河床很快淤为“悬河”,所以万历以后的河患主要集中在徐州至淮阴段。本河段兼作运河,是明清运河中的“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明神宗实录(4)入清以后,河患主要集中在淮阴至河口段。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铺出任河道总督后,即将治河的重点放在清口以下河段。,.,历史时期黄河下游不断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理环境的影响,1.造成大面积黄泛区。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在长期风力的作用下,形成过了断断续续的沙丘、沙垄和盐碱地,这一灾害性地貌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河床为轴线,向东北、东南方向呈辐射分布。2.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从而间接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战国以来的文献记载反映出古代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密布的地理景观,经过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淤灌,这些河流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考信息服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家务保姆考试题及答案
- 司炉工考试题带答案
- 门窗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全面)
- 2025年食品安全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供电营业规则测试题含答案
- 项目经理PMP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指南
- 核保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公墓环境的美化与提升策略
- ようだ みたいだ らしい そうだ 复习课件-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
- 心理健康教育质课评分标准
- 髋关节假体临床评价
- 新版《接触镜验配》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游泳池运行记录表
- 实验室生物安全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 植筋加固工程施工合同1
- 中班数学《小动物回家》课件
- DB4417∕T 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
- 安全员岗位职务说明书
- 装表接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