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1.ppt_第1页
第五章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1.ppt_第2页
第五章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1.ppt_第3页
第五章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1.ppt_第4页
第五章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目录,第一节景观艺术造景手法及形式美法则第二节造景基础第三节园林绿地布局第四节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第五节园林景观与文化,第一节景观艺术造景手法及形式美法则,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园林美,基本因素,应用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和创造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审美要求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综合自然、人工、现实与艺术,融哲学、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美学、音乐等于一体的艺术美。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内容、形式反应民族的时代特征;物质和人文历史文化等因素,具有阶段性。罗丹“世界上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形式美法则,设计构图在统一的基础上灵活多变,韵律和节奏。多样与统一的法则:形式上,材料上的统一,线型上统一,色彩上统一,局部和整体上的统一,色彩上统一,调和和对比的法则,调和:将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达到多样化的统一;对比:将迥然不同的事物并列一起,通过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比布局大小的对比体量大小、开合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大小协调(谐调、和谐)相似协调法近似协调法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留园,北,疏密对比开和对比,观瀑亭,飞瀑亭,埃斯特别墅,水风琴泉,虚实对比,网师园-殿春簃,小院布局合理,独具匠心,主体建筑将小院南北分隔成两个空间,北部的一大一小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漏,屋后另有天井。南部为一大院落,散布山石、清泉、半亭。南北两空间形成空间大小、明暗、开合、虚实的对比,十分精致。,殿春簃,冷泉亭,对称与均衡的法则,是产生“稳定”的条件绝对对称:质地色泽和体量相同或相似均衡(拟对称):两侧景物不相同,但给人视觉上的感受是稳定的。考虑的条件:视点连线的轴线,均衡的事物需要合适的视距、观赏点;对称的景物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距离视点或视线相等;通过形色质体等形态应传达出相等或近似的信息。静态均衡(对称均衡)流动对称或均衡:随着人的游园,以及视点的变化,对于这些均衡的要素形成连续不断的画面。要做到人在画中游就应该处理好道路两侧游人视线可及的景物,保证景物稳定、均衡,才可保证画的质量。,沃勒维贡特府邸,1656年,历时5年,600mX1200m,N,S,E,W,法尔奈斯庄园平面图,入口广场,坡道蜈蚣形跌水,广场水池,主建筑,三层花园,迦兆尼别墅从台阶上端俯瞰花园,凡尔赛,水花坛南花坛:开敞,桔园,瑞士人湖北花坛:封闭,金字塔泉、山林水泽仙女池、水光林荫道、龙池、尼普顿泉池,均衡,宋代的网师园,节奏和韵律的法则,简单韵律:同一要素按照某种规律简单布局排列交错韵律: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间隔布局,循环出现起伏曲折韵律:树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远有近拟态韵律:以相似或形式反复形成的韵律。园林中园墙各式各样的漏窗往往以拟态的韵律出现。相邻的两漏窗比较相似,之间以简便的形式演进变化,保证了在人们视觉中漏窗的整体性,但又有丰富的变化,体现一种秩序美。类型:重复、交替、倒置、渐变上海中山公园:郁闭(密林花径)-开敞(草坪)-郁闭(假山树木园)-半开敞(树林草地)-郁闭(假山密林),不同花期、花色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不同花期、花色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的变化,都可以寻找出植物的韵律和节奏。,比例和尺度的法则,如同国画论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把握好景观尺度。比例:黄金比:邮票、国旗的长宽比。视觉舒服的景观效果,比例和尺度的法则,尺度:绝对尺度和相对尺度(心理尺度):中国古典园林的占边把角让心,亭山石向院落的周边和角上安排,把中间空出来,可以产生阔的感觉。,占边把角让心,唐代诗人王维国画论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欣赏时,把握好景观尺度。画中远的、大的环境或背景,可以粗略地看,用“丈”去量它;近一点的,更能扣住主题的,要细看,用“尺”去量它;而再近一点的,如人物往往是对主题的一种无言的表白,须仔仔细细地品味,用“分”去量它。,二赏景与造景手法,赏景:静态、动态、二者相对性基本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主景是园区或者某个局部的构图中心,体现园区的特色形成标志。配景是衬景,以烘托主景。前者是主体核心,但是当视点位于主景时,配景成为欣赏的对象,成为主景,二者有相对性。1抬高或降低主景:两种方法:将主景至于较高的地形上,山上建亭,亭为主景。而是增加主景的尺度,如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37.94米,是广场最高的建筑物,加上开阔的广场对比,主景的位置尤为突出。将主景至于一个凹形空间,亦可突出。西湖的三面云山一面城,三面环山,湖中的天然岛屿孤山便是景区核心。北京植物园的月季喷泉广场,南校的喷泉便是这种做法。2轴线布景法:突出的主景安排在轴线上,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3透景焦点法:从不同方位欣赏,视点和景点之间形成透景线,多条透景线的交点成为视线的交点,位于该位置的被看频率较高,从而突出它在风景区的主导席位。4对比法:在体形色质等方面通过配景来烘托主景。如白色的不锈钢雕塑矗立在草坪上5风景序列渐进法:将多个景点通过道路、文化、视线等有机联系形成一系列的风景序列。有序景、起景、过度、转折、高潮(主景所在)、结景、尾景等。6重心处理法:主景位于几何重心附近。,观鱼处,原名“濠上观”,俗名“钓鱼台”。取意于庄惠濠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典故。旨在表现园主归隐江湖超然于世的清高境界。,沧浪亭,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迦兆尼别墅从台阶上端俯瞰花园,法尔奈斯庄园平面图,入口广场,坡道蜈蚣形跌水,广场水池,主建筑,三层花园,轴线布景法-凡尔赛,轴线布景法,罗马的收获女神,坐在谷物堆上,身边还有矢车菊和玫瑰环绕。色列斯池是夏天的象征,,芙罗拉是罗马神话中的鲜花、园林和春天之神,这个水池象征着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轴线布景法,萨图恩池位于南部,与芙罗拉池形成了完美的对称结构,主题雕塑由弗朗索瓦吉拉尔东完成,象征着冬季。萨图恩居中端坐在一个散布着贝壳的小岛上,身边围绕着他的小情人们。,它被称作金秋之池,与皇家大道边的其它三个展现季节的水池类似。巴克斯,罗马神话人物,在世界各地传授着葡萄种植技术。他是罗马神话里的酒神,象征着葡萄收获的季节,他身边围绕着半童半羊的小森林之神。,风景序列渐进法,分景深邃含蓄和曲折多变,取决于园内空间的合理分割和组合,及分景的处理。利用地形、植物、建筑等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和通道,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画中有画的丰富空间和境界。适当地透,如水系、漏空墙、花架、低于视点的植物、桥、岛等做隔景材料,可作到隔而不断,保证有一定的视线通透性,这才是分景的精髓。西安春晓园入口广场通过假山隔断视线,穿过峡谷通道进入园区核心区域,这是分景手法(又称抑景)的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其他微观处理手法,罗马的收获女神,坐在谷物堆上,身边还有矢车菊和玫瑰环绕。色列斯池是夏天的象征,,芙罗拉是罗马神话中的鲜花、园林和春天之神,这个水池象征着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萨图恩池位于南部,与芙罗拉池形成了完美的对称结构,主题雕塑由弗朗索瓦吉拉尔东完成,象征着冬季。萨图恩居中端坐在一个散布着贝壳的小岛上,身边围绕着他的小情人们。,它被称作金秋之池,与皇家大道边的其它三个展现季节的水池类似。巴克斯,罗马神话人物,在世界各地传授着葡萄种植技术。他是罗马神话里的酒神,象征着葡萄收获的季节,他身边围绕着半童半羊的小森林之神。,添景,网师园,沧浪亭外2009年7月18日陆瑞兴摄,拙政园梧竹幽居-北寺塔,听雨轩,玉兰堂,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参考书目,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唐学山等.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明计成.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中国园林优秀设计集.广东技术出版社(4册)造园意匠论-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园林(期刊),第二节造景基础,园林的构成要素自然景观要素人文要素园林地形处理园林水景设计园路和场地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园椅、园凳栏杆,园林的构成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地形土壤气象:温度、日照、降雨、风、园林环境小气候自然景观要素的景观价值人文要素非物质的人文要素物质性的人文要素:场地范围、人口结构、人工设施、城市发展规划二者关系,自然景观要素,框架性要素地形地貌功能:骨架作用、园林用地与排水、园林用地坡度、地形与视线组织园林地形地貌设计平地堆山理水置石水体水的形式特征水景的作用:基底、焦点、带系、灵动、生态水景的类型:流水景观、静水景观、跌水景观、喷泉,自然景观要素,园林建筑功能:点景、观景园林建筑设计特点园林建筑设计方法: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广场、道路广场景观设计:要素、原则道路景观设计:特点、分类,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植物类型属性功能观赏特性植物空间的基本类型公共设施概念类型性质功能,园林地形处理,概述地貌的近义词。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即地表的外观。风景范围山谷高山丘陵草原平原园林范围土丘台地斜坡平地因台阶或坡道引起的水平面地形变化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沙丘上的细微变化或道路上石头和石块的不同质地变化),地形:,类型:,地形的特征:,美学特征地形具有易识别性地形的起伏变化可以创造不同的韵律,地形的特征:,地形的空间感地形限制空间地形影响空间气氛,地形的特征:,用地形控制视线,地形的特征:,组织排水利用地形创造小气候条件,地形的特征:,地形的实用功能,地形的表现方式:,等高线表示法1:3000.5米等高距1:5001:100012米等高距1:200025米等高距1:50001:300005米、10米、15米等高距高程点表示法在平面图或者剖面图上标注某一个特定点的高程,等高线表示法在使用等高线时,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表示,改造后的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专门用来表示一个园址的路基平整的平面图叫“地形改造图”。,等高线表示法从某种意义而言,等高线在平面上的位置、分布以及特征,就如同符号词汇,作为我们辨认一园址地形的标记。,高程点表示法标高一般用来描述这些地点的高度,如建筑物的墙角、顶点、低点、栅栏、台阶顶部和底部以及墙体高端等等。标高最常用在地形改造、平面图和其他工程图上。,坡度分析图以斜坡坡度为基准,图上深色调一般表示较大的坡度,浅色调则代表较缓的斜坡。,比例法3:1百分比法15/45100%=33%,45,15,坡度的表示方法坡度是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比例法2:1不受冲蚀的地基上所允许的最大绝对斜坡。所有此类斜坡都必须种植地被植物或其他植物以防止冲蚀。3:1大多数草坪和种植区域所允许的最大坡度4:1可用剪草机进行养护的最大坡度,百分比法0-1%(toflat)排水性差,视野开阔(不适宜作室外空间利用或使用功能的开发)1-5%(flat)适宜作室外空间利用或使用功能的开发,能满足大面积工程用地的需要1%假定的最小坡度,适宜于各种草坪,运动场草地2%运动场草坪的最大坡度,同样适合平台及庭院铺地3%可视坡度,百分比法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排水良好但须防水土流失10%人行游步道的最大坡度10-15%起伏型地形,主要工程设施须与等高线平行,斜坡高处有开阔的视野15%陡峭,不适于利用(随形附势),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平地凸地山脊凹地坡地谷地,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平地最简明稳定的地形景观单一的外向型空间,视线一览无遗可多方向组织景观,难度更大排水良好设置垂直线形的元素成为视线的焦点设置静水体,增强平地观赏性,形成虚实对比,特征:,利用:,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凸地形(小土丘丘陵山峦小山峰)具有动态感,前进感建立了空间的边界,限制了空间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360度全方位开放的外向型空间利于排水不易通路主景设于顶端发挥瀑布的动力和激愤作用设置框景或透景线引导视线调节小气候,特征:,利用:,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脊地导向性和动势感限定户外空间边缘,提供外倾于周围景观的制高点“分水岭”(景观自然排水)排水、通路易(平行与脊地通路)两侧安排不同的景物道路、建筑以线状形式沿山脊线布置山脊线的终点是一个最佳的观赏点,特征:,利用:,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凹地(碗桩洼地空间)地面某一区域泥土被挖掘时两片凸地并排在一起时360度全封闭,内向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分割感和私密感,与其他相邻空间的联系微弱宜人的小气候(躲避狂风)排水不利,形成:,特点:,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凹地凹面地形极易受周围环绕的较高地面的袭击,人们可以从该空间四周的斜坡上观看地面上的表演,往往成为理想的舞台。,利用:,露天剧场足球场下沉式广场,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谷地(凹地与脊地的综合)景观中的低地,可以供人进行各种活动具有方向性,呈线状,且有许多视线转折内向,景观面窄,特点:,沿山谷形成水系道路并安排视线焦点,利用:,地形的类型:(从形态角度),坡地单面、外向空间,景观单一单一无变化的坡地易引起水土冲刷排水通路易解决人为组织空间景色,分隔空间,阻挡视线,特征:,利用:,地形的实用功能:,分隔空间控制视线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改善小气候,分隔空间,地形的塑造:(堆山或土山设计),建立园林地形骨架,满足造景、功能的要求综合安排园内各高程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的园林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有利铺设地下管线尽可能维持园内土方平衡用地功能要求造景意境原有地形条件,任务:,原则和依据:,地形的塑造:(堆山或土山设计),阜障11.5米高程,组织游览路线分隔空间的土丘1.53米高程背景山(类似于古典园林中的墙)主景山土山石山土石相兼的山(土包石、石包土),堆山目的:,假山分类:,地形的塑造:(堆山或土山设计),师法自然延伸变化(忌比翼山、笔架山)麓峰相宜由缓渐陡左急右缓一景多视步步移,面面观虚实相生主次分明层次深远,造山要法:,地形的塑造:(堆山或土山设计),山要有起伏主次配体量适宜山要有朝向高度和体积的增加不是产生雄伟感的唯一途径,可以通过主次的合理比例来解决地形图上设计道路时注意控制道路的坡度,注意:,山的立面组成,园林中的置石:,太湖石英石锦川石黄石蜡石花岗石特置对置散置群置,材料:,置石的方式:,石之顾盼,溪涧置石,特置整体或拼石为体量较大,体姿奇特的石景。,入口障景,漏窗对景,庭中、廊间、亭边、水际的点缀,与建筑结合的山石,尺幅窗与无心画,涩浪、蹲配与抱角,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中国古典园林石鉴赏,建筑、山石、水、花木为园林的四大要素,这足以说明山石在园林中的所占的重要地位。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摹写,故又称之为“假山”,它不仅师法于自然,而且又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作,因而除神形兼备外,还具有传情的作用,园冶所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园林常借叠石而抒发情趣,这可能是受绘画的启迪。,大庭院堆山之个园四季假山划分园林空间山梯结合,天然成趣迂迴婉转和扑朔迷离山石驳岸,自然曲折小庭院叠山之独立端严,次相辅弼粉墙置石小中见大,咫尺山林藏而不露,含蓄幽深,寓情于石,情景交融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山的描绘:“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很能说明寄情于物的移情作用。与此相似扬州个园也有以山石象征春夏秋冬的做法,证明了借叠石确实可以起到某种象征或传情作用。,春石位于园的南部,以粉墙漏窗为背景,一峰突兀于疏竹丛中,犹如雨后春笋,象征春回大地,有万物竞相争春之意趣。,夏石位于园西北,峰岩耸立盘礴浑厚,碧波穿流其间,苍翠蓊郁,气氛极浓,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秋石位于园东北,倚立于亭之一侧,呈暗赭色,寓意万物萧索,叶枯翠残。,返回,冬石位于园东南小院内,柔而绵,呈灰白色,似有惨淡欲睡之意。加之院墙之上又开凿若干圆形窗孔,每当北风凛冽便瑟瑟有声。,返回,园冶中专有一节讲厅山,实际上是讲在厅山的前院中叠石,认为不宜高高竖起三峰,而应“稍点玲珑石块”,从而以山石本身优美的体形、外轮廓形以及虚实、纹理的变化而取胜。在有限的小空间内叠山,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要主从分明,疏落有致;二是位置选择要巧妙,主峰一般忌居中;应避免排列成一条直线;三是山石本身应玲珑剔透,即符合透、露、瘦、皱的原则,此外,还应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在规模有限的小庭院内,山石多以石峰的体形变化而取胜,若立数石峰,须主从分明,疏落有致。例如留园冠云峰庭院,院内有三块石峰,主峰为冠云峰,作为林泉耆硕之馆的对景及景观重点,位于园的中部,东侧为瑞云峰,西侧岫云峰,是次要观赏对象,体形均极优美。又如留园石林小院主峰似鹰犬石,象高高在上的是老鹰,右下角配石是条犬。颇有趣味,冠云峰为孤石巨峰,盆室屹立在用樟眼相接的石座上,峰高6.5米,独具瘦、漏、透、皱之秀美,既雄伟又秀丽,为留园诸峰之冠。就其形似又名观音峰,从石之西北观之,婷婷玉立,犹如一尊送子观音佛像。,.留园石林小院,这是一个以山石为主题的小庭院,院中耸立着一块石峰,体形极优美,可作为揖峰轩及石林小屋的对景。,石林小院,主石似一只凛厉的鹰,返回,在较小的庭院内掇山叠石,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既是在粉墙中嵌理壁岩。如园冶所云:“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中国园林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这便是最好的佐证。江南类似这种处理屡见不鲜,有的嵌于墙内,犹如浮雕。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却十分逼近,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而肖似一幅古朴的图画。特别是透过门窗洞去看,其画意则更浓。,粉壁置石,例:.拙政园海棠春钨庭院,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及慈孝竹,题名为“海棠春坞”。2.留园华步小筑庭院,于正对着绿荫的院墙上点缀以山石、天竹、蔓萝,自绿荫看恰似一幅图画。3.网师园梯云室北部庭院,贴近北部院墙点缀着两三块玲珑剔透的湖石,自梯云室透过槅扇看去,宛如一幅图画镶嵌于精美的镜框之中。4.网师园西部景区南侧院墙处理,优美的湖石借粉墙的衬托而极富情趣。,以山石嵌于粉墙,更辅以花木,红花置石,从而形成优美画面。,.拙政园海棠春钨庭院,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及慈孝竹,题名为“海棠春坞”。,留园揖峰轩东侧小院,以粉墙为背景衬托山石、天竹,自静中观赏,画意甚浓。,苏州网师园“琴室”院落中的南侧墙面上,用太湖石进行帖墙堆叠并与花台、植物相结合使得整个墙面变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风景画面。优美的湖石借粉墙的衬托而极富情趣。,这是一种沿着园林中建筑物的边墙而筑的山石花台,其既可少占庭院的地面活动面积,又可借墙面的衬托,展示出一幅幅耐人玩味的树石长卷,返回,以小见大,咫尺山林,对于较小的庭院来讲,通常多以稀疏散落的石块加三五玲珑俊秀的石峰来点缀空间。但也有少数庭院则以大规模的堆山叠石作为庭院空间的景观重点,从而借有限空间与山石的对比以造成咫尺山林的气氛。然而这样的庭院单就它本身来看总不免有几分拥塞的感觉,故很少被采用。只是在相邻空间比较开阔的情况下偶一为之,则可借开敞与封闭的对比以求得气氛上的变化。对于较大的庭院空间,即使峰峦嶙峋,沟壑纵横,只要蹊径脉络分明,不仅可以深得山林野趣,且不致有凌乱局促之弊。,乾隆花园萃赏楼前院及后院规模极小,但院内山石林立直逼檐下,举首仰望,确有咫尺山林的气氛。然而这种以大规模堆山叠石为核心的庭院空间,总不免有拥塞局促之感,只是因为与之相邻的遂初堂前院较开敞,故可借两者对比而求得气氛上的变化。沧浪亭,与一般的庭院不同,其主要景区是围绕着以山林为核心而形成的空间院落。土山之上怪石林立,乔木参天,虽欠开朗,却深得山林野趣。,乾隆花园萃赏楼前院及后院规模极小,但院内山石林立直逼檐下,举首仰望,确有咫尺山林的气氛。然而这种以大规模堆山叠石为核心的庭院空间,总不免有拥塞局促之感,只是因为与之相邻的遂初堂前院较开敞,故可借两者对比而求得气氛上的变化。,沧浪亭,与一般的庭院不同,其主要景区是围绕着以山林为核心而形成的空间院落。土山之上怪石林立,乔木参天,虽欠开朗,却深得山林野趣。,返回,藏而不漏,含蓄幽深,为了使内部生活起居深藏而不外露,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均在入口内设置影壁,借以遮挡视线。园林建筑也是这样,为求得含蓄幽深,也每每在入口处通过各种处理或使之迂回曲折,不能径直地由外而内,或借山石为屏障阻隔视线,使之不能一览无余。此外,园内各景区小院之间,虽同处一园,但位使景藏而不露,也极力避免从外部可直接看到内部。为此,也时常在入口之内堆叠山石,如同屏风一样,可起遮挡视线的作用,拙政园中部景区入口处理,经腰门后,怪石崚嶒苔藓斑驳,犹如一道翠障横呈眼前。倘无此山石,园中景色悉入目中,含蓄深邃之感便失之殆尽。,以山石代替影壁,起遮挡视线的作用,是不能一览无余。,返回,划分园林空间,利用山石作为界面,还可以用来形成园林空间。例如某些依山而建的园林,常可以部分地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峻的山坡或峭壁来共同围合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即使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也可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以形成空间。例如城市中某些私家园林乃至皇家苑囿中的园中园,有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形成园林空间的。由于以自然山势起伏或借人工堆叠山石为界面所形成的空间予以建筑为界面而形成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因而综合运用着两种要素所形成的空间,便更加富有变化和情趣。,杭州黄龙洞,主要庭院空间位于寺庙的一侧,平面近似于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系有建筑为界面、斜边则以陡峻的山石为界面而共同围合成空间的。山上修竹苍翠,花木葱茏,极富自然情趣。,南京瞻园,位于市井之内,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它的后部庭园空间一半(东、南)系以建筑为界面、另一般(西、北)则以人工堆叠的山石为界面共同围合而成。由于综合运用两种不同的要素为界面,从而使所形成的空间既富人工美,又不乏自然情趣。,返回,山梯结合,天然成趣,传统园林既然强调顺应地形、随高就低地安排建筑,园内自不免“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为使攀登方便,必然要设置台阶或蹬道,但其形式却忌整齐而求自然,误使与山石浑然一体,成为山石的一部分,此外,园冶在论阁山中云:“阁皆四敞也,宜于山侧,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这就是说有些楼阁建筑可以从外部循山石做成的蹬道盘迴而上,这样,不仅可以省去楼梯,还可使建筑与山石紧密地连接为一体。,颐和园扬仁风,地处山石之上,有以山石叠成的台阶分两路回旋而上,自有天然之趣。,虎丘建筑群随山势而逐渐升高,盘迴于山石之间的蹬道既利于攀登,又有助于获得曲折幽深的感觉。,返回,迂迴婉转和扑朔迷离,借堆山叠石不仅从外部可以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峰峦峭壁,并使之具有咫尺山林的野趣,而且从内部还可以形成虚空的沟涧洞壑,从而造成迂迴婉转和扑朔迷离的幻觉。为此,凡规模较大的堆山叠石,总是力图同时达到这内、外两方面的要求。例如苏州的环秀山庄,作为私家园林,占地十分有限,然而就在这样的空间内,竟然能够使然感到变幻莫测和不可穷尽,实有赖于巧妙的借堆山叠石从而使山池萦绕,蹊径盘迴,特别是峡谷沟涧纵横交织和洞壑的曲折蜿蜒。,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以山石形成的洞壑,不仅从平面上看还力求迥环错落.这样便可以时而登临于峰峦之颠,时而沉落于幽谷之底.自下往上看层峦叠嶂,自上往下看沟壑盘迥,身临其境,如入深山峻岭.此外,这种情景还像陶渊明在中所描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以至具有某种恍惚迷离的神秘气氛.,环秀山庄洞壑曲折幽深,妙趣横溢,返回,追求自然曲折,作为中国园林的特点之一,几乎贯穿于造园手法的一切方面.例如,园林中的水池,一般都取不规则的形状,不仅形状如此,就连池岸处理也务求曲折而忌平直.为此,多以山石作成驳岸,或以山与池相结合,形成山池.以石作成驳岸即可加固岸基,但犹为重要的则是可以利用山石自然形态的变化而呈各种犬牙交错的形式,这样,在水与路之间就似乎有了过渡,而不至产生突然,生硬的感觉.驳岸的曲折要自然,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应搭配巧妙,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并具有不规则的节奏感.,山石驳岸,自然曲折,寄畅园池岸一角,该园一半为山,一半为水,山与水之间的驳岸处理巧妙自然,从而使山水相依,互为衬托,各具不同意境.,拙政园池岸片段,该园以水景称著,水陆萦回,驳岸处理曲折有致.,驳岸处理,以湖石砌筑的池岸既曲折又参差错落,诚如所云: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极富自然情趣,返回,西方岩石园景观高山植物与岩生植物模拟的自然景观园RockGarden,园林水景设计,关于对水的认识,滨水地域,类型:线状空间带状空间面状空间滨水区:意为水边、海边、湖边。即陆地的边沿也是水的边沿。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丰富的特点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征。设计核心:自然要素“人化”。即在尊重滨水区特有自然规律下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并以经济、生态、社会效应为主。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多目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水的基本表现形式:,静水流水落水压力水,5.2园林水景设计,静水,规则式水池自然式水塘,规则式水池以用途分,镜池观赏水生植物而设的池子喷水池养鱼用供儿童嬉戏的涉水池游泳池在池底可作各种铺装渲染气氛,瀑布,动态按形象和态势分:直落式、叠落式、散落式、水帘式、薄膜式及喷射式按大小分:宽瀑、细瀑、高瀑、短瀑以及混合之间瀑,压力水(喷泉涌泉间歇泉),喷泉设计主要原则:多风处,使用短而粗的水柱弱风处,可造成高远和戏剧性的喷水效果大型喷泉在园林中常用作主题,不止在正负轴线的交点上,城市中可布置在交通绿岛中心和公共建筑前庭中心小型喷泉在自然式小水体构图重心上,应用园林中水体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聚则水面辽阔,宽广明朗;分则萦回环抱,似断似续和崖壑花木屋宇互相掩映,构成幽深景色传统园林中,大抵小园聚多于分,大园有聚有分,主次分明现代园林,小园林水体宜分散,化整为零;大园林则聚分结合在园林中,如果以水体为主,则应以聚为主,聚则水面辽阔,气魄大“面山水开阔,背山水幽深”,东西方不同水景组成形式,中国古典园林,西方水景,园林水景设计,自由组合型集中而静的水面分散用水,规则式水体着重几何图形的组合规则长方形水体串联水渠、喷泉及各种瀑布,形成水体在单一空间中的层次变化,突出人工造型与自然环境的对比,水的艺术形态,点:易形成焦点线:可形成网络面:可作为背景,园林水景设计,面的形态背景,可作为城市的背景建筑物或建筑群体的背景运河、长江、黄河以及通过城镇的河流以水贯穿建筑物群体(苏州拙政园北海静心斋)建筑环抱水体(北海画舫斋颐和园谐趣园苏州网师园),园林水景设计,分散用水,集中用水,苏州拙政园,北海静心斋,网狮园,畅园,线的形态网络,水系单一水系上海多水系武汉水乡网络苏州水景风景线漓江风景线林荫河道,园林水景设计,点的形态中心点视觉焦点,中心点(几何形焦点)绿化中心广场中心街道中心视觉焦点低视点仰观瀑布高视点俯观深涧水平视点平稳流畅,园林水景设计,水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对比形态对比势态对比借声幽静感活泼感激情感音乐感点色点色破色借色,园林水景设计,水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光影手法漂浮感装饰感倒影扩展空间增加景深贯通手法藏引手法藏源引流集散“理水忌一片方池,一览无余”,园林水景设计,水体空间界面处理,水际:陆地和水体的交界线,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规划语言界面和水面不同质的要素的处理多层次界面扩大环境容量“画水不画水”,园林水景设计,水体空间界面处理,桥水面较窄处,忌均分水面注意与周围环境结合桥洞的数量为单数岛忌居中,忌整形数量不宜过多注意岛和水面的比例尺度关系堤宜侧不宜中,宜曲不宜直,宜变不宜等汀步建筑,园林水景设计,水岸处理,草岸假山石驳岸石砌护坡阶梯状台地驳岸挑檐式驳岸混凝土斜坡,园林水景设计,驳岸的设计应注意何时平淡何时精彩下列基本要素是在处理水际时要牢记于心的:最小的干扰在驳岸的稳固前提下,水际的处理越简单越好保持水流平稳避免阻碍水流和波浪运动使驳岸成斜坡状,并根据需要加以固定,在水流湍急或破坏性冲击力下可以起缓冲作用。利用码头直码头或可自动调节的浮码头等提供船只进入适宜水区的通道。,做最坏条件下的设计,考虑到记录在案的最高水位和最大风速对驳岸的推击力。预防洪水,保持防洪能力的最低限度为50年一遇。使用栏杆、防滑路面、浮标、路灯、标牌等方式促进安全。应用耐恶劣气候和耐水性强的材料。防止污染源进入水体,污染源应被截流和处理或提前过滤。,水的意境,自己活动,推动别人活动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遇障碍是迎难而上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秽不失本性,园林水景设计,园路,作用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组织交通创造美的地面景观(花街铺地)意境的创造道路的起伏转折道路的线形、色彩、尺度改善小气候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园路和场地,园路,类型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变态路,风格规则式自然式由园林绿地的风格而定,园路和场地,园路,道路铺装类型用砖铺砌以砖瓦为图案界线,镶以各色瓷片拼合图案香草边式和球门式、波纹式砖卵石路面乱青石板冰裂纹路面机制石板路,园路和场地,园路,道路铺装类型块料路面整体路面嵌草路面草路步石与汀步,园路和场地,园路,道路设计注意事项交通性、游览性、观赏性统一主次分明,成环布置道路疏密度的把握曲折变化,忌平行路,忌走回头路也不宜布置成棋盘格或蛇行路设计园路时,由园路中心线向两侧作10%的斜坡,园路和场地,蹬道、台阶和场地,道路的变形场地的功能集散人流活动休息生产管理,园路和场地,植物的功能,提供遮荫、减噪、防止水土流失及为车和行人导向的工程功能改变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环境功能创造各种空间的建造功能给人以美感,供人观赏的美学功能,植物造景,园林建筑的作用,园林建筑及其设置,景观作用导游作用功能作用,赏景,成景,园林建筑的分类,园林建筑及其设置,第一种分类方法有明显的使用功能但也要注意观赏要求的园林建筑有明显的游览观赏要求起控制和点缀风景的作用,但也可供短暂休息的园林建筑,园林建筑的分类,园林建筑及其设置,第二种分类方法服务建筑休息建筑专用建筑,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中国园林建筑化大为小,融于自然形成了很多大小形状不同,且具有不同功能及特定名称的建筑单元,西方园林建筑集中单体多于群体类型变化少,在园林中所占面积比重少,居住建筑多于游赏建筑,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亭,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运用供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造型独立完整结构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使用功能没有严格的要求,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与类型亭子的平面形状单体式组合式与廊墙结合的形式正多边形亭长方形亭、扇面亭圆亭、蘑菇亭、伞亭等平顶式亭组合式亭与廊、墙结合的的亭式,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与类型亭子的立体造型单层两层,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与类型亭子的立面单檐重檐三重檐亭子的顶攒尖顶应用于正多边形的亭子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平顶式,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三角攒尖顶亭杭州三潭映月三角亭兰州白塔山三角亭绍兴鹅池碑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单檐或重檐攒尖顶亭海棠亭与梅花亭杭州龙井五角梅花亭上海天山公园荷花亭上海南翔古漪园白鹤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重檐攒尖顶亭颐和园廓如亭有脊顶的亭(长方形、扇面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组合式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的组合如北京颐和园荟亭北京天坛公园双环亭苏州天平山白云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组合式亭若干个亭子按照一定的建筑构图规律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建筑群体亭子组群北京北海五龙亭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半亭亭子依墙而建或从廊中挑出苏州狮子林半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造型运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出来的各种亭式上海南丹公园的伞亭组合桂林榕湖公园的蘑菇亭组合,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位置选择亭安有式,基立无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亭的位置选择山上建亭临水建亭(桥上置亭)平地建亭,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廊的特点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出现布置于两个建筑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使用功能是一种“虚”的建筑元素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总体造型的自由度大,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廊的特点尺度江浙一带私园中宽度在1.5米以下,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宽2.3米,柱高2.5米。,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廊的特点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度壑,蜿蜒无尽。园冶,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廊的类型从廊的横剖面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廊的类型从总体造型及与环境结合的角度划分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桥廊水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廊,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廊的位置与空间组合平地建廊水边或水上建廊山地建廊,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榭,园林建筑及其设置,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园冶,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榭,园林建筑及其设置,水榭与水面、池岸的关系水榭应尽量突出于池岸,造成三面临水的形势水榭应尽可能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造型上以强调水平线条为宜,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舫,园林建筑及其设置,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又称旱船或不系舟。一般下部船体石制,上部船舱木结构基本形式与真船相似选址于开阔的水面上,三面临水,用平桥与岸相连,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厅堂,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厅堂的特点体量大朝向好正面一般对着园林中的主要景物经常采取厅堂水池山亭的格局,以获取开阔的景象,并且设有宽敞的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厅堂,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厅堂的分类一般厅堂花厅荷花厅四面厅鸳鸯厅,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馆轩斋室,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园林中和厅堂类似,尺度较小,布置于次要位置的建筑。轩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建筑类似古代的车子,取其空敞而又居高之意,无特定形制斋宗教上和尚、道士、居士的斋室,一般指书屋性质的建筑室附属于厅堂的辅助性用房馆休憩会客的场所,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楼阁,园林建筑及其设置,特点体量较大,造型丰富,有广泛的使用功能,园林内的重要点景建筑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楼阁江南三大名楼武昌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楼阁,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功能园林中登高望远,游息赏景控制风景视线,常成为全园艺术构图中心及标志物在现代园林中用来做餐厅,茶室和接待室等,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楼阁,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在园林中的布局独立设置于园林中的显要位置位于建筑群体的中轴线上,成为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位于园林的边侧部或后部,丰富园林景观,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塔,园林建筑及其设置,塔的形式平面:四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层数:五十三层,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塔,塔与景观城市中的主景园林艺术构图中心风景区的重要点缀海滨、江岸上的导航标志,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北海琼华岛白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园林建筑的基本单元台,园林建筑及其设置,类型建于山顶高处的天台建于山坡地带的叠落台建于悬崖峭壁处的挑台建于水面上的飘台建于屋宇前的月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概论,专业:园艺课程:园林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概论,我们的园林建造就是以园林要素为素材,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1、点景:点缀风景,自身作为一个景点融合在其中。2、赏景:以建筑作为观赏园内或园外景物的场所。3、引导游览路线。4、组织园林空间:以一系列的空间变化起、结、开、合的巧妙安排,起到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作用。,一、园林:,二、园林建筑的功能:,退出,1、门:组织空间和引导游览。1)宫殿俯苑建筑的门特点:选材精良,规模宏伟,色彩浓重,处处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普通民居有较大的区别。如图:,三、园林建筑类型:,2)陵寝、寺庙门的建筑特点:在选址上,风水”较好,风景秀丽。,A、陵寝:指帝王的墓。结构坟丘,地面建筑、神道、石碑、雕塑像与树林等。,B、寺庙:是以佛教、道教、山川神灵及历史名人为主的纪念性建筑。如佛教的寺庙,道教的道观。以及纪念孔子的孔庙等。,3)普通园门:该类型一般为观赏游玩性质的园林门,格式较多有圆形,六角形或其他类型,一般而言如是内园一般形式较为随便,如是与外界相连的园门则较为正式。如:,2、亭:是园林中常用的建筑,形式多样一般为木质四角、六角和八角。如:,3、廊:廊除了能遮荫防雨、供作作息以外,最主要的是作为导游参观和组织空间用。按廊的位置和结构可分为半壁廊、半回廊、长廊、空廊、曲廊、围廊、直廊等。如:,4、榭:一般是指有平台跳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特点:体形扁平、设有休息桌椅和鹅颈靠(美人靠)。,5、舫:原意为船,一般指小船。是指在水边的建筑。下部为船体部分(石质),上边为木料结构。,6、桥:既可作通行之便又可作休息赏景的场所。,7、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可登高望远,游憩赏玩之用,一般认为重屋为楼,重厅四面有窗者为阁。,8、窗:采光,通风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同时由于自身的窗格图样多样,也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园椅和园凳,园椅、园凳、栏杆小品性设施,功能供人坐息,赏景,同时以艺术造型装点园林环境,园椅和园凳,园椅、园凳、栏杆小品性设施,安置位置游人需停留休息之处,以及有景可赏之处活动场所的周边树荫下或荫棚下注意事项考虑气候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观赏和美学因素,与环境协调正确的尺寸材料,在路的两侧设置时,宜交错布置,切忌正面相对,会影响游人的交谈在园路的拐弯处设置坐凳时应开辟出一小空间,以免影响游人的通行在规则式广场设置坐凳时,宜布置在周边,以免影响他人的活动在路的尽头设置坐凳时应在尽头开辟一小场地,将园凳布置在场地周边,栏杆,园椅、园凳、栏杆小品性设施,功能维护功能,栏杆是划分园林空间的要素之一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分隔园林空间,组织疏导人流及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改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效果的作用,能从视觉上扩大绿地空间,美化市容,称“拆墙透绿”做法,栏杆,园椅、园凳、栏杆小品性设施,功能栏杆的构件是重复出现的,具有横向联系的性质产生韵律,有方向感和运动感栏杆受日照影响产生光影明暗变化栏杆的纹样本身与环境有虚实对比栏杆对主体来讲是一个统一因素,造型原则,增加主体美观甘当配角绝不喧宾夺主所选样式应与环境协调,栏杆,尺寸包括围栏高度和每组围栏的长度确定高度时应考虑到功能,如:防范作用的围栏应该高一些,一般为1.5-2.0米以观赏为主或陪衬作用为主的围栏可低一些,0.3-0.5米组围栏的长度分为单组长度和总长度一般若总长度较长且高度在1米以上时要求每组长度在2.5-3.0米左右,而高度低的每组在1.5-2.0米,栏杆的高度为:围护栏杆:6009O0mm靠背栏杆:900mm左右(其中座椅面高度为420-450mm)坐凳栏杆:400450mm镶边栏杆:200400mm,用于草坪、花坛、树池等周边。,栏杆,用料天然石材人工石材竹木材料金属材料,第三节园林绿地布局,相地与立意园林绿地布局的一般规律,相地与立意,园林绿地布局,相地指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立意确立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园林绿地布局的一般规律,园林绿地布局,明确绿地性质确定主题和主体的位置确定出入口的位置功能分区景色分区景点:凡具有游赏价值的风景和历史文物,并能独立自成一个单元的景域。景点是构成绿地的基本单元。,园林绿地构图的意义和特点空间组织,第五节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园林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意义与特点,园林艺术构图在一定的空间内,结合各种功能要求对各种构景要素的取舍、剪裁、配布以及组合。园林艺术构图的依据园林绿地的性质与功能园林艺术构图的物质基础园林绿地的地形地貌,植被以及园林建筑等,园林构图的特点,园林绿地构图的意义与特点,园林构图的综合性园林构图时空的规定性、延续性、变化性和持久性园林构图的整体性和可分割性,园林空间的限定,概念:园林空间意指人的视线范围由树木花草、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形形色色的景观区域,渗透、封闭、静止。流通。包括平面布局和立体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概念,简言之就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主要是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景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景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创设园林空间的物质基础就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和道路广场等要素,每一个要素对园林景观的品质都很重要,甚至成为园林景观的代表物,例如留园的冠云峰等等,并且可以影响人们对园林空间的感受。但园林不单是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和写照,也是生活所在的环境,是人们生活展现的舞台,更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空间。,园林空间的类型,按形式分按形式可以分为安静的空间、封闭的空间、孤立的空间、豪华的空间、喧闹的空间等等。按形态可分为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