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读一读,写一写(1)正音辨形要塞()溃退()歼灭()xi()气d()战区y()答案:sikujin泄督域,.,.,.,2,(2)据义填词: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勇敢出众而且善于作战。答案:锐不可当英勇善战,3,【词义辨析】溃退、撤退【同】都有退出、后退之意。【异】“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撤退”不含垮和败,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后退。【举例】国民党军队誓死抵抗,不愿撤退,但还是被我军打得纷纷溃退。,4,2.读一读,做一做(1)阅读课文,理清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_地点:_人物:_起因:_经过:_结果:_,5,答案:从二十日夜起;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二十三日可全部渡完;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6,(2)阅读课文,画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答案: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二十日夜起”至结尾。,7,【知识博览】1.背景介绍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0日夜发起了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毛泽东主席当时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8,2.图解课文,9,作者名片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全集里,名篇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10,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读一读,写一写(1)正音辨形阻遏()阌乡()绥靖()逃cun()cn()败管xi()答案:Wnsu窜惨辖,.,.,.,11,(2)据义填词:安抚,平定。:阻止。:(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使消耗。:消灭(敌人)。答案:绥靖阻遏消耗歼灭,12,2.读一读,做一做(1)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答案:开头第一句“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以下是主体部分。,13,(2)请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答案:1948年11月4日下午;南阳;中原我军;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河南基本解放。,14,【知识博览】1.背景介绍这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此时,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淮海战役也将于6日发起。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标志着蒋军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在此时亲笔撰写这则新闻,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15,2.图解课文,16,1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探究一布局谋篇1.三路大军的渡江经过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答案:略写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经过,详写东路军的渡江经过。因为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再加上东路军的渡江区域战略意义重大,所以这样安排。,18,2.作者在写作中是怎样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紧密衔接在一起的?阅读课文,填写下表。,19,答案:,20,探究二语言品析3.本文用词准确,语言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有感情色彩。请仿照参考示例,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考示例】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赏析:“不料”一词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战犯的“不料”恰恰表明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出其不意,表达出作者对敌人的强烈嘲讽。,21,【一课一法】,22,【即学即用】(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答案:“不含”一词,准确地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避免了歧义。,23,(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答案:“歼灭”“击溃”“占领”“控制”等动词的连用,使语言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概。,24,(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答案:“至发电时止”表明时间概念确切,暗含渡江胜利的豪迈之情。,.,25,【拓展探究微博】大家一起聊:这则新闻报道了中、西路军的进军情况之后,插入了简要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甲: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又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我的观点:示例:我认为这里的议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26,【知识链接】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记叙文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揭示了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27,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束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28,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探究一布局谋篇1.指出这则新闻的“背景”,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答案:背景: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作用:证明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从而表明我军解放南阳,意义重大,战果辉煌。,29,2.一年多来,我军取得了哪些伟大胜利?作者为什么回顾这些战绩?答案: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总结回顾一年多来的战绩,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30,探究二语言品析3.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答案:“弃”和“逃”写出了敌军抱头鼠窜、狼狈不堪的窘相。“当即”写出了我军出击迅速,势如破竹,锐不可当。,.,.,31,(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答案:“树木”“森林”“生了根”“枝叶茂盛”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军根据地的日益壮大,生气勃勃,表现出我们党和军队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的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空间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客服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炼钢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燃气储运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电解筑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电解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拖拉机燃油喷射系统装试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原料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体废物监测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技术学校《药物分析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苏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 自动售货机投放合作合同2024版
- 2021上半年盐城市东台市城投集团试题
- 医院院感检查表格全套汇总
- 动漫手办制作课
- 《现代控制理论》(刘豹-唐万生)
- 食品包装用纸盒企业标准
- 12D10 防雷与接地工程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力量训练原理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