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_第1页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_第2页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_第3页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2.了解并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分析人物形象。3.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学习重点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学习难点借助注释准确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方法朗读法: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把握停顿,掌握节奏。如:(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法: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元方陈太丘(人名)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乃至去后(友)乃至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文言实词:元方时年(那年)七岁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世说新语中记录了魏晋时代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预习课文时,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2.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采用圈点勾画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3.搜集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搜集我国古代早慧儿童的故事。课堂导学第一课时咏雪一、检查预习1.请给下面加点的生字注音。骤()絮()奕()谢道韫()2.交流有关作品的资料。_二、初读感知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解释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2)撒盐空中差可拟_(3)未若柳絮因风起_3.翻译重点语句。(1)撒盐空中差可拟。_(2)未若柳絮因风起。_三、合作探究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_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_3.两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比拟更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_四、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尝与诸小儿游()(2)竞走取之()(3)唯戎不动()2.翻译下面的句子。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五、达标检测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_今义:因为3.翻译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_(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