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选题意义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承受的压力可谓是越来越大。如此繁重的压力之下,必然会造成相应的心理缺失。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堪重负之下选择了逃避,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现状,当代大学生的自杀率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选择了自杀这种错误的方式。但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居然会如此轻易地选择自杀,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他们也许会想,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蜜罐里泡大的,想啥干啥,要啥有啥,真想不通: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大学生凭什么选择自杀?实际上,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高校的管理和氛围。这种无形的压力造成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恐慌。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面临着适应环境的压力、经济负担的压力、学习上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关系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心理适应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成为了自杀的影响因素,而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心理健康的原因。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跨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通过调查来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方案1调查目的: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及至以后的工作带来的麻烦。在这背景下,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个活动,自建一个小分队,分别对我校各系学生展开了随机调查。2调查对象:湖南科技学院所有在校学生3调查方向:大学生学习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消费心理、人际关系的处理及自信状况4调查时间:2010年07月2010年09月5调查地点:湖南科技学院(部分调查通过网络进行)6调查形式:调查问卷、走访、网络咨询7调查结果汇总、分析8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四、过程记录过程记录第一阶段:随机走访时间:2010年06月29日地点:湖南科技学院东大门内容:随机采访各系学生参与人:所有组员第二阶段:问卷调查时间:2010年06月30日地点:湖南科技学院第二教学楼101内容: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参与人:所有组员及外语系各级各班抽样调查学生第三阶段:网络资讯时间:2010年07月29日地点:湖南科技学院电子阅览室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最新讯息及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参与人:所有组员及部分网民第四阶段:撰写报告时间:2010年08月25日地点: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一楼内容:汇总所得信息,完成调查报告参与人:所以组员第五阶段:完稿打印时间:2010年09月1日五、项目成果正文(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访谈录等形式,若手写稿可粘贴在下面框内)前 言大学生心理现状:“上课,枯燥,没劲;自习,无聊,没劲;睡觉多了也累,没劲;打工,累死累活,让人剥削,没劲大学让我好失望。为我哭泣吧,我的大学”这是一位大学生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与感伤。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自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大学生自杀现象2005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案例不完全统计:2005年2月12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20岁的小彭喊着“死亡也是很快乐的事”,纵身跳下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的科研楼。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2005年4月22日下午4时,北大理科2号楼,一名北大中文系本科女生从9楼坠亡。2005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2号楼,该校2002级数学系一名博士生从9楼跳楼身亡。 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2005年6月4日下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系一名大二女生从学生公寓4层跳楼身亡。2005年6月21日22时40分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张乃健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窗户跳楼自杀。2005年7月25日晚8时,北京大学33号宿舍楼,一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2级本科男生从5楼宿舍的阳台跳楼身亡。2005年8月26日早上5时许,中国地质大学一大三女生从知春路锦秋花园小区23楼坠亡。2005年9月19日晚8时许,广安门手帕口桥北的铁路上,24岁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三年级女研究生撞列车自杀未遂。2005年9月19日,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一男研究生,从宿舍楼7层窗口跳楼身亡。2005年9月20日,一名想要跳楼的女大学生被发现站在人民大学西门内民德楼的9层阳台上。 2007年6月27日晚,某高校男生因不满其女友提出分手,在与女友争吵过程中情绪失控,先用匕首残忍地杀害了女友,随后企图自杀,因抢救及时,未遂。2008年9月末,湖南某高校,一大一新生因人际关系处理不顺,心理负担过重,从宿舍楼6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09年11月,某高校经管系一男生因炒股投资失败,无法偿还欠款,最终选择了逃避,从7楼跳下,当场死亡。 2010年3月初,某大学女生,于凌晨某时纵身跃入潇水,搜救失败。据知情同学透露该女生成绩优异,能力突出,死因仍然不明。以上这些是经过媒体报道的数字,至于还有多少潜藏的自杀案例我们不得而知,而这些已知的数字已足够我们震惊的了。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这个古老命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纠缠上大学生的,我们不得而知。 正 文 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学生们的生活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大学生由于压力而造成的心理疾病已经不容忽视。日前媒体报道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不到半年,近日突然在地铁里自杀。据了解,这位大学生在上学时就不和同学交往,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还是很少有机会与同事互相谈心。同时,这位大学生面对种种不顺心却很少和家人沟通,把沟通的希望寄于网络,每天都坐在计算机前,在虚拟的空间里交流,从此这位大学生越来越封闭,对生活、事业感到绝望,最后选择了自杀。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或无法和别人较好地沟通,时常是大学生踏着铃声进出课堂,下课后回到宿舍,由于宿舍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只能寄希望于互联网,在网上倾吐衷肠,长此以往,就导致这些学生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患上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的倾向。1.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阶段性特征大一:遇到问题最多的一年 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面临的问题最多,包括学习、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而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不适应”。进入大学首先面对的是学习内容的巨大变化。因为高中的课程还是延续初中的知识,而进入大学后,除了一些公共课,还要开始学习专业课,要学习很多平时恐怕没有任何接触的知识。不少新生会感觉难以消化吸收这么多知识,学习很吃力。另外,大学时期,班集体不像高中时那么紧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较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样较为松散的班级关系同样让一些新生难以适应,感觉无所适从,心里没着没落,不习惯没人管。新生升入大学,也要进入一个新的集体,要与几乎不认识的人结成比较紧密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多少会给新生带来一些压力。比如中学的同学大多是本地的,而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城市有农村,各自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彼此难免有不习惯甚至是看不惯的地方。大二:学习问题最突出根据经验,大二是相对平稳的一年,因为大部分人通过一年的调整,已经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只有少数人难以适应,出现抑郁症甚至退学等。这期间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难题就是学习,比如专业课开得较多,英语要考四级。学生此时开始思索自己的前途,有的想多考证便于找工作,有的想出国,有的想考研能给自己加码儿,觉得压力大任务重。大三:恋爱困扰相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会更有意识地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学习压力仍然没有减轻,而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因为恋爱产生的矛盾比较突出。前两年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但到了大三,新鲜劲儿过了,一方或者双方可能会产生厌烦;或者一方毕业离开学校或者是离开了上学的城市;或者考虑换个朋友对自己毕业后找工作、出国能有帮助等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恋爱关系亮起红灯。还有原来相处得好的男女学生,此时可能在这个小集体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但也许不是一对一,而是二对一甚至三对一,这种情况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感情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一些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以致影响学习生活。大四:未来发展成为突出问题分析每个阶段的特性可知,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大学生恋爱问题、交际问题、就业指导问题以及考试压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调查。从具体的调查可以看出,关注交际问题的同学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38.1%。其次是就业,达到15人,占35.7%。这两部分人数所占比例达到73.8%,所占比例超过2/3。实际上,这两个问题之所以被关注,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结果,大学生需要更广泛的交际,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这也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同学们对现阶段自身的问题都比较重视和清楚,同学们都希望通过大学这个平台把自己锻炼好,为将来打下基础。然而,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考试压力的同学数量相对较少,说明同学们对考试并不惧怕,这也说明了同学们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考试,基本上顺利实现从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向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转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而就恋爱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同学认为需要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实际上,同学们对大学恋爱问题并不反对,但恋爱过程也需要把握适度原则,如因恋爱问题导致对其他各方面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是不可取的。因此,就恋爱问题进行心理咨询也是在情理之中。表1参加调查的同学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人数总人数(人)所占比例(%)恋爱问题1226.2交际问题1638.1就业指导1535.7考试压力921.4自信心问题自信心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时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失去自信心本身就是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一个重大表现。通过调查发现(见表2),同学们在这一方面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没有一个同学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但结果也显示,大部分同学对自己并不太自信,这一比例高达70%,而只有30%的同学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一问题,值得大家的重点关注。同学们需要找到自己缺乏自信的原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如果信心不足,需要及时向教师和心理专家咨询。表2自信心问题的调查结果人数 是否自信是不太自信否人数(人)13290压力问题大学生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考试压力、生活压力、毕业就业压力等。实际上,这些压力都会伴随着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过程。调查结果发现(见表3),大部分同学感觉到目前所面临的压力一般,自己还能接受,这一比例高达61.9%,只有4.7%的同学觉得目前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压力。然而,有33.4%的同学认为目前压力非常大。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缓解,那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同学们而言,在面对压力时,需要及时转化压力,或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表3关于压力问题的调查结果数据 压力感没有一般大人数(人)22614所占比例(%)4.761.933.4学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主要是对大学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的心理条件具备但心理准备不足。所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差不多都有一套适合中学学习和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但是这套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大学。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与中学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这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由态度上的被动随从到主动自觉,由教师灌输到自主自觉,由追求分数到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多数一年级大学生反映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或不太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不适应造成他们心理压抑。面对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学习不得章法,不得要领,有人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处于一种学习焦虑的心理状态。很多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2)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3)为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4)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尚未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不深刻。体验不多或不深刻,因此出现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恋爱问题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1、自主性强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二、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一旦失恋,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人际交往问题大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就有所不同。尤其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比较大。这从大学中流传的一些“民谣”中可以看出来。有这样的的“校园民谣”:文科生看文科生:潇洒浪漫。 理科生看理科生:聪明绝顶。文科生看理科生:呆。理科生看文科生:酸。文科生口头禅: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你会吗?(源于孔乙己)。理科生口头禅:11?(源于陈景润)。文科生最头痛的事:1530元存了3个月零七天,银行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税,最后总共是多少? 理科生最头痛的事:情人节的前一天,在烛光下苦思冥想,给女朋友的卡片上写点什么才好 呢?文科生最常做的事:咬着笔杆发呆。理科生最常做的事:扶着眼镜发愣。文科生对文科生吹嘘:最近我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理科生对理科生吹嘘: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我已烂熟于心。文科生对理科生炫耀:古代音韵学学起来像唱歌一样有趣!理科生对文科生炫耀:学微积分其实像打游戏一样好玩。文科男生的爱情战术:肥水不流外人“田”(本系女生很多)。理科男生的爱情战术:引进外“姿”(本系女生太少)。从这些广为大学生所用的口头禅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之间人际交往问题的影子。大学生活中,太多的东西影响着学生之间的交往,尤其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当然其中也不缺乏个人的性格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 有的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在交往中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不高兴时,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二) 冲动心理强烈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像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小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扩大化、严重化,破坏自己的人际魅力。 (三)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有些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他们看来,人世一切是那么无聊,令人厌倦、平淡、无意义;他们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古怪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