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答案.doc_第1页
2010年1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答案.doc_第2页
2010年1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答案.doc_第3页
2010年1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A )A.汤刑B.九刑C.吕刑D.禹刑2.西周时期将罪犯肢解后曝晒其尸的刑罚称为( A )A.膊B.辜C.焚D.踣3.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 A )A.质B.剂C.合同D.傅别4.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 B )A.李悝B.孔子C.赵鞅D.荀寅5.战国楚怀王时期,楚国的法律称为( A )A.七法B.国律C.宪令D.大府之宪6.秦律规定,判决后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允许其要求重新审判,这一制度称为( D )A.读鞫B.公室告C.非公室告D.乞鞫7.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王朝是( A )A.秦B.汉C.晋D.唐8.秦朝将规定工作人员考核标准的法规称为( D )A.律B.令C.程D.课9.汉代提出审理案件应贯彻“原心定罪”原则的思想家是( B )A.汉文帝B.董仲舒C.汉景帝D.淳于缇萦10.汉朝为实行回避制度,专门制定了( C )A.推恩令B.附益法C.三互法D.左官律11.曹魏时期,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从事法律教育的机构是( D )A.大司寇B.廷尉C.大理寺D.律博士12.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的王朝是( C )A.曹魏B.晋C.北周D.北齐13.魏晋南北朝时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冠于律首”的法律是( A )A.新律B.晋律C.梁律D.北齐律14.隋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 C )A.八议B.官当C.十恶D.五刑15.在唐律十二篇中,规定制裁破坏户籍、土地、赋税管理和婚姻家庭方面犯罪的主要篇章是( B )A.卫禁律B.户婚律C.职制律D.厩库律16.宋代史籍中称“律”者,多指( A )A.宋刑统B.崇宁断例C.庆元条法事类D.名公书判清明集17.宋代法律规定,农忙时停止民事诉讼,这一法律称为( C )A.鞫谳分司制B.翻异别勘制C.务限法D.理雪制度18.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出现了( D )A.编敕B.编例C.断例D.条法事类19.辽最早的基本法律,主要是根据契丹族的习惯法汇编而成的( A )A.决狱法B.重熙条制C.咸雍重修条制D.大扎撒20.元朝于五刑之外,还设有肉刑,其中包括( B )A.宫B.劓C.刺配D.凌迟21.明代有关侵犯公私财产罪名的附加刑是( D )A.充军B.凌迟C.枷号D.刺字22.为打击臣下“朋比结党”的行为,消除对皇权的威胁,大明律特设( C )A.诽谤罪B.妖言罪C.奸党罪D.挟书罪23.清朝审理在京旗人诉讼的专门机构是( D )A.廷尉B.刑部C.大理寺D.步军统领衙门24.清朝的充军刑分为五等,其中“极边充军”为( D )A.二千里B.二千五百里C.三千里D.四千里25.清末负责立宪的专门机构是( D )A.资政院B.谘议局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26.清末修律时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 A )A.劳乃宣B.沈家本C.伍廷芳D.杨度27.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颁布了(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十九信条D.中华民国宪法2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律师法律师暂行章程公布于( C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9.“权能分治”理论的提出者是( A )A.孙中山B.胡汉民C.宋教仁D.蒋介石30.革命根据地的刑法规定,以破坏抗日运动为目的的各种犯罪,构成( C )A.盗匪罪B.战争罪C.反革命罪D.汉奸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夏商时期的监狱称为( ABD )A.夏台B. 里C.监狱D.圜土E.囹圄32.春秋时期,郑国的立法活动有( CE )A.作“被庐之法”B.制定范武子之法C.铸刑书于鼎D.作茆门法E.驷颛杀邓析而用竹刑33.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有( ABCDE )A.律B.制、诏C.式D.法律答问E.廷行事34.太平天国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BC )A.平等、民主思想B.宗教思想C.封建思想D.“无为而治”思想E.“德主刑辅”思想35.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行为法包括( ABDE)A.国籍法B.商会法C.县组织法D.土地法E.农会法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6.仆区法:春秋时期,楚文王作仆区法。是不准隐匿逃亡奴隶,严禁奴隶逃亡的法律。37.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38.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指中华民国训政时期蒋中正为使国民党一党专政与个人独裁统治合法化而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9.简述西周时期吕刑的主要内容。答:(1)追溯刑罚的来源,认为各种肉刑为苗民首创,他们滥用刑罚,终得“遏绝苗民,无世在下”的恶报,表明应该德刑并用。(2)阐述了以五刑与赎刑为基础的刑罚体系及刑罚适用原则,强调用刑适中。(3)强调德行关系并对司法官员的办案提出要求。40.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的发展变化。答:(1)初步形成封建制五刑。五刑为死、流、徒、鞭、仗的主刑。(2) 废除宫刑。宫刑是一种残酷且不人道的刑罚,是一种残损人的身体的肉刑。(3) 刑罚日趋规范与文明。表现为限制族刑,宿小缘坐的范围。41.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答:(1)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迷惑群众、抵御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是一场政治骗局。(2) 清末预备立宪的影响:推出的政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阶级之间的矛盾,加速辛亥革命的发生以及清朝的灭亡,催生新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诞生。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一些新机构,如资政院,谘仪局等封建政体的异体。引进西方国家近代法律理念,传播了宪政文明。(3) 清末预备立宪的意义:培养一批具有初步宪政法律的法律人才,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创设了条件,也为我国近代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2.试述清朝的会审制度及其历史意义。答:(1)会审制度出现中国传统审判制度中的“慎刑”思想,是清代司法审判活动的一项大典,是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2) 热审指的是每年小满后十日到立秋之前,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刑部审理。(3) 秋审与朝审。秋审是指每年农历秋八月中下旬,朝廷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朝审是指每年霜将以后,秋审前一天,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刑部在押斩、绞监候罪犯的审判制度。(4) 历史意义:通过细密和严格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审核,及时处理滞留案件,对统治秩序危害较轻的罪犯判以缓决,可起到镇压与恤刑双重效果。加强皇权对司法活动的控制,尤其是对死刑决定权的控制,而且也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限制地方的擅杀与滥杀。43.试述南京临时政府对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答: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精神,对诉讼审判制度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1)禁止刑讯。要求今后不论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