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7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七 世界现代史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整合训练1、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2、下图是反映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图中“SYRIA”意为“叙利亚”。该漫画折射出( )A.美苏两极对峙加剧B.美苏争霸焦点在中东C.“冷战”影响持续发酵D.新“冷战”态势全面展开3、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B.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D.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4、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5、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许多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A.世界格局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B.世界各国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6、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人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A.美国的世界簕主地位开始松动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7、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了混乱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8、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9、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10、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11、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己占85%.这说明()A.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B.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己经建立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12、从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为特征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建立世界货币体系利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B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必要性C美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利于经济发展D为摆脱滞胀各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事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对全国广摇,提出“杜鲁门主义”。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出“缓和” “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收场。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遮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抹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91年苏联解体。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界70年代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最终都被运到法国图卢兹总装。 材料二 四国政府每年也给空中客车以大量的补贴,空客公司还吸纳了欧洲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优秀人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也给了空客实实在在的便利,各国之间的货物交通运输免去了关税。80年代后,它日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飞机制造企业。对于空客的崛起,法新社评论说:“这不仅是欧洲繁荣的有力证明,也是欧洲各国精诚合作打败美国超级霸权的象征。”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美国指责空客公司接受政府补贴违犯贸易自由准则,并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WTO裁决下双方达成相互妥协的“空客协议”。以上均摘编自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1.材料一中“空中客车”由四国联合生产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这种联合有什么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空客公司崛起的原因,说明其意义。3.材料三中两大公司的争端及最终解决说明了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特点。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这一行为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1948年.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49年成立.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美苏在柏林存在对抗,同时又没有采取直接军事冲突的方式.故D项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分析漫画中的信息,可知两个政治人物分别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他们围绕叙利亚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这实际上反映了两国在中东地区对各自国家利益的争夺,是“冷战”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延续,故本题选C项。美苏两极格局在1991年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此时苏联已经解体,故B项错误。D项表述程度失当,错在“全面展开”。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崛起。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日本逃避二战责任,并未吸取历史教训,故排除A项;日本是经济大国,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体现多个力量崛起的内容,故排除D项。根据图片中电视上“CCTV”的字样可知日本关注中国的崛起,故选B。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积极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其活动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不结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仍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并未完成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剧变,纷纷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国际格局的巨变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故A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大国在一些权力领域的地位有所上升,并带动世界秩序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新兴大国成为虽要的国际力量,C项符合题意。A项 “开始”说法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不断变动之中,B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实行美元贬值,这说明固定的汇率制被打破,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等可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材料中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两极格局的产物,八国集团的形成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二十国集团的建立则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结果,这一历程冲击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旧的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从新航路开辟就涉及贸易金融领域,故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一直是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只是一直没能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组织都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材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欧元正式问世”可知,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闭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可扩张,故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刚刚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罗斯福新政后已经到来,故D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材料中说明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涉及对外贸易问题,不是货币体系,故A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贸易的自由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美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C项错误;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为摆脱“滯张”各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示例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说明: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逐渐走向对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欧洲各国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日本提出了成为 “政治大国”的目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之后,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不断冲击着两极格局。结论:二战后,在两极格局下,若干新兴力量逐渐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解析: 根据材料“1947年,美国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1991年,苏联解体”及所学知识可知,提炼的趋势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说明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逐渐进入两极时代。但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旧有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欧洲,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亚洲,日本随着经济的恢复与繁荣,提出了“政治大国”的目标;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亚非拉美,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之后,又提出了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