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科:周慧,环甲膜穿刺针急救应用,概述,环甲膜穿刺 是临床上对于有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它可为气管切开术赢得时间。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点。,环甲膜位置,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前无坚硬遮挡组织(仅有柔软的甲状腺通过),后通气管,它仅为一层薄膜,周围无要害部位,因此利于穿刺环甲膜穿刺位置。,如果自己寻找,可以低头,然后沿喉结最突出处向下轻轻地摸,在约23厘米处有一如黄豆大小的凹陷,此处即为环甲膜位置所在。,环甲膜超声测量结果:在正中线环甲膜上下间距平均为4.4mm环甲膜宽度平均为11.9mm皮肤至环甲膜气管面厚度平均为3.9mm皮肤至环甲膜内面黏膜的厚度为(4005)mm 穿刺针直径在3mm时不伤及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普通气管切开。,牙关紧闭经鼻导管失败,3岁以下小儿不宜做环甲膜切开者,4,1,2,3,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1,2,去枕平卧,垫肩,头部后仰;定位: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凹陷位局部常规消毒(局麻),穿刺步骤,固定注射器于垂直位置,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1ml,然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到达喉腔时有落宅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再按照穿刺目的进行其他操作;穿刺点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片刻 。,注意事项:,穿刺深度:气管直径:男性是12-15mm 女性是10-13mm 皮肤至环甲膜内面黏膜的厚度为(4005)mm 环甲膜穿刺时穿刺针透过皮肤5mm基本可达气管内,注意事项,二、该手术是一种急救措施,应争分抢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成。三、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4小时。四、穿刺时进针不要过深 ,避免损伤喉后壁黏膜。五、如穿刺点皮肤出血 ,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穿刺完成后,挤压胸廓有气流出来 ,证实穿刺成功。六、如遇血凝块或分泌物阻塞穿刺针头,可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以保证其通畅 。,并发症,1.出血。因此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宜慎重考虑。 2.假道形成。 3.食管穿孔。食管位于气管的后端,若穿刺时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护理
-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七校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电力变送器培训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杭州余杭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5课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