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考过经验2016_第1页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考过经验2016_第2页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考过经验2016_第3页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考过经验2016_第4页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考过经验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昨晚上刚从广东回来,今天查了成绩,145,74,顺利通过,第一天比我想象的高,第二天比我预估的低)不过通过就好考完后就想写点什么,不过怕自己最终过不了,反倒贻笑大方。顺利通过,高兴之余,希望能写点东西给后面考试的兄弟们,希望对你们会有一点帮助。但首先得申明一点,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只能作为借鉴之用。我的复习方式由于工作后没接触过基础知识,因此遗忘很多,感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太短,因此我就着重复习了自己比较熟悉的几个部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好像还有几门不过我记不得了)。复习的时候我把整本书按部分给拆开了,对于我来说一大本书实在是太恐怖了,对着这么500多页的一本大书,我想我会没有勇气复习下去的。我首先复习了几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由于篇幅较小,看得很快,于是让我很快得找到了一定的成就感,也找到了一定的信心,接着我就看了几个分值较大且自己相对熟悉的,由于时间较少,所以我到最后大概只看了所有内容的6070左右,有些部分,在读书和工作过程中压根没接触过的,我就全部放弃了,考试的时候就瞎蒙。不过我熟悉的部分,我大都翻了两遍书。整个过程除了书中自带的,我没做过一道习题。最后考了132,刚好通过。幸运的很)因此我想我的方式还是有问题的)考试建议如果你有很长的时间准备,建议你不要像我这样突击考试。应该提早做好复习,当然前期可极限于花少量的时间来翻翻书。2、专业部分由于这部分刚考完,所以我想对你们会有一定的用处。建议专业考试用书考纲中所有的规范(建议全部买齐,别舍不得花钱,我今年就吃亏了,就没带那个什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有一个问里面有几个附图的考题我就白丢了,另外我不推荐用合订本,个人感觉如果考试紧张的话,合订本太大,容易让你不知所措),地质工程手册,考纲中涉及的法规法编(可以下载打印出来),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300问,一本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模拟题级,一本复习教程。考试用书分析规范中个人建议大家可重点复习以下几本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规范只要看到第五章第一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该书的公式很差,不容易看懂,且和其他基本规范不大一样,老实说不是一本好规范)。我觉得如果你能掌握这九大规范,通过注册岩土基本就没什么太大问题了,而九大规范中,前面五本规范尤为重要,特别是第二天案例题占有很大比例的题都出至这五本规范,而其中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题只要你看懂规范,是最容易拿分且不易出错的题。其他规范,你可根据你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几本看,不过考试时是都要带上的。工程地质手册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书,包括了岩土的大部分知识内容,考纲中规定而规范中没有的内容大都能在这找到,特别是地下空间、岩溶和土洞、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部分内容需要从这本书中来找,而这些内容每年都有好些题,这些题只要你套对公式就能拿到分。(这本书还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可惜我当初不知道),因此这本书你是一定要带的,可以没看,但不能不带),当然规范没有的部分还是要看看的。考纲中涉及的法规法编,每年都有考题,只要你带了,都能找到,就怕你没带。300问,这本书是好书,尽管有不少错误,这本书主要是对一些考点的单独分析,如果你看过规范再来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妙用了。模拟题集个人认为考试的前一个月你是需要做大量习题帮助你巩固知识点,且能够帮助你找到考试做题感觉的。复习教程作为补充书,也许考试时涉及的内容你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我买了没看,考试过程中好像也没用到,不过也备一本为好。我的看书方法首先是规范,重点就是九大规范中的五大规范,基本没本规范我都看过3遍以上,当然其中有些我实在不懂的知识点,3遍看完我还是没看懂),我看规范基本上就是上班路上带着看,多看几遍你就熟悉了)九大规范在考前是都要看熟的,最低要求就是考到相关内容后,你需要知道在那一本规范中的大概那个章节。九大规范外的规范我是在复习的后期附带着翻了大概有10来本,都是简单的翻看。其次是300问这本书大部分是9大规范中的一部分知识点,看完一遍9大规范就可以开始看了,我一般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看看。300问看完就可以做题了,模拟题级,建议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做,如果你复习的到位,做这本题集会做的很快,有助于你迅速过一遍考试的知识点,重要的是让你找到考试的感觉。最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是做历年的真题了,05年以后的真题都可以做,我做了06和07两年的真题,要压好时间做,真正的模拟考试,不然容易考试时间不够)我的考试过程专业课考了3年,前两年我只看了300问,考试时带了复习教程和四五本规范,当然最终结果是没通过,最主要的是不够重视,没复习。第三年考试我是从2009年5月份开始复习的,不过开始时间由于工作很忙,也只有上班和下班路上公车和地铁里有时间看看规范,大概5月7月的时间,我利用上下班时间,将9大规范看了不等的遍数。这算是第一阶段复习了。8月份我去了天津工地,由于工地就我一个负责任人,因此时间就比较灵活了,大部分每天我读书的时间都在34个小时左右,用了一个星期将300问过了一遍(我前两年看过,因此比较快),从8月20号左右,我开始做模拟题级,用了大概15天左右做完,当然做题过程中我附带着又把九大规范迅速的翻了一遍,因为做题过程中涉及到一些铁路和公路特殊路基、支挡的内容,所以也翻了几本其他的规范。最后9月5号左右我开始做模拟题,原本是准备把所有历年真题都做一遍的,不过做的过程中发现做真题很累人,且工地太忙了,因此考试前我只完成了两套题,不过这过程我又把九大规范中的五大规范看了一遍。考试建议所有规范建议买些彩笔,按不同分类用不同颜色在书的侧面分类,可按以下分类九大规范一颜色、公路规范一颜色、铁路规范一颜色、勘察规范一颜色、其他一颜色,如果有重叠,按你自己的喜好分就好,这样便于考试时书的摆放,且能让你迅速找到相应的规范。开始前一天晚上个人建议还是休息为好)别搞得考试紧张。考试的时候要放松心态,懂得题尽量拿分,不懂得题别耽搁时间,特别是你都不知道在哪能找到相关知识点的,我觉得你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即使你最后找到做对了,用太多时间也不划算。考试过程中如果你感觉有些题你之前做过,如果你没有迅速的找到你做过的原题,那就一定不要浪费时间再去找你做过的原题,按你掌握的知识点重新做一遍,我想更能节省时间。第二天的案例考试,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做题时间,有些题你感觉会做但是要花比较多时间的,建议你还是先别做了,往后看看,也许有更简单的题等着你哦。总得来说岩土师考试,只要你能花一定时间、做好复习规划,通过也不是那么的困难的,保证有34个月的复习时间,坚持每天都读个23个小时,我想你一定能通过的。另外个人觉得虽然也许某一天岩土师不值钱了,但是通过了就表示明年不需要再忙这个无聊的一点不表明个人真实能力的考试了,最后祝愿大家明年一年一次通过考试。2、专业考试建议PPT,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条建议1、第一阶段把土力学系统看一遍,所有的基本理论要弄懂,包括物理特性,指标换算,应力计算、强度理论,渗流理论、固结理论、土压力计算,边坡稳定等,一定要弄懂看透,很多题看似复杂,其实考的是基本概念。2、第二阶段把建筑7大规范弄熟,岩土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规范,地基处理规范,桩基规范,抗震规范,基坑规范,边坡规范,这些规范最好要用单行本,合编字太小,难翻阅,以往百分之60以上的题出自这些规范。对于规范,要看仔细,特别是下面的小注解,条文说明。一定不能似懂非懂,否则很容易掉陷阱。3、准备好所有的规范和法规,土力学,工程地质手册,特别是规范和法规,一定要带全,一本也不能少。对于次要规范要熟悉框架和知识结构,考试考到能够迅速定位即可。其实各专业规范有很多类似的,将建筑的学通其余的很容易看。4、把1006的真题做一遍,从10的开始做,一定要自己动手计算算到准确答案,不要看看思路就过去了,每个题都要弄懂,在做这些题的时候顺带翻阅其他规范,其他规范里面的重点不是很多,抓住就行。5、专业基础从多选再做单选,最好找到规范原地方,没有确实的把握不可主观臆断,特别是多选很多陷阱。6、专业案例考试心要宁静,拿到试卷后先快速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是复习得特别好不能贪,先做自己有把握并且不是很繁琐的题,上下午各做20道左右,注意准确率,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熟悉的做完再做不是很有把握的,有些题看似复杂,其实是考基本概念或者力学,将题目看清楚分析一下。7、专业案例过程不要写得很详细,时间来不及,将关键步骤和过程写出来就可以了。到剩下半个小时的时候先涂做好了的答题卡,最后从后向前涂满25题。如果有时间,将那些没时间做猜答案的题目,按照书上的公式粗略的写下过程,说不定能够命中。注做的有点匆忙,上午传得有几个笔误敲错了,主要是渗流那题15改成16,固结那题固结度达到60需要8MIN,自己调一下,抱歉,现在的附件更新过了。3、2005年从学校本科毕业,学校就是西安的那个公路、国土、建筑学校合并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工民建)。上大学的时候比较贪玩,爱玩游戏,通宵通宵的玩。每个学期都会挂科,最后毕业的时候,学校只给我发了一个毕业证。毕业了,去单位(水利施工系统的一家设计院)报到的时候,别人说没学位证的退回学校。那是2005年7月,天气燥热,心里很凉。在那个陌生的城市,花光了父母给的路费也没找到工作。身无分文的我,厚着脸皮回到了家(一个小村庄)。在村里也呆不下去,别人都会问起怎么回事。向父母要了点钱,到深圳找弟弟,然后想在那边找工作。到了深圳后,住在弟弟宿舍(他也是个穷光蛋),白天找工作,晚上上网找工作。持续了半个月,吃饭、找工作、上网都要花钱,钱又快花光了。我到荔枝公园见一个美女网友,她同乡是搞建筑的,我可以去给他那里。就这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那也不是什么公司,就一个个体户,搞非开挖管道的(也是岩土,呵呵),需要一个能做资料的,我就去做资料。在学校没学好WORD、CAD都不是很会,老板几次想炒掉我,也许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也许是那个美女网友的面子。一个工程完工了(将近两个月),才炒掉了我。给我发了两个月工资2800元,我借支了1800元,最后给我发了1200元。以后那网友笑话我说,还有200是遣散费。发工资的那天已经到了2005年的11月了,那天请那网友吃了一次饭,喝酒到很晚,最后还是那网友去埋单。第二天买了张广州到西安的火车票,准备回学校找工作,广州到西安的车票好像是254,深圳到广州又是50。到西安后,只有600多人民币了。找了原来一个舍友,在他宿舍住下。他也只有一张床,一夜无眠,一夜心酸。第二天,同学送来一套学校招聘会的票(不知道现在学校的招聘会还要门票不)。到招聘会上,没学位工作依然难找。最后,一个地矿系统的,终于同意要要我了。2005年的11月份,到了现在的单位。是事业单位,也顺利的进入了编制。那时觉得找个工作不容易,领导派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地质灾害施工在山沟里面,一呆就是一年。基坑支护施工,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个通宵。钻机编录,盯着钻机就是一天,机长还没我在钻机旁边的时间长。(那时候,钻机老板恨死我了)。06年呆在山沟一年工资也只有2万多,但至少比没工作强吧。07年的时候,领导让我考注册岩土的基础,当时想着自己的学习成绩,又想自己也不是学岩土的,就没信心了。08年的时候比我晚两年毕业的都去考基础了,领导也催着我去考。再加上公司出台了新文件,注册到本单位的一个月补助4500元。那年我们工资一年才4万多,岩土师补助的钱比我工资都高。我决定去考基础试试。从8月份都不让我上工地,搞些小事,有时间看书。9月初,我就专心的看书。那年我基础是低分通过。2010年专业年限到了,可以考专业了。7月份在工地上,一边工作一边看书。零零碎碎的看。8月底,我又请假了。领导说到办公室看吧。不到办公室看要扣工资。2010年公司还给我报名参加了工程硕士的考试。工程硕士是后考的,成绩是先出来的。12月底,工程硕士面试,可以说已经录取了。心里高兴,上了一辈子学,终于可以混到一个学位证了。老婆(就是那美女网友)说,工程硕士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个注册岩土。元旦过了之后,查分数,注册岩土也通过了。(第一天低分通过,第二天高分)。老婆就一直在耳边说挂靠、跳槽、挂靠跳槽但是我心里很平静,我留在这里,因为我对这里很有感情。在最落魄的时候,这里接纳了我。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1个月4500的补助也不少了。房子也有了,老婆孩子也有了。4、以前上论坛,很多时候是看帖子,学习坛友们的学习或专业经验,碰到很有感触的帖子,顶多也是回复一两句话。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专业课的一些备考经验,想想也是该回报论坛的时候了,所以这次写一篇长点的,希望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基础课是09年考的,年初的时候借了本注册结构考试用的厚书(SORRY,实在想不起具体书名和出版单位了但这本书内容比较全,所以后来做题不会的基本上从它上面可以找到相应的解释),买了一本考试模拟题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题集最新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一般周末没重要事情外出的话就做做题。9月份开始卡时间做那个后面的套题,后来又在网上下了几分真题(当时真题找的比较匆忙,而且也没下到几份,基本就是起到了一个了解题型的作用,没怎么认真去做)。所以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就只有那本复习题集。(注我是08年毕业离开学校的,因为离开学校还没多久,所以相对而言回忆起来要快一些。不过我觉得最好是在学校时最好就把基础课考了。09年底查到顺利通过基础课,就开始着手准备专业课了。大概在3月份时,就网购了刘兴录主编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分析历年考题及模拟题详解2009年版,以及注册岩土师必备规范汇编,加上单位里有的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以及自己手上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材,感觉资料基本就配备齐了(由于规范汇编中的有些规范不是最新版本,后来还陆陆续续买了单本的规范,比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水利水电地质勘察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还有桩基规范,桩基规范其实汇编中已经是08版的了,但考虑到这本规范比较重要,需要非常熟悉,所以专门购买了单本)。根据前辈们提供的一些经验,我在平时开始注意土力学教材的复习。在此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日本的松岗元教授主编,由姚仰平和罗汀老师翻译的那本土力学教材。其中讲授的土力学内容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又不乏深度,而且比较全面。因为看这本书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需要静心思考,因此我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这本书。其中有的内容可能我读的不止一遍,但每遍都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下班回家以及周末如果没什么重要事情就在家做题熟悉规范了。因为我从事的并不是一线设计行业,在备考前基本不大接触规范,因此熟悉规范是我最大的一个侧重点。当时我主要就是以那本案例分析历年考题及模拟题详解中的题目为一个“点”,然后按图索骥地去找规范上相应的内容,接着去熟悉相关联的那一块知识。写到这里,想起上初中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拔红薯一样去学习”,这句话真的是让我在高中、大学、硕士,乃至现在的注册备考中都受益匪浅(在此一并感谢这位可爱的数学老师)。这里可能需要提一下,我的工作是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技术支持。因此准备考注岩以后,我就尽量在工作的时候将软件与规范联系起来,并且在与客户朋友交流时也常常会向他们学习一些工程方面的经验。这一方面也不耽误工作(或者说更加有利于工作),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考试积累了专业及工程实践知识。大约在7月份上旬的时候,一位朋友借给我一本刘兴录主编的习题集(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试题解析及点评(刘兴录和于海峰主编),大开的那种,当时看了其中的一套,发现自己需要调整方法。因为之前我用的那本模拟题详解其实只是专业案例部分,也就是对应于第二天的考试内容;而第一天的专业知识部分我是一点都还没概念。而且通过看那套题,我发现快速定位规范,并迅速找到那个知识点使非常关键的。于是接连刻意地去训练了几套专业知识题,通过这种方法,对规范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在此,非常感谢这位朋友,我能坚持到最后,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与他的帮助与支持是分不开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